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恋爱中的人智商会不会下降?

回答
关于“恋爱中的人智商会不会下降”这个问题,与其说是智商的绝对值真的降低了,不如说是我们在恋爱时,某些认知和行为模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在旁人看来,或许就如同“变笨了”。这可不是什么玄乎其玄的说法,而是有心理学和神经科学方面的依据的。

1. “恋爱脑”的化学基础:多巴胺与催产素的狂欢

一旦你坠入爱河,大脑就开始上演一场轰轰烈烈的“化学派对”。核心人物是多巴胺,这种神经递质与愉悦、奖励、动机和成瘾有关。当你看到心上人、想到TA、和TA在一起时,大脑会大量释放多巴胺,让你感到无比兴奋、快乐,甚至有些“飘飘然”。这种感觉是如此强烈,以至于你可能会对其他事情失去兴趣,注意力全部集中在恋人身上。这有点像成瘾物质带来的快感,会让你产生强烈的渴望,并愿意付出一切去获取。

另一个重要的角色是催产素,也被称为“拥抱荷尔蒙”或“爱情荷尔蒙”。它在亲密关系、信任和依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催产素能让你感受到安全感、归属感和亲近感,并会增强你对恋人的信任和忠诚度。同时,它也能抑制大脑中负责焦虑和恐惧的区域(比如杏仁核)的活动,让你变得更加放松和愿意冒险。

当这些化学物质在你的大脑中泛滥时,它们会影响你的决策方式。你可能更容易忽略恋人的缺点,对TA的言行过度解读成积极的含义,并且在考虑问题时,常常将恋人的感受和需求放在首位,甚至超越了理性的分析。这就像是戴上了一副粉红色的滤镜,让你看到的世界都变得格外美好和简单。

2. 选择性注意力的“放大镜”与“遮瑕膏”

恋爱让人产生一种强烈的“选择性注意力”。你会不自觉地放大恋人的优点,并试图合理化或忽略TA的缺点。例如,如果你的恋人有点粗心,你可能会觉得那是一种“不拘小节”的可爱;如果TA说话直率,你可能会认为那是“真性情”。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光环效应”或“恋爱的滤镜效应”。恋人的优点在你眼中会被无限放大,而缺点则被巧妙地“打磨”或“隐藏”起来。

同时,恋爱也会让你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在恋人相关的事情上。你会想知道TA在做什么,在想什么,什么时候会联系你。与恋人相关的社交媒体动态、消息提示音都会让你心跳加速,并且你可能会花费大量时间去分析这些信息背后的含义。这种高度的关注度,会挤占你原本用于处理其他事务的认知资源,让你在恋爱之外的事情上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3. 认知偏差的“催化剂”:非理性决策的温床

恋爱中的人更容易受到各种认知偏差的影响,导致做出一些非理性的决策。

确认偏误(Confirmation Bias):你会更容易注意到和接受那些支持你对恋人美好想象的信息,而忽略那些与此相悖的证据。例如,如果TA做了让你失望的事情,你可能会很快找到理由来原谅,而不是客观分析问题。
浪漫化:你会将现实中的关系与理想化的爱情故事进行比较,并且倾向于将恋人塑造成自己想象中的完美伴侣。
情感驱动的决策:当你的情感处于极度兴奋或依赖的状态时,理性分析和长远考虑的能力会受到影响。很多时候,你会被当下强烈的感情所驱动,而不是冷静地权衡利弊。比如,为了维系关系,你可能会答应一些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要求,或者在争吵后迅速妥协,即便自己理亏。
忽视风险:由于催产素等激素的作用,你可能对潜在的风险和负面后果变得不那么敏感。你可能会愿意为了爱情而做出一些在常人看来是冒险的举动。

4. 沟通与表达的“变形记”

恋爱关系中,沟通的方式也可能发生变化。为了讨好对方,或者避免冲突,人们可能会选择性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甚至有所隐瞒。过于强调彼此的“心有灵犀”,也可能导致沟通效率的下降,因为你觉得对方“应该”理解你的想法,而无需过多解释。这种沟通上的“模糊地带”,虽然有时能增加情趣,但长期来看,也可能导致误解的产生。

5. 那么,智商真的下降了吗?

