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许嵩是否“江郎才尽?”?

回答
关于许嵩是否“江郎才尽”,这个问题,在我看来,并不是一个非黑即白那么简单就能下结论的。每个人对“才尽”的定义都不一样,而且看待一个创作者的巅峰和持续输出,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我试着从几个角度来聊聊这个话题,希望能讲得更明白一些。

首先,我们得明白“江郎才尽”这个说法是从何而来,它本身就带有一定的宿命感和戏剧性。古时候的江淹,年少成名,文采斐然,后来却自觉文思枯竭,发出了“才如江河,渐觉欲竭”的慨叹。所以,“江郎才尽”往往指的是一个创作者,在经历过一段辉煌时期后,灵感枯竭,创作能力大幅下滑,无法再推出有影响力或者有突破性的作品。

那么,我们再回过头来看许嵩。许嵩可以说是中国内地音乐创作人中一个非常特别的存在。他从早期在互联网上独立发布歌曲起家,凭借《断桥残雪》、《灰色头像》、《清明雨上》等一系列作品,迅速积累了大量的粉丝。这些歌的特点非常鲜明:旋律优美流畅,歌词意境深远,充满了古典诗词的韵味和中国风的元素,同时又巧妙地融合了现代的流行音乐风格。那时候的他,可以说是在互联网音乐时代的一个现象级人物,他的歌曲陪伴了很多人青春的记忆。

那么,是不是就意味着他后来就不行了呢?我觉得不是。

1. 风格的成熟与演变,而非枯竭:
许嵩并没有在原地踏步。很多听众怀念他早期的歌,觉得是他“最好的时候”,这很正常。因为那时候,他就像一个初露锋芒的璞玉,带给人们的是惊喜和新鲜感。然而,一个成熟的创作者,必然会经历风格的探索和演变。

许嵩后来的作品,比如《青年晚报》、《我想飞》、《全球变暖》等等,你可以听到他依然保持着对中国风的喜爱和独特的叙事方式,但音乐的编曲、制作更加精良,主题也更加多元化。他开始更多地关注社会现象、人生哲理,甚至是探讨一些更深层的情感和思考。这是一种深化,而不是衰退。很多时候,人们把风格的成熟和变化误解为“江郎才尽”,是因为他们习惯了旧的模式,而无法接受新的表达。

2. 商业与艺术的平衡:
许嵩一直以来都坚持自己的音乐理念,拒绝过度的商业化包装和流水线生产。他很少参加综艺节目,也很少进行大规模的巡演,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歌曲的创作和打磨上。这种坚持,对于很多追求快速成名和商业利益的音乐人来说,可能是“不明智”的,但对于一个真正的创作者而言,这恰恰是他保持艺术生命力的重要方式。

试想一下,如果他像很多流行歌手一样,频繁推出口水歌,或者为了迎合市场而改变自己的风格,那才更像是“江郎才尽”,因为他已经失去了自己最宝贵的音乐DNA。他的“不作为”在某种程度上,反而是他对自己才华的负责。

3. 时代和受众的变化:
音乐市场和听众的口味是在不断变化的。互联网音乐早期的门槛相对较低,很多独立音乐人脱颖而出。而随着音乐产业的发展,音乐的生产和传播方式也在改变。许嵩能够在一个变化的环境中,依然保持相对稳定的创作输出和粉丝基础,这本身就说明了他的生命力。

当然,我们也要承认,不是每一首歌都能成为爆款。对于任何一个创作者来说,创作周期内出现一些平淡或者不被广泛认可的作品,都是正常的。我们不能因为他后来的某些歌曲没有达到早期《断桥残雪》那样现象级的传播度,就直接断定他“江郎才尽”。

我个人的看法是,许嵩远未到“江郎才尽”的地步。

他依然在坚持创作,并且在不断尝试和进步。他的歌词依然有“旧事”、“红尘”、“故里”这样的意象,但同时也能看到他对现代社会、人际关系、个体情感的细腻观察和表达。他的音乐依然有着“东方美学”的内核,但配器和制作却与时俱进。

