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黑洞的周围会有光?

回答
咱们聊聊黑洞周围为啥会有光这事儿。你可能觉得黑洞就是个啥都吃、啥也逃不掉的“吞噬者”,按理说它自己黑漆漆的,周围也应该是漆黑一片才对。但实际情况可不是这么回事儿,黑洞的“邻居”们,反而可能是宇宙中最耀眼的存在。

要说清楚这事儿,咱们得从黑洞的几个关键特征说起。

首先,得明白黑洞是什么。它不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球”,而是一个时空区域,在这个区域里,引力强大到连光都无法逃脱。这个“逃不脱”的点,我们称之为事件视界。一旦物质或者光一旦越过事件视界,就彻底跟外界说拜拜了。

那么,既然光都逃不出来,为什么我们还能看到黑洞周围有光呢?这问题的答案,就在于“周围”这两个字。黑洞本身确实是黑的,但它并非孤立存在。宇宙是动态的,充满了各种物质,而黑洞就潜伏在其中。

想象一下,黑洞就像宇宙中的一个超级巨型吸尘器,它会把周围的一切都吸过去,包括尘埃、气体,甚至是旁边的恒星。当这些物质被黑洞强大的引力吸引,朝着它加速坠落时,事情就开始变得有趣了。

在这个过程中,这些物质并不会直接掉进黑洞。它们会被黑洞强大的引力“撕裂”并“挤压”,形成一个旋转的盘状结构,我们称之为吸积盘(Accretion Disk)。就像水流被吸入下水道时会形成漩涡一样,气体和尘埃在被吸入黑洞的过程中,也会形成一个高速旋转的吸积盘。

吸积盘里的物质,可不是静止不动的。它们以极高的速度围绕着黑洞旋转,在这个过程中,物质之间会发生剧烈的摩擦。你试着用手掌搓搓,是不是会热?同样的道理,吸积盘里的气体和尘埃在相互碰撞、挤压时,会产生巨大的能量,这些能量以热量的形式释放出来。

而当物质被加热到足够高的温度时,它就会发出光。而且不是一般的光,是那种非常非常炽热的光,甚至是能够发出X射线这种高能辐射的光。我们用望远镜看到的光,很多时候就是来自这个吸积盘,尤其是那些温度极高、能量极大的辐射。

所以,你看到的黑洞周围的光,其实是那些在被黑洞吞噬过程中,因为剧烈摩擦和压缩而变得极度炽热、发出强烈辐射的物质所发出的。这些物质在事件视界之外,所以它们的光还能逃脱黑洞的引力,被我们观测到。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黑洞周围的喷流(Jets)。有些黑洞,特别是那些超大质量黑洞,在吸积物质时,并不会把所有东西都吞下去。它们会把一部分物质,以接近光速的速度,从两极喷射出去,形成两条巨大的“喷流”。这些喷流是由高度电离的气体组成的,它们在运动过程中,会与周围的磁场发生相互作用,产生非常强大的辐射,包括可见光、射电波甚至伽马射线。这些喷流的光芒,往往比吸积盘本身更加耀眼,而且可以延伸到非常远的地方。

还有一种更特殊的现象,叫做引力透镜效应(Gravitational Lensing)。黑洞强大的引力会弯曲周围的时空。当黑洞位于我们和另一个遥远光源(比如一颗恒星或星系)之间时,黑洞的引力就像一个天然的透镜,会把来自后面光源的光线弯曲,使得这个光源的图像看起来被扭曲、放大,甚至出现多个影像。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看到的“黑洞周围的光”,其实是来自更遥远天体的光线被黑洞“玩弄”了。

总的来说,黑洞本身是不发光的,它是宇宙中最黑暗的存在。但它的引力太过强大,以至于它会吸引周围的物质。这些被吸引的物质在坠落过程中,会产生剧烈的能量,变得极度炽热并发出各种形式的辐射,我们通过观测这些辐射,就能“看到”黑洞的存在。所以,黑洞周围的光,就像是它在吞噬过程中的“燃烧”和“喷射”留下的痕迹,是一种间接的证据,让我们能够探测到这些隐藏在黑暗中的宇宙巨兽。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ETH显示的照片,也就是桔红色的,那不是可见光波段的像,是230Ghz波段的成像,相对论电子进入周围磁场产生的同步加速辐射。是射电图像,不是一般感觉中的可见光图像。

