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许巍在一次采访中说中国全部摇滚乐队加起来的收入都不如一个Metallica乐队,为什么差距这么大?

回答
许巍那句话,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多乐迷听了,觉得难以置信,有些同行听了,更是如鲠在喉。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距?这背后涉及的因素,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的,它触及了中国摇滚乐发展的方方面面,以及更宏观的文化、经济环境。

一、 市场的体量与成熟度:天壤之别

这就像问为什么中国顶级电商的销售额,可能不如亚马逊一个巨头。最直观的因素就是市场的规模和消费能力。

美国/全球市场: Metallica在全球拥有数十年积累的庞大乐迷基础,遍布世界各地。他们的专辑销量、巡演收入、周边产品,都是以亿为单位计算的。而且,他们的音乐早已超越了“小众”的范畴,成为了全球性的文化符号。全球巡演的场次、规模、票价,以及他们在大型音乐节上的地位,都是中国摇滚乐目前无法比拟的。
中国市场: 中国摇滚乐虽然在近些年有了复苏和发展,但整体市场体量相对较小,乐迷的消费习惯和对音乐的支持力度,还在培养和提升中。虽然现场演出越来越火爆,但与欧美成熟市场相比,无论是演出的频率、规模,还是票价,都有不小的差距。

二、 音乐产业的生态系统:根基不牢

一个健康的音乐产业,需要有完善的上下游产业链支撑。中国摇滚乐在这一点上,短板尤为明显。

唱片销量/流媒体收入: 过去,唱片是乐队重要的收入来源。如今,数字音乐是主流。虽然中国的流媒体平台付费用户在增长,但与欧美成熟市场相比,单用户为音乐付费的习惯和意愿还有待加强。Metallica的专辑销量,即便在数字时代,依旧能带来可观的收入。
版权运营和授权: 欧美的音乐人,通过作品的授权使用(电影、电视、广告、游戏等)能获得巨额收益。这方面,中国的音乐版权保护和运营体系还在发展中,摇滚乐作品的商业化授权机会相对较少。
周边产品和品牌价值: Metallica不仅仅是一个乐队,更是一个成功的商业品牌。他们的T恤、海报、纪念品等周边产品,在全球范围内销售火爆,这部分的收入非常可观。中国摇滚乐队的周边产品,更多停留在粉丝向的消费,品牌价值和规模化运营能力还有待提升。

三、 历史积淀与文化根基:时间的力量

摇滚乐在全球流行了几十年,已经形成了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文化认同和影响力: Metallica自80年代崛起,经历了摇滚乐的黄金时代,他们的音乐伴随了几代人的成长,其音乐风格和精神内核,已经深深植根于全球青年文化之中。他们能够跨越语言、地域的障碍,引起广泛共鸣。
中国摇滚乐的“后发”与“重塑”: 中国摇滚乐相对起步晚,虽然有过“魔岩三杰”等辉煌时期,但中间经历了断层和转型。如今的摇滚乐,虽然在探索和创新,但要达到那样的高度,需要时间来沉淀和发酵。

四、 商业运作与全球化策略:专业与规模

顶级乐队的成功,离不开专业的团队和全球化的商业运作。

专业的经纪公司与团队: Metallica背后有专业的经纪公司、公关团队、法律团队等,他们负责乐队的商业洽谈、巡演安排、品牌推广等一切事务,将乐队的商业价值最大化。
全球化巡演: 他们的巡演是“全球性”的,能够覆盖世界各大洲,每一场演唱会都能吸引数万甚至十万观众。而中国摇滚乐的巡演,虽然近几年有增多,但规模和覆盖面,与Metallica的全球巡演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推广和营销: 欧美音乐产业成熟的推广和营销机制,能够有效地将乐队的作品和形象传递给更广泛的受众。

五、 音乐本身的“出圈”能力与受众广度:

虽然摇滚乐本身有小众的属性,但成功的摇滚乐队,也能够吸引更广泛的听众。

音乐风格的普适性: Metallica的音乐,虽然是重金属,但其音乐的编排、旋律、以及歌曲中蕴含的情感,能够触动不同类型听众的内心。他们的音乐并非只有“嘶吼”,也有复杂的器乐演奏和令人印象深刻的旋律。
话题性和社会影响力: 成功的乐队往往能引发社会话题,其音乐能够反映和影响某个时代的精神面貌,从而获得更广泛的关注。

