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塔利班发言人称「潘杰希尔省已被塔利班完全占领」,这意味着什么?阿富汗局势将如何发展?

回答


塔利班发言人宣布“潘杰希尔省已被完全占领”这一消息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标志着阿富汗局势可能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这一事件的含义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潘杰希尔的战略重要性
1. 地理与军事位置
潘杰希尔省位于阿富汗东北部,靠近首都喀布尔(约200公里),是通往中亚的重要通道。其地理位置使其成为连接阿富汗北部与中部的关键节点,控制该地区可有效切断反对派的补给线,并巩固对全国的控制。

2. 抵抗组织的核心据点
潘杰希尔省长期由反塔利班的“北方联盟”残余力量(以马苏德家族领导)占据。自1990年代以来,这里一直是阿富汗境内唯一持续抵抗塔利班政权的地区。其失守意味着塔利班在军事上彻底消灭了最后一个主要反对派据点。

3. 象征意义
潘杰希尔曾被视为“自由之岛”,是阿富汗最后的希望之一。其被占领可能对国内外反塔利班力量造成心理打击,并加速政权更迭的进程。



二、这一事件的意义
1. 塔利班军事胜利的完成
此次占领标志着塔利班自2021年8月夺取喀布尔后,成功实现了对阿富汗全境的实际控制。此前,尽管塔利班在多数地区占据优势,但潘杰希尔省的存在让其未能完全“统一”全国。

2. 政治合法性强化
塔利班可能借此宣称自己是“唯一合法政权”,并进一步削弱国际社会对其“非民主”或“恐怖组织”的批评。同时,这将为其未来的国内治理提供更大空间。

3. 反对派力量的瓦解
若潘杰希尔省被占领,反塔利班势力(如北方联盟残余)可能面临重组困难,甚至彻底消失。这将减少阿富汗内部的政治分裂,但也可能导致更大的社会动荡。



三、阿富汗局势的未来发展趋势
1. 内部政治与治理挑战
权力整合:塔利班需要应对如何管理一个统一但资源匮乏的国家。其政权可能面临内部派系斗争(如“伊斯兰酋长国”与“圣战者联盟”之间的矛盾)。
经济困境:阿富汗经济高度依赖国际援助,若西方国家继续制裁或冻结资产,可能导致粮食、医疗等基本物资短缺,加剧人道危机。
人权与社会问题:塔利班可能面临如何在保守传统与女性权利、教育自由等问题上的压力,尤其是国际社会持续关注。

2. 国际反应
西方国家:美国和欧洲可能继续通过外交孤立或经济制裁施压,但短期内不太可能采取军事行动。部分国家可能寻求与塔利班达成“最低限度合作”(如打击恐怖主义)。
周边国家:巴基斯坦、伊朗等邻国的立场将影响局势。例如:
巴基斯坦可能希望塔利班控制阿富汗边境地区以防止极端分子渗透。
伊朗可能支持塔利班,但同时也需防范其与沙特等海湾国家的竞争。

3. 地区安全风险
恐怖主义扩散:若塔利班无法有效治理,可能导致“伊斯兰国呼罗珊分支”(ISISK)等极端组织活跃,威胁地区稳定。
难民危机:阿富汗局势恶化可能引发新一轮难民潮,对周边国家(如巴基斯坦、伊朗)造成压力。

4. 长期不确定性
国内分裂与抵抗:尽管潘杰希尔被占领,但阿富汗各地可能存在零星抵抗组织。塔利班需投入大量资源镇压,可能导致长期动荡。
外部干预风险:若局势恶化(如经济崩溃、人道危机),不排除美国或俄罗斯等大国以“人道主义”为由介入。



四、国际社会的应对
1. 援助与制裁的平衡
国际社会可能在施压塔利班改善治理的同时,继续提供人道主义援助。例如:
联合国呼吁保护妇女儿童权利。
一些国家可能通过“间接援助”(如通过非政府组织)维持对阿富汗的支持。

2. 外交承认的博弈
塔利班可能尝试争取更多国家的承认,但西方国家仍对其政权合法性存疑。例如:
欧盟可能以“人权条件”为前提与塔利班接触。
中国、俄罗斯等国可能更倾向于务实合作。



五、历史经验与现实对比
1990年代的教训:1996年塔利班首次掌权时,曾因治理失败导致国内崩溃。此次若重蹈覆辙,可能加速政权瓦解。
2021年的“闪电战”:塔利班在美军撤离后迅速夺权,但其合法性仍受质疑。潘杰希尔的失守可能进一步巩固其地位,但也凸显其对阿富汗社会的控制力不足。



六、结论
塔利班占领潘杰希尔省是阿富汗局势的重要转折点,标志着其完成了军事上的“全国统一”。然而,这一胜利背后隐藏着巨大的治理挑战:经济崩溃、人道危机、国际孤立等问题可能持续困扰阿富汗。未来局势将取决于塔利班能否有效平衡权力与社会需求,以及国际社会如何在道德与现实之间找到平衡点。

