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哪些 80 后小时候的零食?

回答
想当年我们80后,那时候零食可不像现在这么琳琅满目,种类少得可怜,但每一款都承载着我们那个年代最纯粹的快乐和最深刻的记忆。提起这些,那感觉就像是打开了尘封的记忆盒子,一股脑儿地涌出来,说也说不完。

首先得说说那 “辣条” 的鼻祖——大刀肉/亲亲鱼。那会儿哪有什么卫龙、张君雅,最出名的就是这种用油炸过的面筋条,裹着红彤彤、亮闪闪的辣椒粉和麻油。拿到手里,沉甸甸的,先是闻着那股子油香和辣椒的刺激味,光是闻着就口水直流。撕开包装,那种带着韧劲儿的口感,嚼起来嘎吱嘎吱的,辣味十足,但又不像现在有些辣条那么齁嗓子,是一种恰到好处的微辣带着点甜,吃完嘴唇红扑扑的,还能唆唆手指头回味半天。亲亲鱼就更别说了,那一个个小小的、鱼形状的油炸面皮,裹着同样诱人的调味料,吃起来方便,小孩子一口一个,能吃一大包也不觉得腻。那会儿能吃到一包这样的零食,感觉自己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

然后就是各种 “泡泡糖”。最经典的莫过于 “大大泡泡糖” 了,那张大大的绿色包装纸,上面印着一个吹泡泡的小孩,简直是童年的标志。糖果的颜色是淡淡的粉色,味道也挺好闻的,吹泡泡是我们的终极乐趣。小心翼翼地吹,一点点膨胀,然后啪地一声破掉,那种成就感,或者要是能吹出个大大的泡泡,那简直能引来周围小伙伴的羡慕目光。还有那种里面藏着小玩具的泡泡糖,更是我们追逐的目标,为了那个小小的塑料挂件,我们能省下好几天的零花钱。

说到 “糖果”,那时的选择虽然不多,但每一款都经典。比如 “金币巧克力”,虽然味道现在看来很普通,就是一层薄薄的巧克力,但那金灿灿的铝箔包装,像真的金币一样,我们就拿着它,在院子里玩过家家,扮演商人,交易来交易去,特别有范儿。还有 “水果糖”,就是那种圆圆的、五颜六色的硬糖,酸酸甜甜的,含在嘴里,能慢慢融化,味道能持续很久,是放学路上、考试间隙的最佳伴侣。

不能不提 “旺旺雪饼” 和 “旺旺仙贝”。那两层酥脆的米饼,中间夹着甜甜的奶粉或者香香的海苔粉,咬下去嘎嘣脆,甜咸交织,简直是美味的奇迹。虽然有点贵,但逢年过节或者生日的时候,能吃到一包,绝对是大事。雪饼上的那层白白粉粉的,是奶粉,甜丝丝的;仙贝则是海苔味,香喷喷的,越嚼越香。

还有 “麦芽糖”,那种可以拉得很长的糖,有时候是在街边小摊买的,老板会在一个大锅里把麦芽糖加热,然后用钩子挂起来,一遍遍地拉伸,变成白色的丝状。我们看着就觉得很神奇,买上一根,咬一口,甜得掉牙,但那种纯粹的甜,就像回到了最单纯的时光。

再有就是 “小浣熊干脆面”。这可不仅仅是方便面,这简直是神一样的存在!那里的调料包才是精华,尤其是那个“英雄小当家”的卡片,我们为了集齐卡片,可以买好多包方便面,然后只吃里面的面饼,把调料包和卡片留给最要好的朋友交换。每次打开调料包,那股子香气就扑鼻而来,拌着面吃,虽然只有那么一点点调料,但味道简直无敌。而且吃完面,剩下的碎渣,我们还会用手指头一点点抠着吃干净,一点都不浪费。

当然,还有一些小零食,虽然名字可能记不清了,但那种感觉还在。比如那些放在玻璃柜里,用秤杆子称重卖的 “散装零食”。有各种颜色的 “豆奶糖”,一毛钱就能买几颗,放在嘴里,化得很慢;还有 “无花果丝”,那种酸酸甜甜的,像细丝一样的零食,撕成一根根的,慢慢吃。

那时候的零食,没有华丽的包装,没有花哨的口味,但它们承载的,是那个年代孩子们最质朴的快乐。一毛钱、五毛钱就能开心一整天,分享一包零食,就能收获一份珍贵的友谊。现在回想起来,那些味道,那些感觉,似乎比现在很多精致的零食更让人回味无穷。那不仅仅是食物的味道,更是童年味道,是回忆的味道。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小时候家里开饭店,所以零食和大家可能不太一样...