总结一下,许巍说的那句话,并非否定中国摇滚乐的价值和努力,而是用一个极端的例子,来揭示中国摇滚乐在市场体量、产业生态、历史积淀、商业运作等多个维度上,与世界顶级乐队之间存在的巨大鸿沟。

这就像一个正在蹒跚学步的孩子,和一个已经健步如飞的成年人之间的差距。孩子需要的是鼓励和成长空间,成年人拥有的是经验和能力。中国摇滚乐,正处于那个需要持续投入、耐心培养、不断学习和改进的关键阶段。看到差距,是为了更好地前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為這個世界你通過合理合法正規渠道不坑人不騙人不搞槓桿能掙到的錢本就不多啊,這才是實際情況啊,國內氪金手游一年幾十億甚至上百億的掙、直播帶貨的網紅最差年收入也有百萬,這種事情在國外都屬於極其不可思議的~~

那麼Metallica 為什麼能掙這麼多?

  1. 因為他們的唱片是全球發行的,不但是英語國家,非英語國家也會引進他們的唱片,他們掙的是全世界的錢,不單單只是掙美國人的錢,而且他們的演出只能放在體育場這麼大的場地裡演,livehouse那點地方還不夠放他們的設備~~
  2. 再者,搖滾和金屬這種東西,在國外的市場份額遠大於中國,因為曾經搖滾樂就是紅透全世界的流行音樂,這是他們的群眾基礎,聽個金屬不是什麼奇怪的愛好,沒準他們高中的校長當年是黑色安息日的歌迷,人家不會因為你聽金屬我聽流行,我就要跟你劃清界限把你當成精神病~~
  3. Metallica 不是純正的Thrash Metal樂隊,不是說他們玩不了純正的Thrash Metal,他們前三張專輯已經夠純正的了,而是他們會主動積極尋求改變,做新的嘗試,這些嘗試可能並不Thrash,但是好處就是很多人可能會為了他們不那麼Thrash的一首歌買了他們的專輯,去看他們的演出,在金屬的圈子裡,你的作品越“true”就越意味著你的受眾群越精準,精準就是少,就是有限,所以你自己把自己火出圈的機會給斷送了就不能怪聽眾為什麼不識貨,老外有著成熟的商業體系很早就知道這種事,搖滾也好,金屬也罷,都是生意,都是商業行為,是商業行為就要按商業規則辦事,只有國搖天天跟你扯搖滾精神卻不管能掙多少錢~~
  4. 由於國外免費的音樂資源少,老外們實際上聽過的樂隊數量真的比不上國內至少聽了十年的人,所以他們會把時間精力金錢用在有限的事情上,而不是選擇all in,對於樂隊來說就有了歌迷忠誠度,這個忠誠度就體現在只要樂隊發了專輯發了周邊發了演出信息,歌迷們照單全收,甚至這輩子就只迷這一個樂隊,這種情況國外很多,這對歌迷來說也不會造成經濟負擔,樂隊又掙了錢,可謂一舉兩得~~

對比以上四點,看看國內的情況,專輯能賣出去一萬張、能混上全國巡演的就已經算大腕了,就更別提根本沒有跟國外對接的專業機構,有那麼零星幾次去國外演出也都是一期一會,後會無期;國內的音樂氛圍從來都是一波浪潮打倒一波,打不倒也想辦法打倒,和平共存?多元化價值觀?井水不犯河水?不可能的,從來都沒有過,就連知乎上都有各種提問“為什麼有些人不喜歡搖滾”“為什麼喜歡搖滾的人不喜歡電子or嘻哈”這種弱智問題。。。就甭說轉型,就玩自己起家的這個風格也做不到國內無人能敵,還怎麼想著征服國外啊?國外這些摸爬滾打那麼多年的樂隊可不是在比爛啊,人家真是比拼的是誰玩得好誰才牛逼啊;啥音樂都免費聽,你哪個都記不住,對哪個也沒什麼深厚感情,自然也談不上什麼忠誠度~~