最终结果可能是:
短期:塔利班巩固权力,但面临国内治理困难和外部压力。
长期:若治理失败,可能引发新一轮动荡;若成功,阿富汗或进入“半封闭”状态,成为地区安全的隐患。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2021年8月31日—9月5日,塔利班用六天时间扫平了依托潘杰希尔山谷地带、割据附近十余县的最大残存军阀(哈卡尼集团除外)——“全国抵抗阵线”。从而,塔利班在形式上完全统一了阿富汗。此时,距离塔利班8月6日攻占第一个省会城市尼姆鲁兹省的扎兰季刚好一个月。

2021年8月31日,塔利班在确认美军已撤军后,开始大规模调兵遣将向潘杰希尔进逼,其主力是红色特种部队等中央直辖军以及由塔利班军事部副部长(负责北方作战)卡里.法西胡丁.巴达赫尚尼领导的塔吉克族塔利班部队(主要来自巴达赫尚省)。塔利班方面陆续拼凑的兵力达两万之众,潘杰希尔方面则在七千到一万人。塔利班的兵力约为潘杰希尔阵营(全国抵抗阵线)的三倍。

9月1日,塔利班占领萨朗隧道。

9月2日,塔利班与潘杰希尔方的谈判彻底破裂,原因是潘杰希尔开出的要求除了割据潘杰希尔(塔利班已经同意)外还要占据新政府30%的席位以及不得派员监视潘杰希尔。塔利班对此不能接受,因此不惜推迟新政府发表,对潘杰希尔方发起总攻。

塔利班的总攻,可能得到了巴基斯坦规模不详的技术支持;潘杰希尔方面,却没有得到他们期待的任何外援(除了塔吉克斯坦颁发的几枚勋章)。塔利班采取特种部队凭借夜战优势夺取战略制高点,在制高点建立火力点压制山口、河谷,炮灰部队正面冲击的战术;潘杰希尔方面战术上乏善可陈,主要是依托临时设置的野战工事死守。

9月3日夜,塔利班特种部队占领了全部战略制高点,控制了各大入谷山口。之后,塔利班分兵至少五路涌入谷口,开始攻打谷内大小城镇和居民点。

9月4日,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长(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是塔利班的长期领主)法伊兹·哈米德中将在喀布尔现身。不论他是不是坐镇此地给潘杰希尔之战下指导棋,显然都是巴基斯坦对塔利班的极大支持。

9月5日,塔利班各路部队在谷内完成会师,开始攻打省会的几个坚固设防据点。潘杰希尔方领导人在尝试谈判未果后开始突围。

9月5日夜,塔利班攻占潘杰希尔省会巴扎萨尔镇。潘杰希尔方重要干部渐次讨死,少数部队突围。潘杰希尔方领导人、前第一副总统萨利赫逃往塔吉克斯坦,小马苏德目前下落不明(有国内、法国两说)。[1]

塔利班占领潘杰希尔省后,发表了由当地塔吉克族亲塔土豪组成的省政府,并以巴达赫尚省的塔吉克族塔利班部队留守,还公布了把潘杰希尔建成国家公园的设想。

9月6日,塔利班宣布平定潘杰希尔峡谷。潘杰希尔方宣布转入游击战。至此,塔利班在形式上完全统一了阿富汗,也通过这一战向全国各派力量宣告自己不会容许有(除了自己以外)割据超过一省的大军阀存在。虽然如此,目前阿富汗依然有大量中小军阀和土豪割据;除此之外,所谓“伊斯兰国”的呼罗珊省等反塔利班的游击队也仍在活动中。

总的来看,潘杰希尔方的士气比加尼政府高很多,忠诚度更是较高。但是,他们把战略完全寄托在争取外援上,也没有得到阿富汗土豪的积极支持,连塔吉克族都没有多少响应(巴达赫尚塔吉克族反而变成了讨伐的先锋);武器、弹药、兵力都不足,对塔利班又战、和不定;这些都导致了他们迅速的失败。此外,比起加尼政权精锐部队在拉什卡尔加的坚守,潘杰希尔方在战术能力上也没有表现出优势。


平定潘杰希尔后,塔利班宣布新政府已经组建完毕,准备在不久后举行的复国大典上正式发表。塔利班还宣布邀请一些国家参加复国大典,主要是某大国、俄罗斯以及伊斯兰世界的一些重要国家(也即穆兄会—伊朗阵营)。


征伐潘杰希尔同时,塔利班还展开了经济重启工作。目前,塔利班已经确保联合国及其麾下机构继续向阿富汗提供援助。伊斯兰国家中,巴基斯坦、卡塔尔、阿联酋乃至于巴林(背后是沙特阿拉伯,当然沙特官面上依然反对塔利班)陆续向塔利班提供了物质和技术上的援助,伊朗实际上也对塔利班提供了帮助。某大国也允诺只要满足某些条件就会提供援助。这样,塔利班在经济上的燃眉之急也得到了缓解。当前,喀布尔的各学校均复课,但实行了男女别学政策;各大银行也已经开放,但仍然限制每个账户每周最高取款200美元(20000阿富汗尼)以避免通胀。然而,失业问题依然很严重,加上许多人担心塔利班日后会改变目前的政策继续复古,目前依然有大量人口向伊朗、巴基斯坦移民。估计,今年会有数十万人移民国外。