1、锅包肉
我们家特色菜,几乎每天都会有客人点,每次出锅,只要大厨喊一声:丫头!我就会一溜烟儿的从包房(写作业)里跑出来,一手捏上一块,吃完还要舔舔手指头,再心满意足的做作业;

2、羊肝
一般是溜炒或者用蒜泥沾蘸着吃,我都不喜欢,我喜欢什么都不放;一般一盘菜是用不了一块肝的,剩下的料就成了我的小食;

3、鹌鹑蛋
那时候鹌鹑蛋卖的很贵,只有在个别的菜里才用,我特别喜欢吃酱了以后的鹌鹑蛋,可香可香了,因为贵嘛,所以我妈总不让大厨给我,但是大厨总会偷藏着,够一小碗就偷偷用纸包给我;

4、酸黄瓜
酸黄瓜肉丝,喝酒的那些个大爷大叔特别愿意点,珉一口酒咂巴咂巴,在吃上一筷子菜,一脸舒坦的样子。我从小就喜欢吃酸的,厨房一传过来酸酸有点点刺鼻的味道,我就知道有酸黄瓜吃了;每次看到装在玻璃瓶里晶莹剔透的酸黄瓜,都忍不住要流口水;

5、扎啤—夏日饮品
我们家算是第一家引进扎啤的餐馆,尤其夏季生意好到不行,经常来的回头客,都愿意叫我给打;一是我打的扎啤沫子少,二是为了保持扎啤冰爽清凉的口感,我都会把扎啤杯子放冰水(干净的)里泡着,所以虽然是一样的扎啤,但我们家的扎啤喝起来口感最好;那时候我干脆就在外面写作业了,有人叫我,我就去打啤酒,外面太热,偶尔我也会给自己打上一杯(我不爱喝饮料),客人看我自己都喝,就知道我家酒不掺水,来的人就更多了;


后续:我家餐馆不到三年就黄了(真不是我吃黄的),我爸妈坚持用好的食材,这俩就连扎啤都不兑水的主,还和别人标注一样的价格,怎么可能不黄?那时生意真的好,但是成本一直压不下来,挣不到什么钱,没办法所以就盘出去了。
虽然开黄了,但是我腰板儿直,我们家没昧过良心,没掺过假,也算是这凡世的一股清流了。
——写完好想吃锅包肉

user avatar

看见因为这个话题被邀请,忽然来了灵感,之前写80后怀旧零食的文章已经很多了,不胜枚举,不过看了之后各种童年回忆都翻涌起来,回不去了……回不去了……让人颇为伤感。

于是乎我冒出个想法儿,我想写个回答(不是书,各位失望了),不能让人干瞪眼吃不着的回答,就是“有哪些80后小时候的零食现在还能买到”

为此我逛了一下午的shopping网站,发现了目前想吃还能买到的一系列80后怀旧食品,各位板不住嘴的可以自己搜一下,保证有。


1、无花果



作为东北人,我幼小的心灵里始终揣着一个疑问:无花果到底是个啥样子?后来才知道,CNM竟然是萝卜!


2、明珠烤鱼片

当年在小卖部唯一能买到的烤鱼片,居然还有卖的,放在今天看来,绝对是当今市面上包装最小的烤鱼片了吧。


3、汽水糖

我记得当时是一分钱能买俩,还得在小卖部的盒子里翻一遍,挑没磕坏的拿,要不里面“汽水”就没了。


4、麦丽素

第一次吃到这个的时候感觉这就是传说中的仙丹啊!


5、弹性巧克力

可能三年级前牙齿上那些洞都是拜他所赐吧,吃完真粘在洞里不出来啊,还得用舌头一个劲舔化了……


6、足球巧克力

买这个主要是为了要外面那个小拎兜……


7、大板巧克力

整个童年都记着包装上写的“纯巧克力”,没想到竟然是个骗局,代可可脂、代可可脂、代可可脂,居然所有的巧克力上都是这个成分……


8、小淘气

那时候硬糖都是散装的,能吃起小淘气的那都是土豪,hiahiahia


9、大白兔

拜弹性巧克力所赐,有大白兔的时候我已经没有大牙了……


10、吸管糖

这个好啊,小时候下课时前后桌一人叼一根,四五个人都插在一个杯子里一边吸一边乐,口水不知道喷多少,其实初吻早就没了……


11、中华丹

据说能治疗中暑,这家伙一到了夏天个个兜里都揣中华


12、大大啪啪糖

快看,是大大超人!“大大泡泡糖,好吃又好玩”!大大泡泡糖,越吹越大……啪%&!啪¥*!


