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媒体宣扬“院士一件衬衣穿30年,最后捐出百万毕生积蓄”这样的价值观? 第1页

        

user avatar   liu-zhi-yang-9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就拿邓稼先来举例,以现在的标准看当年物质待遇很低,但是放在当年也是照着高了给的。另外在生活上、政治上都是给了很大照顾的。邓稼先搞原子弹的时候有警卫员、有专车,从西北回北京有专机或者专列可坐。邓老回北京汇报工作,需要过个夜,是可以回家的,整个保卫和机要通信保障都得跟到家里。

青海金银滩基地,住房建设跟不上人员进驻,已经建设好的住房用来给科研人员住,军队和行政人员住帐篷。

当年搞核基地建设起来的城市,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而且各种软硬件条件都是尽可能调集了全国最好的,一个最多十万人的城市有全套的中小学、有动物园、高考单独招生,就连糕点店的师傅都是从上海最好的糕点厂里调过去的。

现在不能把当年“给不起”更好的物质条件,变成了科研工作者就应该享受当年这个延续下来的物质待遇。当年也有些科研工作者觉得自己待遇比一同工作的战士和干部好,不愿意享受高待遇。这是人家高风亮节,不意味着这份待遇不应该给。


user avatar   wu-jing-wei-3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发现西方媒体和东方媒体宣传科技工作者往往是两种方式。

西方媒体比较喜欢宣扬科技工作者的财富,睿智,甚至个人身上性格的缺点。比如电影钢铁侠,是世界上最大的斯塔克工业掌门人,同时也是花花公子,爱慕虚荣,玩世不恭的纨绔子弟。但是在重大抉择来临时,钢铁侠愿意用生命来保护世界。

它用这种人物塑造宣扬意识形态:人都是有各种弱点的,但是也有技术进步、改造世界的需求,同时在大是大非面前能守住底线。简而言之,就是“有缺点的英雄”


东方媒体比较喜欢宣扬科技工作者的清贫,服从,个人身上人性的光芒。比如过劳死,工资低,起到了重大贡献却只领很少的报酬,一件衬衣穿了30多年,捐出百万毕生积蓄而不留给子女一点遗产。简而言之,就是“无缺点的圣人”


然而,我们的社会一面在塑造这样的圣人,一面在喊着打倒“油腻的中年人”,所谓油腻也就是把自己打扮得邋里邋遢而不锻炼;一面在喊着打倒没有财产的“凤凰男”,唯车房是问,父母不留给子女几套房产,好像犯了天大的罪过且面临断子绝孙之虞。所以我们面对这种无缺点的圣人,其实也就是当面拜一拜,挺多看电视的时候为其感动得流下几滴其实漠不关心的泪水,之后还是要叫王思聪老公和马云爸爸,投简历还是打算找高薪工作的。


有缺点的英雄,好歹是个英雄,无缺点的圣人,那就太难做了。我们宣传意识形态的方式还是停留在上个世纪,但是时代已经变了,不是靠几句社会主义价值观就能让科研工作者奉献一生,甚至让他们的子女前仆后继。刻意塑造无缺点的圣人,最终就是大家流流眼泪,慢慢地谁也不想来你这儿工作。


我倒是很想看看什么时候媒体会宣扬家境优渥的纨绔子弟来做科研,或者因为科研而使得科研工作者家境优渥。至于那些工作者傲慢、脾气坏、出去住5星酒店吃豪华晚餐,我是无所谓的,因为这都是小事,重要的大是大非坚守就行。

让大家知道科研工作者生活在富足的环境且有任性的自由,才会吸引更多的人进来,这难道不是更好的意识形态宣传方式吗。


ps:有人谈到对杨振宁和邓稼先的批判,但这正是官方“圣人”人设崩塌的结果。如果官方一定要给科学家院士们这个圣人人设,你染发穿名牌衣服都会被民众批判得死去活来;但假如官方学习西方的输出,有爱好,有爱国,坚持中国梦,虽然有些小缺点毕竟也是人之常情,民众反而更没法批评。


user avatar   leon-3-75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感慨,是因为你根本没看懂人家在宣传什么。