结论:

占领潘杰希尔省是塔利班在军事、政治、经济领域的一个重大胜利,暂时结束了阿富汗42年来的分裂局面;

塔利班以这一闪电式军事胜利向国内外宣告了自己不会容许未来阿富汗存在跨省的大军阀存在,当然省县级的中小军阀和县以下的土豪还会继续存在(因为她们本来就是塔利班自己的统治基石);

借此,塔利班在外交上和经济(争取外援避免直接崩溃)上取得重大进展,不但迅速得到了穆兄会—伊朗阵营的国家积极支援,也随即得到了与之对立的海湾君主国—“世俗”军政府国阵营(阿联酋、埃及、巴林等)的承认。虽然周边部分国家对塔利班依靠巴基斯坦援助统一全国产生不满和警惕,但在这种形势下为了避免塔利班完全倒向对立面带来更大损失恐怕也只有隐忍;

总体上,塔利班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都已经基本站住脚。国内虽然还有各种游击队,但最厉害的哈里发国呼罗珊省也就1000人,短期内都无法挑战塔利班。塔利班短期内的稳定统治已不可避免,其最大的问题已转移到内部,即能否避免内部分裂。目前,塔利班内部旁系的哈卡尼集团尾大不掉,有反客为主之势,是否会引起变乱有待进一步的观察。此外,塔利班进一步走向洋务化必然导致内部顽固派离心,哈里发国有望坐大;若转向顽固则必然引起买办、市民、野心土豪等各阶层各势力的不满,可能在外部势力支援下群起攻之;加之若要与列强协调则必须跟基地、OO运之类的教权派组织切割,这又可能引起变乱。由此可见,塔利班是否能处理好内部问题,是其政权能否长久维持的关键。若能进一步处理好内部问题,塔利班会建立起一个比较稳固的、以教权派封建主为主导的封建主—买办联合政权,而这个政权的政体或许可以称之“神权选举君主制”。

参考

  1. ^ 2021年11月初,小马苏德已确认逃往塔吉克斯坦,并前往伊朗等国展开外交活动。
user avatar

因为很多人被一些新闻媒体似是而非的宣传忽悠了

总是感觉,阿富汗的局势就是:

北方雄狮马苏德

民主自由阿富汗

恐怖分子塔利班

历史倒车正在开

其实,我一直分析的很清楚

塔利班是目前整个阿富汗最有前途的组织,不是今天是这样,而是十年前就这样了

阿富汗别的派别,基本上都是绝对绝对绝对的乌合之众

一个落后的伊斯兰世界的现状决定了,阿富汗的前途,目前的情况下,只能由塔利班领导。

各路军阀,无论吹得多牛,都是渣。

看看纽约客在阿富汗的报道

看看阿富汗军阀是什么货色


user avatar

前几天有不少媒体出什么小马苏德大破塔利班,杀伤多少塔利班云云,搞的好像是反攻,潘杰希尔这个事情,不需要什么军事知识,是需要常识:塔利班在被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连轰带炸打了20年,不但没有垮反而站位脚跟,装备越打越好,逼的美国人自己都撤走,而塔吉克人多少年没正经打仗了?

塔利班都身经百战了,现在装备也今非昔比,塔吉克呢?

外带一个在伊朗和英国读书长大的小马苏德------他才多大?所以是指望什么?

除非带着意识形态看这个事情,否则就客观的看,小马苏德根本从头到尾都没有机会,即便是塔吉克人有了一定装备,无非就是增加一点塔利班的难度。

另外,替美国人辩解一下,美国人也不算故意去收缴军阀们的装备,也不是故意打压阿富汗各路军阀,美国在阿富汗推行的是西方政治,说大普什图主义-------民主政治就是靠人头,美国又不是仅仅在阿富汗这么干,他在伊拉克也这么干,所以为什么现在伊朗能在伊拉克还站得住脚跟,人家什叶派人数多------有意见么?人家又不是专门针对阿富汗。

一切的一切还是最后归到塔利班头上,塔利班能在20年的高压打击下维持不垮掉,没有这个前提一切都不存在。这个组织的抗压能力极强,塔利班组织形式,作战方式我只有粗粗了解,但是并不细致,就这,我敢说我的理解超过中国主流媒体,不是我多能耐,是因为我没有直接照搬BBC,CNN之类的媒体。

大部分中文媒体都是直接照搬西方媒体------还都是那种CNN BBC的大媒体,没照搬全。

说多无益,截一个片段下来,关于塔利班的作战的:

塔利班的作战方式 https://www.zhihu.com/video/1418277971031945216

这类的纪录片其实有一大坨,我看了不少。你也不需要懂普什图语,懂点英语都看得懂。

这个片子拍摄于2013年到2014年,那个中间讲话的指挥官其实是比较有钱的,后来抛弃财富加入塔利班当了指挥官。

从塔利班作战来看:

第一,战前会有动员,尽管是宗教动员。

第二,战前会开作战会议,每个人都有发表意见的机会。

第三,作战已经非常娴熟,山头和山下配合的不错。

第四,士气高昂,有人唱歌,充满了宗教乐观主义精神。

第五,指挥官和战士同吃,不搞什么特殊。

这种伏击战遍布了整个阿富汗,就可想而知塔利班的部队战斗素质如何。

这种部队就是很难打,绝对的硬茬,不管他们是什么意识形态,不管塔利班这些军事指挥官有没有上过军校,他们都是从基层实战中打出来的,这是客观事实。

小马苏德读书的时候不是在伊朗就是在英国,养尊处优,和阿富汗到底有多大的联系?指望小马苏德打得过塔利班,就因为他在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和伦敦国王学院上过学?

