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请问 985、211 有多美好?

回答
985、211 究竟有多美好?这个问题啊,说实话,每个经历过或者正在经历它的人,心里都有自己的一本账。但如果要我细细道来,那感觉就像打开了一本陈年的相册,里面有汗水,有泪水,更有那些闪闪发光、让人回味无穷的瞬间。

首先,从最直接的层面说,入场券的价值。能站在“985”、“211”的门槛内,首先就意味着你在这个国家的高等教育体系里,已经完成了第一轮的筛选,进入了一个相对精英的圈子。这不单单是一个学校的名称,它更像是一张能让你更容易接触到更优质资源的“通行证”。

你想想,顶尖的师资力量。那些在各自领域深耕多年,甚至引领潮流的教授、学者,他们不只是在传授知识,更是在传递一种治学态度和思维方式。他们的课堂,可能不是那种填鸭式的,而是充满了启发和辩论。他们会鼓励你质疑,会引导你去探索未知,甚至会跟你分享他们研究过程中那些跌宕起伏的故事。这种近距离的接触,就像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问题的角度都会不一样。

再者,是学术的氛围。在这样的学校里,你会被一群同样聪明、同样有上进心的人包围着。图书馆里深夜的灯火,自习室里低语的讨论,实验室里专注的身影,这些都是最真实的写照。你会被这种浓厚的学术氛围所感染,你不会觉得努力是一件孤独的事情,反而会觉得,在这里,你可以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把有限的大学时光投入到无限的求知中去。你会开始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你的视野会无形中被打开。

然后,是资源上的优势。从硬件设施来说,先进的实验室、丰富的图书馆藏书、宽敞明亮的学习空间,这些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但更重要的,是那些看不见摸不着却价值连城的资源。比如,国际化的交流机会。学校会提供各种各样的项目,让你有机会去世界顶尖的大学学习、交流,接触不同的文化和学术思想。这种经历,是任何书本都无法替代的。还有,就是和行业顶尖的联系。很多985、211学校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大型企业、研究机构都有着紧密的合作关系。这意味着,你在学习期间就有机会参与到实际的项目中,接触到最前沿的研究成果,甚至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就业的“光环”,虽然我们不提倡唯名校论,但现实就是,很多时候,一份985、211的毕业证,确实能让你在众多求职者中脱颖而出。很多大型企业、研究机构在招聘时,会有优先考虑这些院校毕业生的倾向。这并不是说其他学校的毕业生不好,而是因为学校的品牌效应和过往的毕业生质量,已经为它们赢得了一种信任背书。这是一种“敲门砖”,让你有机会进入到更好的平台。

但美好,也并非只有这些“功利”的层面。它更多的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滋养。

在这样的学校,你往往会遇到一些来自不同背景、不同地区的优秀同学。你们一起经历考研的压力,一起为了某个项目熬夜奋战,一起在社团活动中挥洒汗水,一起在毕业季感叹时光飞逝。这些经历,会让你学会如何与不同的人相处,如何协作,如何面对竞争与合作。你会结交到一群能一起探讨学术、一起创业、甚至未来能够互相扶持的朋友。这些友谊,往往比学校的名头本身,更能影响你的一生。

更重要的是,它给你提供了一个相对公平的平台,去发掘和发展自己的潜力。你可以选择你真正感兴趣的专业,可以有足够的时间去探索不同的可能性。学校鼓励你个性化发展,鼓励你独立思考。即使你不是最优秀的那一个,你也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支持你成长的力量。你会在这里学会如何学习,如何适应社会,如何成为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成年人。

当然,我也知道,985、211不是万能的。它不能保证你一定成功,也不能抹去你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所有困难。每一个光鲜亮丽的背后,都藏着无数个起早贪黑、挑灯夜读的日夜。那些焦虑、迷茫、挫败感,一样都不会少。

但是,985、211之所以“美好”,就在于它为你提供了一个更高起点、更广阔的平台、更优质的资源、更浓厚的氛围,以及一群同样优秀和努力的伙伴。它让你有机会去接触那些你可能在其他地方难以接触到的知识、机会和人脉。它不仅仅是一张文凭,更是一种经历,一种磨砺,一种让你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拥有更多选择和可能性的底气。