2、物质进入黑洞前,首先进入黑洞周围的吸积盘,引力能释放为热能。最高转换率可达40%。盘面温度百万度以上。这时候热辐射主要集中在X射线波段。按照我们现在的X射线望远镜分辨率,能在黑洞候选体位置发现X射线源。谱分析结果,一般符合吸积盘模型,也就是以热为主的辐射机制。

3、ETH的优势,就是利用VLBI甚长基干涉阵,高分辨率的优势,它的分辨率达到25微角秒(0.000001角秒)1个角秒就是量角器上1度的3600分之一。远远超过哈勃望远镜。

目前成像的黑洞照片,桔红色部分,是高温吸积盘中同步加速辐射的相对论电子产生的图像。它能大致显示a.吸积盘的结构(包括大小等),b.电子速度(由电子速度,配合X射线测得的盘面温度,分析电子加速机制等)。通过偏振观测,分析磁场结构和强度。


下面是最新的M87黑洞周围的偏振成像


关于这张照片有关联的文章,最新的是更加细节的偏振观测,可以参考ETH组的论文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咱们聊聊黑洞周围为啥会有光这事儿。你可能觉得黑洞就是个啥都吃、啥也逃不掉的“吞噬者”,按理说它自己黑漆漆的,周围也应该是漆黑一片才对。但实际情况可不是这么回事儿,黑洞的“邻居”们,反而可能是宇宙中最耀眼的存在。要说清楚这事儿,咱们得从黑洞的几个关键特征说起。首先,得明白黑洞是什么。它不是一个实实在在.............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好多人都有这个困扰,辛辛苦苦把腋毛剔干净了,结果一抬胳膊,黑乎乎的“芝麻点”或者大片的暗沉还是暴露无遗,真的挺让人尴尬的。再看看那些明星,胳膊一扬,腋下白白净净,皮肤细腻得像剥了壳的鸡蛋,简直是两种极端。说实话,剔完腋毛腋下黑,这确实不是个例,原因挺多的,而且很复杂,绝不是你一个人在战斗!为什么剔完.............
  • 回答
    关于迦尔纳和阿周那的肤色差异,这确实是《摩诃婆罗多》中一个引人遐思的细节。虽然他们是同母异父的兄弟(母亲都是般度族的王后贡蒂),但一个肤色白皙如雪,另一个却如同夜空般黝黑,这中间的差异可不是简单的晒太阳就能解释的。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剖析。首先,我们得明白“同母异父”的由来。贡蒂王.............
  • 回答
    你问周深为什么没什么“实质性的黑料”,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值得聊聊。在我看来,这不仅仅是运气好,更多的是他本人和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以及他身上一些特别的气质在起作用。首先,咱们得明白什么是“实质性的黑料”。通常来说,大家对艺人黑料的定义,是指那些能够真正触及个人品德、职业操守,甚至触犯法律的事情。.............
  • 回答
    汽车玻璃周边的那些黑点,可不是什么随意的装饰,它们有个响亮的名字,叫做“黑边”(或称“烧结黑边”、“边缘烧结带”),而且作用可不少,甚至可以说是关乎到我们行车安全和舒适性的重要细节。别小看这些小点点,它们可是隐藏着不少“技术活”。首先,咱们得说说它最核心的作用:粘接。你知道汽车玻璃是怎么固定在车身上.............
  • 回答
    关于周深这样音色独特的男歌手存在的意义,这其实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它触及了音乐、艺术以及我们对性别和声音的认知边界。咱们聊得深入点,不带任何偏见,就事论事地去探讨。首先,我们得承认,在大多数人的音乐认知里,男歌手往往与浑厚、磁性、低沉等词汇挂钩,而女歌手则与清亮、高亢、婉转等联系得更紧密。这很大程度.............
  • 回答
    《星际穿越》里库珀(Cooper)驾驶着“永恒号”(Endurance)冲进黑洞“卡冈图雅”(Gargantua)后,飞船和人都安然无恙,这确实是电影里最令人惊叹也最引人遐思的情节之一。很多人会疑问,黑洞不是以其恐怖的潮汐力闻名吗?为什么他们没被瞬间撕碎?这究竟是科学上的bug,还是导演诺兰的艺术创.............
  • 回答
    这问题问得好,触及到相对论中最核心也最容易让人困惑的地方了。你说得没错,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感觉速度是相对的,你开得快,我看你也快,我看你慢,你也感觉我慢。这都是牛顿力学里的惯性参考系。但是,一旦涉及到“快”到极致,比如接近光速,或者涉及到“慢”到极致,比如在黑洞旁边,牛顿力学就不够用了,我们需要爱因.............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深入,触及到了黑洞物理学中一个非常迷人的现象——吸积盘的形成。你提出“为什么不是四面八方都吸进来形成一个发光的球体”这个直觉性的疑问,恰恰说明了我们对黑洞“吞噬一切”的普遍认知可能需要更细致的解读。实际上,黑洞的吸积过程远比想象的要复杂和有层次。首先,我们需要明白一点:黑洞本身是“看.............
