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星际穿越》中,枯萎病的设定是不是有欠妥当?

回答
《星际穿越》这部电影,无疑是一部宏大的科幻史诗,它关于爱、关于牺牲、关于人类生存的探讨,深深地打动了无数观众。然而,在电影的核心设定——那场几乎摧毁人类文明的“枯萎病”上,不少影迷和科学爱好者却觉得有些地方值得商榷。

先来说说这个“枯萎病”是怎么回事。电影里,地球上的作物一种接一种地死亡,农作物产量锐减,人类面临着灭顶之灾。影片给出的解释是,一种神秘的病菌感染了地球上几乎所有的植物,而且这种病菌似乎是“有目的性”地选择性地攻击作物,最终将地球变成了一个饥荒肆虐的星球。库珀在影片中多次提到,这种病菌非常顽固,并且能适应各种环境,似乎是一种超级病原体。

那么,这个设定究竟“欠妥当”在哪里呢?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分析:

1. 病原体的选择性与“有目的性”的疑点:

电影中,枯萎病非常“挑剔”,它几乎只攻击人类赖以生存的作物,比如玉米、小麦、土豆等等。而那些野草、树木,甚至一些特定的植物,却能够幸免于难。这就让人有点费解了。自然界中的病原体,无论是细菌、真菌还是病毒,其演化过程通常是追求自身的生存和繁衍,它们会感染能够支持它们生长的宿主。如果一种病原体真的能如此高效地在一种植物上传播并致死,那么它在进化过程中,更可能倾向于感染那些最广泛、最易感的宿主,而不是“有选择性”地只盯着人类的食物。

更进一步说,如果这种病原体真的具有“智慧”或者“目的性”,那它就超出了我们对自然界病原体的认知范畴。虽然影片最终暗示了“他们”——那些高维生物——可能通过某种方式影响了地球,但如果枯萎病真的只是自然演化出的病原体,那么它这种“精准打击”人类主食的能力,就显得过于巧合和“ Deus ex machina”(神来之笔)了。

2. 病原体传播的普遍性与地球生态的脆弱性:

枯萎病之所以如此致命,是因为它感染了几乎所有的作物。但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即便是面临一种严重的病害,通常也会有一些抵抗力强的个体或者品种能够存活下来,或者存在其他替代性的食物来源。而电影中,作物死亡的速度之快、范围之广,以及人类几乎没有备用方案的绝境,则显得地球生态系统对这一病原体表现得异常脆弱。

例如,我们知道,即使在现实中,某种农作物的大规模病害也会对农业生产造成毁灭性打击,但通常不会导致所有作物在短时间内绝迹。总会有一些抗病性更强的品种,或者一些不太被关注但同样能提供营养的植物,能够在这种危机中发挥作用。电影将枯萎病的威力描绘得如此极致,仿佛是为了将人类逼到绝境,为“星际穿越”的设定服务。

3. 科学上的可能性与演化论的矛盾: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一个能够迅速适应并摧毁地球上几乎所有主要作物的病原体,其演化速度和适应能力需要达到一个惊人的程度。自然选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病原体的演化通常需要时间,并且会受到宿主免疫系统、环境因素以及其他微生物的影响。

电影中,枯萎病似乎是突然爆发,并在短时间内迅速蔓延,且难以控制。这可能暗示着某种突变,但一次突变就能让病原体同时攻克如此多种类、分布广泛的作物,并且几乎没有产生任何抵抗力的新品种,这在概率上是极低的。并且,如果它是一种顽固的超级病原体,为何在“他们”移除人类之前,这种病原体一直存在,却又在某个时间点爆发到如此地步?这之间的逻辑链条,也存在着一些模糊之处。

4. 剧本的需要与现实的差距:

