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俗话说“慈不掌兵”,中国自古以来有没有“以慈掌兵”且成功的例子? 第1页

     

user avatar   san-chong-bu-tong-de-hong-se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到有人在答案里提到“以仁义治军”,认为这是“慈不掌兵”的反例。

错了。慈不掌兵不是这个意思。

慈不掌兵,有两层含义。

一是说要严肃纪律,一旦有触犯者,从严处理,绝不姑息。

这和“以仁义治军”是不冲突的。举个例子,比如岳飞治军,对士兵关心爱护,无微不至。吃饭时和大家吃一样的食物,有酒的话给大家一起喝,如果酒不够,哪怕掺水也要每人都喝上一口。出征后,让妻子到将士家里慰问,赠送钱财。有战士生病,他亲自探望,亲手调药,询问他们的愿望。——这够仁慈的了吧?可是一旦触犯军法,你看岳飞何曾饶过谁?士兵到市场上买东西,商家要给他便宜两文钱,吓得士兵赶忙说“你这不是给我便宜,你这是要我的命”。派士兵过长江送信,恰好长江大风浪,士兵冒着生命危险渡江,旁人看不下去,说“你干嘛不等风停了再走”,士兵说“我怕被岳相公杀头”。——这又是何等严酷?

事实上,凡是能成为名将的,在纪律上绝对都是非常严苛的,从来没有老好人的名将。孙子曰“将者,智、信、仁、勇、严也”,仁和严是并行不悖的,是不冲突的。

慈不掌兵的第二层意思,就是说为将者要淡看生死。

对于将领而言,战场上的生死,那就是一个数字,毫无感情可言。众所周知,刘伯承晚年看电影不看战争片,可谓“仁”矣。然而在战争年代,刘伯承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慈不掌兵”,千里跃进大别山,过黄泛区时,天降大雨,地上全是泥泞,又有敌人围追堵截,部队接连多少天的强行军,连休整的时间都没有,刘伯承怎么说?“慈不掌兵”,坚决不允许部队休息,累死就累死,只是不许停留。

譬如《大决战》中,林彪的那句著名台词“我要的不是伤亡数字,我要的是塔山”,可为“慈不掌兵”的注脚。在战场上,生命是什么?那顶破天也就一个数字,是将领在指挥时考虑的一个成本,除此之外,再没其他的意义。

粟裕苏中战役七战七捷后,曾经考虑是不是要攻占海安,最后决定不攻取,他是怎么考虑的呢?他说:“我即或攻占海安,今后仍有失陷可能。……因此,与其现在占海安则不如以攻海安之伤亡留作第二期作战消耗,对整个战局之长远打算更为有利。”你看这里粟裕是如何计算成本的,他避免伤亡的目的,是为了在下一次作战中消耗。何等冷静、何等无情,但这恰恰是一个合格将领必备的素质。倘若一个将领在这种情况下玩起了感性,玩起了圣母,那这仗也就不用打了。


user avatar   hai-ge-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红军缔造者之一方志敏是怎么被捕的?

1934年红军被迫长征,红十军团奉命留下来牵制国民党追兵,当时军区司令是方志敏,军团长是刘畴西,军团参谋长是是粟裕,当时王耀武大部队对红十军团展开围剿,经过多次失败后,部队弹药,吃穿严重不足,时值严冬,牺牲的红19师长寻淮州,尸体上连上衣都没有。

当时产生两个意见。

第一,回到被国民党碉堡封锁线层层包围的瑞金苏区,获得补给

第二,将部队分散,进行游击战。

方志敏和刘畴西坚持第一种,粟裕坚持第二种,可是粟裕只是军团参谋长。

于是大部队重回包围圈去获得补给,当时苏区里面已经有好几条封锁线,这种封锁线是有碉堡、刺网、壕沟配合兵力组成,是围绕整个苏区建成的,当时情况危集,前面是层层封锁线,后面是王耀武几万追兵,相距就差半天路程。