几个菜啊,喝成这样?

片子里面的有个塔利班成员,在此后的美军报复中丧生,随后塔利班化整为零,再次潜伏起来,等待下一次的伏击。

美军在阿富汗的每一天,但凡动一下就会遭受塔利班这种伏击,为什么美军后来都不想出来了,这是有原因的。

user avatar

潘杰希尔省几天就被塔利班完全占领了,

而在阿富汗旁边的国家,有个省的叛乱力量,几十年过去了,还仍然是叛乱力量,在全省执行着法西斯主义教育,疯狂鼓吹法西斯主义。

唉。

user avatar

这意味着美国人比70年前的英国人差远了,撤的时候不会埋钉子。

我以前认为萨利赫拿了20亿资金,北方联盟出人,起码让塔利班恶心好几年,结果只是好几天。

我错了,高估了美国人统治世界的能力了,美国还是龟缩回来,安心过日子比较好。二次大战以前的美国,多么风调雨顺,岁月静好啊。

user avatar

潘杰希尔在塔利班展开全面进攻后六天落城也算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失去了巴达赫尚省塔吉克人的支援,潘杰希尔已经沦为死地,更不谈抵抗军把绝大部分工作重心放在争取外国援助而不是整军备战。

而且从一些事情上来看,潘杰希尔抵抗军内部并不团结。

8.19日抵抗军趁塔利班在巴格兰省无重点布防状态下,发动进攻,击杀二十余塔利班成员。

此时潘杰希尔当地人代表团正在喀布尔同哈卡尼谈判,哈卡尼呼吁小马苏德加入谈判。

8.21日,小马苏德宣布暂时停火,进行谈判。

然后就出了本次谈判名场景,哈利勒·哈卡尼称老马苏德是殉难者,小马苏德打电话向塔利班效忠。

8.26日,代表团宣布达成一致意见,主张和平解决问题,伊斯兰促进会同塔利班谈判,双方决定共同停火。

8.27日,小马苏德同塔利班第二次谈判破裂。

根据塔利班消息人士向新闻媒体透露

塔利班同意:

1:小马苏德进入十二人委员会

2: 潘杰希尔自治

3: 抵抗阵线保留武器

而小马苏德在与塔利班谈判的时候提出:

1、抵抗阵线代表应在新政府获得30%的职位;

2、所有任命的官员需要获得抵抗阵线同意;

3、抵抗力量将保留武器装备。

很显然塔利班不会答应这种要求。

8.31日,塔利班宣布谈判失败,全面进攻。

9.4日,潘杰希尔省城陷落前最后一次谈判

塔利班表示仍然同意潘杰希尔自治,保留武器,同时部分潘杰希尔人在新政府做官。

然后令人喷饭的来了

小马苏德在谈判中坚持的四大诉求,一个不能少:

1.新政府30%的名额比例

2.潘杰希尔省内部自治,拥有官员任免权。

3.不交出武器装备。

4.塔利班不得监视潘省以及进山投靠的避难者。

塔利班的答复是:第一条,可让潘杰希尔省的几个人进入部委任职。第二、三条完全答应。第四条不答应。

小马苏德拒绝了这一答复,声称他不是为了个人私利,而是为了开放包容的民主价值观。

于是结局大家都知道了……


个人猜测谈判反复无法达成意见,出现各种漫天要价(还是塔利班明显无法接受那种)可能是抵抗阵线内部不合的结果。

潘杰希尔本地人应该是满足于在新政府做官,保留自治和武器。

而萨利赫代表的政府军残军显然是无法接受这种条件,因为他们是外来户,潘杰希尔自治也终归是本地塔吉克人自治,而且他们也不被潘杰希尔土豪信任,据说潘杰希尔本地民兵拒绝他们进入山谷核心地带。

并且一些自估难以被塔利班新政府容忍的屑人,如Hasib Quwai Markaz,此人是前国家安全局(NDS)的赏金猎人,奉命追杀塔利班,但实际上,他却是喀布尔市井最臭名昭著的恶霸之一,被前内政部指控犯有谋杀、盗窃和勒索罪,同时还曾绑架男童给军阀当娈童,遭到通缉后遁入山谷。也需要更多安全保证。

