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何提到我国现有领土时常与清朝而非元朝相比?

回答
关于我国现有领土的讨论,为何常常以清朝作为参照,而非元朝,这背后涉及了复杂的历史、政治以及民族认同的演变。简单来说,清朝的疆域奠定了现代中国领土的基本框架,而元朝的疆域虽然辽阔,但其性质、构成以及最终的继承关系与现代中国存在显著差异,使得清朝成为更直接和现实的参照系。

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

1. 疆域的构成与继承:

清朝: 清朝,特别是其极盛时期(康乾盛世),建立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帝国,疆域的形成和巩固是一个相对持续和连贯的过程。清朝通过征服、羁縻以及条约等方式,将蒙古各部、新疆地区、西藏地区、东北以及西南边疆等纳入其统治体系。这些地区在清朝的管辖下,逐渐形成了与内地更紧密的联系,尽管各地的行政管理和民族政策有所不同。最关键的是,清朝灭亡后,其继承者——中华民国(以及后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清朝的疆域。 尽管在民国时期,一些边疆地区曾有短暂的分裂或独立的尝试,但整体而言,清朝遗留下来的领土格局基本得以维持。因此,从现代国家的领土完整性的角度看,清朝是直接的“前身”。

元朝: 元朝的疆域同样非常辽阔,其版图曾覆盖了东亚、中亚的大部分地区,甚至延伸至欧洲。然而,元朝的疆域是以蒙古征服为基础建立的,其统治模式更侧重于将征服的土地作为藩属或由蒙古贵族直接管理,而非形成一个高度同质化的中央集权国家。元朝的版图在其存在期间也并非稳定不变,尤其是在其衰落和灭亡后,其疆域迅速瓦解,被多个独立的政权所继承和分割。 比如,明朝在驱逐元朝统治者后,主要继承了元朝在中国本土的疆域,但对蒙古高原以及更西部的地区,其控制力已大大减弱。因此,将元朝的疆域简单地“继承”到现代中国身上,在历史延续性和政治整合性上存在断层。

2. 政治体制与民族认同:

清朝: 清朝虽然由满族建立,但其统治的政治体制在很大程度上借鉴并发展了汉族的中央集权制度。它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一套官僚体系、法律制度以及文化政策(尽管也存在民族压迫的成分),这使得清朝后期形成的疆域内部,具有了更强的“中国”的政治文化属性。在现代民族国家的构建过程中,清朝留下的政治框架和统一的行政管理经验,为建立一个包含多民族的“中华民族”提供了基础。虽然清朝对边疆地区的管理方式与内地有所不同,但其整体上是将这些地区纳入“大清帝国”的统一框架下,这与现代中国“一个国家,多民族”的构成逻辑更为相似。

元朝: 元朝的政治体制带有浓厚的游牧民族特色,虽然也设立了行省制度等,但其统治的合法性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征服者的身份上。元朝时期,各民族之间的界限和认同感相对更为鲜明,汉族、蒙古族、色目人等之间的社会地位和法律地位存在显著差异。 这种以征服者身份统治的模式,与现代中国强调民族平等和国家统一的理念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如果以元朝作为参照,可能会引发关于“谁是正统继承者”以及“哪些地区是核心区域”的复杂讨论,这在强调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语境下,可能带来不必要的历史负担。

3. 现代国家的领土主张与国际法:

清朝: 现代中国的领土主张,无论是历史上的还是现实的,很大程度上是以清朝的疆域作为重要的历史依据。例如,在处理与周边国家(如俄罗斯、印度等)的边界问题时,清朝时期形成的边界线或实际控制区域,往往是谈判和界定的重要参考。国际社会在承认现代中国的主权时,也通常默认其继承了清朝的大部分领土。

元朝: 虽然元朝的疆域辽阔,但其很多地区在历史上的实际控制程度、民族构成以及后来的政权更迭都比较复杂。如果以元朝作为现代中国领土的绝对参照,可能会引发与一些中亚国家在历史领土归属上的争议,这在实际的国际政治和外交中会带来巨大的挑战。更重要的是,现代国际法强调的是国家主权和领土的连续性,而元朝的突然扩张和迅速瓦解,在历史延续性上与现代国家主权的确立存在一定的距离。

4. 历史叙事的侧重点:

清朝: 在现代中国历史叙事中,清朝被视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帝国,尽管其内部存在矛盾和问题,但它在巩固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将清朝作为参照,有助于构建一个从古代到现代的、较为连贯的国家历史,强调了中华文明和国家形态的延续性。