粟裕和方志敏带着800多人的先头部队在前面探路,刘畴西带着红十军团主力尾随在后面,粟裕发现后有追兵,力主当晚通过封锁线,但是发现刘畴西没跟上来。

当时刘畴西觉得士兵急行军好几天,又没吃东西,应该休息一下,就在前一天就地扎营,休息了一夜,然后第二天继续赶路。

第二天晚上刘畴西准备继续让部队就地休息,给前面的方志敏和粟裕送信,说让部队就地休息,粟裕大吃一惊,说今晚不通过封过封锁线,就会被追上,太危险了。

粟裕准备回去劝刘畴西连夜追上先头部队,方志敏因为之前刘畴西和十九师长寻惟州矛盾,导致寻淮州牺牲,害怕刘畴西不听粟裕的建议,决定亲自回去让刘畴西带大部队出发,结果方志敏一去不回,和刘畴西双双被捕。

这场致命的追逐战里,刘畴西因为士兵太累太饿,太多士兵因为饥困交加倒在路边,士兵不懂急行军的救命因素,各个怨声载道,刘畴西体恤士兵,就让他们就地休息,后面追兵仅仅半天的路程,就被连续两天就地休息给拉平,被王耀武追上。

刘畴西(左)方志敏(中)

后面的事情,在历史课本里都学过了。

留在史书上都是胜者的光辉,那些所谓慈者掌兵的人,带着悲剧的光环被埋在历史长河里了。


user avatar   zhou-li-li-81-5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太史慈:我有一句滚犊子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user avatar   zhang-shuai-guo-56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你这个理解就是错的。慈不掌兵的意思不是对士兵就要严格要求高压对待,而是在治军中按军法一视同仁该杀杀该罚罚不能姑息。更重要的是实际战斗时以敌我利害为标准行事生死置之度外,不能计算纯伤亡,我的利益高于敌人,我的损失低于敌人,这事就能干,只要对全局有利就不能计较局部的代价。假如能以500自己人死亡对敌方造成1000人的损失,就不能计较自己士兵死亡500人,如果冲过去能大破敌势就不能计较冲锋过程中会死人,如果能把对方逼的人吃人就不能计较自己士兵吃草根树皮,乱了阵型就会溃败那敌人用投石车打脸你也得站那不准乱跑。战斗中士兵就是博弈工具,如果在实际战斗中心疼这个流血害怕那个牺牲,那就不用打了,直接投降乞求活命就得了。

不是在平常的训练生活中不拿士兵当人的意思,物质上给予士兵基本保障、精神上给予追求和满足、生活中给予关怀,甚至直接拿自己当个大头兵士兵吃啥自己吃啥同甘共苦。平时拿士兵不当人,打仗的时候士兵放两枪就叫对得起那几毛钱,督战队没留神就哗啦溃了,谁会给你拼命。


user avatar   feng-kuang-shen-shi-9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没有,不可能只有所谓的仁慈掌兵就成功的。没有一个这样的例子。

理解慈不掌兵的时候,一定要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仁慈与仁义。

1、出处

慈不掌兵,义不掌财,谚语,意思是心地慈善,掌管不了兵权;仁义好施,掌不得财权。

明·冯梦龙 《警世通言》第二十五卷:“自古说‘慈不掌兵,义不掌财。’施生虽是好人,却是为仁不富,家事也渐渐消乏不如前了。我的人家都做在会稽地面,到彼攀个高门,这些田产也有个依靠。”

《增广贤文》中有“仁不行商,义不守财;情不立威,善不居官;慈不掌兵,柔不监国”

2、掌兵中的“严”与“慈”

魏武卒,是吴起训练的精锐重装步兵,吴起率领魏武卒南征北战,创下了“大战七十二,全胜六十四,其余均解(不分胜负)”的奇功伟绩。

吴起治军非常严格。

有一次,吴起领兵和秦军作战,两军尚未击鼓交锋,不待上级令下,有个士卒充分发挥“主动工作”的精神,勇猛地冲上前去杀了两个敌人回来,脸上刚泛起得意的笑容,就被吴起下令“立即斩了”。

