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塔利班 20 年来首次威胁阿富汗大城市 并占领一电视台,目前情况如何?

回答
20 年前,美军撤离阿富汗后,塔利班卷土重来,并以惊人的速度控制了全国大部分地区。2021 年 8 月 15 日,塔利班武装分子进入喀布尔,标志着阿富汗经历了长达 20 年的战争和动荡后,又一次迎来了一个新的时代。此前,美国及其盟友在当地部署了大约 2500 名士兵。2021 年 8 月 31 日,美国在阿富汗的军事存在正式结束。

目前塔利班已控制全国绝大多数地区,包括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塔利班于 2021 年 8 月 15 日占领了总统府,并宣布了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的成立。此前,阿富汗总统加尼已逃离该国。

塔利班占领喀布尔后,许多外国政府开始撤离其在阿富汗的公民。美国及其盟友进行了大规模的撤离行动,将数万名外交官、军事人员和阿富汗合作者转移出境。然而,撤离行动充满混乱和危险,喀布尔机场在撤离期间发生了自杀式炸弹袭击,造成包括美国士兵在内的多人死亡。

塔利班掌权后,对阿富汗的社会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虽然塔利班承诺将建立一个包容性政府,但其过去的执政记录,以及对妇女权利、人权和媒体自由的限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担忧。许多国家对阿富汗的局势表示关切,并呼吁塔利班尊重人权,保障妇女儿童的权利。

经济方面,阿富汗的经济在塔利班掌权后遭受重创。由于国际援助中断和金融制裁,该国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包括粮食短缺、失业率飙升以及货币贬值。塔利班政府正在努力稳定经济,并寻求国际社会的援助,但进展缓慢。

对于普通阿富汗民众而言,塔利班的回归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许多人担心失去过去二十年里获得的自由和权利,尤其是妇女和少数民族群体。虽然塔利班试图展现其改革的决心,但其具体政策和执行情况仍有待观察。

在媒体方面,塔利班占领了喀布尔的一家电视台,这可能预示着对媒体自由的进一步收紧。此前,阿富汗的媒体曾有过一段相对自由发展的时期,但塔利班对信息传播的控制,可能会限制新闻报道的独立性和多样性。

总而言之,阿富汗目前正处于一个极其复杂的转型时期。塔利班的全面接管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但随之而来的是严峻的挑战,包括人道主义危机、经济困境以及对基本权利的担忧。国际社会正密切关注阿富汗的局势发展,并努力寻求解决方案,以减轻当地人民的苦难,并促进该国的和平与稳定。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叛乱分于周五(8月5日)下午占领了尼姆鲁兹省的扎兰吉,但是暂时还没得到阿富汗政府的承认!

尼姆鲁兹在一个主要是沙漠的地区人口稀少,省会扎兰吉有大约 50,000 名居民。该省省长阿卜杜勒·卡里姆·巴拉哈维 (Abdul Karim Barahawi) 逃离扎兰吉 (Zaranj) 到和平的 Chahar Burjak 区避难,当地的俾路支族人为他提供了保护。

前两天炸国防部长的家,现在是前国防部长了,最近又伏击了前政府发言人

喀布尔能跑的都在跑:

每天都有数百辆破旧的皮卡车从阿富汗的走私首都扎兰吉出发,里面装满了男人、女人和孩子。从西南部偏远的尼姆鲁兹省首府扎兰吉出发,车辆向南拐弯,穿过炎热的沙漠,越过与巴基斯坦接壤的边境。在巴基斯坦西南部俾路支省的边境城镇达克,走私者将阿富汗人转移到新车上。超过 20 人挤在每辆皮卡车的后面,开始了长达数小时的穿越俾路支斯坦沙漠和荒凉的马什克尔山脉进入伊朗的旅程

“我们生活在痛苦之中,”准备逃往国外的昆都士省居民哈菲祖拉·纳塞里 (Hafizullah Naseri) 说。“没有和平的前景。战争只是继续。所以我们必须去一个安全的国家。”他的六口之家变卖了财产,以支付走私者将他们带到伊朗的费用。