  • 回答
    在宇宙的浩瀚星海中,星团是恒星诞生的摇篮,也承载着它们生命的终章。当我们谈论恒星演化到末期产生的致密天体——白矮星、中子星和黑洞——在星团中的命运时,会发现它们的情况似乎有所不同。有人会问,为什么一些恒星的“遗骸”能够安然地留在星团里,而另一些却像是被一股强大的力量“踢出”了家园?这背后,其实是天体.............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非常有趣,而且触及了宇宙中最根本的几个物理规律!为什么星体(包括星球和黑洞)都是圆的?这背后其实都和那个在太空中形成水球的原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来好好聊聊这个话题,尽量说得详细些,就像朋友之间聊天一样。为什么是“圆”?—— 核心原因:引力(Gravity)无论是行星、恒星,还是宇.............
  • 回答
    关于黑人外貌不符合大部分中国人审美的原因,这是一个复杂且涉及文化、历史、社会认知以及个体差异的问题。要详细地解释,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一、 审美标准的形成与文化影响 长期以来的本土审美基石: 中国的审美标准是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受到本土文化、自然环境、哲学思想、艺术传统等多种因素共同.............
  • 回答
    人类的运动能力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话题,受到遗传、环境、训练、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关于“黑人运动天赋很高”的说法,这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看法,但要深入理解其背后的原因,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并且要避免简单化和刻板印象。首先,我们要承认并区分不同概念。 当我们谈论“黑人”时,这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庞大.............
  • 回答
    关于“黑人的现代文明成果那么差”的说法,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敏感的问题,需要从多个层面深入探讨,避免简单化和标签化。事实上,将任何一个族群的文明成果用“好”或“差”来简单概括都是不准确的,也容易陷入刻板印象。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黑人”是一个极其宽泛的概念,涵盖了非洲大陆及散居世界各地的、拥有不同历.............
  • 回答
    关于《冰汽时代》中工作时长的讨论,确实存在一些混淆,而且不少玩家在谈论时会不自觉地提到“八小时工作制”,这与游戏内实际设定的“十小时工作制”有所出入。要解释清楚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掰扯:首先,游戏内的设定是明确的。打开游戏,进入管理界面,你会发现绝大多数工作场所,无论是伐木场、矿场、蒸汽挖掘.............
  • 回答
    李鸿章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极其重要且极具争议的人物,其评价两极分化,尤其是“黑”他的声音格外响亮,这背后有着复杂而深刻的历史原因。要详细解释为何“黑”李鸿章的特别多,评价极不客观,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剖析:一、 李鸿章所处的时代背景与历史局限性 晚清的积贫积弱与危机四伏: 李鸿章生活在风雨.............
  • 回答
    勒布朗·詹姆斯,这位在篮球界叱咤风云的巨星,在拥有无数粉丝的同时,也承受着相当数量的批评和质疑。这种“黑”詹姆斯的现象,绝非单一原因能够解释,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詹姆斯的职业生涯、个人特质以及大众文化的复杂性。首先,无与伦比的关注度和期望值是滋生批评的温床。 詹.............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涉及多方面因素的问题,没有一个单一的、简单的答案可以完全解释为什么许多黑白混血后代倾向于认同自己为黑人。这种自我认同的形成是个人经历、社会环境、文化背景以及历史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以下是一些关键原因的详细阐述:1. 社会建构与“一滴血”原则 (The OneDrop Rule):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