吴起的理由是:“他虽然很勇敢,但不是按命令行事,触犯军纪,必须斩首。

当然吴起也很仁慈,资治通鉴就记载了吴起吮疽的典故。

吴起为魏将而攻中山,军人有病疽(ju)者,吴起跪而自吮其脓,伤者之母泣。人问曰:“将军于若子如是,尚何为而泣?”对曰:“吴起吮其父之创而父死,今是子又将死也,吾是以泣。”

3、特定条件下的“慈”

李二凤算是一个非常有特点的以“慈”掌兵的人。他的仁慈是对待敌酋上。

观察李二凤这个朝代,他对敌首特别仁慈。

李世民灭国有50多个,绝大部分是活捉对方的头头。活捉还算了,他还特别仁慈的一概不杀,让他们跳舞。



user avatar   mu-rong-chen-xi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真正做到“以慈掌兵”且成功的名将,十六国时期的前燕名将慕容恪,大致能算一位。他一生身经百战,攻灭许多割据政权,战胜无数强劲敌手,从白山黑水到汉水之滨,打下万里疆土,令自己国家成为天下第一强国,也是历史上少有的常胜将军。

此外,他更是史上罕有的主要以自身人格魅力,而非严明军纪和法度来治军的军事家。

慕容恪治军风格,是只关注战略大局,不因小事劳师动众,并不崇尚军法威严,而以个人恩德信义施惠于属下将士。甚至当军士违背军法时,他总是私下秘密把人放走,而另外捕杀盗贼首级冒充,以此号令全军。

然而就是这种放羊式管理,慕容恪非但没有如风格类似的西汉名将李广那样屡战屡败,反而因为他的军队看似阵营不整,却防御甚严,一生战斗层面或有小挫,战役层面百战不败。

【恪为将不尚威严,专以恩信御物,务于大略,不以小令劳众。军士有犯法,密纵舍之,捕斩贼首以令军。营内不整似可犯,而防御甚严,终无丧败。】——《晋书·慕容恪载记》

此外,慕容恪更在围攻广固之战、野王之战和洛阳之战中,都因为爱惜麾下士卒生命,因此面对困守坚城的敌人,屡次围而不攻,哪怕因此耗时长久,也在所不惜。

他生平百战克捷,俘虏敌将后,也多以德望感化之,哪怕是屡降屡叛的顽敌也不在意;对实在感化不能的敌将,而不得不杀之的,还会因此心中抑郁不乐。

而且他每逢出兵,都务求少伤士卒,兵不血刃,主张“修文德以服远人”“不宜以兵戈取”,论其生平言行,一点也不像一个胡族百战名将,反而更似一个汉人饱学儒生。

这是因为慕容氏虽然源出东胡鲜卑,然而经过慕容恪祖父慕容廆、父亲慕容皝两代在辽东的数十年时间经营,大量任用汉官,招揽汉民,到慕容恪成年时,汉化程度已经极深。

而历史上的慕容恪,也确是饱读经史典籍,沉溺于先进汉人文化,严格以汉人士大夫的行为准则要求自己的汉化贵族。史称其“每所言及,辄经纶世务”“罢朝归第,则尽心色养,手不释卷”,是以当时后世,皆有圣贤之名。

关于慕容恪生平事迹,答主此前曾撰专文详述,这里只着重补充他是如何“以慈掌兵”的军事生涯的。

狐言论史:夷中铮铮,古之遗爱:燕国名将慕容恪

公元338年,当时控制中国北方的后赵皇帝石虎亲率数十万大军攻打燕国,却久围棘城不克,被迫撤军。年仅17岁的慕容恪率两千骑兵奔袭撤退中的赵军,石虎以下几十万赵军弃甲溃逃,被燕军顺势斩首三万余级;