许多到达这里的阿富汗难民和移民将非法留在伊朗,从事卑微的工作以赚取足够的钱寄回他们在阿富汗的家人。其他人会付钱给走私者,将他们带到土耳其,有些人希望从那里到达西欧。按照这样的速度,2021 年可能会有多达 150 万阿富汗人向西逃亡。

user avatar

我的微信公众号“史客郎”近期发过一篇文章,贴上来给大家看看:



塔利班士兵在扎兰季街头巡逻昨天,这条新闻终于传出来了:阿富汗塔利班发言人扎比乌拉·穆贾希德称,塔利班已经攻占了位于阿富汗西南部的尼姆鲁兹省省会扎兰季。(之前我就预测过攻城战即将开始,详见7月26日的最惨烈的战事,要开始了!

这是塔利班攻占的第一个省会。之前我曾经说过,阿富汗总共有34个省,塔利班很耐心,在此之前,虽然控制了全国85%的土地,却连一个省会也没占领。塔利班攻占的第一个省会居然是扎兰季,这实在出乎所有人意料。因为在此之前,塔利班已经进攻这三个省会城市有段时间了:赫尔曼德省省会拉什卡尔加、坎大哈省省会坎大哈市和赫拉特省省会赫拉特市。大家普遍认为:赫尔曼德省首府拉什卡尔加应该是第一个被攻占的省会。


1为坎大哈省省会坎大哈市;2为赫拉特省省会赫拉特市;3为赫尔曼德省省会拉什卡尔加;4为这次攻占的扎兰季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我昨天问了知道内幕的知情人士,才对整件事有个大致的了解:原来在攻占第一个省会这件事上,塔利班用了“声东击西”之计。

姆鲁兹和赫尔曼德这两个省的省会,其实是扎兰季更值得防守。从上面这张地图,就可以看出:扎兰季就在边境上,和伊朗接壤,这里有条主要的贸易路线,因此设有海关,阿富汗政府的关税收入,很大一部分就来自扎兰季。不过要论城市规模,拉什卡尔加要略微大一点点。

负责防守尼姆鲁兹和赫尔曼德这两个省(上图标有3和4)的,是阿富汗政府军第215军。也可能是拉什卡尔加城市规模更大,扎兰季却更重要这个原因,面对塔利班的军事压力,这个军的指挥官萨米·萨达特一直举棋不定,不知道该把主要兵力放在防守哪座城市上。

结果前段时间出了一件事,让萨米·萨达特下了决心。什么事呢?塔利班给每个省都配了“影子省长”,这是西方媒体的称呼,有点侮辱的意思,塔利班自己当然说就是省长啦。塔利班给尼姆鲁兹省派的省长是毛拉·阿比德,前段时间阿富汗政府军空袭了他的部队,之后发布消息说他被炸死了。

我之前说过,在宣传方面,塔利班也厉害起来了,一般遇到这种情况,那个被宣称炸死的塔利班头头会马上传段视频,说自己还活着,毕竟不能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嘛。但这次情况有点特殊,阿富汗政府军宣称后,毛拉·阿比德没现身。

第215军的指挥官萨米·萨达特大概认为毛拉·阿比德真被炸死了,这个省的塔利班一时半会没法组建领导班子,也就组织不起像样的进攻。之后又赶上塔利班猛攻拉什卡尔加,和守军进行激烈的巷战,他就把主要部队投入到赫尔曼德省省会拉什卡尔加去了。

结果就是扎兰季城内空虚,8月5日塔利班突然大军压境,领头的是毛拉·阿比德,原来他根本没死。防守扎兰季的阿富汗政府军很少,他们大惊失色,第215军主力远在几百公里外的拉什卡尔加,还正陷于和塔利班的苦战,根本没法赶来救援。当地阿富汗政府军在和塔利班谈判后,绝大部分士兵投降。官员和他们的家眷则穿过边境,逃入伊朗境内。一座重要城市就此落入塔利班之手,简直可称是“兵不血刃”。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要骂我标题党了。这座城市和大唐有什么关系?还说它曾是唐朝最西面的城市?不解释,上图。

