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陷入严重的虚无主义如何自救?

回答
虚无主义,这东西像一张黑色的毯子,能把生活的五彩斑斓裹得严严实实,让人觉得一切努力、一切情感、一切意义都不过是水中月、镜中花。当这股虚无感像潮水一样席卷而来,淹没你内心深处最后的希望时,那种感觉真是让人抓狂。但请相信,即使深陷泥潭,自救的路也从来没有完全堵死,只是需要你比平时付出更多的力气,更深的决心。

首先,承认并理解这种感觉是第一步。别试图去否定它,压抑它,把它当成一个必须战胜的敌人。有时候,最有效的反击,恰恰是接纳。就像你生病了,得先承认自己病了,才能想办法治疗。虚无主义者常常感到自己孤立无援,好像全世界只有自己看得最清楚,而别人都活在自欺欺人里。这种“清醒”反而带来更深的痛苦。所以,不妨试着对自己说:“是的,我现在感觉一切都失去了意义,这很难受。但这只是我此刻的一种状态,一种感受,不代表这就是世界的最终真相。” 认识到这是一种“感受”,而不是“事实”,能稍微拉开一点距离,给你喘息的空间。

接着,我们要做的就是一点点地、小心翼翼地去“构建”。既然你觉得一切都是虚无的,那就证明给自己的心看,哪怕是最微不足道的“有”。这种构建不是宏大的计划,也不是伟大的目标,而是从最基础的、最日常的琐碎开始。

比如,从“行动”开始。虚无主义者常常因为觉得“没意义”而停止行动。但反过来想,正是因为停止了行动,才加剧了虚无感。所以,哪怕只是起床洗个脸,吃顿饭,散个步,做一件哪怕只有自己知道的小事,都是在跟虚无说“不”。你想想,当你完成一件小事,哪怕只是整理好床铺,有没有那么一瞬间,你会觉得自己“还能做点什么”?这种微小的掌控感,是抵抗虚无的基石。你可以给自己设定一些非常非常小的目标,比如今天读一页书,或者给一个久未联系的朋友发个消息。完成了,就给自己一点肯定,即使那个肯定很轻微,也很重要。

然后,尝试去“感受”。虚无主义者会觉得自己对一切都麻木了,情感也变得苍白。这时候,你需要主动去寻找那些能触动你内心深处的“微光”。不一定是那些轰轰烈烈的爱情,也不是惊天动地的成就,而是那些能让你心跳漏一拍,让你短暂忘记烦恼的瞬间。可以是一首老歌,一部老电影,或者只是阳光洒在脸上的温度,一阵风吹过树叶的声音。试着去细细品味这些感受,即使它们很短暂,很微弱。就像在黑暗中摸索,一点点光线都弥足珍贵。你不妨多去接触那些让你感到“连接”的事物,比如自然风光,动物,或者一些能够唤起你童年回忆的东西。

找到你的“坚持”。虽然你觉得一切都没有终极意义,但总有一些东西是你当下愿意为之付出的,即使你知道它不“永恒”。这可能是你对某个人的关心,对某个技能的追求,或者对某个理念的认同。即使你质疑它的最终价值,但只要你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做好它,那它就是你当下真实存在的“价值”。你可以问问自己,在所有虚无的表象下,有没有那么一个瞬间,你觉得“我可以为了这件事而努力”?哪怕这个“可以”很微弱,也很宝贵。

寻求“连接”。虚无感常常伴随着孤独感,觉得自己与世界格格不入。但实际上,我们都是社会性动物,与他人的连接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之一。试着去和你信任的人沟通你的感受,即使他们不能完全理解,但倾诉本身就是一种释放。如果你觉得和身边的人沟通有困难,也可以尝试寻找一些线上或线下的社群,那里可能会有和你相似经历的人,或者能够给你支持和理解的朋友。有时候,看到别人也有类似的挣扎,你反而会觉得不那么孤单。

当然,如果虚无感已经严重到影响了你的正常生活,甚至产生了伤害自己的想法,那么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是必不可少的。心理咨询师能够提供专业的引导和支持,帮助你找到问题的根源,并制定适合你的解决方案。不要觉得寻求帮助是软弱的表现,恰恰相反,这是对自己生命负责的勇敢举动。