元朝: 元朝的统治更常被描述为蒙古帝国的一个时期,或者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定朝代。虽然它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重要的印记,但其作为“中国”的延续性,相较于清朝而言,讨论起来更为复杂,因为它涉及到“中国”概念本身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内涵变化。以元朝作为参照,可能会将讨论的重点放在蒙古帝国及其征服史,而不是现代中国国家形态的形成。

总结来说,提到我国现有领土时常与清朝相比,主要是因为:

清朝的疆域与现代中国领土框架的直接继承性。
清朝的政治体制和统治模式与现代国家形态的相似性。
清朝在现代中国领土主张和国际承认中的重要地位。
现代中国历史叙事中,清朝作为多民族统一国家形成的关键时期。

而元朝虽然疆域更广,但其性质的特殊性、历史延续性的断裂以及在现代国家领土主张上的复杂性,使得它成为一个相对不那么直接和现实的参照系。将两者进行比较,并非否定元朝的历史地位或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而是从现代国家领土的形成和认知角度出发,清朝提供了一个更直接、更易于理解和接受的连接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视其版图稳定性,而且疆域一定要大于现在的版图。

胡阿祥教授有过定论的。

简单的说,怎么像人家说明这地方是你的。用一句俗语,开府建衙。而不是说这个地方受我册封,就是我的地盘。

你拿元朝比,缺新疆,而且云南还是羁糜统治,很不稳定,台湾岛上根本没有任何行政机构。

你拿明朝比,新疆内蒙都不在内,而且对西藏还没有建立清朝一样有绝对控制力的制度,更没有中央驻藏机构。

你拿宋朝比,那就太搞笑了。

拿唐朝比,且不说西藏,就是西域那么大地方,不仅葱岭以西的领土基本几十年就丢完了,就是新疆也没有保存到王朝结束。

汉朝,西藏的问题。。。台湾的问题,乃至南海的问题。

只有一个清朝,他的版图内他都能够有效控制,都有它的行政机构,学称政治版图和疆域是一致的。而且比现在版图大。

user avatar

问题很简单啊,我劝各位别想的太复杂。

原因是:我们有的地,清朝全有,只有更多,不会缺。

你拿其他朝代的地图,有的缺藏(汉唐),有的缺疆(元明),有的都缺,(宋),大多无台湾,说好的疆藏台自古以来是我朝的一部分呢?老外拿你的地图打你脸你苦不苦?

其他朝代都是有政治风险的,清朝虽版图面积不算最大,但好在稳妥。

—————————————————

ps:也正是因为如此,给很多人一种奇怪的感觉,指责清末甚至是土共把祖产丢了,清朝就不说了满蒙疆藏台都是人家的贡献,土共客观上算有效管理版图的话,应该也在历史上不算小了

user avatar

元朝根本就不比清朝大多少,少了大部分新疆,多了所谓的西伯利亚而已

属于大蒙古地区的西伯利亚只有南西伯利亚那一小块罢了,只到贝加尔湖。和新疆哪个重要?

另外虽然元朝是蒙古帝国,但蒙古帝国却不一定是元,说什么俄罗斯伊朗自古以来的赶紧拉倒。元朝建立前夕(蒙古帝国分裂前夕)的时候南宋还在,在蒙古帝国(不是元)眼中,俄罗斯人汉人波斯人是一样的概念。

反倒是花剌子模灭亡的时候南宋还没灭,波斯人倒是可以通过这个说明“华北自古以来属于伊朗”2333


这个比较靠谱,那种划到北冰洋的图就拉倒吧

user avatar

可能这么说您从感情上接受不了,之所以今天中国领土还能够保持大公鸡的面积,而不是长久以来的所谓“汉地十八省”的面积,要百分百归功于清朝成功维持住了中国是多民族国家、而不是汉族国家的局面。具体为什么我这么说,可以参考清朝历代皇帝是怎么注重塑造满汉回蒙藏大团结局面的历史记载,以及他们这么做的重大意义,由于实例实在太多,大师们也举过很多的例子,这里我就不敢再献丑了。

