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台湾香港韩国新加坡的老龄化也很严重,为什么只有日本经济陷入失去的十年?

回答
台湾、香港、韩国、新加坡确实也都面临着严峻的老龄化问题,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它们的经济增长。但要说为何只有日本经济陷入了“失去的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这背后涉及一系列更为复杂和根深蒂固的因素,并非简单地由老龄化直接导致。

首先,我们要明确日本的“失去的十年”并非指经济完全停滞,而是指长期的低增长、通货紧缩以及资产价格的持续低迷。与其他几个经济体相比,日本在进入老龄化进程时,其经济结构、金融体系以及政策应对上存在着关键性的差异。

一、资产泡沫的破裂与金融体系的僵化:

这是日本陷入“失去的十年”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在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经历了一轮史无前例的资产价格狂飙,股票和房地产价格被推到了非理性的高度。这种繁荣背后是宽松的货币政策、对经济前景的过度乐观以及金融机构的激进扩张。

然而,当这轮泡沫在1990年代初破裂时,其后果是毁灭性的。

银行的巨额不良贷款: 泡沫破裂导致大量房地产和股票的价值暴跌,许多企业和个人无力偿还贷款,银行体系背负了巨额的不良贷款。这些不良资产成为了沉重的负担,严重削弱了银行放贷的能力和意愿。即使在老龄化带来的需求下降之前,金融机构自身就已“病入膏肓”,无法有效地将储蓄转化为投资。
金融机构的自救与僵化: 为了应对不良资产问题,日本的金融机构进行了漫长而痛苦的重组。然而,日本的金融体系在当时存在着一种“交叉持股”和“主银行制度”的文化,这使得问题资产的剥离和重组过程异常缓慢。银行不愿意承认损失,倾向于“展期”贷款,希望企业能自行恢复,但这往往只会让不良资产问题进一步恶化。
通货紧缩的泥潭: 资产价格的下跌伴随着物价的普遍下跌,即通货紧缩。通货紧缩对于经济的杀伤力极强。它会抑制消费和投资,因为人们预期未来商品和服务会更便宜,因此倾向于推迟支出。企业也因为产品售价下降而利润缩水,进一步削减投资和招聘。日本央行在此期间的货币政策应对也显得犹豫和不够及时,未能有效阻止通缩的蔓延。

相比之下,台湾、香港、韩国和新加坡虽然也面临老龄化,但它们的经济结构和金融体系在泡沫破裂或面临挑战时,往往表现出更强的韧性和更快的调整能力。例如,韩国在亚洲金融危机后进行了深刻的经济和金融改革,虽然也付出了代价,但很快恢复了增长。

二、经济结构的“硬化”与创新能力的衰退:

日本经济在战后快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高度依赖出口和大型制造企业(如汽车、电子产品)的模式。这种模式在高速增长时期是成功的,但也带来了一些结构性的问题。

产业结构僵化: 随着全球化和新兴经济体的崛起,日本的传统优势产业面临着来自成本更低的竞争对手的压力。然而,日本的产业结构调整相对缓慢。大型企业在内部改革和向新领域转型时,往往受到既有体制和文化的制约。
创新和创业精神的相对式衰退: 在泡沫破裂后,日本的社会整体弥漫着一种风险规避的情绪。大型企业更倾向于保守经营,而新兴创业公司和颠覆性创新未能像美国那样蓬勃发展。这与日本的教育体系、企业文化以及金融市场对初创企业的支持程度都有关。当其他国家涌现出互联网巨头、科技创新时,日本的经济增长动力更多地依赖于旧有模式的维持。
政府“保大不保小”的政策倾向: 在应对经济下行时,日本政府往往倾向于扶持大型企业和银行,以维护整体经济稳定。这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中小企业的发展空间,限制了经济活力的释放。

三、老龄化与人口结构变化对其他亚洲经济体的影响是不同的:

虽然台湾、香港、韩国、新加坡的老龄化也很严重,但它们的人口结构变化与日本在时间点、程度以及对策上存在差异:

