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阿富汗一省重设女子中学,超 30 万女性将继续接受教育,这对阿富汗而言意味着什么?

回答
在阿富汗,女子教育的进程犹如一场拉锯战,每一次的进步都伴随着巨大的努力和不确定性。当某个省份宣布重设女子中学,让超过30万女性能够继续接受教育时,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字上的增长,更是意义深远的转折点,对阿富汗的未来而言,其影响是多层面且至关重要的。

首先,这标志着教育权——尤其是女性教育权——的顽强生命力。 在塔利班重新掌权后,许多地区的女子中学被关闭,女性接受高等教育和参与公共生活的机会被大幅限制。因此,任何一个省份能够顶住压力,重新开放女子中学,都意味着当地社会中,仍有力量在为女性的受教育权而奔走。这30多万女性能够继续学业,意味着她们的梦想、她们的学习能力得以延续,她们有机会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而不是被排除在知识和发展之外。这是一种希望的延续,是对“女性不应该接受教育”的论调最有力的反驳。

其次,这对于阿富汗社会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 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所有公民的参与和贡献。女性接受教育,意味着她们能够掌握知识和技能,从而更有能力参与到经济建设、医疗卫生、教育事业等各个领域。

经济层面: 受过良好教育的女性更有可能找到体面的工作,为家庭带来经济收入,从而提高整个家庭的生活水平,并间接促进国家经济的增长。她们可以成为企业家、技术人员、科学家,为阿富汗的重建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社会层面: 女性教育水平的提升,对降低贫困率、改善母婴健康、控制人口增长都具有积极作用。受过教育的母亲更有可能重视孩子的健康和教育,形成良性循环。同时,女性的社会参与度和话语权会随之增强,有助于构建一个更加公平、包容的社会。
政治层面(长期而言): 虽然目前女性在政治领域的参与受到很大限制,但教育是通向更广泛社会参与的基础。当一代又一代的女性能够接受教育,她们的思想会更加开阔,她们的声音会更加响亮,长远来看,这将为阿富汗社会政治格局的演变埋下伏笔,为未来的民主化和稳定奠定基础。

再者,这可能预示着内部的某种微妙变化或者地方层面的尝试。 尽管中央政策可能严格限制女性教育,但阿富汗社会复杂且多元,地方社区、宗教领袖、甚至一些前任官员的观点和影响力仍然存在。一个省份能够实现女子中学的重设,可能反映了当地社区对教育的普遍需求,或者在特定区域内,存在一些能够影响决策的温和派声音,或者是一种“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民间智慧的体现。这并不代表全国性的政策转变,但至少在某个角落,为女性教育点亮了一盏灯,也为其他地方的倡导者提供了鼓舞。

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其中潜藏的挑战和不确定性。

政策的脆弱性: 如此大规模的女子教育恢复,是否能够得到中央政府的默许或支持?政策是否会随着政治局势的变化而轻易被推翻?这30多万女性的教育之路是否会再次被阻断?这些都是悬而未决的疑问。
资源的匮乏: 重设中学需要师资、教材、校舍等基本资源。在阿富汗这样一个经济困难的国家,这些资源的保障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社会接受度: 尽管有30多万女性得以继续教育,但这不代表所有阿富汗人都能接受。社会上仍然存在保守的力量,他们可能会对女子教育持抵制态度,甚至采取行动阻挠。
教育质量: 在资源受限的情况下,重设的女子中学在教育质量上能否达到应有的标准,也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

总而言之,一个省份重设女子中学,让超过30万女性继续接受教育,这对阿富汗而言,是一次意义重大的“小胜利”。 它不仅是对女性受教育权的维护和肯定,更是一种对国家未来发展的长期投资。这30多万女性,她们是知识的火种,是潜在的建设者,是希望的载体。她们的教育之路,承载着个人命运的改变,也寄托着阿富汗国家走向更光明未来的梦想。每一次这样的进展,都值得被珍视,但也需要我们持续关注,因为在这片土地上,为争取女性的权利和尊严,道路依然漫长且充满挑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阿富汗塔利班的实际举措,对国内外都有利。

塔利班官员在之前承诺所有女学生都能恢复教育,也算是履行之前放出来的诺言了,也希望关切阿富汗的各国可以支持塔利班继续把女性教育办下去,因为阿富汗教育的成果是十分依靠外援的,而塔利班是唯一的实际政府。