归根结底,电影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驱动力来推动故事发展,而“地球濒临灭亡”恰恰是促使库珀参与星际任务的最佳理由。因此,枯萎病的设定,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剧情的需要而设计的。它需要达到一个“绝对”的程度,才能让人们对离开地球产生迫切的渴望,也才能让寻找新家园的任务显得如此神圣和重要。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星际穿越》是一部不好的电影。科幻电影本身就允许在科学合理性的基础上进行创作,很多设定是为了服务于主题和叙事。枯萎病作为电影的“引子”,它成功地营造了绝望的气氛,激发了观众对人类未来的思考,并为后续的太空探索奠定了基础。

只是,当我们以更严谨的科学态度去审视这个设定时,会发现它确实存在一些令人质疑的地方,或者说,为了烘托戏剧性,它牺牲了一些在现实科学逻辑上的严密性。

可以说,枯萎病的设定,是《星际穿越》在构建一个宏大叙事时,为了满足剧情的必要性而进行的一种“简化”和“夸张”。它就像是给人类文明按下了一个“紧急停止”按钮,目的明确,效果显著,但其背后的科学逻辑,确实值得我们去探讨和思考。这或许也是这部电影的魅力所在——它能引发我们对科学、对未来,甚至对生命本身的种种猜想。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神说:“枯萎病毒不能进入空间站”,所以空间站里没有枯萎病

星际穿越本质上就是个宗教片,讲的是上帝拯救人类的故事:

首先因为人类的贪婪邪恶,所以上帝降下灾难(枯萎病/大洪水),开始毁灭世界。但是神爱众人,并不希望人类就此灭亡,于是告诉人类逃离灾难的方法(虫洞/公式/方舟),让人类带着动物们躲向新家园,然后上帝和人类签下契约,开始爱护环境。

大家不要以为星际穿越是人类自我拯救的故事,其实,这是神惩罚并拯救人类的故事;实际上,男主的努力一点意义都没有,就算他不进入黑洞,神还是会通过其他方法把公式告诉人类。对于一个能够随意进入高维空间的文明来说,发个电报很难吗?

至于为什么人类不能在地球上建立封闭生物圈来抵御病毒,因为神不同意。

user avatar

不是欠妥当了,而是滑天下之大稽!

说实话,如果病直接那么严重。空气中充满枯萎病的孢子,或者菌体、芽孢。人跑到外星,空气得跟着飞船过去吧,枯萎病还不是跟过去了!

如果真有办法对空气灭菌,防止枯萎病跟上来,在地球上建个独立封闭生物圈不好吗?或者将独立生物圈将在地球人造卫星上不好吗?去外星?

结局拯救人类的土星上的太空站,太阳能密度只有地球1/90不到。



跨纲传染大规模灭绝,我懒得说了。毕竟是电影,不能要求太高。




呼吸氮气?氮气当氮化剂吗?氮气的氮化性够吗?固氮菌是和植物共生的,咋就成植物杀手了呢?再说固氮菌也是呼吸氧气的。

呼吸氮气导致不是应该氮气越来越少吗?怎么氮气不减少,反而氧气减少呢?

基础知识都没有,问再多的专家,又有何用。专家说了,你也理解不了。


根据另一位答主的答案。诺兰听说史前蓝藻消灭了厌氧菌生态系统,创造出新的生态系统。于是,就想出呼吸氮气的生物,消灭吸吸氮气的世界!

而且蓝藻也不是寄生于厌氧菌上使其生病吧!