于是就有了血盆大口的要30%政府比例,以及潘杰希尔不受喀布尔监管做国中之国的要求。

从这个角度思考,谈判始终无法达成一致,也是非常自然,潘杰希尔当地土豪们所满意的条件,是萨利赫等外来户难以满意的。

于是潘杰希尔当地人成为主和派主张接受现有条件,萨利赫之流组成主战派,要求更多权力分配和保证,要求以打促谈(当然如果能引发全国抵抗浪潮则是更好)。

同时根据塔利班潘杰希尔征伐军消息,最后时刻潘杰希尔省政府大楼内发生内讧,老马苏德部下潘杰希尔抵抗军发言人法希姆·达什蒂是被另一派打死的。

同群友讨论,小马苏德回国这一举措也不算昏招,他如果不回来,潘杰希尔人心恐怕就彻底散了,但是回国之后长期旅居国外他所依靠的只有父亲遗留下来的部将,还有马苏德家族在当地威望,从结果来看他没有压制住萨利赫这些外来户老江湖,在和与战之中轮番徘徊,最后家业六天就全没了。

潘杰希尔抵抗军的崩溃对于塔利班新政府的构建估计有很大影响,旧政府诸公,非塔利班系其他少数民族在政府的席位估计会比预想的少很多。

大概是预料到这一点,昨日伊斯兰促进会的领导人小拉巴尼正式宣布支持反塔利班武装,与其去抢那点残羹冷炙不如直接宣布反到底,待价而沽。本以为是失了智,现在看反而有几分高明之处。


根据今日塔利班公布的新政府名单中,所有高级官员均为塔利班成员,绝大部分高级官员为普什图族人,仅有一名乌兹别克人担任副总理、两名塔吉克人分别担任经济大臣和陆军参谋总长,哈扎拉人出身的高级官员一个也没有。

阿富汗塔利班一名官员称,在新的塔利班政府领导下,将禁止阿富汗妇女参加体育运动。 据《卫报》报道,塔利班文化委员会副主任艾哈迈杜拉·瓦西克在接受澳大利亚SBS广播公司采访时表示,女性板球和其他运动被认为既不合适也不必要。

潘杰希尔速败的影响比想象中的要大的很多,本来在进城初期表现出洋务色彩的塔利班,迅速突出了其原本的封建教权主义,但域外大国们在今晚的外长会议中仍然强调新阿富汗政府需要团结各民族、各派别,搭建广泛包容的政治架构。

《德黑兰时报》:德黑兰市议会以阿富汗的潘杰希尔命名了首都北部的一条小巷,以表达对与塔利班部队作战的阿富汗人民的同情。

伊朗持续变脸大概与塔利班没有在新政府中给哈扎拉人位置,同时拒绝承认贾法里学派的正统学派地位有关,不过伊朗还是比较克制,还在继续给塔利班石油。

user avatar

注定要灭亡的结局,也没什么好说的。

二十年前,苦苦抗塔的是他们;二十年中,当买办花天酒地贪污钱财的也是他们;二十年过去了,他们胜利的这段时间里,有建设好自己的国家吗?军阀有建设好自己的地盘吗?为什么二十年前,塔吉克人和哈扎拉人可以联手成立北方联盟,二十年后,塔利班就可以让塔吉克人作为攻占潘杰希尔的前锋呢?

阿富汗真正需要的不是女权,不是西方民主体制,而是一群有代表性的,把阿富汗当做自己的国家来对待的人所组成的政权。这是阿富汗顺利重建的重要前提!

user avatar

这次北方联盟一败涂地,总结下来几大原因:

1北方联盟在2001年跟随美军推翻塔利班入主首都喀布尔后,已经20多年没打过仗了。阿富汗战争主要是美军北约打。北方联盟军阀们文恬武嬉,逐渐失去战斗力。20年放羊足够让八旗铁骑变成遛鸟看戏的八旗废物。

2美国为了扶持喀布尔政府,砸了30亿美元在阿富汗修了一条2200公里环阿富汗高速公路。连接包括北方主要城市省会等各大战略要地。

坑爹的是,这条高速公路成为塔利班获胜关键。塔利班武装依托公路,调兵遣将后勤运输,很快攻占北方各省会城市战略要地。同时切断了北方联盟与中亚诸国边境线。离开海外援助,潘杰希尔山谷孤立无援。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阿富汗在1979年苏联入侵爆发战争前,20世纪50—70年代,阿富汗亲苏亲美左右逢源,苏联美国等投资在当地修了很多重要公路,比如喀布尔—贾拉拉巴德—巴基斯坦公路,喀布尔—马扎里沙里夫—苏联公路,喀布尔—坎大哈—赫拉特—伊朗公路,60年代美国援助坎大哈—喀布尔公路,60年代苏联援建阿富汗喀布尔—赫拉特公路,等等。在阿富汗兴都库什山脉崇山峻岭里修路架桥并不容易,光是坎大哈公路,50—60年代苏联就砸了8000万美元进去(那时一盎司黄金35美元,现在一盎司黄金能有1500~1800多美元)。后来苏联入侵阿富汗战争期间,这些公路既是苏联军队坦克装甲车等机械化部队运兵关键依托,也是阿富汗游击队打游击伏击苏军战场。