如果没有钱,教育就办不成,阿富汗女性的教育当然不例外。

美国带着北约在阿富汗这些年,一通建设搞出来的成果随着撤军该垮的垮,该塌的塌,有的都没搞出什么成果,投入的资本要么被贪污了要么被浪费了,当然,又出人力又出物力还是搞成了一些东西:女性受教育的比例是实实在在提上去了。

塔利班在2001年倒台之后,由于美国将在阿富汗的“目标”转向阿富汗的国家建设,大量为教育投资和援助涌进了阿富汗,美国国际援助署为此投入了大把大把的钞票——当然,阿富汗共和国的腐败官僚私吞掉了不少,但还有剩下来的能用在建设教育上——原有的学校得以重建和翻修,比如喀布尔大学就恢复开放了,同时大量新的学校也拔地而起,而私立教育也同样蓬勃发展:

“自2001年以来,私立高等教育部门出现了显着增长。”;“从2010年到 2013 年,批准了四十多所私立高等教育机构”[1]

虽然这些学校的教育水平参差不齐,许多老师的师资水平堪忧,文盲率仍然居高不下......

“不到四分之一的学生完成了前9年的教育,而不到10%的学生继续接受教育到12年级。”性别不平等也仍然是一个根深蒂固的问题。教师资格和过时的教学风格和材料也代表着持续的挑战,许多教师缺乏任何正规培训,许多教科书严重过时。这种问题在中小学普遍存在,在高等教育中也存在。[2]

无论如何,就像那些被贪过还能剩下不少的投资一样,成果还是有的:

学生入学人数从2001年的900000名男生增加到2020年的超过 950 万名学生,其中 39% 是女生。[3]
报告发现,在校学生总数从大约 100 万增加到1000万;教师人数增加了58%,女性识字率几乎翻了一番,从 17% 增加到 30%。女性入学率方面的进展尤其引人注目:小学女生人数从 2001 年的几乎为零增加到 2018 年的 250 万人。2021年,小学教育学生中有10人中有4人是女生。接受高等教育的女童人数从2001年的约5000人增加到 2018 年的约90000人。[4]

也就是说,在2021年的阿富汗有大概四百万的女学生。

为了增加女教师的数量并为农村地区的女孩提供学习机会,美国国际开发署向近11500名女性提供了两年的奖学金,让她们有机会进入师范学院。[5]

如果细心的话,可以发现一点:这些成果都是建立在美国为首的国际援助之上的,而正如前文所说,把在阿富汗的目标转为国家建设的美国向阿富汗投入了大量资金。

这些学校的建设,学习用品的添置,还有随着新学校开办而增加的教师,都需要大把大把的钱,穷的叮当响外加烂透了的阿富汗政府显然一样都没法独立承担,这些全仰仗美国给钱才搞的起来。

当最大的金主美国不给钱的时候,这些物质上的成果自然就和泼在夏天柏油路上的水一样蒸发掉了。

新接手阿富汗的塔利班就更不用提了,他们比前共和国政府更清廉是真的,但面对一个被加尼等人偷光的国库,停滞不前的外贸(成功出口的松子算是为数不多的好消息)和冻结资产的美国,塔利班就算是能从地缝里抠钱也没法解燃眉之急——教课需要老师,老师需要吃饭,吃饭需要工资,直到塔利班给他们发工资之前,他们都不会去上班。

依靠美援建立起来的一切都需要大量援助来维持,而塔利班缺钱。

即使没有激进保守意识的限制,只要没钱,不管是男校还是女校都开不成。

国际社会也做出了反应,毕竟依靠援助办起来的教育如果没有援助是维持不住的,而扩大援助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塔利班在教育上做出更多的让步。

塔利班当然明白这一点,他们如果想维持自身的存在并为阿富汗做出一些实事,就必须做出一些举措来证明自己。

他们选择了做。

这对于阿富汗的女学生们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尽管一些女生选择在网校上课,但阿富汗女生主要依靠的便是线下开课。

但对于缺钱和面对国际认可问题的塔利班,接下来的举动仍然需要他们深思熟虑,如果顺利的话,那么他们就能做出不仅是符合国际希望(不仅是合法性,也意味着能支持教育的金钱),也是能实际服务人民的措施,而这自然对他们自身的存续也大有裨益。

