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媒体称,塔利班发言人宣布阿富汗战争已结束,这意味着什么?阿富汗未来将何去何从?

回答
塔利班发言人宣布“阿富汗战争结束”,这无疑是一个极具分量的表态,标志着长达二十年的军事冲突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然而,这绝不意味着阿富汗问题的终结,反而开启了一个充满挑战和未知数的新篇章。

“战争结束”的含义:一个复杂的信号

从字面上看,塔利班的宣称意在表明他们已经掌控了全国,并结束了与先前政府及国际联军的军事对抗。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事实,随着美军及其盟友的撤离,以及喀布尔的陷落,前政府武装力量基本瓦解,塔利班确实成为了阿富汗事实上的统治者。

然而,这个“结束”并非是一个简单的句号,更像是一个带有复杂意味的逗号。

对塔利班而言: 这是他们多年斗争的阶段性胜利的宣告,是巩固其统治合法性的尝试,也是向国内外释放信息,希望被国际社会承认和接纳的信号。他们需要通过这样的表态来展现一种“稳定”和“秩序”的形象,以吸引国际援助和投资。
对国际社会而言: 这是一个重要的节点,标志着西方国家在阿富汗军事存在的正式终结。但“战争结束”并不等于“冲突平息”。西方国家更关注的是塔利班能否建立一个包容性政府,能否打击恐怖主义,以及能否保障人权,特别是妇女和儿童的权利。这些问题如果无法解决,外部冲突可能以其他形式延续。
对阿富汗人民而言: 对于饱受战乱之苦的阿富汗人民来说,这可能意味着一段时间的平静,但“战争结束”并不等同于和平降临。新的威胁、新的压迫和新的生存挑战可能随之而来。

阿富汗的未来:前路漫漫,挑战重重

塔利班的宣告开启了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审视阿富汗可能面临的走向:

1. 政治格局与治理:

塔利班的统治模式: 塔利班一直以来奉行其对伊斯兰教法的解读,建立一个“伊斯兰酋长国”是其明确的目标。这意味着他们可能会继续推行其保守的治理模式,限制妇女的权利,压制异见,并可能缺乏现代国家治理所需的包容性和多元性。
政府的构成与合法性: 尽管塔利班宣称建立了政府,但其组成人员单一,缺乏与各族裔、各政治派别以及妇女的代表性对话,其合法性在国际上受到广泛质疑。要获得国内稳定和国际承认,塔利班需要进行重大的政治改革,但从其过往历史和言论来看,这种改革的可能性并不大。
内部矛盾: 即使在塔利班内部,也存在不同派别和思想的差异。此外,阿富汗也存在其他武装力量,例如“伊斯兰国呼罗珊省”(ISISK),他们与塔利班是敌对关系,这可能导致新的冲突。

2. 经济与民生:

经济崩溃的风险: 阿富汗经济长期依赖国际援助,而随着西方国家撤离和制裁的压力,国家经济正面临严峻挑战。银行系统停滞、外汇储备被冻结、失业率飙升,这些都可能导致人道主义危机进一步加剧。塔利班政府缺乏执政经验和经济管理能力,能否有效恢复经济是个巨大的问号。
人道主义危机: 干旱、饥荒和贫困是阿富汗长期面临的问题,而战争的结束并未能立即缓解这些困境。国际援助的减少和政治不稳定将进一步威胁阿富汗人民的生存。
就业与生计: 大量人口依赖农业和非正规经济,而塔利班的政策可能会影响这些生计来源。例如,对女性工作和受教育的限制,将直接剥夺大量人口的经济参与权。

3. 安全与地区稳定:

恐怖主义的威胁: 虽然塔利班声称将阻止恐怖组织在其境内活动,但其自身也曾是恐怖组织的一部分。关键在于塔利班是否有能力、是否有意愿彻底与“基地组织”、“伊斯兰国”等其他极端组织划清界限,并对其进行有效打击。如果塔利班未能兑现承诺,阿富汗可能再次成为恐怖分子的避风港,对地区和国际安全构成威胁。
地区关系的变化: 塔利班的上台改变了地区力量的平衡。与邻国,如巴基斯坦、伊朗、中亚国家以及中国、俄罗斯的关系将变得更加复杂。这些国家可能会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与塔利班进行接触和合作,但也会密切关注其国内政策和地区安全动向。
难民潮的可能: 如果阿富汗国内局势持续恶化,经济崩溃,安全无保障,可能会引发新一轮的难民潮,对周边国家和国际社会造成压力。

4. 人权状况,特别是妇女权利:

倒退的风险: 这是国际社会最为担忧的问题之一。塔利班上台后,已经开始限制女性的教育、工作和行动自由。如果这种趋势延续,阿富汗妇女将重回被压迫的境地,这将是对人权原则的严重践踏,也将阻碍阿富汗社会的正常发展。
抵抗的可能性: 尽管面临巨大压力,但阿富汗女性和社会各界仍然可能存在各种形式的抵抗,争取自身的权利和尊严。然而,在塔利班的铁腕统治下,这种抵抗面临着极大的风险。

总结来说,塔利班发言人宣布“阿富汗战争结束”,更像是一个宣示主权和试图塑造国际形象的信号,而非事实上的和平降临。 阿富汗的未来充满了未知,它取决于塔利班能否克服其固有的意识形态限制,建立一个真正包容、有效率且尊重人权的政府;也取决于国际社会能否以一种智慧、务实且人道的方式参与其中,既要支持阿富汗人民的福祉,也要警惕潜在的安全风险。

