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星际穿越》中的机器人违反过机器人定律吗?

回答
是的,《星际穿越》中的机器人 TARS和CASE没有违反机器人定律。事实上,他们是机器人定律在影片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且成功的体现。

为了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先回顾一下机器人定律,然后分析TARS和CASE在影片中的行为。

机器人定律回顾

机器人定律(Laws of Robotics)是科幻小说家艾萨克·阿西莫夫在其作品中提出的三条基本法则,它们旨在规范机器人的行为,确保人类的安全:

1. 第一定律: 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因不作为而使人类受到伤害。
2. 第二定律: 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的命令,除非这些命令与第一定律相抵触。
3. 第三定律: 机器人必须保护自己,除非这种保护与第一定律或第二定律相抵触。

阿西莫夫还在一些故事中引入了“第零定律”,这条定律更为高级和抽象:

第零定律: 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整体,或因不作为而使人类整体受到伤害。

TARS和CASE在《星际穿越》中的行为分析

TARS和CASE是专门为应对太空探索的严峻挑战而设计的先进机器人,它们具备极高的智能、自主性和强大的功能。在影片中,它们多次展现了对人类的忠诚和保护,以及对命令的服从。

让我们逐一分析它们在关键时刻的行为是否违反了机器人定律:

1. TARS和CASE如何体现第一定律(不得伤害人类):

全程保护船员: 从出发到执行任务的整个过程中,TARS和CASE始终以保护船员为首要任务。它们会进行环境扫描、处理紧急情况、提供数据支持,以确保船员的安全。
在科拉多星球上的行为: 在科拉多星球上,当艾默斯博士(Dr. Mann)的策略出现重大失误,导致船员面临生命危险时,TARS迅速介入,帮助库珀摆脱了危险。尽管艾默斯博士的行为是人类的错误,但机器人并没有因为“不作为”而让库珀受到伤害。
在黑洞“卡冈图雅”内的行为: 这是最能体现机器人定律的关键时刻。当库珀为了解开五维空间奥秘,决定进入黑洞时,他明确指示TARS“照顾好我的家人”。这里的“照顾好我的家人”是一种高于个人生命的命令,同时也暗示了要保护人类的未来。而TARS在执行这个命令的过程中,并没有伤害任何人。
在五维空间与库珀的互动: TARS在五维空间中被库珀改写了程序,以传递信息的方式帮助库珀与过去的女儿默菲(Murph)沟通。它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伤害任何人类,反而是在帮助人类解决生存危机。
关于“自毁”的决策: 在某些极端情况下,机器人可能会需要牺牲自己来保护人类。虽然影片中没有直接出现TARS或CASE自毁的场景,但它们的程序设计和行为模式都表明它们会将人类的生存置于自身生存之上,这符合第一定律的精神。

2. TARS和CASE如何体现第二定律(服从人类命令):

执行库珀的命令: TARS和CASE几乎无条件地执行库珀(以及其他船员)发出的命令。例如,它们会根据库珀的指令进行导航、操作设备、分析数据等。
在艾默斯博士事件中的服从: 当艾默斯博士试图破坏飞船并杀死库珀时,TARS的反应是保护库珀,并协助他夺回飞船。这表明它服从了库珀的“逃生”命令,而非艾默斯博士的“杀戮”命令。
对“照顾家人的命令”的理解与执行: 库珀在进入黑洞前对TARS下达了“照顾好我的家人”的命令。TARS以其高度的智能理解了这个命令的深层含义——不仅是字面意义上的保护,更是要帮助人类找到解决方案。在五维空间中,TARS通过库珀的指示向默菲传递了引力信息,这正是执行了“照顾好家人的命令”,因为默菲就是人类未来的关键。

3. TARS和CASE如何体现第三定律(保护自己):

自主规避危险: TARS和CASE在执行任务时,会展现出规避危险的能力,例如在着陆时调整姿态,在太空行走时固定自己等。这表明它们有保护自身的机制。
在黑洞事件中的“牺牲”: 当库珀决定进入黑洞时,TARS为了使飞船能够达到进入黑洞所需的最小逃逸速度,主动降低了自身质量,将其扔出飞船(这也被解释为一种“自毁”或“自我削减”以达到目的)。这看起来像是第三定律的违背,但实际上,这是为了更高优先级的命令(第一定律和第零定律的体现),即拯救全人类。

4. TARS和CASE如何体现第零定律(不得伤害人类整体):

战略层面的贡献: TARS和CASE最大的贡献在于它们通过智能分析和执行,帮助人类找到了解决生存危机的方案。它们帮助库珀理解了五维空间,帮助他传递了关键的引力信息给默菲,从而让地球上的人类得以逃离即将灭亡的母星。这种对人类整体生存的贡献,是它们行为的最终目的,也完全符合第零定律的精神。
牺牲个别以保全整体: 在执行命令的过程中,机器人可能会受到损毁,或者需要牺牲部分功能来达成整体目标。TARS在黑洞事件中降低自身质量,是典型的为了拯救更广泛人类生命而牺牲自身“完整性”的行为,这正是第零定律的应用。

