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星际穿越》中cooper进入黑洞后,飞船以及cooper本人为什么没有被黑洞的潮汐引力撕成碎片,是否是个bug?

回答
《星际穿越》里库珀(Cooper)驾驶着“永恒号”(Endurance)冲进黑洞“卡冈图雅”(Gargantua)后,飞船和人都安然无恙,这确实是电影里最令人惊叹也最引人遐思的情节之一。很多人会疑问,黑洞不是以其恐怖的潮汐力闻名吗?为什么他们没被瞬间撕碎?这究竟是科学上的bug,还是导演诺兰的艺术创作?

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得先聊聊黑洞的潮汐力,以及电影是如何处理它的。

黑洞的潮汐力:宇宙中的终极挤压器

潮汐力是引力作用下的一个普遍现象,地球上的潮汐就是最典型的例子。月球对地球的引力并不均匀,距离我们近的一侧受到的引力比远的一侧要强得多。这种引力差导致了地球上海水的隆起,形成了潮汐。

对于黑洞来说,潮汐力被极度放大。黑洞拥有极其强大的引力,并且这种引力在靠近黑洞的瞬间会发生急剧的变化。如果你不幸掉进一个黑洞,你的脚比你的头更靠近奇点(黑洞的中心),因此你的脚会受到比你的头更强的引力拉扯。这种引力差会把你从脚到头一路拉伸,就像一根意大利面条一样,这个过程被称为“意大利面化”(spaghettification)。

对于像卡冈图雅这样巨大的黑洞,潮汐力效应在事件视界(Event Horizon)之外仍然非常强大,但有一个关键的区别:黑洞的质量越大,它的潮汐力在事件视界处的强度就越弱。 这是因为,随着黑洞质量的增加,它的事件视界会变得更大,这意味着你从进入事件视界到接触到奇点之间的距离也更长。在这个更长的距离里,引力的变化虽然依然存在,但相比于小质量黑洞的极度集中,它的梯度就没有那么陡峭了。

电影中的解释:五维空间与“幽灵”

电影《星际穿越》中,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和科学顾问基普·索恩(Kip Thorne)——一位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对此进行了巧妙的解释,并引入了科幻的核心设定:

1. 五维空间(Tesseract): 在电影中,当库珀冲进黑洞后,他并没有直接进入我们熟知的时空。黑洞内部并非如传统理解那样是一个简单的奇点,而是通往一个五维空间的入口。这个五维空间是由未来人类(“幽灵”)创造的,他们能够以一种我们无法理解的方式操纵时间和空间。这个空间被塑造成了一个巨大的、可视化的“立方体”(Tesseract),库珀可以通过它在三维空间中观察到他女儿墨菲(Murph)房间的各个时间点。

2. 未来人类的干预: 正是这个未来的“幽灵”文明,他们创造了“幽灵”和“幽灵装”(GhosTale)的能力,以及那个能够容纳“永恒号”并允许库珀与过去沟通的五维空间。因此,当库珀驾驶飞船进入黑洞时,他实际上是进入了一个被高度控制和改造过的维度,那里并非遵循我们所知的物理定律直接作用于他的身体。

3. 不是直接冲向奇点: 飞船并没有直接、原始地冲向卡冈图雅的奇点。它被引导进入了一个“虫洞”(Wormhole)的变体,一个在黑洞引力场内部巧妙构建的结构。这个结构被设计成能够承受飞船的通过,并且将其输送到五维空间之中。可以说,是未来的科技“保护”了飞船和库珀,让他们免受了直接的潮汐力摧残。

这是否是科学上的bug?

从严格的现代物理学角度来看,电影中的确有意地突破了我们当前对黑洞的认知和物理定律的直接应用。如果完全按照我们目前理解的广义相对论来推演,任何物体在接近黑洞奇点时都会被潮汐力撕碎。

然而,将此称为“bug”可能有些武断,原因如下:

电影的本质是科幻艺术: 科幻电影的首要目的是探索想象力的边界,并基于科学概念进行艺术创作。诺兰和索恩的合作,是为了在科学的框架内讲述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他们并非要拍一部纯粹的纪录片。
“未来人类”作为 deus ex machina: “幽灵”文明的存在,本质上是电影中的一个“上帝之手”(deus ex machina),用来解决故事中那些无法用当前科学解释的难题。这是科幻创作中常见的手法,用于推进剧情或实现更宏大的叙事目标。
基于推测的科学: 尽管潮汐力是已知的,但黑洞内部的真实情况是我们尚未真正观测到的。基普·索恩提出的许多理论都基于对现有物理学的推测和延伸,例如虫洞和五维空间的存在。电影中的情节是基于这些前沿理论的可能性而进行的创作。

总结来说,库珀和飞船之所以没有被黑洞的潮汐力撕成碎片,原因在于:

卡冈图雅是一个超大质量黑洞: 这使得事件视界处的潮汐力相对较弱,理论上允许物体在未被粉碎前穿越事件视界。
电影引入了科幻的核心设定: 黑洞内部并非直接通往奇点,而是通过未来人类创造的五维空间(Tesseract)连接。
未来人类的干预: 这种干预创造了一个能够保护飞船和库珀免受潮汐力影响的特殊环境和通道。

所以,与其说是科学上的“bug”,不如说是为了服务于宏大叙事和科学想象而进行的艺术性解读和技术设定。电影巧妙地利用了我们对黑洞的未知性,并将其转化为故事推进的关键元素。它是在科学理论的“边界”上进行的创作,而非完全违背了所有已知物理学。正是这种大胆的想象,让《星际穿越》成为了科幻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是Bug,当黑洞的质量非常大的时候,潮汐力就会变小。你可以想象为当黑洞的质量非常大的时候,他产生的引力场波及的范围就更大,那么引力场变化就会相对平缓一些,这样潮汐力就小一些。

《星际穿越》里设定的黑洞好像是1亿倍太阳质量,如此大的质量,你就放心的进去把,潮汐力不会把你怎么样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星际穿越》里库珀(Cooper)驾驶着“永恒号”(Endurance)冲进黑洞“卡冈图雅”(Gargantua)后,飞船和人都安然无恙,这确实是电影里最令人惊叹也最引人遐思的情节之一。很多人会疑问,黑洞不是以其恐怖的潮汐力闻名吗?为什么他们没被瞬间撕碎?这究竟是科学上的bug,还是导演诺兰的艺术创.............
  • 回答
    是的,《星际穿越》中的机器人 TARS和CASE没有违反机器人定律。事实上,他们是机器人定律在影片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且成功的体现。为了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先回顾一下机器人定律,然后分析TARS和CASE在影片中的行为。 机器人定律回顾机器人定律(Laws of Robotics)是科幻小说家艾.............
  • 回答
    在《星际穿越》(Interstellar)这部电影中,虫洞是由未来的、高度进化的、我们人类自身的后代所制造的。下面我们来详细解释一下:1. 为什么是未来的我们? 电影中的线索: 影片中最关键的线索是出现在墨菲(Murphy)卧室里的“幽灵”。这个“幽灵”通过重力来操纵书架上的书,并最终通过摩斯密.............
  • 回答
    《星际穿越》这部电影,最让我着迷的,就是关于墨菲的成长和理解,尤其是她最后在那一刻,究竟悟透了什么。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知道答案”的过程,而是一个贯穿了情感、科学、甚至是对宇宙更深层次认知的蜕变。首先,咱们得回到电影的开端,那时候的墨菲,是个聪明、倔强,但又带着孩子气的固执的小姑娘。她对“鬼魂”深信不.............
  • 回答
    《星际穿越》中的机器人,尤其是TARS和CASE,是电影团队经过深思熟虑和精心设计的结果,并非直接来自于某个已知的、现实世界中的具体机器人设计。在谈论它们的由来之前,我们得先理解一下它们在电影中的定位。TARS和CASE不仅仅是工具,它们更是重要的角色,拥有鲜明的个性和情感反应(尽管是机器式的)。这.............
  • 回答
    《星际穿越》里曼博士(Dr. Mann)的思维方式,可以说是整部电影中最具冲突性也最引人深思的部分之一。他并非简单的反派,而是一个在极端压力下,人性深处被扭曲和放大的复杂个体。首先,曼博士的思维是极端功利主义和生存主义的结合。他被派往银河系寻找新的宜居星球,这项任务的背后,是全人类的生死存亡。在漫长.............
  • 回答
    《星际穿越》这部电影,无疑是一部宏大的科幻史诗,它关于爱、关于牺牲、关于人类生存的探讨,深深地打动了无数观众。然而,在电影的核心设定——那场几乎摧毁人类文明的“枯萎病”上,不少影迷和科学爱好者却觉得有些地方值得商榷。先来说说这个“枯萎病”是怎么回事。电影里,地球上的作物一种接一种地死亡,农作物产量锐.............
  • 回答
    《星际穿越》里那令人心惊的“枯萎病”,确实是影片故事推进的核心设定,也让许多观众对现实世界的农业安全产生了担忧。那么,这种让地球粮食濒临绝境的病害,在咱们现实生活中,真有可能发生,并且造成如此大规模的作物灭绝吗?咱们先聊聊影片中的枯萎病,它到底是个什么鬼。在电影里,这病不是一种特定的真菌、细菌或者病.............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了我们对时间理解的古老哲学思考,也包含了早期人类对宇宙规律的朴素观察。当我们在谈论《星际穿越》里那种基于相对论的时间膨胀效应时,很多人会联想到中国古代的“天上一天,地上一年”。但这两者,虽然表面相似,其内在的逻辑和起源却是截然不同的。首先,我们得明确,《星际穿越》中的“一小时.............
