《潮》纸本 水粉喷绘底色,钢笔水彩,46cm×58cm。创作于1993年,同年获第二届“中国漫画金猴奖”作品奖。该奖是我国漫画界最高奖,1988年为首届。因为获得该奖,那一年我在黑龙江日报获得晋升一级工资的奖励。广东漫画家廖冰兄、方唐曾获“中国漫画金猴奖”荣誉奖。~我觉得这幅作品可以归类为幽默漫画。
《潮》的确是我的代表作,王复羊先生(原北京市美协主席、中国美协漫画艺委会主任)对《潮》的评析是:“《潮》这幅画从构思到表现均引人注目。作者借用寓言的表现方法,揭示了当今社会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问题——搞形式主义“花架子”,一窝风,已成为一大祸害。这幅作品以贴切的表现方法,辛辣地鞭挞了这一社会现象;画面的构图、设色、造型也均完美,充分显示了作者的创作实力。”
晁楣先生(原黑龙江省美协主席、中国版画家协会副主席)对《潮》的评析是:“有人说,漫画肌肤上每以根毛孔无不渗透着宏观和微观世界的信息细胞。漫画家需要有聪颖的头脑、锐敏的眼睛和丰厚的学识。从而能从平凡普通的生活表象中抓住本质矛盾的契机,并在纷繁杂乱的情理纠葛中提炼出简洁而中肯的艺术语言。可以说,张滨的《潮》使这一论断又一次得到验证。长期以来,中国社会不分时间、地点、条件、特性的一风吹、一刀切、跟着跑的现象,无处不有,这种弊病,大‘’则祸国殃民。小则坑人害己。《潮》的作者通过众多动物变为得奖的斑马皮毛纹样的画面景象,揭示了这一深刻的社会问题,在诙谐中包括着辛辣的讥讽,深入浅出、言简意赅。”
诗人李洪波先生在《经济日报》为《潮》所配打油诗是:“金牌加身正撒欢,“亲眷”冒出一大串,只缘斑家美名传,牛羊鹿象皆姓斑⋯⋯”
作家郑荣基先生在《鹏程》杂志为《潮》撰写的评析是:“这不是鹿、羊、牛、骆驼、大象吗,怎么都长着一身斑纹?原来,在一次动物时装比赛中,斑马因为身上的花纹十分美丽,荣获“xxx优”的金奖,于是乎,鹿、羊、牛、骆驼、以致大象都争相仿效,纷纷作斑马纹状,甚至比斑马有过之无不及。这些动物们似乎并不明白它们的皮色花纹正是自己生存的天赋、自己的美丽和个性所在,并不考虑如何去突出自己的特色、发挥自己的长处,而是见谁被看好就模仿谁,见别人模仿就跟着模仿,你模我仿,一哄而上。倘若某日长颈鹿因长颈的特殊也荣获个“xxx优”的金奖时,这些动物恐怕又要洗下身上的斑马皮,想方设法吊脖子作长颈状了。
作者寄情于物,寓思于画,心裁别出,让人浮想联翩,令人回味不已。不是么——潮,一个当下使用频率很高的词语;潮,一种你我都看过或多或少被冲击过的东西;《潮》一幅涵盖社会种种现象、浓缩人类某些行为的精彩画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