唐朝疆域

看到没?在唐朝时,阿富汗差不多全境都在大唐疆域里。注意到没?最西边伸出那个角所在的位置,有个城市叫疾陵城。

唐朝时,阿拉伯人进攻波斯,波斯被灭国。波斯王子俾路斯想要复国,不远万里,跑到唐朝求援,当时正是李世民的儿子、武则天的老公唐高宗在位。唐高宗一点也不像有些电影里说得那么懦弱,他其实相当精明,觉得这是个控制中亚的难得机会。唐高宗成立波斯都督府,隶属安西大都护府,并且册封俾路斯为都督,还派出小股部队,和大批物资,帮俾路斯在疾陵城建立复国据点。

那么当年的疾陵城在哪里呢?就在伊朗的扎博勒和扎兰季之间,两座城市相距大约二十公里,因为后来疾陵城被毁了。在离旧城只有六公里的地方,后来又有人聚集,用了原城的名字,“疾陵”是当时历史书这么记下来的,它的真实发音,其实就是“扎兰季”

大唐当年的旗帜,也曾在扎兰季城的上空飘扬过!

为了让大家把这个当年大唐疆域最西的一只角看得更清楚,我再上张图。

细心的小伙伴可能会发现:阿富汗和伊朗都是干旱地区,在扎兰季和扎博勒附近,居然有大片的水域,名字叫哈桑湖;还有一条大河,名字叫赫尔曼德河!

按照一般的常识,在这种干旱地区,有水就有生命,就有繁华。

这地方是不是人烟稠密,非常繁华呢?

现在一点都不繁华。

阿富汗的省,也就是我们县的规模。所谓的省会,根本连我们的县城都不如。扎兰季这座城市,虽然有海关,税收得不错,单就城市规模而言,在阿富汗的省会中,其实是垫底的。

而且这地方气候恶劣。当地在5到10月间,会连续刮一种非常恐怖的风,名字叫“一百二十日风”。这种风卷着尘土,滚滚而来,而且磨蚀力极强,它经过之后,树叶基本被磨光,灌木丛被扭曲,耕地的土层被剥蚀,根本没法种庄稼。

而每年早春,又会洪水泛滥,淹没大片土地。

疾陵城附近,每年晚春“一百二十日风”来临时的景象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奇怪,这地方不是大湖又有大河吗?干嘛不像中国一样,引水去种防护林,再开辟出大片的绿洲,发展农业?大约在600多年前,这地方还一直是这么干的,当时根本就没“一百二十日风”,肥美的土地中出产稻谷、小麦,还长着各种水果,是块非常富庶的地方。

疾陵城附近,每年早春洪水暴发时的景象。

那么,它为什么变成现在这副样子呢?也和唐朝有点关系。我们知道,在唐朝时,丝绸之路非常繁华,成群结队的商旅在路上穿梭。在当时,疾陵城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站,因为前面的伊朗有大片的沙漠,商队要在这个城市补充给养,所以在历史上,疾陵城非常繁华,有点像现在的新加坡。

唐朝时丝绸之路大致走向,中间就有疾陵城

后来出了什么事呢?公元755年,发生了安史之乱,丝绸之路被切断。此路既然不通,人们就试着通过海上,继续和中国的贸易。有需求就有动力,在安史之乱后几十年间,唐朝的航海技术出现了大突破,不再需要走这条路了。

等到宋朝时,因为海路通了,经济重心不断向南方转移,南方的港口繁华得一塌糊涂。在北方,因为路上的丝绸之路关闭得差不多,沿线已经没什么经济价值,宋朝不要说新疆、中亚,它连投入资源,从西夏手里夺回河西走廊都兴趣不大。

本来当年中原的人不要说对新疆,甚至对中亚、阿富汗这种地方,他们也是熟得一塌糊涂,但商路换道后,大家也就基本不会再去了。明朝甚至连敦煌城都不要了,把关口设在了更东面的嘉峪关。中原政权再次进入新疆、中亚,是在清朝,和安史之乱隔了差不多1000年。

这段时间,疾陵城遭遇了什么样的命运呢?