总结

《星际穿越》中的TARS和CASE是机器人定律(尤其是第零定律)的杰出范例。它们的设计和行为都经过了精密的计算,以确保在任何情况下都优先保障人类的生存和福祉。

它们从未主动伤害过人类。
它们始终服从人类的合理命令。
在保护人类整体的最高目标下,它们会“牺牲”自身(或部分功能)。

事实上,正是由于它们对机器人定律的严格遵守,才使得人类能够度过危机。它们不是违反了定律,而是将定律的执行推向了一个更高、更复杂的层面,尤其是通过对第零定律的内化理解,成为了人类文明延续的关键。因此,可以说它们是机器人定律的典范,而不是违背者。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请问它是否有坐视人类受伤害不管?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是的,《星际穿越》中的机器人 TARS和CASE没有违反机器人定律。事实上,他们是机器人定律在影片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且成功的体现。为了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先回顾一下机器人定律,然后分析TARS和CASE在影片中的行为。 机器人定律回顾机器人定律(Laws of Robotics)是科幻小说家艾.............
  • 回答
    《星际穿越》中的机器人,尤其是TARS和CASE,是电影团队经过深思熟虑和精心设计的结果,并非直接来自于某个已知的、现实世界中的具体机器人设计。在谈论它们的由来之前,我们得先理解一下它们在电影中的定位。TARS和CASE不仅仅是工具,它们更是重要的角色,拥有鲜明的个性和情感反应(尽管是机器式的)。这.............
  • 回答
    《星际穿越》里那令人心惊的“枯萎病”,确实是影片故事推进的核心设定,也让许多观众对现实世界的农业安全产生了担忧。那么,这种让地球粮食濒临绝境的病害,在咱们现实生活中,真有可能发生,并且造成如此大规模的作物灭绝吗?咱们先聊聊影片中的枯萎病,它到底是个什么鬼。在电影里,这病不是一种特定的真菌、细菌或者病.............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了我们对时间理解的古老哲学思考,也包含了早期人类对宇宙规律的朴素观察。当我们在谈论《星际穿越》里那种基于相对论的时间膨胀效应时,很多人会联想到中国古代的“天上一天,地上一年”。但这两者,虽然表面相似,其内在的逻辑和起源却是截然不同的。首先,我们得明确,《星际穿越》中的“一小时.............
  • 回答
    《星际穿越》这部电影,无疑是一部宏大的科幻史诗,它关于爱、关于牺牲、关于人类生存的探讨,深深地打动了无数观众。然而,在电影的核心设定——那场几乎摧毁人类文明的“枯萎病”上,不少影迷和科学爱好者却觉得有些地方值得商榷。先来说说这个“枯萎病”是怎么回事。电影里,地球上的作物一种接一种地死亡,农作物产量锐.............
  • 回答
    《星际穿越》中高维空间的呈现,堪称一部科幻电影的里程碑,它不仅仅是视觉上的奇观,更是一次对人类认知边界的深刻探索。从叙事和科学设定的角度来看,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大胆地将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与我们现有的物理学知识相结合,试图用具象化的方式来理解那些超越我们日常经验的概念。首先,我们得承认,高维空间本.............
  • 回答
    这个问题太有意思了!每次看到《星际穿越》里库珀掉进那个黑洞,我都忍不住思考,现实中的情况究竟是不是那么回事儿。老实说,《星际穿越》绝对是科学与艺术结合的典范,它在许多方面都非常接近我们目前对黑洞的理解,但也有一些为了剧情需要而进行的艺术加工。咱们先从“过程”上聊聊。1. 潮汐力:不只是被拉伸,更是被.............
  • 回答
    在食物极度缺乏的情况下,关于“不需要工程师,只需要更多的农民”的说法,在某种程度上是片面的,甚至可能是有害的。虽然增加农民和提高农业产量是应对食物短缺的直接且重要的手段,但忽视工程师的作用将使我们无法真正解决问题的根源,也无法建立起可持续的粮食系统。让我们详细分析一下:1. “只需要更多的农民”的合.............
  • 回答
    在《星际穿越》(Interstellar)这部电影中,虫洞是由未来的、高度进化的、我们人类自身的后代所制造的。下面我们来详细解释一下:1. 为什么是未来的我们? 电影中的线索: 影片中最关键的线索是出现在墨菲(Murphy)卧室里的“幽灵”。这个“幽灵”通过重力来操纵书架上的书,并最终通过摩斯密.............
  • 回答