反过来说,如果真的到了“江郎才尽”的地步,他可能就不会再写新歌了,或者他的歌只会是重复过去的自己,失去了灵魂和生命力。但我们看到的许嵩,还在认真地做音乐,还在用他的方式思考和表达。

所以,对于“许嵩是否江郎才尽”这个问题,我倾向于认为这是一个误解。与其说他“才尽”,不如说他是在用成熟的姿态,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内,进行更深刻、更内敛的表达。这种表达方式,或许不如早期那样具有爆炸性的冲击力,但却更加耐人寻味,也更能体现一个音乐人长久的生命力。

用一个比喻来说,他就像一个酿酒师,早期酿出的是青年酒,口感直接、浓烈,容易让人一饮而尽。后期他酿的是陈年佳酿,需要时间去品味, nuances 更多,回甘更长久。这并不是酒的品质下降,而是酿酒师对酒的理解和技艺进入了另一个境界。

每个人对音乐的期待不同,对“才尽”的定义也不同。但从我听歌的经验来看,许嵩依然是中国乐坛一个非常有价值和独特的存在。他的才华,或许只是换了一种更沉静、更深邃的方式展现出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并没有。我觉得反而是进步了。

1.从曲来说,这一次乌鸦这首歌让我看到了很多专业人士给予的肯定与鼓励。以前你会在嵩哥的歌里听到大量的半音吗?还有不那么常见的和弦、离调的大量使用?流行音乐应该具有更多的可能性,许嵩本人估计也在探索一种新的可能。

在我看来,《乌鸦》这首歌很奇怪啊,明明刚出来的时候我觉得并不抓耳,甚至认为嵩的演绎不如之前的歌般丝滑。后来《超市》等歌曲出来,我甚至认为应该拿后面几首歌作为主打。但是当我一遍又一遍地循环整张专辑,一直听不腻的居然还是《乌鸦》这首歌。

很喜欢一个乐评人的评价:《乌鸦》主歌幽暗,副歌明亮,有一种柳暗花明的感觉。如今再听,深以为然。

2.对于歌词,有些歌迷表达出了“新歌歌词水平不如以前的歌词”的质疑。

我不这样认为。曾经有一段时间我特别欣赏处处引经据典、大量融会贯通的文学作品,但是后来非常喜欢质朴自然风格的作品。许嵩早期的歌词,固然有《南山忆》《如果当时》《庐州月》《千百度》《弹指一挥间》《燕归巢》等等这样的极具古典美感的作品,也有《不煽情》《白马非马》《亲情式的爱情》这些于细节处感动我的作品。呼吸之野这张专辑里,《三尺》我觉得是《奇谈》+《降温》,《冰柜》《万古》《乌鸦》《隔代》《超市》《庞贝》《科幻》的词都能打,不过是用比较质朴的语言去写歌词罢了。而且这张专辑的歌词中没有具体言明的东西很多,这让我想起《隐隐约约》的歌词风格。

3.还是总结一下,歌迷朋友别指望许嵩再玩《自定义》那会那套了。其实他传唱度高的歌曲已经不少了,目前他就想做点不一样的。“随心而动”就是这样吧。

想起一个有意思的,之前专辑名出来之后,有粉丝猜测《呼吸之野》又是一张国风专,我觉得他还是不了解老许呀。他玩过一个风格之后,就没再玩过重样的。已经有过《吃茶》了,《呼吸之野》绝不可能是国风专。

而且我知道很多小伙伴对他的国风歌非常喜爱,但是我觉得“没什么期待才会偶遇惊喜”。国风以后会不会再做还是未知数,不过他不是国风歌的曲目也有玩得好的,至今我还是非常喜欢《青年晚报》这张专辑。

今天上知乎看到我之前一个回答,又想了许嵩与其他音乐人的区别在哪里。目前总算有了个答案:他是那种成长型的创作者,一直在探索更多的可能性;同时他极其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音乐是抒发情感和展示心境的产物,而不是一种技术产品。