同年,在密云山之战,慕容恪率七千骑兵伏击赵国名将麻秋率领的三万赵军,再次大获全胜,将赵军斩首大半,余皆俘虏,顺势以兵威将鲜卑段部一举收服。

公元341年,慕容恪之父、燕王慕容皝亲征高句丽国,慕容恪在中军指挥调度,以声东击西之计,分出一万五千兵马从北路佯攻,吸引了高句丽军统精锐五万;而慕容恪与其父率四万燕军主力从南路推进,另两位燕国名将,其叔慕容翰和其弟慕容垂为大军先锋,面对高句丽羸弱的留守兵马所向披靡,杀进高句丽国都丸都城,高句丽国王高钊单骑出逃。

燕军挖掘高句丽王陵,将高句丽前任国王高利的棺木掘出,然后一把火把高句丽王宫烧毁,拆除丸都城墙,俘虏了高钊的母亲和妻子,带着大量珍宝,以及五万多高句丽人,满载而归。

这一战也是高句丽七百年历史上几乎输得最惨的一战,王宫被毁、王陵被掘、都城被拆、太后和王后做了俘虏、王室所藏珍宝和国家档案资料被燕国席卷一空。因此时年二十岁的慕容恪,就因此成为了高句丽人可以用来让小儿止啼的大魔王。

侥幸逃得一命的高钊,无奈之下只好向燕国称臣,又从所剩领土搜刮了大量珍宝奉上,燕国这才将他父亲的棺木连同尸首送还。

大魔王慕容恪受命镇守辽东,吓破了胆的高句丽人再不敢向西觊觎,慕容恪又顺势拿下了高句丽重镇南苏城,把那里建成向朝鲜半岛步步蚕食的基地。

公元344年,二十三岁的慕容恪与其弟慕容垂分路并进,攻灭鲜卑宇文部;

公元346年,二十五岁的慕容恪统帅一万七千骑兵,奔袭东北地区的的最后一个劲敌扶余国。他督帅诸军,亲冒矢石,所向披靡,大获全胜,扶余国王和五万多扶余军民都成了他的俘虏。慕容氏燕国也达成了制霸东北亚的成就,彻底扫除后顾之忧,为接下来的中原逐鹿打下坚实基础。此时的他,已经是攻必取、战必胜的大燕军神,在国内声望隆高,被他的兄长、继任燕王慕容儁当做军政上最得力的辅弼。

慕容恪少年成名的棘城之战,数十万赵军被其两千骑袭击而至崩溃,仅有汉人大将冉闵治军有方,三万人马一军独全,在几十万溃退赵军中鹤立鸡群。从此冉闵得到石虎重用,屡屡出征克捷,逐步掌握了后赵军权,日后方能灭赵屠胡,建魏称帝。两位名将同时一举成名,登场历史舞台,未来成为宿敌亦是命中注定。

公元352年,三十一岁的慕容恪率军南下,进攻冉魏,与冉闵对决的廉台之战,答主曾撰有专文详细描述:

狐言论史:公元四世纪,铁与火的名将对决:浅评燕魏廉台之战

是役冉闵展现了不亚于西楚霸王项羽的神勇,单人击斩三百余敌的表现,和项羽乌江之战的绝唱一样,是冷兵器史上仅有的两例。而慕容恪也沿袭了兵仙韩信当年在垓下之战的策略,并创造性发明了“连环马”战术,在中军退却后、两翼包抄夹攻将冉闵军全歼。

此战慕容恪以数万骑兵对决冉闵的万余步卒,初战十战十败,之后靠兵力优势和骑兵优势方才获胜,似乎略失名将水准,有胜之不武之嫌。

但可对比韩信垓下之战,是以三十万汉军和十万楚军决战,身后还有三十万刘邦军支援,一样被项羽打得中军败退,也是靠两翼夹击、兵力极大优势才反败于胜;之后韩信以六十万大军围攻所剩不到十万、且兵少食尽的楚军残部,尚且被项羽成功突围,亦无损一代兵仙之威名。