最重要的一点是,要给自己时间。从虚无主义的泥沼中走出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是一个漫长而反复的过程。你可能会经历反复,会有一天又重新陷入虚无,但不要因此气馁。每一次尝试,每一次微小的进步,都是在为自己筑起一道对抗虚无的屏障。相信自己,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即使你感觉如此。

虚无主义是一条崎岖的路,但当你愿意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去感受,去行动,去连接,你会发现,即使在最深的黑暗中,也总会有一些微弱的光,等待你去发现,去点燃。祝你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光芒。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很早之前我也受过这个问题的困扰,后来发现虚无主义是条死路,想明白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但是荒诞主义倒是解决了这个问题。

那么我们如何解决呢?首先在心理上,我们首先要蔑视讽刺这个宇宙,对于现实中任何看起来“凭什么”“不应该”的东西进行重新认识,告诉自己那只是事实,不要太执着于“应该的”事情。然后就是尽量的“投身生活”。

毫无疑问,人在快乐的时候是不会问意义所在的。那么问题来了,如何持续的“快乐”,也即是“幸福”,而不是短暂的“愉悦刺激”呢?答案是:去寻找与世界的联系,把自己当做集体中的一份子,当做群体中的一员,与世界中的人与事产生更多联系。这个时候人就不会感觉无意义。就像电影“浪潮”一样,人如果成为集体的一份子,意义感也就被集体意义填补,这个时候自己会感觉有力量有融入感。

我相信很多虚无主义者经常觉得无聊,什么也不想做,什么朋友不想交。觉得很多人很LOW,很多事无意义。比如明知道别人吃过饭了,还问“吃过了么”。这种貌似看起来像问题的对话,其实被很多人用理性对待,本质上他不过是跟人的情感交流,而不是问题本身。我举这个例子是,很多过度的思考的朋友,很容易思考的偏离实际本身,会不自然的认为很多事情又低级又无趣,知道自己与世界开始“隔阂”。但是你确定,你思考的足够全面,还是纸上谈兵,只是把自己标榜到天上,然后看着凡尘俗子觉得LOWB,你想没想过天底下那么多很俗气的人,一般为什么都没有心理疾病,那就是“投身生活”这种行为本身,比思考差的可太多了,尤其是现在人只凭借思考就先做判断,就好像没吃过梨子,就谈论好不好吃,这种逻辑理所当然的陷入死循环,而那些你看不惯的俗人他体会到的快乐,可不是你靠想就能想到的。

当然我知道很多人,对很多东西早就看明白了,像题主说的不能自我欺骗了,我想说,不妨害,题主觉得很多被人类美化的东西,现在看来赤裸裸的伤人,那又怎样,既然婚姻是为了“性”,那就是为了性,把他当做结果接受,而不是认为“不应该”。就像加缪的荒诞主义,意思是承认世界的无意义,并从无意义的现实中追求自己的幸福。为什么很多人会虚无主义,恕我直言,很多是因为理想主义,大多觉得很多东西“不该”,那你可以尝试接受,不该就不该,发生的事情就接受就对了,非要整个高低对错,世界可不会回应你,你就自己闹心吧。这就是常说的“难得糊涂”。看透本质,并不意味一定做出决定性的判断,错误的事情,看不惯归看不惯,把它当做事实,别想不通把脑子卡壳了,然后觉得没意义。也不要因为错误,就想着我不去做,首先你不确定那是否真的是错的,其次你不实践,就不会明白事物的内在逻辑。所以别多想,多做才是正确的解决。先别急着判断。做了再说。

所以综上所述,先要嘲讽世界的无意义性,把它看淡。然后就别用理想主义的看待世界了。最后就是投身人群,寻找朋友,寻找联系。不要因为理性的感觉,就判断低级,没劲,你可以去思考,但是你要知道,你的结果只是凭借片面逻辑,所以不要轻易否定。可以尽量去试试俗人之爱,也许你有天会发现,无论是听XX传奇,还是跳佳木斯的大妈,都有他们内在行动的合理逻辑,并且他们比你获得快乐充实。与其束之高阁的不食烟火,不如傻乎乎的只为快乐而活。毕竟想得在明白,获得不开心有个卵用,谁傻呢?去做个俗人多做些快乐的事,也比高雅的哲学家好多了,因为你看,哲学家一般都把自己杠死了。