以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许嵩是否“江郎才尽”,这个问题,在我看来,并不是一个非黑即白那么简单就能下结论的。每个人对“才尽”的定义都不一样,而且看待一个创作者的巅峰和持续输出,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我试着从几个角度来聊聊这个话题,希望能讲得更明白一些。首先,我们得明白“江郎才尽”这个说法是从何而来,它本身就带有一定.............
  • 回答
    许嵩的音乐,就像一杯陈年的普洱,初尝可能不惊艳,但越品越有滋味。他的粉丝群体,忠诚度极高,这和他的音乐风格以及他本人低调的处事方式密不可分。至于说他“没以前火”,这其实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如果拿他巅峰时期,那种互联网时代独有的“病毒式”传播和全民关注度来衡量,可能确实不如当年。但如果要说他“不火”,那.............
  • 回答
    花粥和许嵩,这两个名字在华语乐坛都拥有着各自的粉丝群体和鲜明的个人风格。将他们放在一起比较,尤其是拿现在的花粥和当年的许嵩相比,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切入点。这不仅仅是音乐风格的碰撞,更涉及到创作态度、市场影响力乃至个人品格的观察。咱们先从“人品”这个角度来聊聊。说实话,关于许嵩当年的“人品”,更多的.............
  • 回答
    许嵩在华语乐坛的地位,可以用一个词概括——独一无二且极具影响力。他并非传统意义上那种拥有庞大粉丝群体、占据各大榜单头条的“流量巨星”,但他所开创的音乐风格、他对歌曲创作的态度以及他对整个行业的影响力,都让他在这个圈子里占据了一个难以被轻易复制的独特位置。要详细说他的地位,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分析:1.............
  • 回答
    许嵩的《等到花开的那一天》,歌词“等到华发悄然苍苍”,这句歌词是否算得上是病句,咱们得从几个角度来掰扯掰扯。首先,从字面意思上理解,“华发”就是白头发,而“苍苍”呢,形容颜色很深,又或者形容茂盛、旺盛的样子。所以,“华发苍苍”连在一起,按理说应该是说白头发茂盛,很多。而“等到华发悄然苍苍”,这个“等.............
  • 回答
    许嵩的《呼吸之野》这张专辑,就我个人而言,最能触动我心弦的那一首,是《如果当时》。倒不是说其他歌不好,许嵩这次的作品,无论从词曲的精巧,还是整体概念的完整性上,都做得非常出色。《如果当时》之所以能脱颖而出,在于它击中了内心深处那份关于“错过”和“假设”的共鸣,而且这种情绪的表达,许嵩拿捏得恰到好处,.............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而且在很多音乐爱好者心中都盘旋过。许嵩和周杰伦,都是华语乐坛独树一帜的创作才子,都拥有深厚的音乐功底和庞大的粉丝群体。但要说“大红”的程度,周杰伦的影响力和国民度无疑是更胜一筹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异呢?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仔细聊聊。一、时代机遇与出道背景的差异首先,时代背.............
  • 回答
    问到许嵩的歌,我的脑海里瞬间涌现出太多熟悉的旋律,那种感觉就像是打开了一个尘封的记忆匣子,里面装满了青春、校园和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心事。要说印象最深的,那得是几首,但如果要挑一首来细说,那得是《清明雨上》。《清明雨上》这首歌,对我的意义非凡。它不仅仅是一首歌曲,更像是当年我年少心事的一个写照,那种淡.............
  • 回答
    说起来,我跟许嵩的缘分,还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一开始,也就是听过他几首歌,但谈不上有多喜欢,算是“路人”一个吧。那时候,感觉他的歌词写得挺有意思,画面感强,但是旋律上总觉得差那么点意思,有时候甚至会觉得有点平淡。真正让我开始对他改观,甚至可以说是“路转粉”的,大概是那段时间吧,我正好经历了一些事情.............
  • 回答