21世纪美国援助环阿富汗公路,除了把年久失修旧公路维修翻新,更重要的是把之前各地分散公路连接起来形成统一全国公路网。这一点非常重要,阿富汗公路交通运输直接跨越式飞升。做个比较,秦始皇万里长城,是把原来北方诸国抵御匈奴胡人的北境长城,比如秦国,赵国,燕国的长城连接起来形成统一万里长城;隋炀帝京杭大运河,是把原来已有的自然河流和古代已有人工运河(比如春秋战国时期吴国修的邗沟—淮扬运河)连接起来,成为贯通全国的交通大动脉。



3 这次塔利班外交很积极,而阿富汗周边大国也没有武力干涉扶持代理人战争意思。中国,俄罗斯,伊朗等都没有明确采取行动扶持代理人战争与塔利班为敌。

如果俄罗斯联合中亚诸国搞代理人战争,北方联盟还可能坚持更久。像叙利亚战争,巴沙尔阿萨德政府军一度龟缩至首都大马士革等沿海小片土地。但是架不住伊朗和俄罗斯出兵出力,俄罗斯更是亲自出马空军轰炸。结果巴沙尔残血反杀;反观萨利赫小马苏德,至今没有几个国家公开支持给钱给枪。

user avatar

打败潘杰希尔的不是塔利班,而是塔吉克人的内斗,塔吉克人打败了塔吉克人,巴达赫尚塔吉克取代潘杰希尔塔吉克。

对于阿富汗塔吉克人而言,“塔吉克”是由突厥语族群外称转的自称,基本上是与周围族群做区别时才存在的称呼。阿富汗塔吉克人地处山区,相互之间缺乏交流和互动没有归属感,当地的经济教育和现代化发展十分有限,百姓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民族主义。实际上各地塔吉克人没有多大的共同认同,家族和区域认同强于塔吉克认同。塔吉克人内部派系不比普什图部落少,除了中文网络上的高原(帕米尔)与平原之分,阿富汗塔吉克人内部还分各种派系,山上牧人和山谷农民之争,不同山谷农民家族的水源之争,山上牧民家族的草原之争,各地塔吉克人都是各自为一体系。现在的塔吉克共同认同,也全拜上次塔利班对塔吉克人无差别血腥屠杀所激发出来的,跟塔利班的矛盾大于派系矛盾才团结塔吉克人的。

上次美国等西方国家推翻塔利班后,潘杰希尔派系的塔吉克人变成了上层新贵族,尤其是当年的游击队中上层得到了权和钱,而他们却只给自己的家乡和家族谋求利益,对其他地区和家族塔吉克人毫无关心。而且各地塔吉克人派系声望不如潘杰希尔派,国家政治经济上被潘杰希尔派所打压,导致各地塔吉克人对潘家希尔贵族失去了信心,各地塔吉克人领袖眼红潘杰希尔,甚至潘杰希尔当地的不同家族底层塔吉克人都在记恨他们独自享受。

过去十几年,潘杰希尔旧游击队派系独自享受了喀布尔政权的好处,各地塔吉克人派系没有分到多少利益,各地塔吉克人只认潘杰希尔不认当地的贵族领袖。而且,这次塔利班没有上次一样一开始就对塔吉克人无差别烧杀抢掠,采取了极其有迷惑性的统战拉拢分化策略,拉拢被潘杰希尔打压的各地塔吉克人派系,拉拢过去没有得到权利分享的家族和派系,拉拢被潘杰希尔旧贵族土豪,拉拢了巴达赫尚省塔吉克人和帕米尔人,承诺帮他们脱离潘杰希尔的控制,承诺让他们各自统治本区域的塔吉克人。

所以,潘杰希尔打出反塔利班旗号后,各地塔吉克人相应的很少,反而很多地方塔吉克人控制系列投入或结盟塔利班,他们想利用塔利班削弱和消灭潘杰希尔系,然后各自划分自己的势力范围瓜分塔吉克人。


晚点讲潘杰希尔塔吉克人与巴达赫尚塔吉克人的恩怨。

user avatar

现在很多年轻人不知道当年的马苏德到底是啥人了,很容易被媒体一带就以为真是说的那种道德和能力兼备的阿富汗英雄。


马苏德这人,确实有潘杰希尔雄狮一说 ,前期和苏联的战斗也算配得上这个名号。那时候马苏德的战斗是保家卫国正义的,仗打的吧……毕竟是打苏联,有输不算什么,能保存下来已经很不容易了。

但问题苏联撤退之后,这位雄狮就真不怎样了。九十年代阿富汗一度军阀林立,马苏德的残暴和保守不逞多让。马苏德的部队军纪并不好,而且也是实行严格的伊斯兰教规。所以不要以为后来和塔利班为敌,就一定是开明人士。

前期马苏德这样倒也没多大问题,因为阿富汗的军阀们没下限的太多了。但后期随着塔利班起来,这些军阀纷纷快速失败。最直接原因就是,塔利班真的比这些军阀纪律好太多了,包括马苏德部队。熟悉战争的人都知道,纪律对于保证部队战斗力至关重要,塔利班是也保守,但对自己还是比较严格的,相比之下,其余军阀就真的一言难尽。反过来说,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军纪也往往是直接影响大家对这支部队的拥护程度。

