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中餐是既不环保又不健康的「垃圾食品」吗?什么样的餐饮才算是健康又环保呢?

回答
关于“中餐是既不环保又不健康的垃圾食品”的说法,这是一种 非常片面和不准确的概括,并且很大程度上是误解。将任何一种菜系简单地贴上“垃圾食品”的标签,都是不公平且缺乏科学依据的。

下面我们来详细分析为什么中餐不应该被简单定义为不环保又不健康的垃圾食品,以及什么样的餐饮才算是健康又环保的。



一、 为什么说“中餐是既不环保又不健康的垃圾食品”是误解?

1. 中餐的丰富性与多样性:

菜系众多,烹饪方式各异: 中餐并非铁板一块,而是拥有八大菜系(鲁、川、粤、苏、闽、浙、湘、徽)以及更多地方特色菜肴。每种菜系都有其独特的食材选择、烹饪技巧和口味偏好。
例如,粤菜 强调食材的原味和鲜美,多采用蒸、煮、炖等方式,相对清淡健康。
川菜 虽然以麻辣著称,但也有很多川菜是以鲜香为主,如宫保鸡丁、鱼香肉丝等,也并非都是重油重辣。
苏菜 以精巧的刀工和清淡鲜美的口味著称,很多菜肴都注重食材的本味。
湘菜 和 徽菜 虽然有时口味较重,但同样也注重食材的新鲜和搭配。
烹饪技法多样: 中餐的烹饪技法包括炒、炖、蒸、煮、炸、烧、焖、扒等。其中,蒸、煮、炖、凉拌 等技法通常被认为是比较健康的,它们能最大程度地保留食材的营养,并且少用油。即使是“炒”,如果控制油量和火候,也可以是很健康的烹饪方式。
食材广泛: 中餐善于利用各种各样的食材,包括各种蔬菜、豆制品、全谷物、鱼类、禽类、少量肉类,以及各种香料和调味品。合理搭配这些食材,可以提供均衡的营养。

2. 导致“不健康”印象的常见原因(并非中餐本身的问题):

过度烹饪和重口味: 一些大众化或快餐化的中餐,为了迎合部分消费者的口味偏好,可能存在过度油炸、爆炒,使用过多的油、盐、糖和味精。这并非中餐烹饪的必然结果,而是 烹饪方式和食材选择上的偏差。
“垃圾食品”的定义误区: 真正意义上的垃圾食品是指那些营养价值低、但热量高、且通常含有大量添加剂、反式脂肪和饱和脂肪的食物。很多油炸食品、高糖饮料、加工零食才符合这个定义。而许多传统中餐并不符合。
外卖和速食化趋势: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很多中餐以快餐或外卖的形式出现。为了保证口感和配送,这些食品可能在制作过程中会增加一些油盐糖,甚至使用预制菜品,这会影响其健康度,但这 不代表整个中餐体系都是如此。
信息传播的偏差: 在一些西方媒体或文化语境中,对中餐的描述往往局限于某些常见的、口味偏重的菜肴,容易产生以偏概全的印象。

3. “不环保”的误解分析:

“不环保”的说法可能源于:
肉类消费高: 传统饮食中,肉类消费比例相对不高,但现代中餐可能会受到西式饮食习惯的影响,肉类摄入增加,而畜牧业是主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之一。
过度加工和包装: 一些中餐外卖的过度包装可能产生大量垃圾。
食材浪费: 在一些餐饮场景中可能存在食材浪费。
反驳“不环保”的论点:
蔬菜、豆制品、谷物的主导: 很多传统中餐以蔬菜、豆制品(如豆腐)和谷物(米饭、面条)为主食,这些食材的生产过程相对比肉类更环保。
就地取材的传统: 传统中餐非常注重“就地取材”,使用当季的新鲜食材,这本身就是一种环保的行为。
善于利用边角料: 很多中国菜肴善于利用食材的各个部分,减少浪费,例如用蔬菜根茎叶烹饪、用骨头熬汤等。
烹饪方式的节能: 蒸、煮、炖等烹饪方式通常比烤、炸更节能。



二、 什么样的餐饮才算是健康又环保?

