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几条中的各种史实问题我就不多说了,我单说最后这一条:
5.太平天国的时候屠城
我想说这也能黑?这肯定不是好词,屠的最多的是曾剃头,怎么没见有人黑他。但我要考虑实际情况,当时的“地方武装”都是没法律保证的军饷的,没编制的,打胜仗了不让屠城,不让发财,信不信底下直接把主帅砍了。
合着这就是比烂呗?只要还有人比李鸿章做得更狠,那李鸿章就不该被骂?说李鸿章屠城做得不对就是“黑”?
按照你的逻辑,“当时的‘地方武装’都是没法律保证的军饷的,没编制的,打胜仗了不让屠城,不让发财,信不信底下直接把主帅砍了”。可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的情况多了去了,陈胜吴广造反的时候,手下的人有编制吗?刘邦算是无赖出身吧?人家打仗屠城了吗?
再比如隋末的窦建德,那是赤裸裸的反贼,手下的人可以说都是朝不保夕。但是窦建德是什么德行?
建德性约素,不喜食肉,饭脱粟加蔬具,妻曹未尝衣纨绮。及为王,妾侍裁十数。每下城破敌,赀宝并散赉将士。至是,得隋宫人尚千数,悉放去;其文武、骁果尚万余,各听所之。
后来李世民之所以要杀窦建德,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窦建德在百姓中的口碑太好。如果将其释放,对于大唐来说将是严重威胁。但在窦建德死了之后,河北百姓还是建了窦王庙,当地百姓仍然吉祭祀不绝:
自建德亡,距今已久远,山东河北之人,或尚谈其事,且为之祀,知其名不可灭及人者存也。圣唐大和三年,魏州书佐殷侔过其庙下,见父老群祭,骏奔有仪,夏王之称,犹绍于昔。
这里面提到的大和三年,按照公元纪年是公元829年,而窦建德死于公元621年。也就是说窦建德都已经死了200多年了,当地百姓仍然对这个反贼十分敬重。
李鸿章别的事情不论,单说屠城这事,放在中国任何一个朝代的史书里,都绝对是要被史官批判的对象。更不用说李鸿章作为一个读圣贤书考科举出身的文化人,居然还不如窦建德这样的反贼爱民。就这种行为,还需要黑吗?这事直接说出来,就足以成为李鸿章一生的黑点。
如果硬要说没编制了的部队,打胜仗就要屠城,那民国时期的地方军阀,手下的士兵大多数都是在军政部查不到编制的。更不用说还有这么一支部队,虽然是“造反”起家,且加入部队的都是几乎不识字、没受过什么教育的最底层群众,但人家非但不屠城,军纪还出奇的好,并且还得到了委员长的亲自认证:
我怎么就听说过这支部队里打了胜仗不让屠城抢钱,士兵就把主帅砍头的事?
因为你只要客观描述,听起来就是在“黑”。因为整个大清朝在近代文明的反衬下就是黑得伸手不见五指,他作为其中的重要成员,也不可能有一点儿白的痕迹。因为有的人搞不清自己屁股在哪,所以脑子无法正常思考,会觉得客观评价叫黑。
题主所谓“假新闻”明明基本都是真事儿,只不过题主把自己代入大清烂泥潭,觉得这些都是“常规操作”。可能还发现李中堂在一众愚昧、贪婪、暴虐的统治者中,竟然还有那么一丢丢“可取”之处,就立刻粉了起来。
但你不能要求别人都把自己当大清臣子,我一个新中国公民,就是觉得他的所作所为很恶心,整个大清大多数人都很恶心。用毛主席的话说曾国藩也只是“地主阶级里最厉害的人物”,李鸿章的道行连他都还不及,加上阶级属性本来就应该是唾弃对象。
思考题:把自己从泥坑里拔出来,和把自己丢进去看问题,哪个是客观视角?
“这些混蛋一直在黑李中堂。”
“他们怎么黑了?”
“他们把李中堂做过的事又复述了一遍。”
李合肥杀八王的时候,可能是中国落后于西方最远的时候
孔教酸子们,干啥啥不成,贪啥啥不剩,皇后太后被蛮族抓去涣衣院一天接客一百多、皇城根下打个渔猎部落炮灰都凑不齐,要太监上城墙,最后亡国剃头,这些破事,都不提了。
唯一能腆着个大脸,自诩读的圣贤书,学的圣人之道,也就是各种卵用没有的道德文章了。忠孝节悌礼义廉耻,虽然自己贪赃枉法的时候,也选择性的遗忘,但是基本上都装作遵守。
但是苏州城下,你李中堂把这条底裤扒的干干净净。
原来中国已经落后到,治世大儒,理学圣人的节操,还TM不如一个靠杀人吃饭的佣兵头子。连当道德家,道德狗的水平,都被白皮甩开了。
你家李中堂,TM是只屠了城那么简单吗?