先是商路中断,从世界的交通咽喉,变成了一个极其荒僻的沙漠绿洲城市,不过因为有水,绿洲农业还是搞得不错的。

就这么过了几百年,到了公元1386年,也就是中国明朝的时候,当时中亚有个很能打的人,名字叫帖木儿,他后来建立了帖木儿帝国,面积很大。

当地人反抗帖木儿,帖木儿率军前去镇压。在胜利后,为了惩罚当地人,帖木儿毁掉了上千年历史的疾陵城,还强迫当地人砍掉所有用来防风沙的树,毁掉在赫尔曼德河上建的水坝、填掉所有灌溉水渠。在这一切事情都做完后,帖木儿下令把所有当地人都捆了起来,从婴儿到老人,一个都不放过,生生地与石头、泥土混在一起,堆砌成几座尖塔。

在此之后,当地再也没有恢复过来。每年春季时,雪水融化,赫尔曼德河水位暴涨,冲进哈桑湖,让湖的面积扩大到3.5万平方公里,到处都是一片汪洋,珍贵的水就这么白白被浪费掉。等到了5月,山上融化的雪水少了,大地干涸,滚滚沙尘伴随着狂风,铺天盖地而来,一直吹到10月。

这个曾经大唐最西边的城市,从繁华变成了交替淹没在湖水和沙尘之间的废墟,成了死亡之地。

没有“一百二十日风”,又没有洪水时的景象

当然,大唐也不是没给阿富汗这个国家留下印迹。我之前讲过的那位朋友说,在阿富汗有两种面食,名字非常有意思,一种叫“mantu”,一听就知道是汉语“馒头”,但这种面食有点像饺子,擀不发酵的面皮,之后包馅,再去蒸,蒸好后就可以蘸着酱料吃了。

刚蒸好的阿富汗“馒头”,感觉更像饺子

还有一种,当地人叫“momo”,和汉语“馍馍”的发音一样,做法基本和中国的包子一样,形状也像,也是蒸着吃的,但还是面皮不发酵。

刚裹好的阿富汗“馍馍”,是不是更有馒头的感觉?包法也基本一样。

要知道,在中亚、伊朗等地,人们做面食,蒸的不多,烤得多。称包子为“馒头”或“馍馍”,是唐朝时才有的,而且之后也没直接接触的机会了。至于“包子”,那是很后来的称呼。所以可以确定是唐朝时传过去的。

但神奇的是,在中国,本来是同一种东西,不知怎么回事,隔了一千年后,在阿富汗发展成两种面食了。

另外,阿富汗不少地方的人说话,表示赞成时,他们也会说“好”,用法和汉语一样。阿富汗的语言和伊朗是一系的。我那个在阿富汗混过的朋友,曾经问当地人为什么要说“好”这个词,他们说不知道,祖祖辈辈就这么传下来的。

今天看到扎兰季成为塔利班攻占的第一个阿富汗省会城市,感慨比较多,所以写得多了点。

这座城市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如果中国将来想要建设一条往中东、阿拉伯半岛的捷径,基本上可以确定会经过这个区域。

