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题主对朋友的描述,让我联想到心理学中的一个名词——apathy,可以理解为无感、漠不关心、无动于衷等,听起来似乎很”凉薄冷漠“。
实际上,Apathy并不是一种罕见的体验,我们每个人都可能在某一段时间或某个问题上经历过这种无感。Apathy是一种”没有感觉“的感觉,也是一种”没有情绪“的情绪。听起来有些难以理解,但以下的这些常见”症状“可能会令你感到一丝熟悉:
总结来说,Apathy是一种与周边解离的、无回应的、漠不关心的态度。
凉薄冷漠是如何形成的?
事实上,这种”无感“的确有可能与生理性相关联,它既有可能成为某些病症的特征(例如:精神分裂症、失忆症),也有可能与营养不良、大脑的边缘系统障碍等有关,也可能由某些不良生活方式或生物缺陷造成。
但值得注意的是,Apathy也可以是由于童年时期以及人生中的一些重大经历对我们造成了心理上的影响。所以,我们就着重分析心理因素对于apathy的影响。心理学家Leon Seltzer博士列举了以下几种apathy可能的心理成因:
从本质上来讲,apathy是一种对于未来的无望感——它实际上是一种认定人生的圆满和幸福全部都不可期望、也不可获得的感觉。有学者认为,这种“无感”带给我们的负面影响,甚至可能比仇恨、厌恶等情绪所带来的更加深层。这是因为,它既会导致我们态度上“漠不关心”,又会在行为上使我们“无所作为”,这种不关心和无作为会导致个人和社会双层面的进步停滞,危害极大。
如何改变凉薄冷漠的状态?
前文提到,Apathy是一种无情绪的情绪,也就是说,处在这种状态下的人,很难因为满足感的驱动、或是由于对现状的不满而产生想要做出改变的动力。这就意味着,做出改变的第一步,即是产生足够的动力。
想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我们要在心态和思维模式上做出一系列的转变,意识到无论自己是由于什么原因变得“无感”,真正使我们“卡住”在这个无法动弹的位置的,是我们当下的心态。换句话说,我们可能无法立即对外面世界做出太多的改变,却可以从我们头脑中的内部世界开始做起。那么,你是否愿意逼自己一把,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加主动、更加有所期待呢?
如果你对这个问题做出肯定的回答,下面这些tips也许可以帮到你。
1.自我觉察,寻找起因
研究自己的过去,挖掘这些悲观无望态度的起因,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实践自我关怀、自我理解、甚至自我原谅。换句话说,不关心时事或是无法作出生活上的转变,并不是因为我们懒,而是过往经历所造成的非理性信念和恐惧所导致的。发现这些恐惧的源头,并”挑战“它们的合理性,最终,会使我们认识到,那些对于自己的负面看法并不一定准确,自己也是有能力对自己的生活做出改变的。
2.做出思维上的转变
头脑风暴一下吧,你现在可以做出的最简单的一步改变是什么呢?你可以试着列出一张表格,写出对目前生活不满的地方,再想出一些可以对它们进行改变的方式。当你完成这张表格后,从里面选出最简单、最方便开始的一个,逐渐培养起做出改变的势头,后面的一切将会变得越来越得心应手。
3.走出舒适区
日复一日的重复性活动虽然令人感到安全舒适,但同时也会令人麻木疲累。试着在日常里面加入一些新的刺激,例如:逼自己去结识一个新朋友,甚至只是更换一种健身的方式。这样可以慢慢为我们的生活加入一些激情的调剂,也可以帮助我们逐渐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
最后,希望我们都可以拥有充满期待感的新生活。
以上。
References:
Seltzer,L.(2016).The Curse of Apathy: Sources and Solutions.psychologytoday.
【点击查看过往高赞回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