  • 回答
    《星际穿越》中高维空间的呈现,堪称一部科幻电影的里程碑,它不仅仅是视觉上的奇观,更是一次对人类认知边界的深刻探索。从叙事和科学设定的角度来看,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大胆地将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与我们现有的物理学知识相结合,试图用具象化的方式来理解那些超越我们日常经验的概念。首先,我们得承认,高维空间本.............
  • 回答
    这个问题太有意思了!每次看到《星际穿越》里库珀掉进那个黑洞,我都忍不住思考,现实中的情况究竟是不是那么回事儿。老实说,《星际穿越》绝对是科学与艺术结合的典范,它在许多方面都非常接近我们目前对黑洞的理解,但也有一些为了剧情需要而进行的艺术加工。咱们先从“过程”上聊聊。1. 潮汐力:不只是被拉伸,更是被.............
  • 回答
    在食物极度缺乏的情况下,关于“不需要工程师,只需要更多的农民”的说法,在某种程度上是片面的,甚至可能是有害的。虽然增加农民和提高农业产量是应对食物短缺的直接且重要的手段,但忽视工程师的作用将使我们无法真正解决问题的根源,也无法建立起可持续的粮食系统。让我们详细分析一下:1. “只需要更多的农民”的合.............
  • 回答
    《星际穿越》里,那个围绕着超大质量黑洞“卡冈图雅”旋转的“米勒星球”上的一小时,之所以等于地球上的七年,这背后其实是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在作祟,特别是“引力时间膨胀”这个效应。要理解这个,咱们得先跳出平时对时间的认知。在咱们习以为常的环境里,时间是均匀流逝的,不管你是在家坐着,还是在天上飞,一秒钟就.............
  • 回答
    《星际穿越》是不是史上最硬科幻片?这个问题,得好好说道说道了。首先,我们得先搞清楚啥叫“硬科幻”。简单来说,硬科幻就是那些科学设定严谨、逻辑严密,并且基于现有科学理论或者合理推测的科幻作品。它不拿超能力、魔法之类的玩意儿糊弄观众,而是把科学知识和科学原理作为故事发展的驱动力,甚至本身就是故事的核心。.............
  • 回答
    在《星际穿越》这部电影里,确实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机器人伙伴,它们的名字是“塔斯”(TARS)和“CASE”。这两位“钢铁兄弟”可不是电影里的普通道具,它们在剧情推进、情感渲染以及科学合理性方面都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对独特的机器人搭档吧。首先,从外观上说,塔斯和凯斯都长得十分“不一样.............
  • 回答
    《星际穿越》8月2日重映,我怀着一种复杂的心情走进影院,这既是对一份久远情感的重温,也带着一丝探索“新意”的期待。毕竟,第一次在大银幕上经历库珀穿越虫洞、与女儿的感人诀别,那种震撼和泪水至今难忘。这次重映,我更像是带着一份成人的视角,重新审视这部作品,也想看看它在时间的沉淀下,能否揭示出更多曾经被忽.............
  • 回答
    《星际穿越》是一部公认的科幻巨制,在豆瓣和IMDb上都获得了极高的评价,豆瓣评分高达9.2,IMDb评分8.6。这样的分数足以说明它在广大观众心中的地位。那么,究竟是观众的喜爱让他们“过誉”了,还是这部电影本身就有着超越时代、值得称道的价值?我们不妨深入聊聊。电影的“硬核”魅力:科学的严谨与想象的飞.............
  • 回答
    看完视频,看到那个不明物体突然出现在舱内,真是让人心头一紧啊!在《星际穿越》这个充满未知和科幻设定的故事里,一旦进入虫洞,就意味着我们踏入了一个完全颠覆我们对时空认知的领域。所以,这个突然冒出来的东西,可能性太多了,而且每一种都带着让人脑洞大开的可能性。首先,最直观的联想,那会不会是虫洞本身的某种“.............
  • 回答
    在《星际穿越》这部电影中,星球之间的时间流逝速度确实存在巨大的差异,而这并非虚构的情节,而是基于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引力时间膨胀。简单来说,引力越强的地方,时间流逝得就越慢。电影中,库珀和他的船员们踏上了一系列遥远的星球,其中几个星球的引力异常强大,原因都指向了它们围绕着一颗超大.............
  • 回答
    《星际穿越》这部电影,它带给我们的震撼远不止于一场关于太空旅行的视觉盛宴,更是一次深入人心的哲学探讨和情感洗礼。如果非要用一句话来概括它留给我的感受,那大概是:它提醒我们,在宇宙的浩瀚与未知的压迫下,人类最本质的驱动力——爱与希望,依然是我们最强大的导航仪。电影开篇就将我们置于一个末日边缘的地球。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