可以预见的是,阿富汗接下来的日子不会平静。 这是一个国家在经历了二十年的战乱后,试图重建秩序的艰难过程,而这个过程将充斥着内部的权力博弈、经济的艰难转型,以及对人权和国家未来走向的深刻讨论和抗争。这场“结束”的战争,或许只是另一场漫长斗争的序曲。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臣等皆已战死,奈何陛下先逃。

反塔利班抵抗组织在接连几天的歼敌捷报之后,今天终于来了个大战损:

帽子哥是20年前老马苏德被炸时就在现场的家臣,今天差3天满20年,还是躺在了前线;剩下几位都是马苏德和政府军的老臣,干将,今天在BAZARAK战死。据马苏德说是巴基斯坦无人机所为。

州长所在地,皇陵,还送了三架完整的直升机,证明撤退的很匆忙。



萨赫利,小马苏德不知所踪。几小时后发了个檄文:

大概就是: 敦促“国际社会”帮助 , 并要求全面起义;

仗打完了,塔利班现在最重要的三件事:美国人扣的那100亿阿富汗政府资金,该把缴获的几十亿美元的武器装备卖谁,抱某兔的大腿。塔利班还是有些固定资产的:比如说巴格拉姆空军基地,耗资几十亿美元的战役级机场

在此起降的j16 可以有效的保护(主要还是威胁)印度洋的航运线,就是部署的成本比较大,美国人连吃的都是空运来的

伊朗来的石油管线现在可以经阿富汗 到国内,这些都是可以谈的嘛。

user avatar

来源如图

似乎终于不用再对消息的准确性表示怀疑了。

下一步国际社会对塔利班的关注,终于可以从内战完全转移到后续的政府结构与国内政策上。

部分前期碍于阿富汗内战尚未平息,无法承认塔利班政府的国家,会很快发出声明(当然主要是中东各国)。

国际社会承诺的人道主义援助也会陆续抵达。

针对国际社会是否会对塔利班政权予以认可,目前社会舆论的大部分观点,都是集中在塔利班下一步对境内恐怖组织的态度上。

但个人认为,要考验塔利班对恐怖组织的打击力度,是一个长期的,并可能引发大量争议的过程。

真正要快速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和援助,关键还是看塔利班能否建立起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具有包容性的政府。

只有一个代表了阿富汗各民族共同利益的政府,才能让国际社会相信塔利班政权不会在接下来的执政过程中因为种族冲突而再次陷入内战。

而兼顾了各民族利益的政府,也减少了外部势力渗透,拉拢,挑拨地方势力对抗中央政府的可能性。

即便在建国初期,阿富汗国内可能遭受因为经济困顿及粮食短缺造成的动荡。只要塔利班在利益和资源的分配方面相对公正,不引发其他族群的不满。

塔利班政权的延续性和阿富汗的稳定就还是可以期待的。

转载自观察者

德国政府的”松动“其实代表了一部分具有地区影响力和一定外交自主权的国家,在阿富汗事务方面的务实精神。(猜一猜马克龙会不会表态跟进?)

美国想要拉拢一票西方国家在接下来针对塔利班的国际政策上面持续地指手画脚,怕是不会那么容易了。

有意思的是,近期塔利班发言人表达了其希望加入中巴经济走廊的意愿。

而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明显影响到了巴基斯坦塔利班的核心利益。

如果阿塔要展现出连通阿富汗与中巴经济走廊的诚意,就必须要对巴阿边界地区巴塔的活动进行控制。

若是阿塔真得肯为了自身利益对巴塔动手,就代表着其对政权稳固的执着,可以忽略一切其它因素的干扰。

那么对境内恐怖组织的打击,在塔利班来说应该就不会是什么问题。

而用利益进行链接,这些年中国在一带一路的拓展过程中,已经获取了相当的经验。

在南海问题方面与东盟诸国矛盾的解决,走得就是这个路子。

说起来越南总理在召见中国驻越大使时,甚至还提出了邀请中国加入东盟的建议,说这样可以方便“南海共同宣言”的协商。

联想到越南前些年在南海问题上的强硬态度,实在是让人感叹共同利益才是解决一切争端的不二法则。

不怕你不想要,只怕你没需要。

若是阿塔真得肯为了自身生存做到那个地步,阿富汗捆绑到一带一路利益链条上的日子应该就不远了。

user avatar

反抗军占的位置,正好挡在喀布尔到莎车的高速公路线路上。

现在的阿塔背后是巴铁,巴铁背后是兔子。

几千溃兵挡在兔子的一带一路必经之路上,结局可想而知。

还是那句话:德不配位,必有灾殃。什么是德?有力有能有格局。


挡在兔子必经之路上的时候,应该好好想想,

我有几个师?

user avatar

阿富汗爱咋咋地吧

国内现在有一些人,动不动就跟个救世主似的;到处对各个国家指手画脚。但是对这些国家没有任何一点了解。包括中国。

我就奇怪了:明明对中国和其他小国没有任何了解,为什么要去对人家的道路指手画脚?

这也就算了,有些社达;看一些国家走美式制度或西方民主制度走得一团乱。不仅不认为这是制度不适合当地实际情况,反而说是所谓的人种问题。在他们眼里,西方制度最好,那些走西方制度一团乱的国家都是因为人种不行。

包括这次阿富汗,他们拿着拜登的话说:“美军是来反恐的,不是来帮他们建立民主政府的”

user avatar

“我爸爸57岁了,在战争中出生长大,现在都有孙子孙女了,战争还没结束。而我也快30岁了,还是这样的局面。阿富汗人真的太疲惫了。”塔利班占领喀布尔前夕,佳蓝向作者感叹道。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