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看星际穿越,是六年前。六年,学校里经历了很多,工作上也经历了很多。见证了移动互联网蓬勃而起再到资本毒花的盛开。见证了我们这代人的新冷战,还有瘟疫。见证了这个世界从表面上的自由高潮,向左猛冲,碰壁后暗流涌动下的向右开始加速。
再看有什么新的感受?多了愤怒,也多了许多视角,多了时事在脑海中盘旋。
1.
开头的时候,我就开始生气,特别特别生气。也在想现在的漂亮国,那个傲慢而封闭的昂撒世界。脑海里有个声音一直在说,不应该是这样的。然后在想,如果我们有机会入了关,是不是有一天我们也会退化,像他们那样。
而偏偏我还记得,漂亮国的农药飞机和大型收割机,还有孟山都。电影里呢?
他们的农田真是原始到没能看出来有过什么科技的努力——比如封闭式种植或者什么样的,我相信搞科幻搞高大上这事儿导演肯定比我更懂吧?工程师没有用了,就这?
这种躺输的故事设定,我是真的看不下去。我只能怀疑那个世界观里人们也就停滞在廉价化肥、转基因种子和毫无想象力的重型拖拉机所构成的农业生产里,再没什么进展,更没有抗争的努力。
主角和他的老丈人坐在房屋前,对着黑夜里的玉米地喝着啤酒,说着“每年要是没有下雨,我们就会说,明年吧。”
或许欧美人的勇气与才智,只剩下那些最顶尖的航天员,在火星上种土豆,而红脖子农民们只配烧了秋葵种玉米,喝着用粮食和水酿出来的啤酒,却抱怨作物死去。
而在现实生活里的人们,却更大胆更坚韧也更崇尚科技的力量。对比这么一部硬科幻影片,真叫人想起一个键政大v的话,漂亮国的那些土地给中国农民的话能翻天覆地。
我要搬出《超级工程》里的截图了。
我们的祖先,在荒山上种田。
我们的当代人,在盐碱地上、在沿海滩涂,种田。
就算是缺水、强日晒的恶劣环境里,我们的农民也有“三垄双沟”。而这种看着土而笨、耗费精力的精细化操作,相比是高高在上的昂撒红脖子们想不到、也不屑于想的。
就算是面对沙尘暴,中国人默默地把毛乌素沙漠变成森林。
可长达数十年的努力,竟然长期无人所知。
2.
后来我在想,他们只是有先发优势,又有话语权,于是看起来没有那么不堪。
就好像流浪地球。
我们有着截然不同的故事。截然不同的精神内核。
我们其实已经很优秀了。至少没有说的那么不堪。就是我们没有话语权。就对比流浪地球,我们有很不一样的甚至可以说是优秀的内核,但是制作上还是粗糙的。包括演员的演技,包括配乐、美术、特效等等,比不上星际穿越。但星际穿越讲的故事,内核有多少变革呢?
还不只是愚公移山,精卫填海。星际穿越里的人们被迫承受着窒息、饿死的命运,老教授死前忏悔自己的谎言和对民众的蒙蔽;流浪地球里的人们主动选择“唯有牺牲多壮志”,“饱和式救援”,在面对灭亡的真相面前抗争、咬牙挣扎。
并不排除两个世界观里,都有主动奉献者,也有颓然放弃者。但是侧重地宣扬什么,镜头留给了谁,还是多少有高低之分。
而话语权,或者说舆论阵地,又是多么重要。影片里他们把自己洗脑了,已经不再相信人类曾经的壮举;现实里他们删除苏军在柏林城头的照片,诋毁卓娅,在某些平台上发钱抹黑抗美援朝的先烈。
在这种舆论霸权、思想屠杀下,那些做出牺牲的人被否定、乃至遗忘。而电影镜头,在好莱坞的世界里只留给了那些最精英的探路者,农民和他们的子女们只需要忍耐、抱怨、思想阉割、等待精英们的救赎。
3.