还曾剃头如何如何,咋滴曾剃头名声很好?TM湖南会馆都砸了这个逼的题字,剃头活着的时候已经万人唾骂了。
问题写这么长,一条一条的,还真是客观啊
一个贪赃枉法样样不缺,一面立牌坊一面当婊子的典型旧官僚而已。
该屠的屠了,该贪的贪了,该守旧的守了,该办砸的事办砸了。
立德? 哈哈哈哈
立功?淮军陆上丢盔弃甲,北洋港内挂旗投降。
立言?中堂能立起来的言论,除了“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这种裱言裱语,还有啥啊?
我想问一句,哪一点显得他李合肥超常发挥了?没裱出事故?全程旧官僚秉性,裱糊裱到日本人都tm要入关了,闪光点在哪啊?
不求酸子们比隔壁日本,对面的西亚病夫奥斯曼,同一时期也是靠买,整出来三倍北洋水师吨位的海军,人阿齐兹苏丹咋就没自称凹凸曼裱糊匠呢。真能往自己脸上贴金。
ps:有人不知道杀八王指的啥
李鸿章的淮军和洋枪队的戈登一起围攻苏州,太平军守将郜永宽出城求和,太平军诸人信不过李鸿章,最后决定让戈登担保投降后的安全。随后,郜永宽等八人杀死太平军主将谭绍光,出城投降。李鸿章却背信弃义杀死八人,曾国藩听说后也觉得很占便宜,信中称赞“唯杀八王最为快意”。
但作为担保人的戈登却极为震怒,认为是对他人格和荣誉的践踏,拒绝李鸿章的解释和安抚,要求和李决斗,并扬言指挥洋枪队攻击淮军,事后拒绝了清廷用来安慰的奖赏。
某期《脱口秀大会》的主题是“标签”,几乎每一位演员上来都怼“贴标签”,只有王建国的内容让我颇有些触动——你享受了标签带来的福利,就不能拒绝随之而来的负面影响。
这句话翻译一下就是: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你的题设没有多大错,李鸿章的确是晚清政坛上“矮人国里的长子”,换了其他人大概率也不会多好,甚至可能更糟糕。
但谁让他要“三千里地觅封侯”呢?
以他的文字水平和见识,如果不加入晚清政坛,也有机会成为颇有建树的学者;即使不能,就凭他家几个亲兄弟护着,日子也比寻常百姓好一万倍(按,李鸿章兄弟六人都混得不错,大哥李瀚章官至两广总督)。
可他偏偏不甘寂寞,一定要混政坛,还要做大官、干大事。
你说他是为国为民也好,抑或是为名为利也罢,总之是他自己选择了政坛这条路。那么接下来他面临的一切,只能由他自己来承担。
他的确有些本事、做了不少事情,所以他也得到了不少正面评价,时至今日还有人对《走向共和》里那位公忠体国的中堂钦慕不已;
同理,他能力不足、见识有限,搞砸了一些事情,那后人自然可以给他差评。
题主觉得一边倒的黑、一边倒的夸都不客观,这没错;但题主有没有想过,咱们谁都没有能力给李鸿章盖棺定论,这种有人黑有人夸的评价,总体上来看就挺客观的呀。
李世民干的事儿比李鸿章缺德多了,杀哥宰弟且为乐,娶了弟妹和大嫂,威逼老爹,和突厥议和
但是打回来了啊!
白人大航海的时候无恶不作,但是白人直接占据了三大洲,现在白人最垃圾的小混混,买张票来中国就能教英语。
日本明治维新的时候一群先贤也是贪污受贿,而且起兵反对幕府的时候说减税让百姓支持,结果胜利了把宣传减税的工作队全给砍了,说他们是骗子
最后日本赢了啊,直接开始在全国普及小学教育,在大清懂“西学”的不超过1000人的时候。
我们假设,李鸿章是圣人,没贪污、没浪费、没坑左宗棠、没联合外国人坑帮助左宗棠的胡雪岩、没持回扣·····
那么结果就是
你都干了啥啊??
那么就最后题主就只能和我一样进入儒黑的世界了
儒家太垃圾了,李鸿章带不动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