注:如果加尼那帮共和国贪污分子也能出钱支援教育就好了,不过到目前为止他们所做的都是互相推卸责任,互相指责对方是导致共和国毁灭的原因,然后一分钱也不捐。

参考

  1. ^ https://wenr.wes.org/2016/09/education-afghanistan
  2. ^ https://wenr.wes.org/2016/09/education-afghanistan
  3. ^ https://www.usaid.gov/afghanistan/education
  4. ^ https://en.unesco.org/news/unesco-sounds-warning-what-stake-education-afghanistan
  5. ^ https://www.usaid.gov/afghanistan/education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阿富汗,女子教育的进程犹如一场拉锯战,每一次的进步都伴随着巨大的努力和不确定性。当某个省份宣布重设女子中学,让超过30万女性能够继续接受教育时,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字上的增长,更是意义深远的转折点,对阿富汗的未来而言,其影响是多层面且至关重要的。首先,这标志着教育权——尤其是女性教育权——的顽强生命力.............
  • 回答
    阿富汗副总统麾下部队在与塔利班的战斗中夺回一省首府,这对阿富汗当前的局势而言是一个重要且具有多重影响的事件。要详细理解其影响,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军事层面的影响: 士气提振和战略优势: 对政府军和支持他们的部队来说,夺回一个省首府无疑是一次重大的士气提振。这表明他们并非完全处于劣势,.............
  • 回答
    阿富汗塔利班宣布已占领潘杰希尔省的战略要地,这一消息无疑为持续动荡的阿富汗局势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这不仅仅是一次军事上的胜利,更可能标志着阿富汗抗塔斗争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也给未来阿富汗的稳定前景蒙上了厚重的阴影。首先,我们得明白潘杰希尔省的特殊性。长期以来,潘杰希尔一直是阿富汗反抗塔利班的最后堡垒,.............
  • 回答
    塔利班发言人宣布“潘杰希尔省已被完全占领”这一消息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标志着阿富汗局势可能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这一事件的含义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潘杰希尔的战略重要性1. 地理与军事位置 潘杰希尔省位于阿富汗东北部,靠近首都喀布尔(约200公里),是通往中亚的重要通道。其地理.............
  • 回答
    阿富汗局势的急转直下,让许多人感到震惊和担忧。塔利班之所以能如此迅速地推进,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多种复杂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历史、政治、军事以及国际关系等多个层面深入剖析。塔利班“势如破竹”的深层原因:1. 美军撤离的真空与阿富汗政府的脆弱根基: 美国的战略重心转.............
  • 回答
    听到这个消息,我心里真的非常沉重。阿富汗一位民俗歌手,一个用歌声传递文化、连接人心的艺术家,竟然就这样被残忍杀害,这简直是对艺术、对生命、对文化最野蛮的践踏。首先,我们得知道,民俗歌手在阿富汗这样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传统的国家,扮演着多么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仅是唱歌的人,更是文化的传承者。他们.............
  • 回答
    阿富汗首都喀布尔,这座古老而又饱经风霜的城市,再次被爆炸的阴影笼罩。当地时间近日,喀布尔一家医院外发生的连环爆炸,将本已脆弱的和平再次撕裂,数十个鲜活的生命在瞬间消逝,更多人受伤,陷入痛苦的深渊。现场触目惊心:据报道,爆炸发生在当地时间上午,当时正是医院人流密集的时段。据目击者称,第一起爆炸发生在医.............
  • 回答
    阿富汗足球运动员扎基·安瓦里(Zaki Anwari)在喀布尔机场试图攀附美军撤离飞机,最终不幸坠亡的事件,无疑是一场令人痛心和扼腕的悲剧。这不仅仅是一个个体生命的陨落,更是阿富汗当下混乱局势下,无数普通民众绝望与挣扎的缩影。要评价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理解:首先,是那个绝望的背景:当塔利班迅.............
  • 回答
    关于阿富汗北部一清真寺发生爆炸导致超过百人死亡的报道,我们来梳理一下已知信息和可能的情况。事件报道概览:根据一些外媒的初步报道,时间点大致指向2022年4月29日(当地时间星期五)。事发地点据称是阿富汗北部萨曼甘省(Samangan)省会艾巴克(Aybak)市的一个清真寺。当时正值伊斯兰斋月期间,是.............