一个科学家拿出几百万积蓄,说明他是有物质收入的。并不是你说的科学家不值得有物质收入。如果一个科学家30多年穿一件衬衣,最后啥也没有,那对应的是你说的科学家没有获得相应的物质收入。

所以事实是科学家有一定的收入,但他选择没有用这些收入改善自己的物质生活条件。这不是科学家值不值得有收入的问题,这个是科学家有了收入以后怎么用自己收入的问题,这是一个个人价值观的选择。有的钱,有的人买房买车,有的人捐助贫困山区,这才是媒体宣传的原因。

我们经常会看到某某某很牛的科学家教授,对自己的生活毫不在意,衣食住行都很随便。媒体上也会看到很多大老板穿的用的都很普通,完全和他自己的财富不相匹配。那是因为这些人认为值得的东西和你不一样。他们更愿意把物质财富和精力投入到那些他们认为值得的东西上,而这些并不包含你认为应该重视的吃穿用度。

而且媒体这么宣传其实也没什么问题,这是赞美科学家的品质,但并没有宣扬大家要去学习它。我们的媒体宣传早就过了,那个一人是英雄,全部人都要学英雄的年代。尊重大家的价值观选择,但并不代表这个时代不需要一些大家做不到的超道德楷模。


user avatar   zhao-xiao-k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党本身就是具有先进性的组织,每一个合格的党员就应该是普通人的楷模,普通党员在宣传口上就已经被吹成道德楷模了,那我党要表彰的优秀党员、所有党员学习的对象,自然就得是楷模中的楷模,非圣人不可了。但实际上,他们也是有血有肉的人,然而为了宣传,都被塑造成了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模样。


捐款880万的卢教授,他跟夫人仅育有一女,女婿也是华农的毕业生。但1991年,女婿出国留学后就再没回来,为此他还写过一封家书,希望女儿女婿回国。

“现在留学生中流传着各式各样的‘理论’和观点:无非是为自己待在国外不归制造借口和‘理论依据’。自己不愿意回国倒算了,还要给利己主义的灵魂贴金。连为养育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服务都不愿意,还奢谈什么为人类服务……我只有一个独女,她理所当然应留在父母身边,不能把照顾父母的责任推给组织不管。不论从公从私看,你都应学成后按时归来为国效力。当然,人各有志,道路只能由自己选择。我也不想再多说了。”

然而他的女儿、女婿、小外孙、孙女仍然全在加拿大。捐款恐怕多少也有些无奈的意思。

广州图书馆·广州脸谱·[第010期·院士篇] 卢永根:心在学术,似水一般纯净


一件衬衣穿30年的崔崑院士夫妇,情况也与卢教授类似,他跟夫人膝下也仅育有一女崔明玲,并且早已定居瑞士30多年

2013年崔明玲先于父母去世,同年崔崑夫妇以自己和女儿崔明玲的名义捐出420W,设立了“勤奋励志助学金”,白发人送黑发人,捐款也算是父母对子女的纪念。

明姐午餐:#明姐的朋友#崔明玲,...


就我个人来看,这些隐情并不影响这些科学家的伟大,相反更容易让人体会他们的不易而心生同情。同情本身就是一种理解,理解就能拉近人们的距离,而憧憬却是距离理解最远的感情。
圣人固然可敬,但圣人亦让人畏惧。

人们塑造圣人,从来都不是为了学习他,而是为了拿他当枪使,去攻击那些持不同意见的人。而我党又是信奉集体主义的政党,要领导我党,就得统一思想,就得向圣人看齐。

所以庄子才说——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user avatar   zhao-ben-shan-44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作为老板,搞宣传有三个目的

一是招人,让外人看了想进来。

二是广告,吸引外界投资。

三是敲打,让手下老老实实干活。

中国人爱学习,都想考大学当科学家,不用宣传。而且各种人才引进计划锣鼓喧天,待遇好着呢。

广告作用则是安慰那些“登月无用不如改善民生”的喷子,我们的科学家吃草挤奶,实在是楷模。

然而官媒真正的意思,是敲打,普通科研狗别抱怨日子苦,看看人家院士不计名利,你还不乖乖的拿着民工的薪水住一辈子宿舍?