说到这,就说说墨菲和她哥哥的冲突。哥哥满怀传统农民的对土地难以言表的传统感情,对着好心人挥拳。
我想到了那些不肯戴口罩、不肯接受隔离政策的人们。
还有抨击比尔盖茨,辱骂福奇的人们。
纵然有精英者拼命上探,如马斯克之流。剩下的就是农场红脖子和街头黑人。在电影里是库珀他女儿和他儿子的冲突,现实中就是当下。
而我们,还没入关呢,却也开始了。已经有学阀了。而又是躲不掉的。
五十四年前,教员看见了苗头,也做了尝试。有心无力。而现在,我们却又开始招魂了。
4.
人类的本质是很难改变的。
资本家把遗产和人脉关系留给自己的子女,子女变成财阀。
学者把教育资源和学术资源留给自己的子女,子女变成学阀。
同样的,还有政客,还有艺术家,种种人上人。
而万岁的人民,变成了一个个面目清晰的人,一个个自由的个体,男女对立,圈子互喷,左右相争,内耗至最后匍匐在没有氧气、水和土壤的一片真空里,麻木面对终产者。
本不应该是这样的。
这里如果要延伸开,就不提左与右了,太过抽象。具体点,大概可以扯上“做蛋糕”与“切蛋糕”,“集体”与“个人”,“效率”与“公平”。
仿佛左右手互搏,我无从定论。但人就是这样,磕磕绊绊,曲折前行。
但人类终归不是普通的动物。“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兽性,失去一切”;有了兽性,人生存,有了人性,人生活。
一切都是选择。
因为动物的本能,人类差点失去了繁衍的机会。这时候,又该如何争辩集体与个人。如果我是他,我会怎么选?我没有胆量说我能违背动物的本能。
而面对当下的人类,以及与你毫无关联的新人类,流浪地球选择了当下,星际穿越则是“save both”。
然而电影终归是电影,现实里的无奈就是,总是有主次矛盾,这不是理想主义能说了算的。在现实的重压、人的动物本能里,龌龊总是会有的,平衡也不是总能维系好的。 而“理想破碎的声音”,更是此起彼伏,“想当然”在现实面前脆弱的像碎冰,就好像当下向右加速的时代里,幻想终归得被抛弃。
5.
看得很生气,骂了很多话。但在电影院的一片漆黑里,隔着口罩,鼻子酸了很多次,还赶紧小心抹眼泪别淌到口罩上。
这大概是我看过的,最直观的,单一的个体,在多么具象的时间长河里,是多么渺小而无力。
但又无可否认,人们一点点力量,汇聚到一个支点上,撬动起了命运。
还有许多想法,也不知道怎么样说才好,思绪密密麻麻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大网,把我罩住,隐约透出一点光。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Old age should burn and rave at close of day;
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
Though wise men at their end know dark is right,
Because their words had forked no lightning they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Good men, the last wave by, crying how bright
Their frail deeds might have danced in a green bay,
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
Wild men who caught and sang the sun in flight,
And learn, too late, they grieved it on its way,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Grave men, near death, who see with blinding sight
Blind eyes could blaze like meteors and be gay,
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
And you, my father, there on the sad height,
Curse, bless me now with your fierce tears, I pray.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
在2020年,我想说,彼岸的光不论是真是假,都在熄灭的路上。而我们也该让太阳照常升起了。
《星际穿越》真是伟大的作品,拍出了美国的现状:
当发生开始疫情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
限制科学,裁掉工程师,回家躺平
当疫情大肆蔓延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
告诉大家,一切都很好,我们已经找到了战胜疫情的方法
当疫情无法控制的时候我们应怎么做?
躲进地堡,等着五维人类来救我们
我想特朗普的抗疫策略一定是参考了《星际穿越》,只是不知道五维人类会不会来救他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