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当时全斗焕选,张世东、卢信永和卢泰愚三个人哪个更好一点?

回答
在全斗焕执政末期,韩国政坛围绕着继承人问题,确实出现了包括张世东、卢信永和卢泰愚在内的几位重量级人物。要评价他们谁“更好一点”,这需要从他们各自的背景、政治立场、能力以及当时韩国的政治环境来综合考量。而且,“更好”的标准本身就带有主观性,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评判。

我们不妨逐一分析这三位在当时的背景下,各自的特点和可能扮演的角色。

1. 张世东 (Jang Sedong)

张世东的名字在讨论全斗焕的继承人时经常被提及,尤其是在安保和情报领域。

背景与特点: 张世东是全斗焕的亲信,从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后,他与全斗焕一同在军中晋升。他在保安司令官任上表现出对全斗焕的绝对忠诚和强硬手段,这使得他在全斗焕眼中是一个可靠的执行者。他的政治生涯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军事背景和与全斗焕的紧密关系上的。
政治立场与风格: 张世东的政治风格被认为是更加保守和强硬。他倾向于依靠国家机器和安全力量来维持稳定,对于民主化进程可能持谨慎甚至抵触的态度。在处理国内政治敏感问题时,他更可能采取压制和控制的策略,而非寻求妥协和对话。
在继承人竞争中的位置: 作为全斗焕的亲信,他曾被视为全斗焕可能属意的继承人选之一,尤其是在需要强力控制局面的情况下。然而,他的军事背景和相对缺乏民间政治经验,以及可能存在的“军人政治”的负面联想,可能成为他难以被广泛接受的障碍。韩国当时正处于从威权统治向民主化过渡的关键时期,民众对军人干政的警惕性很高。

2. 卢信永 (Roh Shinyoung)

卢信永是一位在外交和情报领域有着丰富经验的官员。

背景与特点: 卢信永的职业生涯主要集中在政府的文官系统和外交部门。他曾担任过外务部长,并一度接替张世东成为保安司令官(尽管时间不长),后来又出任内务部长。他给人的印象是更加圆滑、务实,也更懂得以政治手段来处理问题。
政治立场与风格: 相较于张世东,卢信永的政治风格可能更具灵活性和谈判能力。他在外交上的经验让他对国际局势有更深的理解,也可能更倾向于在维护国家利益的前提下,寻求与国内外不同力量的平衡。他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与民主化阵营进行沟通,尽管其立场仍然是维护第五共和国体制的。
在继承人竞争中的位置: 卢信永一度被认为是全斗焕属意的继承人之一,这可能与他作为内务部长(负责国内治安和选举事务)的职位有关,也可能与他相对温和的形象有关。他不像张世东那样带有强烈的军事色彩,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民众的抵触。然而,他的支持基础可能不如卢泰愚那样有广泛的民意基础。

3. 卢泰愚 (Roh Taewoo)

卢泰愚是这三个人中,最终成功接替全斗焕并开启第六共和国的领导人。

背景与特点: 卢泰愚同样出身陆军士官学校,是全斗焕的老战友和重要支持者。他与全斗焕一样,是“一心会”(汉城大学出身的军事同学会)的核心成员。他曾担任过汉城市长、内务部长、体育部长等职务,并带领韩国成功举办了1988年汉城奥运会,这为他赢得了相当高的国际声誉和国内支持。
政治立场与风格: 卢泰愚的政治风格被认为是务实且具有策略性。尽管他也是军人出身,并且在全斗焕的统治下扮演了重要角色,但在1987年,面对强大的民主化浪潮,他做出了“六二九民主化宣言”,承诺直接民选总统和赦免金大中等,这是他政治生涯中最关键、最具有历史意义的决定。这一举动极大地缓和了韩国的政治危机,并为他赢得了转型时期的合法性。他展现了在关键时刻进行政治改革的意愿,尽管这种改革的深度和诚意受到过质疑。
在继承人竞争中的位置: 卢泰愚之所以最终胜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能够适应时代的变化,并在全斗焕的退让后,巧妙地抓住了民心。他成功地将自己定位为能够引导韩国走向民主化的人物,尽管他最初并非是全斗焕最偏爱的“顺从者”,但他的能力和对局势的判断,以及最终的民主化承诺,使得他获得了更广泛的支持。他能文能武,既有军事背景的“硬实力”,又有政治运作的“软实力”,并且在处理奥运会这样的大事上展现了领导能力。