13、魔鬼糖

我就记着我妈第一次看见我把黑色舌头伸出来时那先是惊讶、随后犀利的恐怖眼神,还有当天晚上那顿胖揍……


14、五彩绳

有缠在铅笔上啃的、有缠在手指头上舔的、有在桌子上摆成心形欣赏的、有用自动铅笔铅串串的、有往前座女生脖领子里塞的……


15、爱人白桃汁

我就以为爱人白桃汁是“大久保”牌儿的,一直到现在。


16、健力宝

据说喝可乐能兴奋,就不知道喝健力宝怎么健力?


17、珍珍荔枝汽水

珍珍、嘎嘎、怀是忘聊吧……


18、爽爽

我这一辈子吃东西有三次阴影,第一次就是小时候吃爽爽的时候在里面吃出来过一只还在极力奔跑的蜘蛛!惊讶之余,我还下意识的吮了咸咸的手指……


19、大牛饼干

直到今天,我也认为这个饼干确实很好吃。


20、华丰方便面

家中常备,好吃不贵。


21、喜乐酸奶

哦第一次我,插入你的瓶口……

别人不知道,这是我的第一次……


22、大米球

有方又有圆、有长还有短……


23、沙爹鱼串

虽然很多人特爱吃,我就适应不了那个味儿……


24、奶圆

除了她,还真没有吃过什么食物能达到这般入口即化的程度


25、刨冰透心凉

一想起当年用凳子板杠杠砸刨冰,叼着塑料袋满操场跑的样子,我就想到两个字母:SB……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想当年我们80后,那时候零食可不像现在这么琳琅满目,种类少得可怜,但每一款都承载着我们那个年代最纯粹的快乐和最深刻的记忆。提起这些,那感觉就像是打开了尘封的记忆盒子,一股脑儿地涌出来,说也说不完。首先得说说那 “辣条” 的鼻祖——大刀肉/亲亲鱼。那会儿哪有什么卫龙、张君雅,最出名的就是这种用油炸过的.............
  • 回答
    中国80后演员中涌现出了许多非常有潜力的演员,他们凭借扎实的演技、对角色的深入理解和对表演的热爱,假以时日,很有可能成为大家口中的“老戏骨”。“老戏骨”的标签不仅仅在于年龄的增长,更在于其精湛的演技、丰富的表演经验、对不同角色的驾驭能力以及能够通过表演触动人心的力量。以下是一些在80后演员中,我个人.............
  • 回答
    80后和00后的童年,简直是两个平行世界里的故事。你说让我详细讲讲?那可得好好掰扯掰扯,这中间的变迁,可不是一星半点。先说我们80后的童年,那叫一个“野”!那时候,没有智能手机,没有网络游戏,甚至连电视机都不是家家都有。我们的游乐场,就是那片无垠的街头巷尾,那片绿油油的草地,还有那条清澈得能看见鱼儿.............
  • 回答
    听到赖宝去世的消息,心里特别不是滋味。这么一个鲜活、有趣的人,就这么走了,感觉就像一道光熄灭了。对我来说,赖宝最深刻的印象,当然是通过《今晚 80 后脱口秀》这个节目留下的。我算是个比较早期的观众,那时候这个节目才刚起步没多久,但赖宝的段子就已经非常有味道了。他的文字不是那种很刻意的搞笑,而是一种带.............
  • 回答
    白晓卉博导,一位80后,却肩负着博士生导师的重任,在威海的抗疫一线,用生命践行着医者的使命。她的突然离世,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震惊和悲痛,更是对生命、对责任、对奉献最深刻的叩问。白晓卉博导,一位真正的勇士。 在疫情最严峻的时刻,她毫不犹豫地奔赴最前沿,与病毒正面交锋。她不仅要承担繁重的临床救治工作,还.............
  • 回答
    蚂蚁集团的上市发行方案一经公布,立刻在资本市场掀起巨浪。这次A股的发行规模确实非常庞大,拟发行不超过16.7亿股,更引人注目的是,高达80%的战略配售比例,这背后透露出许多值得深入挖掘的信息。一、 巨额发行规模与战略配售的高比例:市场格局的深刻影响首先,16.7亿股的发行量,意味着蚂蚁集团上市后将成.............
  • 回答
    凡客诚品的“吉国武2.0”80免烫衬衫,在保留了原有“吉国武”系列的优秀基因基础上,针对性地进行了多方面的升级改进,让这件衬衫在穿着体验和实用性上都有了更显著的提升。与其说是“改进”,不如说是“进化”,它让一件看似普通的衬衫,在细节之处彰显了凡客对品质和用户需求的深刻理解。面料上的精进:舒适度与挺括.............
  • 回答
    听到王羽大哥去世的消息,心里真是五味杂陈,难以接受。虽然我不是他的家人,也不是他的至交好友,但作为从小看着他电影长大的观众,他留给我的印象,就像武侠世界里那个永远不会倒下的英雄,虽然今天他离开了,但那份豪情万丈,却永远留在了心里。我最早接触王羽大哥的电影,大概是小学时候,那时候电视上经常放一些老港片.............