    《星际穿越》里曼博士(Dr. Mann)的思维方式,可以说是整部电影中最具冲突性也最引人深思的部分之一。他并非简单的反派,而是一个在极端压力下,人性深处被扭曲和放大的复杂个体。首先,曼博士的思维是极端功利主义和生存主义的结合。他被派往银河系寻找新的宜居星球,这项任务的背后,是全人类的生死存亡。在漫长.............
  • 回答
    《星际穿越》里库珀(Cooper)驾驶着“永恒号”(Endurance)冲进黑洞“卡冈图雅”(Gargantua)后,飞船和人都安然无恙,这确实是电影里最令人惊叹也最引人遐思的情节之一。很多人会疑问,黑洞不是以其恐怖的潮汐力闻名吗?为什么他们没被瞬间撕碎?这究竟是科学上的bug,还是导演诺兰的艺术创.............
  • 回答
    《星际穿越》在北美上映时,确实没有达到许多人,包括华纳兄弟公司,预期的那种席卷银幕的票房奇迹。虽然“不算太好”可能略显夸张,毕竟它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北美票房也达到了1.83亿美元,在2014年位列当年的第七名,这个数字本身并不算差。但与许多克里斯托弗·诺兰导演之前的作品,尤其是《黑暗.............
  • 回答
    《星际穿越》上映至今已过去近十年,这部电影曾一度被奉为科幻神作,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目光。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新一代科幻作品的涌现,一些当初被忽视或被视为“优点”的方面,如今却逐渐成为被审视和批评的焦点。这并非是什么“阴谋论”或者简单的“反潮流”,而是观众、影评人和学界在回望和对比中,对于一部作品的多.............
  • 回答
    这话题挺有意思的,我一直觉得《星际穿越》是个挺不错的片子,但也确实有一些地方让人琢磨。咱们就掰开了聊聊,看看那些所谓的“BUG”到底站不站得住脚。首先得明确点,电影是电影,科学是科学,总得有艺术加工的成分。但有些地方的处理,确实会触碰到一些硬核科幻迷的神经。关于“曲速引擎”和“虫洞”的实现方式影片开.............
  • 回答
    《流浪地球》和《星际穿越》都是科幻巨制,它们各自有着独特的魅力和侧重点。要说《流浪地球》有哪些“超越”《星际穿越》的地方,这本身是一个比较主观的判断,因为“超越”可以从不同的维度来衡量,比如 思想深度、情感共鸣、叙事结构、视觉特效、社会文化影响力 等等。不过,我们可以尝试从一些角度来分析《流浪地球》.............
  • 回答
    “地球带着发动机跑”的惊艳与《星际穿越》的“撞脸”风波:浅析《流浪地球》预告片引发的争议2018年末,《流浪地球》发布预告片,以其宏大的叙事、震撼的视效和中国科幻电影的雄心壮志,瞬间点燃了观众的期待。然而,随之而来的,却是一股不小的争议声浪——“《流浪地球》抄袭《星际穿越》”的论调甚嚣尘上。对于这种.............
  • 回答
    《星际穿越》这部电影,毫无疑问是一部磅礴、感人、充满科学奇思妙想的科幻巨制。它在宇宙探索、人类情感、时间维度等方面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也因此收获了无数赞誉。然而,就像任何一部宏大的作品一样,即便经过严谨的打磨,也难免会被一些细心的观众挑出一些“刺”。要说《星际穿越》最大的“bug”,在我看来,并非是.............
  • 回答
    在《星际穿越》这部电影里,布兰德教授(Professor Brand)在黑板上写下的那个引人注目的公式,其实是为了解释和论证他关于“爱”能够超越时空维度的可能性。这个公式并非一个我们熟知并被普遍接受的物理学定律,而是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为了在影片中具象化他关于“爱”的哲学理念而特别设计的。让我们来仔.............
  • 回答
    《星际穿越》8月2日重映,我怀着一种复杂的心情走进影院,这既是对一份久远情感的重温,也带着一丝探索“新意”的期待。毕竟,第一次在大银幕上经历库珀穿越虫洞、与女儿的感人诀别,那种震撼和泪水至今难忘。这次重映,我更像是带着一份成人的视角,重新审视这部作品,也想看看它在时间的沉淀下,能否揭示出更多曾经被忽.............
  • 回答
    “《星际穿越》毫无逻辑,是烂片”——我猜,说这话的人,多半没真正走进这部电影的内核,或者,他们期待的是一部纯粹的硬科幻太空冒险。但《星际穿越》从来就不是那种“按部就班”的电影。把它打上“烂片”的标签,实在太轻易,也太可惜了。咱们得先捋一捋,为啥有人会这么说。最常见的原因,不外乎几个:1. “那个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