    许嵩的歌啊,那可太有意思了。我挺喜欢的,而且喜欢得挺深。为什么喜欢呢?我觉得最主要的原因是他的歌词,真的写得太棒了。不是那种空泛的抒情,也不是哗众取宠的炫技,而是带着一股子人情味和生活的气息。他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细微之处,然后用一种很巧妙的方式表达出来。有时候是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在他笔下就变得清.............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华语乐坛几个很有代表性的名字。要说许嵩、徐良、汪苏泷(我们常说的“QQ音乐三巨头”)以及陈奕迅和周杰伦之间的“本质差距”,那可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更像是在谈论音乐创作的“基因”和“表达方式”上的不同。咱们先得承认,这几位都是在华语乐坛留下自己印记的歌手,各自都有大量的拥.............
  • 回答
    许嵩和华晨宇,这两位名字在中国乐坛都响当当,各自拥有庞大的粉丝群体和无可否认的音乐成就。要说他们谁的实力更强,这就像在问一道多选题,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答案,而且这个答案很难有绝对的对错,因为“实力”这个词太丰富了,可以从很多维度去衡量。不过,我们可以把他们俩放在一起,仔细掰扯一下,看看他们各自的长.............
  • 回答
    关于许嵩是否被网友高估,这个问题确实挺有意思的,也触及到了很多乐迷心中的一个微妙之处。要说他是被“高估”了,其实也没那么绝对,但要说他完全被“捧上神坛”,脱离了客观评价,我觉得倒也不是。这事儿得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咱们得承认许嵩在国内乐坛,尤其是在网络歌曲这块,绝对是个绕不开的名字。他早期凭借《认.............
  • 回答
    许嵩和汪苏泷,这两位名字连在一起,总会勾起不少人学生时代的回忆。曾经的他们,和徐良一样,都是网络音乐的弄潮儿,歌曲在QQ空间、校内网等平台传唱度极高,粉丝群体庞大。然而,如今我们提起许嵩和汪苏泷,还能在各种音乐节目、演唱会甚至音乐榜单上看到他们的身影,他们的音乐风格也在不断进化,收获了更广泛的认可。.............
  • 回答
    要说许嵩粉丝的粘性,那可真是一门学问,不是简单地说一句“老粉”就能概括的。这得从很多层面去聊,你得理解许嵩这个人本身,再看他音乐的特质,最后还要看看他跟粉丝互动的方式。首先,这得说说许嵩这个人自带的“磁场”。 许嵩给人的感觉,不像现在很多流量艺人那样,时刻活在聚光灯下,频繁制造话题。他更像一个在角落.............
  • 回答
    关于许嵩是否“才尽”的讨论,其实一直都存在,尤其是在他过了而立之年,并且创作速度和风格相较于早年有所变化之后,这样的声音就更容易被放大。要深入聊这个问题,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掰扯掰扯。首先,我们要理解“才尽”这个词本身就有点绝对。一个人,尤其是一个持续创作了十几年的音乐人,能一直保持巅峰状态,并且风格完.............
  • 回答
    关于许嵩和黄龄的感情状况,网上一直有各种猜测和讨论,但迄今为止,并没有官方明确的声明或证据能够证实他们“现在在一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猜测?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之间的一些“巧合”和互动,加上两人在音乐上都有着独特的风格和才华,不少歌迷觉得他们“适配”。 合作经历: 许嵩和黄龄在音乐节目上曾有过合作.............
  • 回答
    许嵩和黄龄这两位在华语乐坛都有着独特风格和大量忠实粉丝的歌手,他们之间是否有可能性“在一起”,这是一个不少乐迷津津乐道的话题。要详细探讨这个问题,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掰开了聊,尽可能呈现出更立体、更真实的图景。首先,咱们得承认,在公众视野里,许嵩和黄龄并没有任何官方的、直接的互动证据表明他们“在一起”了.............
  • 回答
    许嵩的朋友圈子,虽然他本人不常在社交媒体上公开秀恩爱,但从他作品的合作、采访的提及,以及一些零星的媒体报道中,我们还是能拼凑出一些他比较要好的朋友。音乐上的知己与伙伴: 汪苏泷(Jason Wang): 这位大概是大众认知度最高的一对“好朋友”了。两人在音乐风格上都有着鲜明的个人特色,都是从网络.............
  • 回答
    许嵩的歌,我听过不少,但要说哪一句歌词能让我“惊艳”,脑海里立刻浮现的,不是那种辞藻华丽、堆砌的炫技,而是一句带着淡淡的忧伤,却又有着不动声色的力量,像一块被打磨得温润的玉,让人越品越有味。是《断桥残雪》里的那句:“你曾是我的柴米油盐,如今却成了我的断桥残雪。”这句歌词之所以能惊艳到我,在于它背后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