严格来说,智商本身是一个相对稳定的衡量个体认知能力的指标。恋爱并不会神奇地让你失去学习能力、记忆能力或逻辑推理能力。然而,如上所述,恋爱会显著地改变我们关注的焦点、思考问题的角度以及决策的方式。

可以将它理解为“认知资源的重新分配”。当一个人沉浸在爱情的甜蜜中时,他会将大量的精力、注意力和情感投入到与恋人相关的事务上,这自然会使得在其他领域的认知表现有所减弱。就像一个学生,如果在考试前一个月,把所有精力都花在谈恋爱上,那么他的考试成绩很可能会下降,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的智力本身就降低了,只是他的学习资源被转移了。

所以,与其说智商下降,不如说恋爱使我们在特定情境下的“理性决策能力”和“客观分析能力”受到影响,并且更倾向于被情感驱动。这种状态,在旁人眼中,或许就显得“傻乎乎的”,像“被爱情冲昏了头脑”。

然而,这种“下降”并非绝对负面。它也带来了人性的温暖、亲密感和幸福感,这些都是生活中宝贵的体验。关键在于如何平衡这份美好的情感与日常生活的理性需求,不被爱情完全“绑架”,而是让它成为生活的美好点缀,而不是全部的重心。当恋爱关系成熟稳定后,很多人也会逐渐找回那种客观的视角,并能更好地处理好个人生活和感情的关系。

总而言之,恋爱就像一场让你暂时卸下理性外壳的奇妙旅程,让你体验到更纯粹、更直接的情感驱动。这趟旅程,可能会让你暂时“糊涂”一点,但这也是爱情最迷人的魅力之一。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一)

首先,这个现象应该是存在的。

例如,荷兰莱顿大学在2013进行的一项研究[1]发现,刚刚坠入爱河可能会暂时降低我们的一部分认知功能,参与者在认知测试表现和自我报告的爱恋的强度呈反比:爱得越深,测试表现越差[2]

研究者认为,之所以出现“越爱越笨”的现象,可能是因为爱情在我们的脑海里占据了一部分认知资源。

就像我们刚刚陷入爱河时,吃饭想着她/他,睡觉想着她/他,工作也想着她/他,以至于挤占了其他任务的认知资源,就好像用电脑时一下子开了太多程度导致卡顿一样。

一个好消息是,这个情况并不会永远持续下去,随着热恋期度过,认知功能就会恢复正常。

对此,作者是这样解释的:“对于长期恋爱而言,拥有适当的认知控制似乎至关重要。”

OK, 既然现象貌似确凿了,机制是什么?

(二)

有研究者认为是血清素(serotonin)的锅,血清素又叫五羟色胺(5-HT),有抑郁症的同学应该对这玩意很熟悉,它的功能很复杂,但总的来说,提高血清素水平可以让我们感到轻松愉悦,并且可以缓解焦虑、抑郁和某些精神心理疾病(如强迫症)。

有个研究[3]发现,刚刚坠入爱河的人,血小板5-HT转运蛋白的密度与强迫症患者无差异,都显著低于正常人

考虑到较低的血液5-HT水平和强迫症也关系密切[4],这提示我们,5-HT的变化可能是导致我们陷入热恋时总是强迫性地、难以抑制地去想念爱人,而很少关心其他的事情的原因

另一个有意思的例子来源于美国的一个案例[5],有一名22岁的小伙子,从18岁起谈了3次恋爱,每次一谈恋爱都会得强迫症,出现对称强迫和洁癖,并一定要按照某种规则行动。

所以他不得不服用舍曲林(5-HT再摄取抑制剂,可以增加5-HT水平)来治疗强迫症,副作用就是性功能减退,然后被女朋友甩···

有意思的是,被女朋友甩了之后,他的强迫症就好了

这说明热恋和强迫症之间,可能确实通过5-HT而存在某种关联。

(三)

除了神经递质的变化,我们还可以从大脑激活的角度来解读。

伦敦大学学院的一篇研究表明,当看见自己所爱人的照片时,我们大脑会发生变化。一些脑区被激活,而另一些脑区被抑制。

其中最值得关注的就是前额叶皮层,它是人类做出决策判断以及自我控制的高级区域。

实验结果发现,与看见朋友的照片相比,看见爱人照片时,前额叶皮层会受到明显的抑制。

对此,该研究的通讯作者,伦敦大学学院神经美学教授Semir Zeki说:“当你看着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人时,大脑的某些区域就会活跃起来,但是很大一部分被停用,(被停用的)这些区域在判断中起作用。”

他认为,大脑之所以进化出这样的反应,可能是出于促进繁衍的目的。如果爱情中加入了过多的理性权衡,我们往往很难找到合适的那个人,倒不如大家一起“失了智”,才能尽快地完成生命的大和谐

