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陈寿究竟是不是亮吹? 第1页

  

user avatar   lang-xie-yang-wen-l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各位邀。

陈寿此公历来被骂不少,质疑其记载有失客观不是啥稀奇事,具体关联到诸葛头上,南北朝捎带我大唐的主流舆论倒是认为其挟私怨抹黑,譬如《晋书·陈寿传》:

寿父为马谡参军,谡为诸葛亮所诛,寿父亦坐被髡,诸葛瞻又轻寿;寿为亮立传谓“亮将略非长,无应敌之才”,言“瞻惟工书,名过其实”,议者以此少之。

《史通》更因此对陈寿大加挞伐:

陈氏《国志·刘后主传》云:"蜀无史职,故灾祥靡闻。"案黄气见于姊归,群鸟堕于江水,成都言有景星出,益州言无宰相气,若史官不置,此事从何而书?盖由父辱受髡,故加兹谤议者也。

再考究裴松之注,陈寿与诸葛瞻的梁子基本可以坐实,故意抹黑这条史家大忌,至少在诸葛瞻这儿是实锤:

孙盛异同记曰:瞻、厥等以维好战无功,国内疲弊,宜表后主,召还为益州刺史,夺其兵权;蜀长老犹有瞻表以阎宇代维故事。晋永和三年,蜀史常璩说蜀长老云:“陈寿尝为瞻吏,为瞻所辱,故因此事归恶黄皓,而云瞻不能匡矫也。”

常璩是《华阳国志》的作者,孙盛亦以“词直而理正”闻名,有二者背书,陈寿因私愤污蔑诸葛瞻与黄皓串联,基本可以说是铁板钉钉。因此,《晋书》及《史通》等指控陈寿恶意抹黑诸葛父子,起码坐实了一半。

诸葛亮呢?

有朋友认为,陈寿作《诸葛氏集》,又在《上诸葛氏集表》中对诸葛亮评价极高,故而此公是典型的孔明迷弟。

细究史书,恐怕未必。按《华阳国志》:

中书监荀勖、令张华深爱之,以班固、史迁不足方也。出为平阳侯相。华又表令次定诸葛亮故事集为二十四篇,时寿良亦集,故颇不同。

因此,真·孔明迷弟不是陈寿,而是大晋中书令张华,捎带请示皇帝批准。故,《诸葛氏集》的编撰不是陈寿的主动行为,而是奉命行事,他就算不想写,敢?

捎带,《上诸葛氏集表》的读者是谁?自然是我大晋天子司马炎。此公的品味如何?

及蜀破后,令(陈)勰受诸葛亮围阵用兵倚伏之法,又甲乙校标帜之制,勰悉暗练之,遂以勰为殿中典兵中郎将,迁将军。

樊建为给事中,晋武帝问诸葛亮之治国,建对曰:“闻恶必改,而不矜过,赏罚之信,足感神明。”帝曰:“善哉!使我得此人以自辅,岂有今日之劳乎!”

再结合一下批准编撰诸葛亮集的行为,一目了然,我大晋头号亮粉,就是皇帝陛下本人,而且是从政治粉到军事。试问一下,陈寿给此公上表,如何黑?就算有黑心,有黑胆么?

诸葛大名垂宇宙,同时代为他著书立传的可不止陈寿一人,翻翻裴松之注就能找出不少,何况陈寿还面临蜀汉旧臣的直接竞争,譬如良史呼声很高的寿良就在同时编撰诸葛亮集。陈寿就算有心瞎搞八搞,入晋的蜀汉遗臣一堆,我大晋的诸葛亮迷弟更是一堆,牛皮立马穿帮,还怎么在朝廷混?只有应变将略的质疑有司马宣王的最高指示背书,可以拿来做做文章。

面对一位赢得了对手最大尊重的历史人物,真是想贬低也无从贬起。

然而,翻阅《三国志·诸葛亮传》可以发现,陈寿对于孔明的军事生涯可谓描写极略。入蜀也好,南征也罢,甚至于北伐,都是一笔带过。对照史料不难发现,有的地方是陈寿在揣着明白装糊涂,譬如《王平传》描写祁山大战:

亮围祁山,平别守南围。魏大将军司马宣王攻亮,张郃攻平,平坚守不动,郃不能克。

张郃这路说明白了,司马宣王与诸葛亮的主力会战哩?没下文了。但对照对照《汉晋春秋》就知道这下文是啥了:

五月辛巳,乃使张郃攻无当监何平於南围,自案中道向亮。亮使魏延、高翔、吴班赴拒,大破之,获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宣王还保营。

当然,鉴于司马宣王的伟光正属性,陈寿装傻情有可原,但入蜀及南征也是玩虚化,这就有意思了。即便历经一千八百年,原始史料十不存一,就现存资料,关于诸葛亮入蜀、南征的军事记载亦相当丰富,何况陈寿掌握着十余万字的庞大原始资料库?陈寿写魏臣传,打下几个县城都如数家珍,到诸葛亮这旮旯,如南征这般大事就一行字了账?岂非咄咄怪事?

须知,不但瞎作为可以说明态度,不作为也可以说明态度

举个例子,现存亮集中有《武功水上事表》:

臣先进孟琰据武功水东,司马懿因水长,以二十日出骑万人来攻琰营,臣作车桥,越水射之,贼见桥垂成,便引兵退。

面对司马懿指挥万骑趁洪水来袭的突发情况,诸葛亮能迅速应变,击退魏军,读完这段,能得出“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的感想么?在唐代,《诸葛亮集》的很多内容都保存着,唐人读完这些原始史料,在恭请诸葛亮高坐武庙十哲吃冷猪头的同时,质疑陈寿是个亮黑难道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了?