蓝藻虽然呼吸氧气时消耗氧气,但光合作用产生出更多氧。我不知道化学性质如此稳定的氮气作为氧化剂,如何取代元素周期表中氧化性第二的氧气。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星际穿越》这部电影,无疑是一部宏大的科幻史诗,它关于爱、关于牺牲、关于人类生存的探讨,深深地打动了无数观众。然而,在电影的核心设定——那场几乎摧毁人类文明的“枯萎病”上,不少影迷和科学爱好者却觉得有些地方值得商榷。先来说说这个“枯萎病”是怎么回事。电影里,地球上的作物一种接一种地死亡,农作物产量锐.............
  • 回答
    《星际穿越》里那令人心惊的“枯萎病”,确实是影片故事推进的核心设定,也让许多观众对现实世界的农业安全产生了担忧。那么,这种让地球粮食濒临绝境的病害,在咱们现实生活中,真有可能发生,并且造成如此大规模的作物灭绝吗?咱们先聊聊影片中的枯萎病,它到底是个什么鬼。在电影里,这病不是一种特定的真菌、细菌或者病.............
  • 回答
    是的,《星际穿越》中的机器人 TARS和CASE没有违反机器人定律。事实上,他们是机器人定律在影片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且成功的体现。为了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先回顾一下机器人定律,然后分析TARS和CASE在影片中的行为。 机器人定律回顾机器人定律(Laws of Robotics)是科幻小说家艾.............
  • 回答
    在《星际穿越》(Interstellar)这部电影中,虫洞是由未来的、高度进化的、我们人类自身的后代所制造的。下面我们来详细解释一下:1. 为什么是未来的我们? 电影中的线索: 影片中最关键的线索是出现在墨菲(Murphy)卧室里的“幽灵”。这个“幽灵”通过重力来操纵书架上的书,并最终通过摩斯密.............
  • 回答
    《星际穿越》里库珀(Cooper)驾驶着“永恒号”(Endurance)冲进黑洞“卡冈图雅”(Gargantua)后,飞船和人都安然无恙,这确实是电影里最令人惊叹也最引人遐思的情节之一。很多人会疑问,黑洞不是以其恐怖的潮汐力闻名吗?为什么他们没被瞬间撕碎?这究竟是科学上的bug,还是导演诺兰的艺术创.............
  • 回答
    《星际穿越》这部电影,最让我着迷的,就是关于墨菲的成长和理解,尤其是她最后在那一刻,究竟悟透了什么。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知道答案”的过程,而是一个贯穿了情感、科学、甚至是对宇宙更深层次认知的蜕变。首先,咱们得回到电影的开端,那时候的墨菲,是个聪明、倔强,但又带着孩子气的固执的小姑娘。她对“鬼魂”深信不.............
  • 回答
    《星际穿越》中的机器人,尤其是TARS和CASE,是电影团队经过深思熟虑和精心设计的结果,并非直接来自于某个已知的、现实世界中的具体机器人设计。在谈论它们的由来之前,我们得先理解一下它们在电影中的定位。TARS和CASE不仅仅是工具,它们更是重要的角色,拥有鲜明的个性和情感反应(尽管是机器式的)。这.............
  • 回答
    《星际穿越》里曼博士(Dr. Mann)的思维方式,可以说是整部电影中最具冲突性也最引人深思的部分之一。他并非简单的反派,而是一个在极端压力下,人性深处被扭曲和放大的复杂个体。首先,曼博士的思维是极端功利主义和生存主义的结合。他被派往银河系寻找新的宜居星球,这项任务的背后,是全人类的生死存亡。在漫长.............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了我们对时间理解的古老哲学思考,也包含了早期人类对宇宙规律的朴素观察。当我们在谈论《星际穿越》里那种基于相对论的时间膨胀效应时,很多人会联想到中国古代的“天上一天,地上一年”。但这两者,虽然表面相似,其内在的逻辑和起源却是截然不同的。首先,我们得明确,《星际穿越》中的“一小时.............
  • 回答
    《星际穿越》中高维空间的呈现,堪称一部科幻电影的里程碑,它不仅仅是视觉上的奇观,更是一次对人类认知边界的深刻探索。从叙事和科学设定的角度来看,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大胆地将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与我们现有的物理学知识相结合,试图用具象化的方式来理解那些超越我们日常经验的概念。首先,我们得承认,高维空间本.............