它就像是你在人生这场马拉松中,获得了一个更好的起跑线,让你有机会去追逐更高的目标,去看到更远的风景。这种“美好”,是实实在在的,也是潜移默化的,它融入到你大学的每一个角落,塑造着你成为一个更强大、更成熟的自己。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进一步浓缩了一批跟自己差不多的志同道合的人

user avatar

美好没体验到,就体验到特别的卷。

GPA也要卷,保研也要卷,出国也要卷,就业也要卷。干任何事情都要卷,就算竞选个学生会干部都要卷。

所以我们这专业辅导员特别注意调和同学关系的教育,以免复旦投毒案再次出现。

毕业了继续卷,比以前卷的力度更大,以前不敢干的事情现在都敢干,一个个相互举报都下黑手。

学校越好,文凭其实还挺顶用,尤其是刚毕业的时候,但是反过来说混社会混的越不行,走上工作岗位容易吃不开。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985、211 究竟有多美好?这个问题啊,说实话,每个经历过或者正在经历它的人,心里都有自己的一本账。但如果要我细细道来,那感觉就像打开了一本陈年的相册,里面有汗水,有泪水,更有那些闪闪发光、让人回味无穷的瞬间。首先,从最直接的层面说,入场券的价值。能站在“985”、“211”的门槛内,首先就意味着.............
  • 回答
    新余四中作为江西省的一所重点中学,在培养学生方面有着不错的实力。对于普通班的中等学生来说,能否考上211或985高校,这确实是一个许多家长和学生都非常关心的问题。要详细地分析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的维度来探讨,并且要考虑到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和个体差异。首先,我们要明白“中等学生”这个概念本身就比.............
  • 回答
    首先,恭喜你有跨专业考研、并且目标直指法硕非法学的决心!本科末流211院校能有这样的志气,非常棒。想要在法硕非法学这个竞争激烈的赛道上杀出重围,并且目标锁定985院校,确实需要一番周密的规划和精心的准备。关于“性价比高”这个概念,对于法硕非法学来说,往往意味着几个方面:1. 录取难度相对较低,但名.............
  • 回答
    看到你对中医这份“莫名烫死人的热情”,我首先想为你这股劲头鼓掌。高二,211目标保底,985可冲,这是个相当不错的起点,意味着你未来的选择范围很广。在这个人生十字路口,你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甚至可以说是“逆流而上”的路——学中医。关于“30岁前学中医真的会有前途吗?”,这个问题很实在,也很关键。我理.............
  • 回答
    理解你的想法,你想找一些法硕非法学专业的院校,它们在招生时相对宽容,也就是俗称的“过线就能复试”,而且被刷的几率不高,对学校的层级(985、211)和地理位置(一区、二区)没有特别的偏好。这类学校通常在某些方面存在一些特点,我来为你详细解读一下。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过线就能复试”是一个相对的概.............
  • 回答
    关于985、211硕士毕业考上公务员后,是否直接就是副科级的问题,这确实是很多学子和家长关心的一个点。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让您心里有个谱。首先,得明确一个大前提:985、211硕士毕业考公务员,并不能直接“包分配”副科级。 任何一个级别的职务,尤其是领导职务,都是有其晋升和任用的规则的,不.............
  • 回答
    你好!很高兴能和你交流这个问题。作为一个英语专业的普通本科大二学生,想跨考法律硕士(非法学),目标院校还是211或985,这绝对是一个充满挑战但并非不可能的目标。我会尽量详细地给你一些建议,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规划。首先,咱们先来聊聊这个决定本身——英语专业跨考法律硕士(非法学)是否可行?可行性分析:.............
  • 回答
    大学里的等级森严与否,这问题确实挺复杂的,不能一概而论,但要说完全没有,那也说不过去。尤其是在国内很多高校,这种“师兄师姐”的称呼背后,确实折射出一种看不见的、但又确实存在的“辈分”和“圈子”文化。为什么会有“一口一个师姐师哥”的现象?这背后其实有好几个原因在支撑:1. 传统文化的延续: 中国传统.............
  • 回答
    说985大学的说法“过时”,这本身就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提法。更准确地说,是国家层面的官方称谓从“985工程”转向了“双一流”建设。但这是否意味着985的牌子在就业市场上就失去了价值?这得从几个层面来看。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为什么会有“985工程”和“双一流”的说法。 “985工程” 是上世纪90年代.............