最后,就陈寿的个人品行而言,也不是什么宽宏大量,以德报怨的正人君子。

时梓潼李骧叔龙亦隽逸器,知名当世,举秀才,尚书郎,拜建平太守,以疾辞不就,意在州里,除广汉太守。初与寿齐望,又相昵友,后与寿情好携隙,还相诬攻,有识以是短之。

既然因个人恩怨能移花接木恶心诸葛瞻,要说此公能恨屋不及乌,实在于人设也不咋相符。

总之,个人认为,陈寿是个有亮黑之心,末了却黑色幽默得碍于一堆大晋野生亮迷,以及诸葛亮同志本人形象过于伟光正的事实,被迫基本如实撰写,只敢抓点边边角角发泄一下不满的可怜人物。

非要说他是亮迷,估计也是无间道亮迷罢 ^ ^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三国志中除了诸葛亮传以外,其他部分都是“纪传内容+子孙情况/子孙附传+评曰”的结构,包括几位重要君主以及一些与司马代魏相关性较高的的纪或传也是这样。

但是,在三国志中,有且只有诸葛亮传中确出现了陈寿给司马炎的上表,与陈寿一贯惜字如金的特点完全不一样。再根据陈寿的自述,是荀勖、和峤上书司马炎推荐陈寿“定诸葛亮故事”,基本就可以断定陈寿的这本10万多字的诸葛亮集和三国志中的诸葛亮传基本反映的是西晋君臣的意志,陈寿一个低级官吏是没有吹和黑的操作空间的,一切都只能按西晋朝廷定好的基调来写。

诸葛氏集目录:开府作牧第一权制第二南征第三北出第四计算第五训厉第六综核上第七综核下第八杂言上第九杂言第十贵和第十一兵要第十二传运第十三与孙权书第十四与诸葛谨书第十五与孟达书第十六废李平第十七法检上第十八法检下第十九科令上第二十科令下第二十一军令上第二十二军令中第二十三军令下第二十四右二十四篇,凡十万四千一百一十二字。

臣寿等言:臣前在著作郎,侍中领中书监济北侯臣荀勖、中书令关内侯臣和峤奏,使臣定故蜀丞相诸葛亮故事。亮毗佐危国,负阻不宾,然犹存录其言,耻善有遗,诚是大晋光明至德,泽被无疆,自古以来,未之有伦也。辄删除复重,随类相从,凡为二十四篇,篇名如右。

  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遭汉末扰乱,随叔父玄避难荆州,躬耕于野,不求闻达。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於草庐之中;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解带写诚,厚相结纳。及魏武帝南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而备失势众寡,无立锥之地。亮时年二十七,乃建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权既宿服仰备,又睹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万人以助备。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平。后备又西取益州。益州既定,以亮为军师将军。备称尊号,拜亮为丞相,录尚书事。及备殂没,嗣子幼弱,事无巨细,亮皆专之。於是外连东吴,内平南越,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於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也。
  当此之时,亮之素志,进欲龙骧虎视,苞括四海,退欲跨陵边疆,震荡宇内。又自以为无身之日,则未有能蹈涉中原、抗衡上国者,是以用兵不戢,屡耀其武。然亮才,於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幹,优於将略。而所与对敌,或值人杰,加众寡不侔,攻守异体,故虽连年动众,未能有克。昔萧何荐韩信,管仲举王子城父,皆忖己之长,未能兼有故也。亮之器能政理,抑亦管、萧之亚匹也,而时之名将无城父、韩信,故使功业陵迟,大义不及邪?盖天命有归,不可以智力争也。
  青龙二年春,亮帅众出武功,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其秋病卒,黎庶追思,以为口实。至今梁、益之民,咨述亮者,言犹在耳,虽甘棠之咏召公,郑人之歌子产,无以远譬也。孟轲有云:“以逸道使民,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忿。”信矣!论者或怪亮文彩不艳,而过於丁宁周至。臣愚以为咎繇大贤也,周公圣人也,考之尚书,咎繇之谟略而雅,周公之诰烦而悉。何则?咎繇与舜、禹共谈,周公与群下矢誓故也。亮所与言,尽众人凡士,故其文指不得及远也。然其声教遗言,皆经事综物,公诚之心,形于文墨,足以知其人之意理,而有补於当世。

  伏惟陛下迈踪古圣,荡然无忌,故虽敌国诽谤之言,咸肆其辞而无所革讳,所以明大通之道也。谨录写上诣著作。臣寿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泰始十年二月一日癸巳,平阳侯相臣陈寿上。

至于西晋朝廷的态度嘛…………







  

相关话题

  为什么袁绍要拥立刘虞为皇帝? 
  如何看待《晋书·陈寿传》记载的“陈寿索米”一事? 
  能不能详细讲讲晋灭吴之战,为何短短几个月就结束了? 
  赤壁大战刘备为啥派人不和曹操合作,拿下江东平分天下? 
  司马懿和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实际如何? 
  张飞得夏侯氏的场合以及前因后果是怎样的? 
  如何安排「魔法少女诸葛亮一次次轮回拯救蜀汉」的电视剧剧情呢? 
  请问三国时期谁的武力最强? 
  诸葛亮和石勒对于汉光武帝的评价哪个更公允? 
  刘备是不是被翻案得最多的昏君?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长沙比亚迪公交车事故?
下一个讨论
有哪些在世学者已做出诺奖级别工作,但恐一生与诺贝尔奖无缘?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