谁“更好一点”的评价:

从“历史的必然性”和“对韩国民主化进程的贡献”来看,卢泰愚可能被认为“更好一点”,尽管这个“好”是相对的,并且他身上也带着第五共和国的烙印。他的“六二九民主化宣言”是韩国民主化进程中绕不开的一步,他以一种相对平稳的方式过渡了权力,避免了更大的社会动荡。

与张世东相比: 张世东过于浓厚的军事背景和强硬的政治风格,在那个渴望摆脱军人统治的时代,很难获得民众的广泛认同。他更像是一个强力维护现有秩序的执行者,而非一个能引领变革的人物。
与卢信永相比: 卢信永可能在文官能力和政治手腕上不输于卢泰愚,但他似乎缺乏将自己塑造成一位能够真正开启新时代的领导人的那种魄力和历史契机。他的政治生涯更多地是作为一个有能力的官员,而非一个能够引领转型的大政治家。

总结来说:

在全斗焕政权末期,面对日益高涨的民主化诉求,这三个人中,卢泰愚凭借其在关键时刻做出的民主化承诺,以及他相对更强的政治手腕和民意基础(部分得益于奥运会成功举办),最终在继承人竞争中脱颖而出。他代表了一种有限度的改革和权力平稳过渡的可能性,虽然他之后的执政仍然面临挑战和争议,但从历史的走向看,他比张世东和卢信永更能适应当时韩国社会政治转型的要求。

当然,如果评价的标准是“对全斗焕体制的忠诚度”,那么张世东可能是最“好”的。但若从韩国整体的国家发展和民主化进程来看,卢泰愚的“更好”在于他能够以一种相对缓和的方式回应时代的需求。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答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站在哪个角度去评判。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本尊亲自回答(大雾)

在下认为,全斗焕卡卡的班有且仅有卢泰愚能够接得住,换别人来都是扑街(包括在下)

从革命情谊和资历来说,卢泰愚在洗比洗比危难之际冒天下之大不韪,主动出动第九师团带枪投靠,彼时张室长区区一介大领,论地位还在二许之下,所谓革命资历也就是带了一个团背刺张泰玩,跟人带了一个师团的卢泰愚完全不是一个档次。而在下那时候连外务长官都不是,还在外务副长官的岗位上等升迁。。。

从五共时期的执政能力来说来说,卢泰愚履历极其完整(保安司令官,政务第二长官,奥组委组长,民正党党首,堪称dzj三位一体)而且基本上没犯什么大错误。张室长的经历相对来说偏安保系(警护室长,安企部长)而且犯了很多错误(金玉芬案,朴钟哲事件)。而在下虽然从政经历也很完整(外务长官,安企部长,pm)但是偏向行政外交岗位,而且也有国会改选这一重大翻车事件,所以实际上比起没怎么翻车的卢泰愚减分不少。

以及小将下台时面对的局面是必须要面对直选,内阁制和继续维新已经完全走不通的情况下,要找一个合适的人替自己跟三金竞选。张室长的话看后面的经历就知道,这货根本就不会选举,还要吃朴钟哲事件的巨额debuff。在下的问题呢就是一来面相不是特别好(不要被五学本篇里帅的掉渣的本尊骗了,四学里在下更接近历史上的本尊。至于照片请自行搜寻,是类似郑镐溶一样不能乱放照片的),二来形象偏职业官僚,比起更资深的职业官僚jp和政治明星ys dj来说劣势非常之大,所以从竞选策略来说也不是合适人选。至于卢泰愚参选的话五学本篇里介绍的够多了,在此不再赘述。

最后,从为政之道而言,卢泰愚很明显是非常精通此道:

在下略知一二:

张室长就是完全不懂了(滑稽):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