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麦道公司的技术实力那么强 还是被吞并了? 第1页

  

user avatar   missblueberry-5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技术实力强是一回事,能否制作适合市场的产品又是另一回事。麦道的前身(麦克唐纳与道格拉斯两家公司)在二十世纪中,以至二战后也是牛逼的航空企业,就喷气飞机来说,DC-8与DC-9也是成功产品,但是七十年代后对于民航机市场的误判,以及未能快速应变,都令其最终在民航业节节败退,最终被波音公司收购。

故事要返到1970年,当时波音747投入了服务没多久,其特大的载客量(可达到500人,比起当时窄体飞机最多载200多人要多很多)成为打入民航市场的一大卖点。不过,也有一些中短距离航线,载客需求也大,而使用能远程飞行的747也过于浪费(主要是每座位成本过高),因此其他的飞机公司就有意开发小一点的宽体客机做出竞争。

当时,喷气发动机的可靠性仍未达到一个极高水平,而当时美国的联邦航空局(FAA)也有“双发飞机转场不得多于六十分钟”的指令(FAR 121.161),因此就算在当时,四万磅级发动机已投入应用,想减少发动机数量,也只能减到三台,麦道的DC-10与洛克希德的L-1011都是这个环境下的产物。

同一时间,欧洲的空客成立不久,他们的第一个产品A300,是全球第一款宽体双发飞机,就理论而言,经济性比起其他飞机应来得优越,更适合短程大量载客的需要,但就是因为发动机可靠性的问题,令其早期的销售不理想,在1973年后的头几年,也只有不足六十架的订单,相比之下,两款三发飞机同期的订单都已经破百。投产三发飞机,对于麦道与洛克希德来说,似乎是个正确的决定。甚至波音也曾经研究过一些三发飞机的设计方案,例如模仿L-1011那样的747-300(这是波音首次使用这个型号,而到1980年代747-300变成指“上层延长”型就是后来的事情了),还有7X7(767的前身),但没有投入生产(虽然1973年的石油危机也是其中一个促成因素)。

但是好景不长,1978年,美国正式解除航空业管制,这容许美国国内的航空公司,可以同时营运国内与国际航线,也降低了国外航空公司在美国服务的门槛。于是,美国民航业开始出现激烈的竞争,航空公司开始寻求经济性更好的飞机,以求降低营运成本。

当时,波音已经看准了双发飞机在市场上大有作为,但是也没有空客如此进取,开发的757与767虽然是双发飞机,但属于窄体与“准宽体”机型,不过,因为波音有销售成绩优异的其他机型,底气足够,自然更有能力开发新机型。

麦道就没有那么好运气了,宽体飞机市场基本上是波音主导,DC-10后来的订单也比不上747,再加上DC-10投入服务后数年,事故频生,其中1979年的美国航空191号航班事故,导致278人死亡,更成为了麦道在民航机市场没落的一个象征(虽然大部分的DC-10事故都是由于人为错失导致的)。虽然到了1980年代,麦道在DC-10的基础上,开发了MD-11,但是依然无力挽回销售上的劣势。

麦道从意识上,也并非想坐以待毙。早在1970年代,麦道也意识到双发飞机在未来航空市场的潜力,曾经研究MD-XX的双发飞机专案(更曾经研究过四发双层飞机MD-12,作为747的竞争对手),但麦道的飞机销售走下坡,底气不足,想开发也有心无力。。。

甚至是MD-11,麦道曾经考虑过提供罗罗的Trent 600,以吸引英国的客户,但是有兴趣的英国客户,要不是被收购,就是取消订单,结果计划落空(其实1970年代,麦道也曾经研究在DC-10安装RB211发动机,但同样无法成事)。

平心而论,麦道的航空技术,在军事方面确实有一展之长(C-17的那些,不用说吧?),但要长时间吃“安乐茶饭”,始终要靠民航业,你自家飞机销售走下坡,又没法适时提供切合市场需要的飞机,还能找谁来鸟你?饭也吃不成了,要不接受波音的收购,难道就等倒闭,或是被其他竞争对手干死,叫员工砸了饭碗吗?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美国西弗吉尼亚州为激励居民接种新冠疫苗开展抽奖赠枪活动?这一策略能否有效果? 
  美国法制是怎样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的”,是受教育程度决定,还是其他的什么。? 
  一天之内,在中国境内乘坐飞机如何达到最长飞行里程? 
  当代俄罗斯下属“车臣共和国”的总统支持自己的亲信强抢民女,强娶17岁少女做小妾,各位如何看待此事? 
  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逝世,如何评价她的一生? 
  美国新一轮 2000 亿关税听证会首日 61 人发言只有 3 人赞同。特朗普还会继续扩大贸易战吗? 
  如何评价花滑选手陈巍? 
  外媒称美军方曾与塔利班达成秘密护送协议,由塔利班成员护送美国人离开阿富汗,这一协议隐含什么信息? 
  飞机飞一次的成本是多少? 一趟下来能赚到钱吗? 
  第一次去美国硅谷是什么感觉? 

前一个讨论
麦道飞机的设计缺陷?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远坂凛?





© 2024-06-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