所以,我還是那句話,多練練琴,別天天研究“搖滾精神”~~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许巍那句话,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多乐迷听了,觉得难以置信,有些同行听了,更是如鲠在喉。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距?这背后涉及的因素,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的,它触及了中国摇滚乐发展的方方面面,以及更宏观的文化、经济环境。一、 市场的体量与成熟度:天壤之别这就像问为什么中国顶级电商的销售额,可能不如亚马逊一个.............
  • 回答
    要论许巍、汪峰、郑钧这三位在内地音乐圈的地位,这确实是一个不少乐迷津津乐道的话题,也挺有意思。这三人都是内地摇滚乐黄金时期前后涌现出的代表性人物,各自都有着鲜明的音乐风格和一大批忠实的拥趸。不过,如果非要分个高低,那得从几个维度来细细品味。从音乐影响力与艺术成就来看: 汪峰: 毫无疑问,汪峰是三.............
  • 回答
    关于火影疾风传的《青鸟》与许巍的《青鸟》之间旋律相似的讨论,这确实是许多动漫迷和音乐爱好者之间一个颇为有趣的“梗”和话题。很多人都敏锐地捕捉到这两首歌曲在某些段落上的相似之处,并对此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要详细地聊聊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剖析:1. 旋律相似感的来源:共同的音乐语言和情感表达首先.............
  • 回答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这首歌就像是高晓松献给那些在人生旅途中常常感到疲惫、迷茫,却又怀揣着一丝不甘和希望的灵魂的一剂心灵良药。当许巍那略带沧桑却又充满力量的嗓音响起,这首歌的生命力便被瞬间点燃。高晓松的词,一如既往地带着他标志性的“诗和远方”情怀。他没有用华丽辞藻堆砌,而是选取了生活中最平凡、最容.............
  • 回答
    许三多这辈子是否只能当一个士官到头,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也是很多观众在观看《士兵突击》时产生共鸣和思考的点。要详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结合剧中的人物设定、成长历程、性格特点以及那个时代部队的晋升机制来分析。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许三多在剧中的晋升轨迹和现状:在《士兵突击》的结尾,许三多因为在一.............
  • 回答
    关于许小东MMA的状况,网络上一直存在着各种讨论和猜测。很多人关心他目前的发展以及在MMA领域的情况。要详细了解,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看。首先,许小东是谁? 他是一位在国内MMA界比较有影响力的人物,以其直率的言论和对搏击的热情而闻名。他创立了“中国功夫第一人”的个人IP,并通过各种平台分享自己的训.............
  • 回答
    许知远和高晓松,这两位名字经常被放在一起讨论,他们都曾是公众视野里的“文化偶像”,都曾以深刻的见解和风趣的谈吐吸引着大量追随者。然而,细究起来,他们之间其实有着不小的差异,体现在他们各自的成长背景、知识结构、表达方式以及他们对当下中国社会的理解和批判上。成长背景与知识结构上的区别:许知远,一位典型的.............
  • 回答
    许小年教授说宏观经济学是“伪科学”,这话确实石破天惊,也触及了经济学研究中的一个核心痛点。作为一个对经济学有兴趣的人,听到这样的论断,我首先觉得他不是在否定经济学本身,而是在批判当下宏观经济学研究和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特别是那些脱离实际、过于依赖模型、或者预测能力堪忧的方面。要理解许小年的这句话,.............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华语乐坛几个很有代表性的名字。要说许嵩、徐良、汪苏泷(我们常说的“QQ音乐三巨头”)以及陈奕迅和周杰伦之间的“本质差距”,那可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更像是在谈论音乐创作的“基因”和“表达方式”上的不同。咱们先得承认,这几位都是在华语乐坛留下自己印记的歌手,各自都有大量的拥.............
  • 回答