所以,马苏德与塔利班的交手一败再败,退出喀布尔,撤往北部山区,一度只有阿富汗5%的国土。也就是到这时候,基于美国打击阿富汗的需要,鉴于当时阿富汗国内有影响力的军阀只剩下马苏德,这才给其支援,努力把所有反塔利班势力都糅合到他阵营里,并开足马力给其宣传,塑造成“阿富汗英雄”。


所以说,马苏德其人,能力确实也有,但是西方宣传的远过其实了,纯粹为了政治需要塑造的马苏德形象。而且,马苏德麾下理论上有着阿富汗国内所有反塔利班势力,但其实这种势力也是外部捏合的结果,并不稳固牢靠。这也是为什么马苏德在军事上始终无法给塔利班造成实质威胁的原因之一。


马苏德死在911前夕,运气确实不好。如果多活几个月,美军进入阿富汗,肯定要捧马苏德的,毕竟之前就算准盟友了。但反过来说,马苏德这时候死,倒是一定程度对自己名声是一种保全。毕竟马苏德这种残暴军阀,真的能比卡尔扎伊、加尼强么?他手下那帮乌合之众一旦坐了天下,又会搞出什么事情?


说了这么多,不过就是说,不要被现在一些媒体迷惑,真觉得马苏德留下的政治遗产有多大。马苏德本人都是当年不得已情况下,西方塑造的反塔利班英雄,本人道德和能力都那么回事,手下军队战斗力不足且后期已经主要就是乌合之众了。即便他本人时期,面对一代塔利班都毫无作为,现在指望他儿子这个一直在外国养尊处优长大的二代打个他的旗号,就能收罗靠谱的反对势力,实在太难。

其实倒可以说,反塔利班推出小马苏德做领导,说明真的真的没人才了,


所以,塔利班真正的对手从来不是这些军阀和反对派,国内反塔利班的组织无论能力还是道德基本上都远在塔利班之下,对付这些人并不难。真正难的,是今后治国的问题,既找到阿富汗发展之路,又不腐化堕落,这才是塔利班真正的难题。

user avatar

马克思曾经引申黑格尔的话说:“一切伟大的世界历史事变和人物,可以说都出现两次。第一次是作为悲剧出现,第二次是作为笑剧出现。”这次战争的形势也基本如此。

当20多年前北方联盟退居潘杰希尔和巴达赫尚的时候,不管他们之前的行为如何,在他们决定和塔利班作战的时候,是很有点悲剧色彩的,有一种不要塔利班占领全阿富汗的雄壮气概。就算如此,当时的北方联盟也仅仅保住了全国5%的地盘,如风中残烛,不绝如缕。今年小马苏德和萨利赫想要重演20多年前的那一幕的时候,事态已经变为一部荒诞剧。除了少数网络军事家以外,都看出他们绝不可能打退塔利班了。

首先从天时来说,当时的北方联盟得到了俄罗斯和印度的大力支援,其物质力量极为雄厚,甚至拥有直升机。在阿富汗战争爆发后,俄罗斯马上向杜斯塔姆的部队提供了坦克、“矢车菊”82毫米自动迫击炮,BMP步兵战车,ZSU-23自动高炮,D系列加农炮,直升机和5000万美元现金。由此反推,在阿富汗战争爆发前北方联盟最危急那段时间,俄罗斯给北方联盟的支援只会更多。这里不得不说马苏德真的有政治头脑,虽然他和苏联人打过仗,但为了抵抗塔利班,他情愿被某些人骂成是孝子也要和俄罗斯联合,跟有些魔怔人相比,真的是拎得清。

但现在俄罗斯和印度对小马苏德的态度非常冷淡,原因如前所述,除了一些网络军事家以外,都看出小马苏德难以成事。所以小马苏德的部队很难再像以前那样获得真金实银的帮助了。

其次是人和。之前北方联盟各军头虽然矛盾重重,但大体都坚决反抗塔利班,马苏德在军中素有威望,能激发属下的斗志和塔利班硬拼,这都是之前北方联盟能长期坚持的条件。而这一次美国拍屁股走人后,原来那帮军阀的气早就泄了,纷纷另谋出路。就连与塔利班有杀父之仇的卡尔扎伊也早就和塔利班私下往来,塔利班进喀布尔后他干脆直接输诚。甚至很多塔吉克族都加入了塔利班进攻潘杰希尔。所以小马苏德可谓是孤立无援,独木难撑。再加上小马苏德虽然面子上装得很威武,但他没有办法真正激发手下的斗志。这次潘杰希尔军很多士兵直接就领了塔利班的路费回家了。

最后从地利的角度来看,现在和20年前也早就没有可比度。由于有无人机侦察,塔利班可以避开潘杰希尔军的伏击。同时塔利班的部队在长期山地游击战中早就掌握了在复杂地形条件下连续作战的技能。潘杰希尔守军能靠山河险固和优势敌人长期对峙的时代早就一去不复返了。

从这三个角度分析,潘杰希尔军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基本失败的结局早已注定,只不过很多人不愿意承认而已。不过反塔力量并非毫无希望,塔利班内部矛盾和二十年前相比有增加的趋势。如果他们能做到长期坚持,争取群众支持,还是有等到塔利班自己出问题的机会。不过打铁还需自己硬,如果反塔力量自己做不到这两点,即便等到塔利班自己出问题也不过重启一场内战而已。