有人嫌待遇差跳槽?年轻人,浮躁!不爱国!你看人家院士!


user avatar   chu-yin-wei-lai-5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前几年看网易新闻,说东莞地区工厂女工多男工少,而且女工的老公很多没来,当地女工的性需求得不到满足,所有当地男工很多一夫侍多妇,长的好看的男工甚至被十几个女工包养,带坏了社会风气,希望政府重视这个问题。

当时我就很奇怪,感觉不可能吧,这文风特么感觉像起点的作者写的,现实中有这种好事?

点开评论,一群人在争论是不是真的,最后看到有东莞网友说最近东莞出现用工荒,妈的那群老板天天请记者发这种报道,评论区里众人这才恍然大悟。

这官媒的水平还不如血汗工厂的小老板呢。


user avatar   sean-yen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之前为了写个回答,我去翻了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遗孀许鹿希的访谈。看到这样一段话:

邓稼先逝世后,母校想为他立个雕像,可是许鹿希坚决不同意,因为这之前出了个纪念性的小册子,有不少大学生看了邓稼先的经历后说:“这是个傻子,太傻了!要是留在国外,不知能挣多少大钱,也不会这么早死了!”

三十一中在校内开展邓稼先事迹的宣传教育活动,不料十几岁的娃娃们也疑问不少,说:“像他这样值吗?”老师们痛心疾首,大声问:“都是这样的价值观,今后国家发展靠什么?”

看完我又想起了2015年央视推出的《大国工匠》节目,那真是看得我三观崩塌:

“蛟龙号”组装专家顾秋亮:

单职工家庭,放弃50%加薪机会,一心求奉献,尽管家里急需用钱。

7000米海上试验,船刚刚启航,他就接到妻子被查出怀疑恶性肿瘤的电话,领导都来安慰他,后来查到不是恶性肿瘤,回来后他和妻子哭着抱成一团。

中国商飞大飞机制造首席钳工胡双钱

拒绝了私企的三倍薪水,宁可在商飞没活干等待机会。一周有六天要泡在车间里,仅有的全家福还是2006年照的。一年多前,老胡一家从住了十几年的30平米老房子搬了出来,贷款买了上海宝山区的70平米新家。作为一个一线工人,老胡没有给家里挣来更多的钱,却带回了有一摞摞的奖状证书

发动火箭机焊接第一人高凤林

留给家庭的只有5%。很多企业试图用高薪聘请他,甚至有人开出几倍工资加两套北京住房的诱人条件也不要,自甘清贫……

总结一下大概是:

大国工匠不一般,家人住院他加班;

钱少事多不升官,一心奉献干得欢。

火箭专家工作狂,不在上班也在忙;

商飞首席集奖状,贷款才买郊区房。

蛟龙钳工最心塞,老婆住院他出差;

……


这套比惨模式的圣人价值观,我也是叹服;你的两弹一星元勋,分分钟被红小将拖去牛棚教做人;你的首席钳工,生生是拖到快退休才能贷款买房,从30米的地方搬出来;你的焊接专家根本没时间陪家庭。

这种案例,到底是「吸引」,还是「劝退」优秀的年轻人走上科研之路吗?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无私奉献模式殊为不易,但更多的时候,马斯洛需求除了最尖端的自我实现外,还有财务安全,情感尊重方面的低层需求。

事实上,院士能有百万积蓄,说明国家给的待遇还是可以的。但为啥不宣传宣传国家给人才提供优质福利的故事呢?