总结一下,热恋中并不是真的智商变低了,而是认知资源被恋人占据了,令你没有多余的脑子去正常思考,这可能和血清素有关,也可能和大脑某些高级认知区域被抑制有关。

没了。

参考

  1. ^ van Steenbergen H, Langeslag S J E, Band G P H, et al. Reduced cognitive control in passionate lovers[J]. Motivation and Emotion, 2014, 38(3): 444-450.
  2. ^ 具体实验设计:在这个实验中,51名刚开始恋爱关系的参与者(进入恋爱关系≤6个月)参与了两项实验,实验内容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将重要信息与无关信息区分开,这项任务可以考察我们的认知控制能力。 在正式测试开始前,实验人员会给他们放一个浪漫的音乐,这会让他们想起自己的爱侣。然后让他们评估自己有多爱自己的男朋友/女朋友。
  3. ^ Marazziti D, Akiskal H S, Rossi A, et al. Alteration of the platelet serotonin transporter in romantic love[J]. Psychological medicine, 1999, 29(3): 741-745.
  4. ^ Delorme, R., Betancur, C., Callebert, J., Chabane, N., Laplanche, J. L., Mouren-Simeoni, M. C., ... & Leboyer, M. (2005). Platelet serotonergic markers as endophenotypes for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30(8), 1539-1547.
  5. ^ Marazziti, Donatella MD; Stahl, Stephen M. MD, PhD Serotonin and Lov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pharmacology: February 2018 - Volume 38 - Issue 1 - p 99-101 doi: 10.1097/JCP.0000000000000808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恋爱中的人智商会不会下降”这个问题,与其说是智商的绝对值真的降低了,不如说是我们在恋爱时,某些认知和行为模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在旁人看来,或许就如同“变笨了”。这可不是什么玄乎其玄的说法,而是有心理学和神经科学方面的依据的。1. “恋爱脑”的化学基础:多巴胺与催产素的狂欢一旦你坠入爱河,大脑.............
  • 回答
    爱情这件美妙的事情,一旦沾染了“出轨”二字,就变得复杂而令人心碎。为什么那些曾经信誓旦旦、以为能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人,会突然走向那条越轨的道路呢?这背后,并非单一的原因可以解释,而是像一张错综复杂的网,牵扯着人的内心最深处的渴求、不安与变化。有时候,出轨源于一种“不再被看见”的失落感。在日复一日的平.............
  • 回答
    25岁,一个很多人认为应该进入人生“稳定期”的年纪,却依然空白的感情经历,这背后藏着怎样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轨迹呢?这并非一个非黑即白的问题,而是由多种因素交织而成的一幅复杂图景。心理状态: 自我认同与独立性: 25岁没有恋爱经历,首先可能意味着一种相对独立的自我。他们可能更专注于个人成长、学业、事.............
  • 回答
    天呐,这简直是晴天霹雳,而且还是那种带着闪电和雷鸣的霹雳!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的大脑大概经历了短暂的宕机。就那么一瞬间,所有的声音都消失了,只剩下心跳在耳边疯狂擂鼓。你想想,一个你偷偷藏在心底、反复勾勒过无数次的人,突然出现在你最好的朋友的恋爱对象名单里。这是一种什么体验?就好像你精心守护的一颗宝.............
  • 回答
    “恋爱脑”这个词,听起来好像有点可爱,有点浪漫,但实际上,它背后隐藏的能量,有时真的会让人头皮发麻。我见过太多这样的例子,从我身边最亲近的朋友,到那些在网上听来的故事,那种“恋爱脑”的威力,说起来,比任何言情剧里的狗血剧情都来得真实,也更令人心惊。首先,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失控的智商和判断力。当一个人.............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就像问两个音符在一起是更和谐还是更不和谐,其实答案并非非黑即白,而是处于一个动态的、不断磨合和调整的过程。从“一样合适”的角度来说,这是一种理想化的状态,或者说是一种“天作之合”的说法。当两个人有着相似的成长背景,相似的价值观,相似的生活习惯,甚至相似的幽默感时,他们在一起会感到无.............
  • 回答