    许嵩和华晨宇,这两位名字在中国乐坛都响当当,各自拥有庞大的粉丝群体和无可否认的音乐成就。要说他们谁的实力更强,这就像在问一道多选题,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答案,而且这个答案很难有绝对的对错,因为“实力”这个词太丰富了,可以从很多维度去衡量。不过,我们可以把他们俩放在一起,仔细掰扯一下,看看他们各自的长.............
  • 回答
    关于许嵩是否被网友高估,这个问题确实挺有意思的,也触及到了很多乐迷心中的一个微妙之处。要说他是被“高估”了,其实也没那么绝对,但要说他完全被“捧上神坛”,脱离了客观评价,我觉得倒也不是。这事儿得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咱们得承认许嵩在国内乐坛,尤其是在网络歌曲这块,绝对是个绕不开的名字。他早期凭借《认.............
  • 回答
    许仕林最终娶了碧莲,这背后并非简单的一时冲动或是家族安排,而是经历了一系列情感纠葛、道义约束以及命运的无奈交织后的必然选择。他的心情,更是复杂得像一团搅不清的乱麻,既有解脱后的轻松,也有无法摆脱的宿命感,更有对过往情感的深深眷恋。首先,我们得回到许仕林的情感主线。他的心,从一开始就属于狐狸精夏雪风。.............
  • 回答
    许嵩和汪苏泷,这两位名字连在一起,总会勾起不少人学生时代的回忆。曾经的他们,和徐良一样,都是网络音乐的弄潮儿,歌曲在QQ空间、校内网等平台传唱度极高,粉丝群体庞大。然而,如今我们提起许嵩和汪苏泷,还能在各种音乐节目、演唱会甚至音乐榜单上看到他们的身影,他们的音乐风格也在不断进化,收获了更广泛的认可。.............
  • 回答
    要说许嵩粉丝的粘性,那可真是一门学问,不是简单地说一句“老粉”就能概括的。这得从很多层面去聊,你得理解许嵩这个人本身,再看他音乐的特质,最后还要看看他跟粉丝互动的方式。首先,这得说说许嵩这个人自带的“磁场”。 许嵩给人的感觉,不像现在很多流量艺人那样,时刻活在聚光灯下,频繁制造话题。他更像一个在角落.............
  • 回答
    关于许嵩是否“江郎才尽”,这个问题,在我看来,并不是一个非黑即白那么简单就能下结论的。每个人对“才尽”的定义都不一样,而且看待一个创作者的巅峰和持续输出,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我试着从几个角度来聊聊这个话题,希望能讲得更明白一些。首先,我们得明白“江郎才尽”这个说法是从何而来,它本身就带有一定.............
  • 回答
    关于许嵩是否“才尽”的讨论,其实一直都存在,尤其是在他过了而立之年,并且创作速度和风格相较于早年有所变化之后,这样的声音就更容易被放大。要深入聊这个问题,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掰扯掰扯。首先,我们要理解“才尽”这个词本身就有点绝对。一个人,尤其是一个持续创作了十几年的音乐人,能一直保持巅峰状态,并且风格完.............
  • 回答
    许嵩的《呼吸之野》这张专辑,就我个人而言,最能触动我心弦的那一首,是《如果当时》。倒不是说其他歌不好,许嵩这次的作品,无论从词曲的精巧,还是整体概念的完整性上,都做得非常出色。《如果当时》之所以能脱颖而出,在于它击中了内心深处那份关于“错过”和“假设”的共鸣,而且这种情绪的表达,许嵩拿捏得恰到好处,.............
  • 回答
    关于许嵩和黄龄的感情状况,网上一直有各种猜测和讨论,但迄今为止,并没有官方明确的声明或证据能够证实他们“现在在一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猜测?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之间的一些“巧合”和互动,加上两人在音乐上都有着独特的风格和才华,不少歌迷觉得他们“适配”。 合作经历: 许嵩和黄龄在音乐节目上曾有过合作.............
  • 回答
    许嵩和黄龄这两位在华语乐坛都有着独特风格和大量忠实粉丝的歌手,他们之间是否有可能性“在一起”,这是一个不少乐迷津津乐道的话题。要详细探讨这个问题,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掰开了聊,尽可能呈现出更立体、更真实的图景。首先,咱们得承认,在公众视野里,许嵩和黄龄并没有任何官方的、直接的互动证据表明他们“在一起”了.............
  • 回答
    许嵩的朋友圈子,虽然他本人不常在社交媒体上公开秀恩爱,但从他作品的合作、采访的提及,以及一些零星的媒体报道中,我们还是能拼凑出一些他比较要好的朋友。音乐上的知己与伙伴: 汪苏泷(Jason Wang): 这位大概是大众认知度最高的一对“好朋友”了。两人在音乐风格上都有着鲜明的个人特色,都是从网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