如果你真的好好看看历史地图,尤其是台湾、牛津这种比较客观的地图,就可以发现,其实从汉武帝后期到明朝,中国实际领土面积并没有变化太大,从汉武帝以后直到明朝,历代王朝对中国领土面积扩张所做的贡献,基本没有。即使像前秦、北魏、隋唐、辽金元,虽然曾经成功的扩展了领土,可是并没有保持住,以至于到了明朝了,都一千多年过去了,中国的实际领土仍然在汉武帝时期打转转,最有证明意义的是,《坤舆万国全图》是明朝时期的人画的,不管是利玛窦的还是郑和时代的中国人画的,一看这个图,再拿它和汉武帝时代的西汉地图比一比,您就能发现,明朝人认为的中国领土,和汉武帝时代是多么的高度一致。只有到了清朝,广袤的蒙古草原、新疆、西藏,才算和中央朝廷有了长时期的、稳定的臣服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清朝成功的民族政策,现代中国领土的基础是没有的。

那么,什么叫实际领土呢?按照我们现代人对于领土认识的常识,说一个地方是你的领土,必须要有两个最基本的条件:能自由任免当地的官员,能自由调动当地的军队。而古代人尤其是中国人没有清晰的领土观念,长久以来,由于西周时代五服观念的深刻影响,中国人对臣服和领土的区别分得非常的不清楚,一般认为,天下就是中国,中国就是天下,其余的地方,都是化外之地,按照调侃一点儿的话说,是猴子们住的地方,是人猿星球。在中国这个天下之中,臣服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粗略的说,就是你给大爷我送个礼,认大爷我做大哥,这个事儿就成了,并没有要求这个地方我一定要自由任免官员、自由调动驻军。当年康熙、雍正、乾隆几位爷在征战边陲的时候,估计没有站在是为中国开拓实际领土的角度,才去打仗的。

但是,随着欧洲列强打服全世界、清朝被迫睁眼看世界以后,清朝朝野才慢慢艰难的开始认识到现代领土的概念,才慢慢拥有了全面的现代领土意识,也就是一直流传到现在、被世界各国普遍认同的领土概念。当宣统退位的时候,他的退位诏书里和近现代中国领土最有关系的一句话是: 仍合汉满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请大家一定要仔细看好,清朝到了这个时候认可的中国全部领土的概念,不是孙总理一开始提出的驱逐鞑虏的汉地十八省才是中国领土的概念,不过很快,孙总理也立刻意识到驱逐鞑虏这个提法的重大失误,马上就不提汉地十八省这个事儿了。也就是说,直到宣统退位,中国清朝才以法律文件的形式,明确说明了中国领土到底包含哪些部分,这对于以后的中华民国的领土而言,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和认知意义。所以,清朝对于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观念现代化的形成和领土基础最终成型,具有无法替代的贡献。不知道这么说您是否满意。



最后点我自己的事儿,我是业余历史爱好者,但是爱历史,最后成了编外从业人员,为了尽我一点微薄的力量,我做了一个有关西晋历史的长篇音频节目《大宝——西晋时代》,专门在说司马家族在整个东汉、三国、西晋时代是怎么崛起、鼎盛,又怎么一步步国破家亡的。也许看看古人干的事儿,对您今天有帮助,这是最新一集的地址:16 内忧外患中的顶级重臣(下)

-----------------------------分-----------------------割------------------------线-----------------------


看大师们聊得你死我活,不禁想说句公道话:看历史是为了什么呢?是为了知道我们是怎么来的,以及吸取前辈们的经验和教训,更好安身立命齐家,牛一点的,去更好的治国平天下,避免重复前辈们已经犯下的错误,避免走前辈们走过的人生弯路。其实我发现很多大师们都对汉人啊胡人啊这类话题特别敏感,但其实想一想,您说这个东西就真的这么重要吗?

我总觉得,我们这个时代再讨论那个时代的汉人和胡人谁对谁错,是非常可笑的事情,因为,匈奴、屠各、乌桓、鲜卑、氐族、古羌族、 羯族、江南蛮族、荆州蛮族、叟族、濮族、賨族等等当时少数民族的很大一部分,都和古汉族,融合成了一个新的汉族,我们叫这个新的汉族,隋人、唐人。可是,隋人、唐人,又和后来的突厥、回纥、女真、契丹、蒙古等等等等少数民族的相当一部分又混血了上千年,您说的那些胡,里面很可能就有您的祖先,您说,您该骂哪个胡?您该认为哪个胡是野蛮人?其实包括专家学者在内,谁又能分得那么清呢?