面对项羽、冉闵这等稀代猛将的决死一战,作为优秀智将,韩信和慕容恪的表现同样已算得上竭尽所能,无足苛责。

廉台之战,慕容恪斩首七千,生擒魏帝冉闵,随后陆续讨平王午、吕护等军阀,统一河北。其兄慕容儁也正式脱离东晋,自立为燕国皇帝,慕容恪受封为太原王。

公元356年,三十五岁的慕容恪挥军东进,攻打自称齐王的军阀段龛,野战获捷,破敌三万,段龛退守坚城广固。燕军诸将请求强攻,慕容恪却为了爱护麾下士卒性命,宁可持久围困,所谓「龛兵尚众,未有离心,尽锐攻之,杀吾士卒必多矣,自有事中原,兵不暂息,吾每念之,夜而忘寐,要在取之,不必求功之速

于是历时七个月之久,困到段龛军粮绝,被迫出城死战又遭惨败,只得投降。燕国自此平定山东。

【恪围段龛于广固,诸将请亟攻之,恪曰:“龛兵尚众,未有离心,尽锐攻之,杀吾士卒必多矣,自有事中原,兵不暂息,吾每念之,夜而忘寐,要在取之,不必求功之速。”】

公元360年,慕容恪三十九岁时,其兄慕容儁病死,慕容恪受命托孤,官居太宰(即首相)、兼领大司马。次年,此前降伏的军阀吕护起兵再叛,据守战略要地野王,连接东晋,欲袭取燕都邺城。

慕容恪率军五万征讨,又拒绝了麾下将领的强攻建议,理由还是「何必遽残士卒之命而趣一时之利哉!」于是依旧重重围困,休养兵士,困到五个月后,吕护军断粮被迫出击,便一举将之击溃。

【恪曰:"护老贼,经变多矣。观其为备之道,未易卒平。今圈之穷城,樵采路绝,内无蓄积,外无强援,不过十旬,其毙必矣,何必遽残士卒之命而趣一时之利哉!吾严浚围垒,休养将卒,以重官美货间而离之。事淹势穷,其衅易动;我则未劳,而寇已毙。此为兵不血刃,坐以制胜也。"】

公元365年,慕容恪率军攻打洛阳,晋将沈劲孤军奋战,坚守不屈,城破后亦是神情自若。慕容恪大为赞赏,欲将他释放,被麾下将领坚决劝阻,才不情不愿地将之处斩,还军后仍感慨自己此举是“有愧于四海”,深自抑郁。

【寻为恪所攻,城陷,被执,神气自若。恪奇而将宥之,其中军将军慕舆虔曰:“劲虽奇士,观其志度,终不为人用。今若赦之,必为后患。”遂遇害。恪还,从容言于慕容晞曰:“前平广固,不能济辟闾,今定洛阳而杀沈劲,实有愧于四海。”朝廷闻而嘉之,赠东阳太守。】——《晋书·沈劲传》

慕容恪野战表现甚强,攻城战则因为他爱惜士卒的秉性,相对有所欠缺。如攻克广固耗时近一年,攻克野王耗时五个月,以众击寡攻克洛阳也耗时一个月。其用兵风格更多是操练精兵的正兵流,这是不及他弟弟慕容垂之处。

毕竟慕容垂在巅峰对决中先后击败了东晋名将桓温和刘牢之,最后一战残兵出征,又令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珪望风而逃,其对手含金量明显更强一筹,晚年对西燕和北魏的谋战手段更已入兵家化境。

但慕容垂麾下的后燕军队,害民扰民的不良记录颇多,同为慕容氏一族的慕容冲麾下之西燕军队,更以残暴虐民著称。

相反慕容恪治下的前燕军队,则堪称五胡十六国时代的王者之师,惜墨如金的史家用了“军令严明,秋豪不犯”这样的词来形容。

慕容恪是饱读经史典籍,沉溺于先进汉人文化,严格以汉人士大夫的行为准则要求自己的汉化贵族。史称其“每所言及,辄经纶世务”“罢朝归第,则尽心色养,手不释卷”。

燕帝慕容儁死前,正是因为对乱世中幼子难立心知肚明,不得已方欲传位慕容恪,慕容恪却坚决拒绝,表达忠于幼主之志,给了兄长一个意出望外的大惊喜。

此后一直到慕容恪生命尽头,他都真正做到了为国家呕心沥血、对君主谨守臣节,因此生前身后,皆被朝野称誉为周公、诸葛亮一般的圣人。

纵观列朝乱世,割据政权中不知兵不立军中恩信的孺子,能单靠血缘就坐稳皇位的,大约只有蜀汉后主刘禅和燕国皇帝慕容暐这两例了,共同点就是都有一个谨守臣节、既忠且能的摄政大臣。