中美竞争是个长期的过程,如果中国要在竞争中获胜,势必要尽可能地打开通往西亚、中东甚至欧洲的陆上通道。

当年唐朝离开了,这个地方也陷入了衰落,最后变成一片黄沙茫茫的世界;如果有一天,我们能再回到那里,当年那个水草丰美、万物茂盛的疾陵城,说不定还会重现。

这地方如果能好好得到开发,会有数千万亩良田。但过去几百年,不管是当地政府,还是后来入侵的英国、苏联、美国这些陷入“坟场”的帝国,似乎都没有想过这件事。

或许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我的微信公众“史客郎”,大家有空来逛逛!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20 年前,美军撤离阿富汗后,塔利班卷土重来,并以惊人的速度控制了全国大部分地区。2021 年 8 月 15 日,塔利班武装分子进入喀布尔,标志着阿富汗经历了长达 20 年的战争和动荡后,又一次迎来了一个新的时代。此前,美国及其盟友在当地部署了大约 2500 名士兵。2021 年 8 月 31 日,.............
  • 回答
    美国在阿富汗的军事干预从2001年持续到2021年,期间未能彻底消灭塔利班,反而使其声势壮大,这一现象背后涉及多方面的复杂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塔利班的游击战能力与组织韧性1. 游击战的适应性 塔利班自1996年成立后,长期以游击战和恐怖袭击为生存手段,具备极强的隐匿性.............
  • 回答
    郑州二七塔旁友谊大厦6层以上(即7至20层)的拆除事件,在郑州市民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全面看待这件事,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包括其历史背景、拆除原因、对城市景观的影响、商业价值的考量以及对市民情绪的触动等方面。一、 事件的概览与基本信息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事件的基本事实: 地点: 郑州二.............
  • 回答
    美国将把 20 美元纸币正面人像换成“反奴隶制先驱”哈丽雅特·塔布曼,这是一项具有深远历史、文化和社会意义的举措。要全面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一、 哈丽雅特·塔布曼是谁?以及她为何重要?首先,了解哈丽雅特·塔布曼(Harriet Tubman)的生平及其对美国历史的贡献是理解此.............
  • 回答
    中国与塔利班的关系是复杂且多维的,涉及政治、经济、安全和地缘战略等多个层面。总体而言,中国对塔利班的态度较为务实,既不完全支持也不完全反对,而是基于国家利益和现实情况采取灵活立场。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历史背景与政治立场1. 2001年之后的立场变化 2001年阿富汗战争后:中国与美国在阿.............
  • 回答
    塔利班发言人宣布“潘杰希尔省已被完全占领”这一消息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标志着阿富汗局势可能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这一事件的含义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潘杰希尔的战略重要性1. 地理与军事位置 潘杰希尔省位于阿富汗东北部,靠近首都喀布尔(约200公里),是通往中亚的重要通道。其地理.............
  • 回答
    塔利班高层在被问及女性执政时“当场笑出声”的事件,以及他们对女性的态度,都反映了塔利班政权对女性根深蒂固的歧视性认知。要理解塔利班为何如此歧视女性,以及他们统治下女性权益的状况,需要从其意识形态、历史背景、社会结构和具体政策等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剖析。塔利班为何对女性充满歧视?塔利班的意识形态深受其对伊.............
  • 回答
    阿富汗局势深度解析:塔利班宣称控制总统府后,“考验”与“未来”的多重解读2021年8月15日,随着阿富汗总统加尼逃离喀布尔,塔利班迅速宣称已控制总统府,标志着其在阿富汗的第二次掌权。然而,正如塔利班发言人所言,“新政府的考验刚开始”,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当前阿富汗局势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塔利班的胜利并.............
  • 回答
    塔利班称中国为“伟大的邻国”,并誓言与其紧密合作,这一表态释放了多重且复杂的信号,既有对国际关系的现实考量,也包含着塔利班巩固政权、寻求合法性以及稳定阿富汗局势的战略意图。从塔利班的角度来看,释放的信号主要包括: 寻求国际合法性与承认的策略: “伟大的邻国”: 这是塔利班对外示好的一.............
