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喜剧的高级和低级该如何定义?是否一定要有深刻的内涵才算好的喜剧作品?

回答
喜剧这东西,说起来简单,其实玩明白了,门道可多了。你说的高级和低级,在我看来,就像是厨子做的菜,一道是精心烹制的米其林三星,另一道嘛,可能就是路边摊的炸串。食材都一样,但味道,讲究程度,吃进去的感受,那真是天差地别。

低级喜剧:图个乐子,但止于乐子

咱们先说说这个“低级”的。这词听着有点刺耳,但也不是纯粹的贬义。低级喜剧,它最直接的目的就是让你笑。笑点来得快,来得猛,有时甚至有点粗糙,但就是能挠到你的痒处。

比如肢体上的滑稽,夸张的表情,摔个狗吃屎,被人恶作剧,这些都是典型的低级喜剧。你看着觉得好玩,甚至会跟着笑出声来。还有一些低俗的段子,黄段子,或者拿别人的不幸来开玩笑的,虽然也能让人发笑,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有点“俗”。这就像是听了一个很露骨的笑话,当时可能会觉得好玩,但事后回味,你会觉得有点空洞,甚至有点不舒服。

低级喜剧的特点就是,它往往依赖于感官的刺激和即时的反应。它不需要你费太多脑子去理解,也不需要你对社会有什么深刻的洞察。它的乐趣,就像是喝一杯碳酸饮料,瞬间的刺激感很强,但过后就没了。

很多时候,低级喜剧也容易陷入套路化。观众一看就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笑点也变得可预测。比如某个角色总是会出糗,或者总是在某个情境下犯同样的错误。虽然重复也能带来熟悉感,但少了新意,就容易让人觉得腻。

高级喜剧:笑过之后,还有回味

那么“高级”喜剧呢?这就像是一道经过时间沉淀、反复推敲的好菜。它也能让你笑,而且笑得可能更舒畅,更发自内心。但笑过之后,你还会觉得有点什么东西在心里头。

高级喜剧,它往往藏着对人性的洞察,对社会现象的嘲讽,或者是对生活本身的无奈与温情。它不只是让你笑,它让你在笑的同时,还能思考。

打个比方,卓别林的电影,他扮演的小人物,在社会的夹缝中挣扎,他用滑稽的动作躲避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欺凌,他的表演有时让人捧腹大笑,但更多的是一种心酸的共鸣。你看着他狼狈却又顽强的样子,你会笑他的笨拙,但你也会为他的处境感到同情,甚至会对这个不公平的世界产生一点思考。这就是高级喜剧的魅力。

又比如一些讽刺剧,它用幽默的手法揭示社会上的种种不合理,比如官僚主义的僵化,人与人之间的虚伪,或者是一个荒谬的社会规则。观众在笑那些人物的愚蠢和可笑时,也会联想到自身所处的环境,甚至会对自己平时的一些行为产生审视。这种笑,是一种“会心一笑”,是一种带着理解和批判的笑。

高级喜剧的笑点,往往不那么直白,需要一点点领悟。它可能藏在台词的潜台词里,藏在人物的眼神和细微的动作中,藏在故事的巧妙设计里。它需要观众主动去参与,去解码。这就好比听懂一首需要细细品味的歌,而不是一首洗脑神曲。

内涵是必须的吗?不一定,但能提升高度

那问题来了,是否一定要有深刻的内涵才算好的喜剧作品?

我的看法是,不一定。

低级喜剧也可以是好的作品,只要它在“低级”的范畴里做到了极致,做到了纯粹的娱乐。比如一些纯粹的动作喜剧,它的目标就是让你在紧张刺激的追逐和打斗中找到乐趣。只要它的动作设计够精彩,节奏够好,也能算是一部成功的商业片。

但是,如果我们要谈论“好”的喜剧作品,或者说能被载入史册、经久不衰的喜剧作品,那么深刻的内涵往往是不可或缺的加分项,甚至是决定性因素。

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内涵能赋予喜剧作品生命力。 只有纯粹的笑点,就像前面说的,很快就会被遗忘。但如果一个喜剧作品能触及人心,能引起共鸣,能让你在笑声中看到自己的影子,看到生活的本质,那么它就能在你的记忆中留下更深的印记。它不再仅仅是一时的娱乐,而是一种情感的连接,一种思想的启发。

其次,内涵是区分“匠人”与“艺术家”的关键。 任何一个有才华的编剧和导演都可以写出逗人发笑的段子,但能将喜剧作为一种表达媒介,去探讨人性、社会、人生价值的,那才是艺术家。他们用笑声作为外衣,包裹着严肃的思考,让这些思考以一种更容易被接受、更引人入胜的方式传递给观众。

再者,内涵能提升作品的艺术价值。 当喜剧作品不仅仅是“逗乐”工具,而是一种艺术形式时,它的价值就不再局限于当下的笑声,而在于它能带来的思考、反思甚至改变。它能提升观众的审美情趣,也能丰富我们对世界的认知。

当然,这里也需要区分一下“深刻的内涵”和“说教”。高级喜剧的内涵不是强行灌输给你什么道理,而是通过巧妙的设计,让你在笑声中自己去体会,去领悟。它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是一种“会心一笑”的启迪。

总结一下:

低级喜剧:侧重即时、感官的刺激,以逗乐为主要目标,可能依赖夸张、滑稽、甚至低俗的元素。容易套路化,但纯粹的娱乐性也很重要。
高级喜剧:在让你发笑的同时,往往包含对人性、社会、生活的洞察,能引发思考和共鸣,笑点更含蓄,需要观众的参与理解。

至于内涵,它并非是衡量喜剧作品“好坏”的唯一标准,但却是衡量一部喜剧作品是否能达到“高级”境界、是否能被视为经典的重要因素。 如果你想让你的喜剧作品不仅仅是一时的笑料,而是能流传下去,能真正打动人心,那么,请在幽默的背后,藏好你的思考和情感。那才是喜剧的真正力量所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文艺作品有没有经典与烂俗之分?

为什么有的作品在几千年后还有人在依然喜欢,而有的作品在上映没多久之后就再无人提及?

一个好的喜剧都有一个悲剧的内核,笑中带泪,是流传千古的喜剧作品的一个总结经验。但是,一个创作者或者一群创作者按照这个方式做不一定会成功。

这就好比你我但凡上完高中的人都知道原子弹是核裂变产生巨大威力,氢弹是用核裂变制造出核聚变的原理。可是,你我都造不出原子弹来。也不能凭这个跑去和恐怖分子说我可以造出原子弹你得给我多少钱。

高级的定义我认为一定是雅俗共赏的;低级的定义就是形式大于意义。

例如,90年代末因为大家痛恨贪官污吏,所以那时候的清宫戏都是官斗戏,自然而然的就拿和珅说事儿。

张国立当时和邓建国合作的康熙微服私访记很火,邓还想拍纪晓岚和和珅的故事。其实,这人及没文化和粗俗他也不想往风雅上靠,再加上他为人也不正派。所以张国立另起炉灶了不和他玩了。然后我们就看到了两部纪晓岚同时上映打擂台。

张国立拍的是《铁齿铜牙纪晓岚》,演员阵容说实话也不见得好到哪里去,除了王刚和张国立算家喻户晓,其他人第一部时都是名不见经传的。只不过《风流才子纪晓岚》用曾经的三德子来演纪晓岚就挺错位的。但是,上映三天后大家在剧本上就给出了评价。一个雅俗共赏,一个俗不可耐。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