慕容恪摄行国政期间,选贤任能,博采众议,废除苛政,勤政爱民,深得燕国民众爱戴,被其劲敌前秦丞相王猛叹服为“古之遗爱”,比之春秋名相子产。

在慕容恪执政时期下,燕国在与东晋的长期拉锯战中获得胜利,将河南各地纳入版图,步入了其势力最鼎盛期。

用《晋书》的说法,此时的燕国是「席卷京洛,肆其蚁聚之徒;宰割黎元,纵其鲸吞之势。使江左疲于奔命,陷金墉而款河南,包铜城而临漠北,西秦劲卒顿函关而不进,东夏遗黎企邺宫而授首」,是以“当此之时也,凶威转炽”,是为当时天下第一强国,若非他天不假年,英年早逝,导致燕国由妇人孺子和庸臣乱政,逼得慕容垂这样的名将逃亡,则天下局面未必就是秦晋两分。

数十年后,后燕复国战争,与军阀翟辽相争时,只因燕军统帅是慕容恪之子慕容楷,翟辽部众便纷纷奔走相告,称“太原王之子,就是我等父母”,归顺者络绎不绝,成为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范例。

唐、宋两朝朝廷一致肯定慕容恪,甚至破例将慕容恪这样一个胡族政权的亲王,放到华夏王朝的武庙中祭祀,让他成为唐之武庙64将、宋之武庙72将之一,和众多华夏王朝名将同享官方祭典。确是因为慕容恪其人的生平操守和人格魅力,在当时五胡政权如出污泥之白莲的缘故。

就连一生矢志抗清毫不妥协,终生不肯剃发的明末大思想家王夫之,论史时极其痛恨胡人,连对以汉化典范著称的前秦天王苻坚和北魏孝文帝元宏,也大肆抨击其虚伪与沐猴而冠,(虽然他老人家更多是借题发挥,讥刺清康熙帝玄烨),但唯独提及慕容恪亦颇为赞赏与肯定,称赞他是五胡部族唯一的君子,所谓“夷中之铮铮者”。

【五胡旋起旋灭,殚中原之民于兵刃,其能有人之心而因以自全者,唯慕容恪乎!】【恻悱之言,自其中发,功成而人免于死,恪可不谓夷中之铮铮者乎!】——王夫之《读通鉴论》

《孙子兵法》云:【将有五危,必死可杀也;必生可虏也;忿速可侮也;廉洁可辱也;爱民可烦也。】

换句话说,廉洁自律、仁义爱民对将领而言,甚至从来都不一定是可称道的优点,反而会成为被对手利用的致命伤。

这是因为战争是反人性的,一个将领若是太顾忌麾下士兵的性命,战争所在地百姓的死活,因此被敌人利用了他的“爱民可烦”,而贻误宝贵战机的话,那他便是对自己所在国家或势力的不负责任。

所以说,“慈不掌兵”,兵不厌诈,以天下苍生为棋局,以麾下将士为棋子,冷酷地只将他们都当做沙盘上的标识和数字,几乎是任何一个古代合格将领的本能。

然而,在武夫以百姓为鱼肉逐鹿争锋,智士以诈变为本能成就功名的割据乱世,也从来不乏一些身体力行圣贤先哲修身治国之道、息息心念黎民苍生哀苦的仁人君子。

他们品行高洁,襟怀坦荡,纵然是决然投入到乱世污浊中,也尽己所能地安定一方,纵然是功败垂成,在史册留下千秋憾恨,至少也做到了问心无愧,慕容恪就是这样的人啊。

他的后裔子孙有东魏之慕容绍宗、北宋之慕容延钊这样的一时名将,或许也是生前厚德载物的福报吧。


user avatar   jin-gu-29-77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啊。

吴起。何许人也?自古孙吴并称,那是和写《孙子兵法》的军神孙武齐名的,配享武庙的大军事家,牛逼不?