这次潘杰希尔军的失败其实并不令人意外,令人意外的是有些没有多少知识储备的人硬要站出来和专业人士对线,当然做人留一线,还是不点名,我们就称他为某先生吧。某先生自己敢说,却不敢让别人把他说过的话复述一遍。我们也就暂且照顾下他的这点点自尊心,改为文字引用吧。

据我国专家学者董漫远、李绍先的分析,认为阿富汗临时总统萨利赫、英雄之后小马苏德、以及乌兹别克族武装正在风起云涌进行的抵抗运动,左右不了大局。

董先生竟还用当年(1996)塔利班执政时,与北方联盟互不相下的旧事做依据。

这也是可悲,做为大国专家,先生们的思想在日新月异的世界里竟然是停滞的,依然还停留在唯武力论的时代。(且不说塔利班唯一拿得出手的武力,依然经不起端详,尚未经过硬仗的检验)

这段cue董漫远、李绍先两位先生的引文,虽然我没查到原文,但就L先生自己的说法,董漫远先生是给出了依据的(北方联盟被塔利班逼退)。如果L先生要质疑他的结论,也应该详细分析当年与现在塔利班和潘杰希尔军的力量对比有哪些变化,并给出证据。然而L先生的论据是什么呢?

实际上,在我个人看来,经过这20年,阿富汗的社会和民众的认识已与过去有所不同。

首先,阿富汗人民拓宽了眼界,见识到了世界主流政体的“小政府大社会”式的开明、多元、包容、进步(当然,同时又是腐败、低效、贫富悬殊) 。这种政体移植到阿富汗,多有水土不服,也问题横生,政客们贪污公行,贪生怕死。可是,比起旧有的制度和政体,毕竟有进步,也把底线拉高了。人民受到了更多的教育,有了更多的权力,也懂得自己有权发出反对的声音,有公开批评的权力,有抗议的自由,媒体众多且多元,社会空气宽松和自由,政府在很大程度上不得不透明化,并且民意前所未有的,必须受到一定重视。

这都和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封闭、保守、愚昧、血腥、残暴、反文明形成了太鲜明的对比。

看下来全篇都是空话套话,没有一点干货,全是从想象中推导出结论。人家董、李两位先生阐述自己的观点好歹还有论据,这个论据过不过硬是两回事,毕竟是有依据。某先生就厉害了,他认为小马苏德“得到一定民意的坚实拥护”。有何为证?有他自己的想象为证。不过这也不能怪他,毕竟网络上阿富汗的资料很少,干货要自己找,不像抗战史可以到处抄别人的东西。当然后来某先生还在对萨利赫没有任何了解的情况下强行尬吹:

然而喀布尔不战而沦,阿富汗人民一片绝望之际,萨利赫突然现身,声称他依然留在祖国,并且“不论如何都不会向塔利班低头”。

在人心涣散,手头尚无一支部队的情况下,他拒绝逃到国外去当舒适优渥的寓公。

短短几天就聚集起一支人马,退守当年民族英雄马苏德起家的潘杰希尔山谷,在加尼宣布辞职之后,根据宪法,萨利赫已成为阿富汗"临时总统"。

可惜的是他吹捧的萨利赫等人远不像他说的那样英雄好汉,见势不妙,马上就跑路了,徒留下某先生为他吹的肥皂泡流传在网络之中。

我只想告诉大家一句话,社会科学也是科学,希望大家不要迷信民科。萨利赫等人的失败,很大程度因为他们各种层面上都不对头,失去了阿富汗人民的支持,要与塔利班对抗,就必须和过去的自己决裂,以从零开始的勇气进行斗争。为了反对塔利班而硬把一些毛病很大的人吹嘘成希望和救星,全然不顾现实,只会被打脸。

最后借用某先生的话表明我对阿富汗前政权及其支持者的看法(原文在下面,另外不要问我鲁讯是谁):对于网络上一些抱残守缺的乌托邦遗孤们,就要用事实无情洗刷。 对于阿富汗的惨败,就应该实事求是,继续挖,不断的挖,挖掘原因,挖掘真相。又不是挖了某些人的祖坟,何乐而不为? 任那些阴沟里发出来的阴惨惨的叫声去哀号吧。得意中。

鲁讯说,要痛打落水狗。 对于网络上一些抱残守缺的乌托邦遗孤们,就要用事实无情洗刷。 对于苏联的惨败,就应该实事求是,继续挖,不断的挖,挖掘原因,挖掘真相。又不是挖了某些人的祖坟,何乐而不为? 任那些阴沟里发出来的阴惨惨的叫声去哀号吧。得意中
user avatar

只想说一下

美军修的,是环阿富汗双向2车道巡逻道路。

不是高速,不是高速,不是高速。

某些同学千万不要看着highway就自动脑补兔子双向6车道的国家高速……

user avatar

巴基斯坦亲自下场了,打不下来才怪。

唯一可惜的塔吉克斯坦,明明有能力干预,但背后有人不让他干预。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