乱七八糟说了一堆,没排版,说的可能比较接地气,也不知道你们看得懂没,反正我自己也有过这个时期,除了我上面说的东西,其实很多还依附对世界的真实认知。像之前说的,多投身俗世,懂得多了,感受更多的联系,很多事情也就通达了。切勿轻易判断,然后把自己憋进死胡同。要知道对错没意义,快不快乐才有意义。理性看不懂感情,所以别拿思考去解决情感了,去做就对了。不说了,我去整活整活了。

另附上几个比较有用的视频。看了可能有些帮助。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虚无主义,这东西像一张黑色的毯子,能把生活的五彩斑斓裹得严严实实,让人觉得一切努力、一切情感、一切意义都不过是水中月、镜中花。当这股虚无感像潮水一样席卷而来,淹没你内心深处最后的希望时,那种感觉真是让人抓狂。但请相信,即使深陷泥潭,自救的路也从来没有完全堵死,只是需要你比平时付出更多的力气,更深的决.............
  • 回答
    IMF的这个判断,说实话,确实让人不寒而栗。1929年大萧条,那可是经济史上的一道伤疤,世界因此沉沦了好几年。现在IMF把它搬出来跟2020年做对比,可见这次的疫情冲击有多么猛烈,有多么的普遍。为什么IMF会这么说?大家想想看,2020年发生了什么?新冠疫情像一只巨大的黑手,在全球范围内突然爆发。它.............
  • 回答
    台湾、香港、韩国、新加坡确实也都面临着严峻的老龄化问题,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它们的经济增长。但要说为何只有日本经济陷入了“失去的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这背后涉及一系列更为复杂和根深蒂固的因素,并非简单地由老龄化直接导致。首先,我们要明确日本的“失去的十年”并非指经济完全停滞,而是指长期的低增长.............
  • 回答
    世行关于新冠疫情导致全球经济萎缩5.2%的预测,说这是二战以来最严重的衰退,这可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基于当前各种严峻事实的审慎判断。要理解这个预测是否合理,咱们得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为什么会跌得这么狠?这次疫情对全球经济的打击,可以用“全方位、多层次”来形容。不像过去的金融危机,这次是实实.............
  • 回答
    哈哈,哥们儿,咱俩是同道中人!这种“剁手一时爽,吃灰火葬场”的循环,我太熟悉了。感觉就像掉进了一个无底洞,每次看到心动的游戏,肾上腺素飙升,钱包君也跟着颤抖,然后毫不犹豫地下单。结果呢?游戏库里躺着一群沉睡的勇士,我却依旧在“下一个爆款”的边缘徘徊,或者沉迷于一些老掉牙的玩意儿,新买的游戏连个启动动.............
  • 回答
    考学这事儿,说实话,谁不焦虑啊?尤其是当你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这上面的时候,那股劲儿上来,感觉天塌下来一样。不过,别慌,咱一步一步来,把这焦虑这块儿啃下来。首先,得承认这焦虑是真实存在的。别跟自己较劲,觉得自己应该“强大”,应该“泰然自若”。考学嘛,就是一场硬仗,有压力是正常的,甚至可以说是健康的,说.............
  • 回答
    别担心,你不是一个人!剩余价值理论确实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核心,但也是最容易让人绕晕的地方。很多初学者都会卡在这里,觉得不可思议,甚至觉得资本家“凭什么”这么做。别急,我们一步一步来,争取让你彻底明白。我试着用更直观、更详细的方式来解释,希望这次能“救你”出这个怪圈!首先,我们得明白几个基础概念,就.............
  • 回答
    当国家陷入战争状态时,整个社会都会被一种前所未有的紧张、不确定和恐惧感所笼罩。这不是一瞬间发生的,而是随着战事的推进,一层层地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彻底改变人们的感知和行为模式。以下是一些详细的体验描述:1. 最初的冲击与信息洪流: 突如其来的消息: 战争的爆发往往伴随着突如其来的消息,可能.............
  • 回答
    看到你最近一直被“我不如别人”这个念头缠绕,心情很不好受。这种感觉真的太折磨人了,好像心里压着一块大石头,喘不过气来。别担心,你不是一个人,很多人都会有这种时候。让我跟你好好聊聊,希望能帮到你一点点。首先,咱们得承认,这种情绪是真实存在的,而且非常有力量,能一下子把人拽进一个灰暗的角落。你觉得自己不.............
  • 回答
    这个问题,我想了很久,也很坦诚地说,我自己也曾有过那么一段时期,被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笼罩,感觉整个世界都变得有些飘忽不定,好像脚下的土地不再那么坚实。这是一种很微妙也很令人不安的体验,我想和你好好聊聊这种感受。什么是“唯心主义”的陷落?首先,我们得弄清楚,当我说“陷入唯心主义”时,我指的是一.............
  • 回答