他带兵,那是真没架子,真和士卒同甘共苦,哪个小兵吃的最差、穿的最差,我就和他吃穿一样,真正的后众兵之乐而乐(也许有夸张,但史书记载如此)。碰上这样的长官,谁还不士为知己者死?

话说一个士兵患疽,吴起能亲自给他吮疽(恶心不?)。这是什么精神?是不是爱兵如子?结果士兵的老娘没被感动,反而哭了。别人不解而问,老娘说,孩他爹就是跟吴起混的,也患过疽,吴长官也给吮了,结果我老头子打仗奋不顾身,死在战场上了。现在他又给我儿子吮疽,那我儿子不也得死战场上吗?

仁不仁慈?能不能掌兵?是不是三军效命?能不能打胜仗?

但,就是这个吴起,还有另一面。

年少时混得不好,被邻居嘲笑,一怒之下把邻居都杀了,要跑路了,跟老娘发誓说,我要当不了大官,决不回来见您。跑出去跟着曾子学习。后来老娘死了,一想自己没实现誓言,一咬牙不回去奔丧了。就连老师曾子都看不过去了(曾子是谁啊?孝圣啊),把他赶走了。

去鲁国当官,娶了个齐国老婆。齐国来打鲁国,吴起请求带兵出战。有人说他老婆是齐国人啊,怕不会里通外国吧?吴起一咬牙,把老婆杀了。杀妻明志,带兵出征,打赢了。

杀妻邀名,被骂了两千多年。

母死不奔丧,杀妻而邀名,还仁不仁慈了?

所以啊,人是很复杂的,历史是很复杂的,所有事都是很复杂的,不是一句话能说清楚的。你要记住,中国古代最高境界,是中庸。

所以啊,很多(几乎可以说是所有)中国古代名言,典故,成语,俗话,都不要绝对地去看,说这就是真理。那只是某个古人为了说明一件事,说的一句话而已。跟你的观点一致,你就拿来用,跟你观点相反,你也别彷徨,忽略它。

古人说话,哪有这么多顾虑和考虑?

比如,你想说环境对人的影响很大,可以引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想说环境对人影响不大,可以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哪句话对?都对。哪句更有逼格?都有。你要靠自己的话说这个或那个观点别人不服,你把这句或那句名言搬出来,别人不得不服了,引经据典嘛。

所以嘛,你想证明要军纪严明,杀伐决断,就说“慈不掌兵”,你想证明带兵要人性化,就把吴起抬出来。没有谁对谁错,为我所用而已。

还是那句话,所有事都是很复杂的,不是一句话能概括,能完美解答的。


所以啊,劝诸位,以后别提这种问题了:某某句话是不是真的,某某句话到底对不对,为什么有些人会相信某某句话或不信某某句话……

成熟一点,多想一点。

古人给咱们留下这么多俯拾皆是的名言警句为我所用,择其善者而用之得了,何必跟自己过不去呢?


user avatar   gu-ze-yu-58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能这么讲。在当时的背景下。一人兼任多个藩镇首领是常规操作。比如王宗嗣。曾经任安西、陇右、朔方、河东四镇节度。看账面实力的话。卧槽。从哈萨克斯坦到山西,所有边军全归这哥们一个人管。然后呢?不也没出事嘛。

安禄山任三镇节度使。看起来很屌。其实他也就是在范阳和卢龙两镇树大根深。任河东节度的时间并不长。如果让河东军打蛮子。安禄山做得到。但是让河东军南下。安禄山并没有那个控制力。叛乱以后的河东军也印证了这一点。

