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力强是一回事,能否制作适合市场的产品又是另一回事。麦道的前身(麦克唐纳与道格拉斯两家公司)在二十世纪中,以至二战后也是牛逼的航空企业,就喷气飞机来说,DC-8与DC-9也是成功产品,但是七十年代后对于民航机市场的误判,以及未能快速应变,都令其最终在民航业节节败退,最终被波音公司收购。
故事要返到1970年,当时波音747投入了服务没多久,其特大的载客量(可达到500人,比起当时窄体飞机最多载200多人要多很多)成为打入民航市场的一大卖点。不过,也有一些中短距离航线,载客需求也大,而使用能远程飞行的747也过于浪费(主要是每座位成本过高),因此其他的飞机公司就有意开发小一点的宽体客机做出竞争。
当时,喷气发动机的可靠性仍未达到一个极高水平,而当时美国的联邦航空局(FAA)也有“双发飞机转场不得多于六十分钟”的指令(FAR 121.161),因此就算在当时,四万磅级发动机已投入应用,想减少发动机数量,也只能减到三台,麦道的DC-10与洛克希德的L-1011都是这个环境下的产物。
同一时间,欧洲的空客成立不久,他们的第一个产品A300,是全球第一款宽体双发飞机,就理论而言,经济性比起其他飞机应来得优越,更适合短程大量载客的需要,但就是因为发动机可靠性的问题,令其早期的销售不理想,在1973年后的头几年,也只有不足六十架的订单,相比之下,两款三发飞机同期的订单都已经破百。投产三发飞机,对于麦道与洛克希德来说,似乎是个正确的决定。甚至波音也曾经研究过一些三发飞机的设计方案,例如模仿L-1011那样的747-300(这是波音首次使用这个型号,而到1980年代747-300变成指“上层延长”型就是后来的事情了),还有7X7(767的前身),但没有投入生产(虽然1973年的石油危机也是其中一个促成因素)。
但是好景不长,1978年,美国正式解除航空业管制,这容许美国国内的航空公司,可以同时营运国内与国际航线,也降低了国外航空公司在美国服务的门槛。于是,美国民航业开始出现激烈的竞争,航空公司开始寻求经济性更好的飞机,以求降低营运成本。
当时,波音已经看准了双发飞机在市场上大有作为,但是也没有空客如此进取,开发的757与767虽然是双发飞机,但属于窄体与“准宽体”机型,不过,因为波音有销售成绩优异的其他机型,底气足够,自然更有能力开发新机型。
麦道就没有那么好运气了,宽体飞机市场基本上是波音主导,DC-10后来的订单也比不上747,再加上DC-10投入服务后数年,事故频生,其中1979年的美国航空191号航班事故,导致278人死亡,更成为了麦道在民航机市场没落的一个象征(虽然大部分的DC-10事故都是由于人为错失导致的)。虽然到了1980年代,麦道在DC-10的基础上,开发了MD-11,但是依然无力挽回销售上的劣势。
麦道从意识上,也并非想坐以待毙。早在1970年代,麦道也意识到双发飞机在未来航空市场的潜力,曾经研究MD-XX的双发飞机专案(更曾经研究过四发双层飞机MD-12,作为747的竞争对手),但麦道的飞机销售走下坡,底气不足,想开发也有心无力。。。
甚至是MD-11,麦道曾经考虑过提供罗罗的Trent 600,以吸引英国的客户,但是有兴趣的英国客户,要不是被收购,就是取消订单,结果计划落空(其实1970年代,麦道也曾经研究在DC-10安装RB211发动机,但同样无法成事)。
平心而论,麦道的航空技术,在军事方面确实有一展之长(C-17的那些,不用说吧?),但要长时间吃“安乐茶饭”,始终要靠民航业,你自家飞机销售走下坡,又没法适时提供切合市场需要的飞机,还能找谁来鸟你?饭也吃不成了,要不接受波音的收购,难道就等倒闭,或是被其他竞争对手干死,叫员工砸了饭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