健康又环保的餐饮,是 一个整体的理念和实践方式,它不仅仅局限于某个菜系,而是体现在食材选择、烹饪方式、食用习惯以及整个食物生产链条的考量上。

A. 健康餐饮的关键要素:

健康餐饮的核心是 均衡营养、适量摄入、少加工、多天然。

1. 多样化的食材组合:
丰富的蔬菜和水果: 确保每餐都有多种颜色、多种种类的蔬菜,以及适量的水果。它们提供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抗氧化剂。
优质的蛋白质来源: 优先选择鱼类(特别是富含Omega3脂肪酸的深海鱼)、禽类(去皮)、豆制品(豆腐、豆浆、豆干等)、蛋类。红肉(猪肉、牛肉、羊肉)可以适量摄入,但要选择瘦肉部分,并控制频率。
全谷物和复合碳水化合物: 选择糙米、全麦面包、燕麦、藜麦、玉米、薯类等作为主食,它们比精加工的白米白面提供更多的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稳定血糖。
健康的脂肪: 使用植物油(如橄榄油、菜籽油、茶籽油等),摄入坚果、牛油果、鱼类中的不饱和脂肪。避免反式脂肪(常见于加工食品、人造奶油)和过量的饱和脂肪(常见于肥肉、黄油)。

2. 科学的烹饪方式:
首选“低脂”烹饪法: 蒸、煮、炖、焖、凉拌、白灼、烤(非油炸式)、少油快炒。这些方法能最大程度地保留食材的营养,减少油脂摄入,避免产生有害物质。
控制油、盐、糖的用量: 烹饪时尽量少放油、盐、糖和味精。用天然香料(葱、姜、蒜、辣椒、香草等)和食材本身的鲜味来调味。
避免过度加工和精炼: 少吃油炸食品、加工肉制品(香肠、火腿)、高糖零食、含糖饮料等。

3. 合理的饮食习惯:
规律三餐,细嚼慢咽: 避免暴饮暴食,让身体有足够的时间消化吸收。
适量饮食,七八分饱: 了解自己的食量,不要过量,保持健康体重。
关注食物的新鲜度: 食用新鲜、当季的食材。

B. 环保餐饮的关键要素:

环保餐饮的核心是 降低食物对环境的影响,包括减少碳排放、节约水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减少浪费等。

1. 优先选择植物性食物(Plantforward diet):
蔬菜、水果、全谷物、豆类、坚果和种子: 它们在生产过程中通常比动物性产品产生更少的温室气体排放,占用更少的水和土地资源。
适量摄入动物性产品: 如果摄入动物性产品,选择对环境影响较小的选项,例如:
鱼类: 选择可持续捕捞或养殖的鱼类,避免过度捕捞的鱼种。
禽类: 通常比红肉(牛肉、羊肉)更环保。
红肉: 限制摄入,特别是牛肉和羊肉,因为它们的畜牧业是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

2. 选择本地和当季食材(Local and Seasonal):
减少食物里程(Food Miles): 食物从产地到餐桌的运输距离越短,产生的碳排放就越少。购买本地农产品支持当地经济,同时也更环保。
当季食材: 当季食材不需要反季节种植(如温室大棚),能耗更低,口味也更好。

3. 减少食物浪费:
理性消费,按需购买: 根据家庭人数和实际需求购买食材,避免一次性购买过多而造成浪费。
妥善储存食物: 学习正确的食物储存方法,延长食物保质期。
充分利用食材: 将食物的边角料(如蔬菜根茎、果皮)用于其他烹饪(如煮汤、制作酱料)。
“光盘行动”: 在外出就餐时,点餐适量,吃多少点多少,吃不完打包。

4. 支持可持续的农业和渔业实践:
有机食品: 支持使用有机肥料和无农药的耕作方式,保护土壤和水质。
可持续养殖和捕捞: 选择有环保认证的食品。
减少包装: 尽量选择包装简单的商品,或自带购物袋、餐具。

5. 节约能源和水资源:
在烹饪时,使用节能的烹饪器具,控制火候。
洗菜、洗碗时,注意节约用水。



总结:

健康中餐是存在的,且非常丰富。 很多传统中餐,如清蒸鱼、白灼蔬菜、菌菇汤、蒸饺等,都是健康且美味的。关键在于 如何选择和烹饪。
并非所有中餐都是健康或环保的。 油炸食品、高油高盐的菜肴、过度加工的食品以及大量肉类摄入,都可能导致不健康或不环保。
健康又环保的餐饮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选择。 它鼓励我们回归食材的本味,关注食物的来源和生产过程,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确保身体获得所需的营养。