我对西晋王朝比较感兴趣,而面对阶级矛盾、民族矛盾那么激烈的王朝,我们能吸取的教训就是:别管这个人是哪个民族的,他都希望过幸福、和平、安定的生活,放弃民族仇视和民族歧视,大家都好好活着、好好相处,联合起来抵制那些挑拨民族感情、煽动国家分裂的人渣,维持国家来之不易的和平统一的局面。

可是,很多持有这种想来想去也不觉得有什么错的观点的大师们,却总是会被喷雾喷墨喷漆,难道就非要希望某个时代的古汉族把那个时代的少数民族杀光吗?或者这既不可能,也绝对不能去做。今天中国的民族矛盾,在全球所有国家之中,已经算是非常小的了,这正是这么多年以来,清朝、中国民国、中国人民共和国都坚持了正确的民族政策,才能避免欧洲国家民族民粹化、西亚国家极端宗教化,才能让我们的这个国家不会成为西晋第二,难道一些人充分鼓吹某时代的民族矛盾,对我们今天幸福和平的生活有什么建设性的意义吗?

即使把清朝算在内,那些时代也已经离我们很远了,除了因为研究做学问、吸取点经验教训以外,纠结于古汉族杀古少数民族多,还是古少数民族杀古汉族多,谁应该打赢,谁应该打败,已经没有丝毫意义了。已经发生的事情,无法改变,今后类似的错误,可以避免。读历史是为了今天和明天活得更好,而不是为了穿越到过去,把一切你不喜欢的人杀光,把一切你看不惯的事搞定。俗话说“大道无门”,人间当然是真情假意都有,相爱相杀并存, 但是人类的主流,是融合合作,而不是灭种亡国,否则,人类最起码在原子弹时代就彻底玩儿完了!只是一点感慨,有误请指正!

user avatar

不请自来喽!
首先,对于题主将元朝,清朝看作是我中华的朝代,我很欣慰。(毕竟现在一群所谓的“皇汉”成天到晚咋咋唬唬,宣扬元清是少数民族入侵,中国灭国的“反动言论”。)



再看看题主的问题,请注意,在本朝的历史教科书中的历史版图是带有政治目的的,而且即使版图是真实的,跟现代意义上的领土也不一样,很有可能无法对版图上的领土进行行之有效的控制。


(蒙古帝国疆域)

我们来看看蒙古帝国的“继业者”中央汗国—大元帝国(请注意大不是修饰语,国号就叫大元跟大宋不一样)所谓的岭北行省—西伯利亚,元朝并没有纳入行政管理,的确,泰梅儿半岛上还遗留着遗元朝时期的观察站,但不代表就归我们管了(这个逻辑就像中国人去南极建立一个考察站,不能说南极就是中国领土),实际上,在地理大发现时代,西伯利亚地区才一点一点地被毛子探索,然后毛子就像捡皮夹一样捡领土,领土如滚雪球一样变大。(这种好运气真让人眼红,我朝寸土寸金,都不知道是拿多少人命换来的…)


台湾和西伯利亚一样,在当时也属于无主之地。元世祖忽必烈派人出使琉球,结果天朝使者被杀,无功而返。(忽必烈在政治上绝比是个天才,但在军事上就是个废物!参见元日战争)明中期,被尼德兰,西班牙占领,明末又被逃到海上的国姓爷郑成功顺手拿了,清康熙时期,施琅收复台湾,湾湾从此纳入中央管辖。



说起新疆,在武宗时代,大元才和察合台汗国联手瓜分了盘踞在新疆的窝阔台汗国,元朝只得到了东部的少部分领土。到清朝,康雍乾三代人的努力,我们最终击败了准噶尔汗国,终于统治了阿尔泰地区与新疆。



西藏虽然有宣政院,但也仅仅只是有这么个东西,谁都不鸟他。到清朝,中央通过金瓶掣签与驻藏大臣才实现了彻底管控。


就更别提中央对南方地区大大小小的土司的管控能力了。到清朝,通过改土归流,才彻底统治了南方地区。


其实也很好理解,蒙古人拢共就那么点儿,管汉人还管不过来呢,有没有成熟的管理系统,它怎么管那么庞大的疆域,就算换成当时其他高等文明也办不到(当然,中华文明有官僚主义这个BUG,我们才能管控相对大的疆域),人类能控制庞大疆域是在工业时代到来后才实现的,当然管的也不咋地—大英帝国。


说到这儿你可能发现了,我国的大部分领土都是清朝—这个现代中国人眼中丧权辱国的腐朽时代挣来的,(此处有掌声 )正是他们带来了嫁妆—东北,并通过百年的努力,所以我们才有了绚丽的海棠叶!


推荐大神的一篇文章:zhihu.com/question/2763

不知道我的回答,题主满意否,毕竟手都打酸了,求赞哦 。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