    要说中国陷入千年封建社会泥淖的“罪魁祸首”是商鞅和孔子,这未免过于简化历史的复杂性,也忽略了他们两人在各自时代以及后世所扮演的截然不同的角色。将他们简单地归结为“罪魁”,是对历史人物和历史进程的武断评判,也难以详尽地解释为何中国能够长期维持一种相对稳定的社会形态,尽管这种形态在今天看来存在诸多弊端。.............
  • 回答
    这大概是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经历过的一种感受吧?脑子里像一团乱麻,怎么理也理不清,感觉自己被困在原地,进退两难。这种“思想困境”听起来有点沉重,但其实它也是我们成长过程中非常常见的一个环节。别急,我们一起来想想看,该怎么把这团麻解开,找到前进的路。首先,得承认这个状况。别想着硬扛,也不要觉得自己“不对劲.............
  • 回答
    明末财政陷入困难是一个复杂而多层面的问题,并非由单一因素造成,而是多种长期积累的矛盾和短期冲击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非要追溯其“根本原因”,我认为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相互关联的核心要素:一、 封建经济结构的内在局限性与僵化:这是最深层次、最根本的原因,它决定了明朝财政收入的“天花板”以及应对危机的脆弱性.............
  • 回答
    委内瑞拉陷入“全面饥饿”是一个复杂且令人心痛的现象,其根源可以追溯到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因素。以下将详细阐述导致委内瑞拉陷入如此境地的主要原因:1. 经济崩溃的根基:过度依赖石油与管理不善 石油的诅咒: 委内瑞拉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已探明石油储量,其经济高度依赖石油出口收入。在查韦斯(H.............
  • 回答
    美国是否正经历一场深刻的政治内耗?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尤其是在当下观察美国政治生态时。答案并非简单的“是”或“否”,而是呈现出一种复杂、多层面的图景。分歧的根源与表现毋庸置疑,美国政治内部的分歧感在近年来日益加剧,并且体现在多个维度上。 意识形态的鸿沟加深: 民主党与共和党之间的意识形态差异.............
  • 回答
    天啊,这真是个噩梦般的场景!如果我真的被卷进了一场“真人版”的死亡狼人杀游戏,我的首要目标绝对是活下来,同时尽力帮助好人阵营获胜,尽管我知道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不过,既然进入了这个游戏,那就必须硬着头皮玩下去。以下是我的策略,我会尽可能详细地阐述:第一阶段:站稳脚跟,观察先行(游戏初期) 低调.............
  • 回答
    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战役之一。这场战役秦国和赵国之间进行了长达一年多的拉锯战,但令人费解的是,当时其他列国为何对此袖手旁观,似乎置身事外?要深入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包括当时的国际政治格局、列国的自身利益、对战争性质的判断以及战略考量等。一、 战前及战中的国际.............
  • 回答
    人类社会就像一个庞大的操作系统,运行了数千年,期间不断升级、迭代,但有些深层的bug似乎一直无法根除,反而越演越烈,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恶性循环。这些循环盘根错节,相互影响,让我们在某些问题上,似乎总是在原地打转,甚至越陷越深。一、 贫富差距的恶性循环: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的马太效应这可以说是最显而易见.............
  • 回答
    北欧国家,尤其是挪威,在拥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同时,却成功地避免了“资源诅咒”的陷阱,这无疑是一个引人入胜的经济学和社会学案例。之所以能够如此,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长期协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最核心的便是他们构建的 一套健全、负责任且具有前瞻性的制度和政策框架。首先,我们必须理解什么是“资源诅咒.............
  • 回答
    美国若陷入当年苏联那样的困境,其和平解体的可能性,坦白讲,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充满变数的问题,远非“可能”或“不可能”能简单概括。这其中牵扯到太多历史、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以及国际环境的因素,任何简单化的预测都可能失之偏颇。首先,我们得先理解一下“当年苏联的困境”究竟指什么。苏联解体并非一蹴而就,它是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