因此,与其简单地标签化任何一种菜系,不如学习如何 智慧地选择和烹饪食物,无论是中餐还是其他菜系,都能吃得更健康,活得更环保。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先吐槽一下腾讯这篇报道里面对于中国肥胖率的描述

"25%的中国成年人超重或者肥胖。尽管这个比例当时还比埃及、墨西哥、英国和美国等国家低"

根据世卫组织的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

),BMI超过25的叫超重,超过30 的叫肥胖。按照一个1.75的普通男性为例子(排除肌肉特别发达的肌肉男等例外),超过76.5公斤叫超重,超过91.9公斤叫肥胖,提这么个例子是为了帮你想想超重的人是什么样,肥胖的人是怎么样。

也就是可以看出来,超重和肥胖之间差别还是挺大的,腾讯这里引用的数字把超重和肥胖放在一起了,于是中国的这一数字是25%,显得很惊悚。

其实一点不惊悚。

如果你再挖一下数字(

The World Factbook

),会发现如果只看肥胖(BMI超过30)比例的话,埃及、墨西哥、美国都在33%左右,英国是26.9%,中国是5.7%

所以说呢,中国超重和肥胖率虽然增长的很快,但是在赶英超美的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当然了,做人不能总是和人比短处,埃及、墨西哥、美国这些国家的肥胖率都排世界前20,中国排名152,这么比还没志气,要和更加好的人比你说是不是?腾讯的文章里面和日本比,那就和日本比嘛,日本的肥胖率确实比中国低,但是仔细一看也没低多少,中国5.7%,日本5.0%,中国排152位,日本排157位。

当然了,还有肥胖率比日本还低的,比如莫桑比克(158位),索马利亚(162位),乌干达(167位),卢旺达(170位),阿富汗(182位)等等,这些还真不好比。

结论:中国肥胖增长率是高,但是和其它国家的人比起来,中国的人还算不上胖,所以不要危言耸听。

=========================================

接下来说一下中餐的健康问题。

大前提:中餐里面很多菜确实算不上健康,但是看你怎么比了。

你如果拿100克水煮鸡胸肉和100克水煮西芹比热量,然后说水煮鸡胸肉热量高不健康,那你就是耍流氓。

你如果拿1000克水煮鸡胸肉和100克东坡肉比热量,然后说水煮鸡胸肉热量高不健康,那你也是耍流氓

香肠、腊肠这类风干腌制类肉食含有的热量大约是283大卡/100克,相当于6块洋快餐的炸鸡块(286卡)

6块炸鸡块,重量差不多是100克(

nutrition.mcdonalds.com

,这个比较里面比出来说100克腊肠的热量和100克炸鸡的热量差不多,那想说明什么?我想到的是猪肉这些红肉为主料的肉肠的热量居然和白肉、鸡架为主料的鸡块差不多,后者这种油炸的果然热量真高。

100克猪排差不多也是这么多热量,又能说明什么?我想到的是腌制的肉食品,居然和新鲜烹制的肉食品热量差不多,看来腌制过程在热量上贡献不大啊。

首先你要明白,洋快餐不等于热量超标。一个巨无霸215克,热量是550大卡,这个热量并没有高的离谱。反倒是你去正经的西餐厅吃一顿,汤、前餐、沙拉、正餐、甜点,再算上面包、饮料什么的,很容易一顿2500卡,和一顿巨无霸比起来才是真正的超标。所以拿中餐和洋快餐比不是很合适的标尺。

你一定要用中餐里面那些热量高的东西和别国菜里面热量低的菜式比,然后得出中餐不健康,你不是耍流氓是什么?你怎么不拿小葱拌豆腐和培根芝士卷比热量呢?

至于腾讯文章说什么中国人偏爱猪肉,猪肉是红肉不健康,吃红肉容易早死等等,你让喜欢吃牛肉的老外们情何以堪?

做菜健不健康关键是看做菜的人,腾讯的文章里面说一盆炒青菜900卡,青菜本身热量很低的,你可以自己算算要用多少油才能凑出900卡一盆。国外的中餐外卖一向油腻,倒是真有可能炒出900卡一盆的青菜来,你自己在家里炒或者去外面饭店吃,哪里可能900卡一盆青菜?食用油很贵的你们知道吗?


结论:腾讯的文章就是耍流氓。

===============================

想要健康,那你做菜的时候少放糖、少放盐、少放油就是了,你如果一定要做个蔬菜沙拉放半瓶橄榄油,好像油不要钱一样,那你不能怪沙拉不健康吧?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