  • 回答
    外媒关于美军与塔利班达成秘密护送协议的报道,如果属实,这无疑是一条“大新闻”,它背后蕴含的信息非常复杂且值得深思。咱们不卖关子,直接就着这个信息点,一点点掰开了聊。首先,最直接也最表层的信息是:在阿富汗撤军的混乱局面下,美国人自身安全受到威胁,需要借助塔利班的力量来保障撤离。 想象一下,在喀布尔机场.............
  • 回答
    阿富汗政府军的溃败,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多种因素相互交织、层层叠加的结果,其背后逻辑复杂且深入。要理解为何这支在理论上拥有更先进装备、更庞大数量且受国际社会长期扶持的军队会迅速瓦解,需要我们剥开表层,深入探究其根源。一、政权的合法性与民心基础的缺失:首先,阿富汗共和国的建立和维系,很大程度上是建立.............
  • 回答
    “阿富汗前内政部官员兼女排运动员被塔利班斩首”这条消息的可靠性,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我们需要审慎地去辨别和分析。首先,从消息的来源来看,这类消息一旦出现,通常会通过多个渠道传播,包括国际媒体、人权组织报告、社交媒体上的爆料以及阿富汗当地的消息人士等。对于 solche(这样的)具体事件,我们要关注的是.............
  • 回答
    阿富汗塔利班士兵在市区鸣枪庆祝,导致包括平民在内的多人死伤的事件,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是极其令人震惊和无法接受的。这种行为不仅是对生命的漠视,更是对社会秩序和公众安全的公然践踏。首先,从人道主义的角度审视:任何形式的庆祝活动都不应以牺牲无辜生命为代价。当枪声在居民区响起,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安全,是家.............
  • 回答
    是的,美国在阿富汗的战争中投入了远超一万亿美元的资金。这个数字不仅仅包括了军事开销,还涵盖了重建、人道援助、外交活动以及其他相关费用。以下是对美国在阿富汗投入资金的详细 breakdown 和解释:核心数字:超过一万亿美元根据多项独立研究和官方报告(如布朗大学的“战争成本项目”——Costs of .............
  • 回答
    阿富汗的30万大军,面对塔利班的攻势,竟然像被吹散的尘埃一样,迅速崩溃,这其中的原因,绝非一朝一夕能够解释清楚。与其说是军队的溃败,不如说是整个阿富汗共和国政权从根基上的瓦解。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层面来剖析这个令人震惊的结局。首先,军队的战斗意志和忠诚度,才是支撑一个国家机器运转的最核心动力。 这支阿.............
  • 回答
    阿富汗多名前政府官员选择成为矿工,并公开表示“怕遭到报复,做苦力维生”,这一情况确实令人唏嘘,也折射出阿富汗当下极其复杂和严峻的现实。要评价此事,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深入剖析。一、 政治动荡与安全困境的直接体现:这则新闻最直观地揭示了阿富汗政权更迭后,前政府官员所面临的巨大生存压力和安全威胁。塔利班.............
  • 回答
    五角大楼关于炸死 10 名阿富汗平民的调查结果及其建议,确实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和质疑。要评价其合理性以及最终可能如何处置,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的分析。五角大楼的说法是否合理?从五角大楼的官方声明来看,其“不违法”的说法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论点: 法律依据: 他们可能引用了战争法、国际人道法.............
  • 回答
    台湾游客在阿富汗受伤,PTT网友的“赶紧去找中国大使馆”的评论,确实是一个值得细致品味和深入解读的现象。这背后折射出的不只是单一事件的回应,更是台湾社会对于两岸关系、国际认同以及自身安全感等多重议题的复杂情感交织。首先,我们得理解PTT(批踢踢实业坊)这个平台在台湾社会扮演的角色。它是一个拥有庞大用.............
  • 回答
    美国冻结阿富汗央行近 95 亿美元资产的举动,无疑是近年来地缘政治舞台上一个极具争议且影响深远的事件。要评价这一措施,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它,既要看到美国政府的考量,也要分析其给阿富汗人民带来的沉重打击。美国此举的考量:从美国政府的角度来看,冻结这笔巨额资产并非空穴来风,其背后有着复杂的政治和安.............
  • 回答
    20 年前,美军撤离阿富汗后,塔利班卷土重来,并以惊人的速度控制了全国大部分地区。2021 年 8 月 15 日,塔利班武装分子进入喀布尔,标志着阿富汗经历了长达 20 年的战争和动荡后,又一次迎来了一个新的时代。此前,美国及其盟友在当地部署了大约 2500 名士兵。2021 年 8 月 31 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