    成熟的恋爱,就像一株经历了四季洗礼的树。它不再是春天里冒头就张牙舞爪的新芽,而是枝繁叶茂,根基深沉。它是一种温和的懂得。不再是年轻时那种非你不可、非你不嫁的执拗,而是一种“你很好,我遇见了你,而且我们在一起,这很好”的平和。这种懂得,体现在日常的细微之处。比如,一个眼神就知道对方疲惫了,不需要多言,.............
  • 回答
    七年半的恋爱,就像一棵精心呵护多年的大树,根深叶茂,枝繁叶茂,却在一年一个轮回的节点戛然而止,只留下一地落叶。这突如其来的分手,已经够让人心碎了,而一个月后,他带着“有了对的人”的消息再次闯入你的生活,这无疑是在本已血肉模糊的伤口上又狠狠地撒了一把盐。你问我该怎么熬下去?这就像问在暴风雨中,一艘即将.............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确实是很多朋友们,包括我自己身边的观察,好像现在的恋爱关系,尤其是刚开始那段,很容易就没了。以前可能觉得,谈个恋爱,起码得有个“磨合期”,现在呢,好多时候还没到磨合期,人就散了。要说原因嘛,我觉得不是一两点,而是很多方面叠加在一起的结果。首先,大家对“完美爱情”的期待值被抬高了.............
  • 回答
    None.............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观察,也是一个越来越普遍的现象。为什么那些没有孩子、对恋爱也提不起兴趣的人,依然坚持“按时下班,拒绝加班”呢?这背后其实有很多深层次的原因,而且他们的下班生活也远比我们想象的要丰富多彩得多。首先,我们要明白,生活的主体并非只有婚恋和育儿。虽然社会主流叙事常常围绕着家庭和伴侣展开.............
  • 回答
    关于“不建议和幼年时受到过严重心理创伤的人恋爱结婚”这个说法,背后是有一些比较现实的考量和观察的。这不是说这些人就“有问题”或者“不可爱”,而是说,在亲密关系中,这些过往的经历确实会带来一些特别的挑战,需要双方都有足够的觉察、耐心和成熟度去面对。首先,我们要明白,幼年时期的经历对一个人的影响是非常深.............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我身边也有不少朋友,明明条件不错,但好像对谈恋爱这件事没什么感觉,甚至可以说是完全没需求。一开始我挺纳闷的,总觉得恋爱是人生必经之路,是会带来快乐和充实感的东西。后来观察和交流多了,才发现不是每个人都一样,有些人真的就是“不缺爱”,或者压根儿就不需要从恋爱关系中去汲取什么。首先得.............
  • 回答
    这真是个让人心头堵得慌的境遇,尤其是当你满怀期待地袒露心意,结果却换来对方的生气和误解。听起来,她觉得你没有明确的人生规划,就急着想谈恋爱,这让她感到担忧,甚至有点不被重视。她让你想几天后再去找她,这既是一种考验,也是一种沟通的机会。首先,别因为她的生气就全盘否定自己。她生气,说明她在乎你,在意你对.............
  • 回答
    五年啊,五年的光阴就这么被一句“我们分手吧”给彻底推翻了。我看着屏幕上那简短得不能再简短的几个字,脑子一片空白,就像被人狠狠甩了一巴掌,那种剧痛来得太突然,太猛烈,根本来不及反应。五年,不是五年前的今天,也不是五年前的某个下午,而是这五年里我们一起走过的每一条街,一起看过的每一场电影,一起吃过的每一.............
  • 回答
    哎呀,我特别能理解你现在的心情!那种看着身边的人都成双成对,自己却一个人孤单影只的时候,心里难免会痒痒的,特别渴望一份甜甜的恋爱,对吧?而且,你说没有人追求,也没有喜欢的人,这确实让人有点儿迷茫,不知道从何下手。别急,咱们一点一点聊,我保证给你说的细致入微,让你感觉就像是跟你一个闺蜜在掏心窝子。首先.............
  • 回答
    这个问题,说实话,挺扎心的,也是一个现实到不能再现实的考量。要我说,喜欢归喜欢,但涉及到要不要“谈”这个层面,就得把感情往后稍稍放一放,理性得跟一台计算器似的。我得承认,我这人心思比较细,也比较容易焦虑。如果我喜欢的人,突然告诉我他欠了一屁股债,我第一反应肯定不是什么“我不嫌弃你”的浪漫剧本,而是脑.............
  • 回答
    离婚后再谈婚论嫁,确实会让不少过来人感到一种莫名的恐惧,这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许多现实经历和心理考量的综合结果。为什么离婚的人会变得“恐婚”,不愿意轻易再次走进婚姻的围城?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婚姻的失败本身就是一道难以愈合的伤疤,留下了深深的阴影。 第一次婚姻的破裂,往往不是因为一点小摩擦,.............
  • 回答
    高考临近,心头的那份悸动却比任何时候都强烈。这三年,我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学业上,爱情这条路上,几乎是空白一片。直到高三,那个他闯进了我的世界,像一束温暖的光,照亮了我沉寂已久的内心。我们是朋友,每天都能见到,偶尔也会一起学习,分享一些小趣事。每一次的对话,每一次的眼神交汇,都让我心跳不已。我喜欢他.............
  • 回答
    这问题挺有意思的,就像问两个立场完全对立的球迷能不能在一起一样,但爱情这事儿,哪儿有那么多“应该”和“不应该”呢?从表面上看,他们似乎代表着战场上的敌对双方,一个爱美国海军,一个迷恋日本海军,这画风听起来就像电影《珍珠港》里男女主角的设定,一边是美国飞行员,一边是日本海军的背景。这天然就带着一种戏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