我期待看到这样的新闻:

  • 两弹元勋一天订制三餐,堪比谷歌食堂;
  • 院士忙于工作,学校安排专人给他订制衬衣,安排家庭琐事;
  • 科研人员在一线,国家提供高端医疗保险,家属生病,医生主动上门治疗,费用全报销;
  • 为了表彰技术专家的出色贡献,这次颁奖不发证书了,直接发别墅。

不仅如此,在生活中,我看到的更多是这种宣传上的“不正之风”已经侵扰民间多年:

你是医生,你是救死扶伤的,你谈什么钱啊?
你是老师,你是灵魂的工程师,你要奉献啊!

说这种话的人,往往是年薪几十万上百万的领导,舔着脸跟月薪5000的一线教师/医生谈奉献……

这种风气,在部分民营企业尤为昌盛,搞“一家人”文化,不是有福同享,而是有班同加,而且没有合理的报酬和补贴,强调员工要奉献,要感恩,还表示「不接受996,就是吃不了苦」

这种企业,三观不正,千万不要去。


公众号:瞎说职场

安利一个职场回答:

以及11月29日的关于面试的live:掌握这十招面试技巧 成为面试达人


user avatar   BizarreAdventure 网友的相关建议: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割裂

以前工资少,但是分房子管吃管住管看病管孩子上学,普通工人都能去疗养、干得好还是劳模、能提干,前几届的省部级领导很多是挑夫啊糊信封的等等出身


现在房子自己买吃饭看病上学都得自己掏钱了

还在说你们工资比前三十年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自己都在享受资本主义啦,就别用社会主义来要求别人啦


真是宁可看着自己培养的饿死,也要高价聘请洋垃圾啊


user avatar   alivetomb 网友的相关建议: 
      

道德崩坏的社会,媒体为了博眼球不要脸。

我有穿了十年之久的衬衣还在穿,不喜欢吃喝玩乐,不愿意消费奢侈品,虽然挺穷的,但是物质生活水平比收入差不多的人还低一些。但这个就是我自己的生活方式而已,跟道德无关,我想老院士也是如此。钱这种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如果快死了,后人不缺,自己没机会花了,送给更需要它的人是种很理智很人性化的选择。

媒体该报道的不是捐什么毕生积蓄,而是该关注下即使是院士,他的日常生活也跟平常百姓没有什么不同,一瓢饮,一箪食而已,而他的精神世界却较普通人深邃,创造的价值福利大众。这个大约是不可能的,因为这个对于赚点击量换取真金白银没有任何好处,甚至这种节约型的价值观对当下奉行的刺激消费主义背道而驰。

媒体这么宣传,其实还透露了高付出者尚且有价值许可压榨的空间,也许上面对高级知识分子之类的人,有打算不按劳分配,而按需分配的意图吧,谁知道呢?不是说要改劳动法了么?


user avatar   yi-zhi-zhu-ding-lou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错了,院士存一辈子钱够请郑爽拍4天戏了。




        

相关话题

  婴儿出生第一次发声为什么是大哭而不是大笑? 
  黄晓明 angelababy宣布离婚,正式结束七年婚姻,对两人未来发展有何影响?双方商业版图有何交集? 
  河南 9 岁男童一提上学就发烧近 40℃,多次去医院检查都未发现病因,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10 月 4 日吉林两货车相撞,目前已造成 18 人死亡,事故原因可能是什么? 
  很多985211的学生还没有拆迁户有钱是不是很可悲? 
  提醒女生不要在人多的地方穿短裙错了吗? 
  如何看待四川西昌泸山男子见义勇为被猴群报复,导致全身多处受伤?如何避免此类事件发生? 
  一亿元是否会成为你爱情的分水岭? 
  现在小区里的熊孩子怎么总是这么讨厌?怎么不让他们踢球? 
  请问如何对付亲戚家的熊孩子?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菅义伟曾视察福岛第一核电站,东京电力称核废水稀释后能饮用,菅义伟最终没喝?
下一个讨论
俞敏洪称「外国留学生不应有超本国学生待遇,应一视同仁」,你支持吗?怎么看待这种现象?可从哪些方面改变?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