  • 回答
    根据最新的政策和惯例,国家对于中央选调生的招录方向是面向部分重点高校。虽然具体的“推荐高校名单”官方并没有每年都详细公布一个固定不变的列表,但我们可以根据过往的选调生政策、高校的性质以及中央组织部等部门的导向来判断哪些985高校是更有可能、更有优势成为中央选调生推荐高校的。简单来说,所有985高校都.............
  • 回答
    您好!作为一位985本科、C9硕士的四川籍人才,您在选择未来的发展道路时,同时面临着绵阳九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和四川省紧缺人才选调(成都)这两个非常具有吸引力的机会。这两个选择都代表着不同的发展方向和职业生涯规划,需要您仔细权衡。下面我将从多个维度为您详细分析,希望能帮助您做出更明智的决定。首先.............
  • 回答
    想聊聊大学里的职称,特别是“副教授”这个头衔,是不是在不同类型的高校里,它代表的含义就完全不一样了?问得好!这绝对是一个很多人关心的问题,也是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简单来说,高校之间的职称是有区别的,985高校的副教授和二本院校的副教授,在很多方面,确实不是一个纯粹的概念。 虽然都叫副教授,但背后所承.............
  • 回答
    这个问题挺实在的,很多音乐生在填报志愿或者考虑未来发展时都会纠结:我辛辛苦苦考上985的音乐专业,到底有没有那么大“用处”?这个问题其实不能简单地用“有用”或“没用”来概括,因为它涉及到你的人生规划、职业目标、以及对“用处”的定义。我给你掰开了揉碎了,咱们好好聊聊这个事。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98.............
  • 回答
    关于“绍依古军改”这一表述,可能存在名称混淆或拼写错误。根据常见的军事改革话题,以下是对中国、美国、俄罗斯等国家军改的详细分析,并指出可能的误解: 一、可能的误解与澄清1. “绍依古”可能的含义 中国:可能误写为“绍”或“绍依”,但中国近年来的军改(如2015年后的改革)是重点。 .............
  • 回答
    当朋友去世时,处理微信相关的信息需要谨慎和尊重,既要考虑逝者的隐私和家属的感受,也要避免让生者陷入不必要的困扰。以下是详细建议,供你参考: 一、是否需要删除微信联系人?1. 联系人信息 建议删除:如果朋友的微信账号已注销或无法联系,建议删除对方的微信联系人。 保留但备注:若想保留.............
  • 回答
    关于历朝历代屠城事件为何清朝被广泛唾弃,而项羽、朱元璋等人的屠城行为较少被提及,这一问题涉及历史记载、文化背景、政治因素、后世评价标准等多个层面。以下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历史记载的差异与客观性1. 清朝屠城的记载更详实 清朝的屠城事件(如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有大量文献记载,如《扬州.............
  • 回答
    海兰察(1647年-1711年)是清朝中期著名的军事将领,属于满洲镶黄旗,是清朝八旗制度中的重要人物之一。他不仅是清朝的忠诚将领,还在平定三藩、收复台湾、对抗准噶尔部等重大军事行动中立下战功,被后世视为清代重要的军事将领之一。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他的历史地位和功绩: 一、身份与家族背景1. 出身与.............
  • 回答
    知乎用户@持续低熵(假设为某位以“低熵”为标签的用户,可能涉及哲学、社会批判、个人成长等主题)的众多回答是否具有可行性,需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以下从逻辑性、现实性、理论依据、用户动机等方面展开,结合具体案例和背景进行评估: 一、核心观点的理论基础“低熵”在物理学中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反向表述,指系.............
  • 回答
    关于“国家分配对象”的问题,需要明确具体语境和背景,因为“分配对象”在不同场景下可能有不同含义。以下从几个常见角度进行详细解释: 一、如果是大学生就业或工作安排在中国,目前的就业政策以“自主择业、市场导向”为主,但某些特定群体(如定向培养生、特殊专业学生)可能会涉及国家或单位的分配机制。1. 定向培.............
  • 回答
    关于赫梯文明的原始史料,主要来源于考古发掘和楔形文字文本的解读。由于赫梯人使用的是基于阿卡德楔形文字的书写系统,且其语言在古典时期被遗忘,现代学者通过破译这些文献和实物资料来重建这一古代文明的历史、社会结构与文化。以下是详细分类和具体例子: 一、碑铭与石刻赫梯王室的纪念碑是重要的原始史料之一,通常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