  • 回答
    塔利班于2021年8月15日重新掌控阿富汗后,宣布成立“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Islamic Emirate of Afghanistan),这标志着阿富汗政治格局的重大转变,也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以下是一些值得关注的关键信息:1. 名称的象征意义与历史延续性: 塔利班政权的原名: “阿富.............
  • 回答
    塔利班,简单来说,是一个伊斯兰主义的武装组织,起源于阿富汗的坎大哈地区,在1990年代中期兴起,并于1996年至2001年间统治了阿富汗。2021年,他们再次夺取了阿富汗的政权。为了更详细地理解塔利班,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讲解:1. 塔利班的字面意思和起源: “塔利班”(Taliban) 这个词.............
  • 回答
    塔利班声称已控制阿富汗85%的领土,这一说法在2021年8月美国及其盟友撤军前夕,是塔利班迅速扩张的叙事核心。然而,事实情况比这个数字复杂得多,并且随着时间推移一直在动态变化。以下是对当时情况的详细分析:塔利班声称的“85%领土控制”的背景和实际情况: 定义模糊的“控制”: 塔利班所谓的“控制”.............
  • 回答
    塔利班希望阿富汗逃亡民众留下来,这背后是复杂的政治和现实考量。对于当地群众而言,留下来还是离开,这是一个极其艰难的决定,没有绝对的“更好”选择,只有不同情况下的权衡。我们从塔利班的立场、民众留下的原因、离开的风险以及他们面临的生活变化等方面来详细阐述:一、 塔利班希望阿富汗逃亡民众留下来的原因:1..............
  • 回答
    塔利班最高领导人海巴图拉·阿洪扎达(Haibatullah Akhundzada)自2021年塔利班重新掌权以来,一直非常低调,极少公开露面。他在2022年11月在坎大哈的一次集会上首次公开露面,这次露面本身就传递了多重信号,并且他发表的讲话内容更是为外界理解塔利班的意图提供了重要线索。以下是阿洪扎.............
  • 回答
    塔利班声称将在公共场合禁止音乐,并援引“音乐在伊斯兰教中是被禁止的”这一理由。这个说法背后涉及复杂的宗教解释和历史渊源,并非所有穆斯林都持有相同观点。以下将详细解释塔利班的这一立场及其依据:塔利班的立场与历史背景塔利班是一个严格遵循伊斯兰教法(Sharia)的政治和军事组织。在他们统治阿富汗的时期(.............
  • 回答
    塔利班将喀布尔的妇女事务部改为“劝善惩恶部”的举动,对于阿富汗的女性来说,绝不仅仅是名称上的一个简单改变,它更像是一个冰冷而沉重的警示,预示着未来道路上的重重阴影。这个名称的更换,承载的是塔利班意识形态的核心,也直接指向了他们对女性角色的定位和控制方式。首先,让我们拆解一下“劝善惩恶部”这个名字本身.............
  • 回答
    塔利班执行极度严苛的女性政策,这一现象背后有着复杂且深刻的原因,并非单一因素所能解释。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探究其意识形态、历史背景、社会结构以及政治考量。首先,也是最核心的驱动力,源于塔利班的核心意识形态。塔利班是基于一种极端保守的伊斯兰教法解释(主要来源于普什图瓦利习俗与某些德奥班迪派的教义.............
  • 回答
    塔利班炸毁巴米扬大佛,这无疑是人类文明史上一次令人痛心的破坏事件。要理解其背后原因,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禁绝偶像崇拜”这一层面,那只是表面的一个理由,更深层次的动机涉及政治、宗教以及塔利班自身的意识形态构建。表层理由:对偶像崇拜的极端解读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对偶像崇拜的禁绝,是伊斯兰教法中一个非常重.............
  • 回答
    阿富汗局势的急转直下,让许多人感到震惊和担忧。塔利班之所以能如此迅速地推进,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多种复杂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历史、政治、军事以及国际关系等多个层面深入剖析。塔利班“势如破竹”的深层原因:1. 美军撤离的真空与阿富汗政府的脆弱根基: 美国的战略重心转.............
  • 回答
    苏海尔·沙欣,这位塔利班的外交嘴巴,最近抛出的一句“多哈会谈成果积极,希望未来继续举行”,看似简单一句陈述,实则背后蕴含着不少值得玩味的信息。这不仅仅是一个外交辞令,更是塔利班在这个复杂局面下,试图塑造自身形象、推进自身议程的策略性表达。首先,他强调“成果积极”,这无疑是在给国际社会和阿富汗国内传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