至于说为什么给安禄山干了三镇节度使。是因为即便如此。安禄山也并没有挑战中央的能力。老皇帝是这么认为的。事实也的确如此。

所以问题的根本在于。老皇帝可能是懒政、怠政。但并没有老年痴呆。问题的关键。是。安禄山石乐志。搞起了一件根本没有任何可能成功的叛乱。

然后结果就是老皇帝一通神级微操。把半年可以搞定的事情拖了8年


user avatar   chai-zheng-96-88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需要“如果”吗?这本来就是事实。


user avatar   yu-huan-80-37 网友的相关建议: 
      

总体还可以,开场雷军先自我吐槽了一波“在微博开了一星期的发布会了”



第一个卖点是全息幻彩屏,可见小米也要走颜值+工业设计的路线,而不是只玩跑分了。


接下来则是一些手机的设计细节,比如这个“天使眼”


说这些还蛮让人觉得有新意的,感到了小米不再只是不服跑个分的套路了。

接着就是强调轻薄,感觉是为后面的电池做铺垫啊哈哈:



然后第五代屏幕指纹解锁,其实还是不错的,就是被iQOO直接跟进了第六代技术的发布,亮眼度低一些,但实际使用应该还是很不错的:


然后,军军有开始骚操作,直接放2轮王源的宣传视频:

不得不说,对于粉丝圈来说,这招真的很到位了,也显示去了小米一直以米粉为重的态度。是个加分项。

然后就是到位的尬聊环节,感觉比吴亦凡更让人看着舒服一些啊~

小米这波营销+公关的升级还是可以的。


然后就是女生为主的“汤圆”粉丝群,男生为主的“米粉”粉丝群,交互欢呼。不得不说王源还是实在人啊:


然后跑分没啥意外,安卓旗舰水平


拍照确实小米史上最强,DxO第三其实也很不错了:



对了,补一句,这个系统老化18个月疯狂暗示不卡顿的友商啊:

样张环节,这年头国产安卓的发布会,iPhone可能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

雷军还是厚道,没把明哥的V20拍月亮放上来:

基本同价位无敌了:


电池果然。。。,快充有线无线都不错,PPT魔性啊:




配件到是继续“真香”


说到堆料,加大内存是最简单的之一:



最后:厉害。。

这定价只要供货稳定,肯定是爆款了,确实有些让人意外,对比其他3000价位的手机确实性价比拉满。

关键,关键,就是能不能轻松买到了。

接下来,小米9SE,骁龙712首发,性能在日常使用中其实也不错。

摄像头配置在2000档也属于恐怖:

可以说打2000档友商的产品,配置和性价比方面稳稳的:


还有一个对饭圈来说,很有吸引力的杀手锏:


所以看得出,小米这次发布数字旗舰和次旗舰,也算是转型之作,性价比还是不错,但也加入了很多非跑分元素的东西,并且放弃了大电池,追求快充和轻薄好看,总体来说前途还是不错的。


归根结底还是看最重要的这张PPT能执行到什么程度了:


相关回答和拓展:

猜价格:果然主力机型是我预料的2899-2999的超级能打区间,低配转为小米9SE的形式,高配没有走量机型发布,留给后面的MIX4们发挥:

评价定价:

评价小米9SE:


最后,再次感谢大家阅读到这里,比心~!




     

相关话题

  就目前高三生的知识水平,穿越回古代,能达成什么成就? 
  如何评价童贯?他的军事能力如何?为什么说他是奸臣?是不是因为他是宦官?被文人抹黑了? 
  大明湖这么反动的名字清朝是怎么留下的? 
  为什么韦睿能拿下合肥,而东吴诸将都拿不下合肥呢? 
  三国演义中,郭嘉的事迹有哪些? 
  哪个朝代开国最艰难或最简单? 
  如果部分西方人做不到「亚洲蹲」,那么古代西方人无马桶时期的厕所是如何建造的? 
  “翦商之战”中,微子启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割席断交是否是碗毒鸡汤? 
  假如有人投诚,那么让他在原来的地方当间谍是最优解吗?如果不是,那么最优解是什么? 

前一个讨论
有哪些简单又美味,适合懒人的做饭方法?
下一个讨论
程序员是如何看待「祖传代码」的?





© 2024-05-1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