  • 回答
    这个问题太有意思了!每次看到《星际穿越》里库珀掉进那个黑洞,我都忍不住思考,现实中的情况究竟是不是那么回事儿。老实说,《星际穿越》绝对是科学与艺术结合的典范,它在许多方面都非常接近我们目前对黑洞的理解,但也有一些为了剧情需要而进行的艺术加工。咱们先从“过程”上聊聊。1. 潮汐力:不只是被拉伸,更是被.............
  • 回答
    在食物极度缺乏的情况下,关于“不需要工程师,只需要更多的农民”的说法,在某种程度上是片面的,甚至可能是有害的。虽然增加农民和提高农业产量是应对食物短缺的直接且重要的手段,但忽视工程师的作用将使我们无法真正解决问题的根源,也无法建立起可持续的粮食系统。让我们详细分析一下:1. “只需要更多的农民”的合.............
  • 回答
    《星际穿越》里,那个围绕着超大质量黑洞“卡冈图雅”旋转的“米勒星球”上的一小时,之所以等于地球上的七年,这背后其实是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在作祟,特别是“引力时间膨胀”这个效应。要理解这个,咱们得先跳出平时对时间的认知。在咱们习以为常的环境里,时间是均匀流逝的,不管你是在家坐着,还是在天上飞,一秒钟就.............
  • 回答
    《星际穿越》是不是史上最硬科幻片?这个问题,得好好说道说道了。首先,我们得先搞清楚啥叫“硬科幻”。简单来说,硬科幻就是那些科学设定严谨、逻辑严密,并且基于现有科学理论或者合理推测的科幻作品。它不拿超能力、魔法之类的玩意儿糊弄观众,而是把科学知识和科学原理作为故事发展的驱动力,甚至本身就是故事的核心。.............
  • 回答
    在《星际穿越》这部电影里,确实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机器人伙伴,它们的名字是“塔斯”(TARS)和“CASE”。这两位“钢铁兄弟”可不是电影里的普通道具,它们在剧情推进、情感渲染以及科学合理性方面都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对独特的机器人搭档吧。首先,从外观上说,塔斯和凯斯都长得十分“不一样.............
  • 回答
    《星际穿越》8月2日重映,我怀着一种复杂的心情走进影院,这既是对一份久远情感的重温,也带着一丝探索“新意”的期待。毕竟,第一次在大银幕上经历库珀穿越虫洞、与女儿的感人诀别,那种震撼和泪水至今难忘。这次重映,我更像是带着一份成人的视角,重新审视这部作品,也想看看它在时间的沉淀下,能否揭示出更多曾经被忽.............
  • 回答
    《星际穿越》是一部公认的科幻巨制,在豆瓣和IMDb上都获得了极高的评价,豆瓣评分高达9.2,IMDb评分8.6。这样的分数足以说明它在广大观众心中的地位。那么,究竟是观众的喜爱让他们“过誉”了,还是这部电影本身就有着超越时代、值得称道的价值?我们不妨深入聊聊。电影的“硬核”魅力:科学的严谨与想象的飞.............
  • 回答
    看完视频,看到那个不明物体突然出现在舱内,真是让人心头一紧啊!在《星际穿越》这个充满未知和科幻设定的故事里,一旦进入虫洞,就意味着我们踏入了一个完全颠覆我们对时空认知的领域。所以,这个突然冒出来的东西,可能性太多了,而且每一种都带着让人脑洞大开的可能性。首先,最直观的联想,那会不会是虫洞本身的某种“.............
  • 回答
    在《星际穿越》这部电影中,星球之间的时间流逝速度确实存在巨大的差异,而这并非虚构的情节,而是基于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引力时间膨胀。简单来说,引力越强的地方,时间流逝得就越慢。电影中,库珀和他的船员们踏上了一系列遥远的星球,其中几个星球的引力异常强大,原因都指向了它们围绕着一颗超大.............
  • 回答
    《星际穿越》这部电影,它带给我们的震撼远不止于一场关于太空旅行的视觉盛宴,更是一次深入人心的哲学探讨和情感洗礼。如果非要用一句话来概括它留给我的感受,那大概是:它提醒我们,在宇宙的浩瀚与未知的压迫下,人类最本质的驱动力——爱与希望,依然是我们最强大的导航仪。电影开篇就将我们置于一个末日边缘的地球。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