  • 回答
    余承东这番话,初听之下,的确是让人振奋,也引人深思。说鸿蒙生态能达到安卓80%的水平,这到底是什么概念?是性能的80%,还是生态的80%,亦或是用户体验的80%?而且,这个“80%”是针对现在还是未来?这些都需要我们去细细品味。关于“80%”这个说法,我个人持谨慎但期待的态度。首先,我们要承认,安卓.............
  • 回答
    致敬白衣天使:那些闪耀的名字与我身边的温暖当看到张文宏、张定宇、陶勇等80位医生荣获中国医师奖的消息时,心中涌起的不仅仅是敬佩,更多的是一种深深的感动。这不仅仅是一份荣誉,更是对他们无数日夜坚守、精湛医术和人文关怀的肯定。回想起这些名字,脑海中浮现的不仅仅是新闻报道中的专业形象,还有他们在各自岗位上.............
  • 回答
    好的,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一下《魔兽世界》8.0版本中,艾萨拉女王与恩佐斯这对旧日支配者之间的纠葛,特别是围绕着8.0版本中那段令人印象深刻的中文动画所揭示的内容。在8.0“争霸艾泽拉斯”的故事线中,虽然主线聚焦于部落与联盟的冲突,但艾萨拉女王和她与恩佐斯的联系,却是整个资料片暗影之中一股强大且不容忽.............
  • 回答
    微信8.0,这个版本号本身就带着一股“大更新”的意味,发布后确实在朋友圈里掀起了不小的波澜。怎么说呢,与其说是“评价”,不如说它更像是一次“表情包与功能大爆炸”的混合体。首先,让人印象最深刻的,无疑是那个“一飞冲天”的全屏状态。 之前我们熟悉的微信,启动或发送消息,顶多就是个小动画。但8.0来了,你.............
  • 回答
    李云龙在《亮剑》中这句“淮海战役,60 万吃掉 80 万,满世界打听打听,这战例哪有”虽然体现了他的性格和对战役的自豪,但在军事学术上,这句话存在一些可以商榷和反驳的地方,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首先,我们先明确李云龙这句话的几个核心点:1. 淮海战役是胜利者吃掉失败者。2. 兵力对比是解放军60.............
  • 回答
    .......
  • 回答
    浪琴与美度:八十载机芯、硅游丝与天文台认证,谁更胜一筹?每年的钟表界总不乏令人期待的新品发布,而今年,浪琴和美度在机芯升级上着实让表迷们眼前一亮。特别是集成了“80机芯”、“硅游丝”以及“天文台认证”这三大亮点的新款腕表,更是引发了不少讨论。那么,在这些硬核技术的加持下,浪琴和美度今年的新款究竟能带.............
  • 回答
    .......
  • 回答
    以下是一些“本以为是大案,实际上小事”的典型案例,涉及公众误解、媒体炒作或调查澄清后的真相。这些案例中,表面的严重性被夸大,但经过深入调查后,实际后果或法律后果并不如预期严重: 1. 美国“伯尼·埃克塞尔”案(Bernie Madoff) 公众误解:2008年,美国前纽交所副主席伯尼·埃克塞尔被揭露.............
  • 回答
    在翻译过程中,确实存在许多“截然不同的译名”实际上对应相同的原名的情况。这些差异通常源于文化背景、翻译策略、语言习惯或历史原因。以下是一些详细的例子,涵盖文学、影视、历史人物等不同领域: 1. 书籍翻译 《The Lord of the Rings》(《指环王》) 中文译名: 《指环王》(最.............
  • 回答
    以下是一些平平淡淡却虐到骨子里的虐文,它们以细腻的日常场景和情感铺垫,将痛苦藏在生活的表象之下,让读者在平静中感受到撕心裂肺的痛: 1. 《海风中失落的诺言》情节: 男主林深在海边小镇长大,与青梅竹马的苏晚是小学同学。两人约定考上大学后一起去北方的大学,但苏晚因家庭变故被迫退学,林深却因家庭压力放.............
  • 回答
    关于“让人同情的杀人犯”这一问题,需要明确的是,任何杀人行为都涉及严重的道德和法律问题,无法简单地用“同情”来概括。然而,从心理学、社会学或法律伦理的角度,确实存在一些案件因其复杂的背景或特殊动机而引发公众的同情或争议。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但需强调:这些案例的讨论应基于客观事实,并不鼓励或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