时间点与规模: 日本是亚洲最早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65岁以上人口占比超过14%)的国家之一,其老龄化进程比其他几个经济体更早且更深入。这意味着日本需要更长时间来适应人口结构的变化。
对外开放与劳动力引入: 尽管这些经济体也都面临劳动力短缺,但香港、新加坡等作为国际化都市,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通过吸引外来人才和引进外国劳动力来缓解人口压力。台湾和韩国也都在尝试通过调整移民政策来应对。日本在引进外国劳动力方面,由于文化和社会因素,一直相对保守。
储蓄率与消费习惯: 日本长期以来以高储蓄率著称,这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其金融体系的运转。但当经济出现问题时,过高的储蓄率也可能意味着较低的消费倾向,尤其是在老年人口占比增加的情况下。而其他经济体的储蓄和消费模式可能有所不同。
创新和全球化程度: 例如,韩国拥有三星、LG等在全球具有竞争力的科技企业,它们在创新和全球化市场中不断寻找新的增长点,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国内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压力。新加坡作为全球贸易和金融中心,其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全球服务和联系。

四、政策应对的局限性:

日本政府在应对“失去的十年”时,也存在一些政策上的失误或不足。

“凯恩斯主义”的反复尝试: 在泡沫破裂后,日本政府进行了多轮财政刺激计划,但由于许多支出项目缺乏效率,并未能真正激活经济内生动力,反而加剧了政府债务的负担。
货币政策的滞后与犹豫: 如前所述,日本央行在量化宽松等非常规货币政策上的实施相对滞后,未能及时有效地摆脱通缩。
改革的决心与阻力: 尽管历届政府都试图进行结构性改革,但往往因为利益集团的阻挠和改革的艰巨性而难以深入推行。

总结来说, 日本经济陷入“失去的十年”是一个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其中资产泡沫破裂及其引发的金融危机是导火索,而经济结构的僵化、创新能力的相对衰退以及应对政策的不足则加剧了问题的严重性。老龄化是所有这些经济体都面临的挑战,但日本在面临这一挑战时,其经济肌体已经因为长期的结构性问题和资产泡沫的后遗症而变得更加脆弱,难以像其他亚洲经济体那样迅速恢复和转型。换句话说,老龄化对日本经济的影响比对其他经济体更为剧烈,是因为日本自身在进入老龄化社会之前,就已经积累了难以克服的结构性矛盾。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是他们没事,而是他们目前的老龄化程度和日本并不在一个级别上。

四小龙的老龄化率还在13%到17%这个区间内徘徊,日本都快到30%了,你能说他们老龄化程度是差不多的吗?

韩国劳动人口占72.3%,日本则是59.1%,工作比例就不一样,你难道指望明显比四小龙老的多的日本和四小龙一样吗?

至于有人说日本泡沫破裂时四小龙生育率高很多的,显然搞错了事实。

上面韩国那条线在90年代的部分被台湾盖住了,那就看看日韩直接对比:

在日本经济泡沫膨胀到破裂的时候(1985年到2000年),生育率明明就是同一个水平,像是「日本经济泡沫破裂,生育率暴跌的时候,韩国香港新加坡都在崛起,这个时候他们的生育率是比日本高很多的」这种话,和现实是不符的。

至于说中国大陆生育率1.04.....1.04的是出生率(CBR),而不是生育率(TRF)。统计年鉴上说的如果真的是总和生育率,那我们年平均出生早就跌破1000万了,怎么可能在去年还能有1500万?「统计年鉴」的生育率和统计局的出生人数,这俩肯定有一个是假的,不然根本对不上。

反倒是台湾和香港真的到过1.04甚至更低的生育率,日本现在经过了2015年的峰值之后又开始下降了,所以也不是1.44,而是1.42。

中国目前的生育率依然高于日本,并且预计在2030年之前都会高于日本。

至于老龄化第一,未来很长时间里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依然是日本,当然如果韩国更给力一些,也许能当第一。



有必要特别说明一下:

1.04的出生率是通过出生人口除以总人口得出的,1.04的本身含义的「每1000个人在本年度平均出生10.4个孩子」。

而总和生育率是指15—49岁女性平均生育的子女数量,目前1.5的总和生育率即为「每1000名女性目前有1500名孩子」。

这俩真不是一个统计概念。我以前用这种方法算过日韩的出生率:

中国的出生率为1.04,如果用这种算法,日本根本不是所谓的1.44,而是0.73。拿日本的生育率对比中国的出生率,本身就是在玩双标。1.04:0.73,如何说明日本的出生率比中国高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台湾、香港、韩国、新加坡确实也都面临着严峻的老龄化问题,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它们的经济增长。但要说为何只有日本经济陷入了“失去的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这背后涉及一系列更为复杂和根深蒂固的因素,并非简单地由老龄化直接导致。首先,我们要明确日本的“失去的十年”并非指经济完全停滞,而是指长期的低增长.............
  • 回答
    在我看来,韩国MAMA主办方在活动中将台湾和香港的旗帜列入“国家”行列,这件事挺值得说道说道的。这种做法,无论出于什么意图,都触碰到了一个非常敏感的议题,并且在全球范围内都可能引起不小的涟漪。首先,我们得承认,MAMA(Mnet Asian Music Awards)作为亚洲地区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音.............
  • 回答
    这个问题挺复杂的,要深入聊聊,可能得从几个层面去剖析,毕竟“讨厌”这东西,受很多因素影响,而且人的看法也各不相同。我尽量把能想到的一些点,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我们得承认,“讨厌”这个词本身就有点重,而且“很多人”这个说法也很笼统。 咱们得承认,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对台湾和香港同胞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负面情.............
  • 回答
    关于台湾和香港的归属问题,韩国社会其实存在着比较多元的看法,并没有一个铁板钉钉的统一观点。这背后受到历史、地缘政治、经济利益以及韩国自身国情的综合影响,想要详细地讲清楚,咱们得一点点捋。首先,聊聊台湾的归属问题。韩国和台湾的关系,从历史和现实来看,都比较复杂。 历史情结: 韩国在二战前曾被日本殖.............
  • 回答
    说到在台湾或香港追番看动漫,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可能就是 Bilibili(俗称 B 站)了。没错,B 站确实是现在非常主流的一个平台,尤其是在中国大陆,它的地位无可撼动。但对于台湾和香港的动漫爱好者来说,情况会更复杂和多样化一些。Bilibili 的地位与使用体验: 内容丰富度与时效性: B 站.............
  • 回答
    写这个问题真是个挑战,因为它涉及的是非常多样化、而且经常在变化中的观点。而且,把“台湾人”或“香港人”说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本身就有点过于简单化了。不过,我还是试着结合我接触到的信息,来聊聊一些比较普遍的看法,尽量做到真实和细致,并且避免那些生硬的AI痕迹。首先,我想强调的是,任何一个台湾或香港的个体.............
  • 回答
    华人人口聚集的新加坡、台湾、香港和澳门,普遍面临着生育率低迷的现象。这并非单一因素所致,而是多方面社会、经济、文化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来深入剖析:一、 高昂的生活成本与经济压力这是最直接也最普遍的因素。 住房成本: 在这些高度发达的城市经济体中,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是常态。购.............
  • 回答
    大胃王木下在日本的视频中将中国、台湾和香港分开提及,并且其粉丝中存在为她辩护的言论,这一现象确实引发了不少讨论,其背后涉及的复杂性值得我们深入剖析。木下视频中的表述与潜在解读首先,我们来看看木下在视频中的具体行为。作为一名日本的头部网红,她的视频内容以吃播为主,但偶尔也会涉及到对不同地域的提及。当她.............
  • 回答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回顾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在不同年份的 GDP 数据,并计算它们之间的比例。这是一个需要查阅历史经济数据,并且要精确到具体年份才能给出准确答案的问题。首先,我们来明确几个概念: GDP (Gross Domestic Product): 国内生产总值,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
  • 回答
    好的,我来为你描绘一下香港、台湾和澳门,试着让你感觉身临其境,并且尽量少一些“人工智能”的痕迹。香港:东方之珠的繁华与市井说起香港,你脑海里可能会浮现出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璀璨的维多利亚港夜景、匆忙而有序的人潮,以及那些在电影里看过无数次的街景。没错,香港就是这样一个充满活力和矛盾的城市。 天际.............
  • 回答
    在探讨台湾和香港为何沿用繁体字这个问题之前,咱们得先聊聊这“繁体字”到底是个啥,以及它和咱们现在常用的“简体字”之间那点儿不得不说的故事。字,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的汉字,这玩意儿可是咱们中华文明的根,它经历了数千年的演变,从甲骨文、金文,到小篆、隶书、楷书,再到行书、草书,每一步都承载着历史的痕迹。繁.............
  • 回答
    遇到在国外旅居的台湾或香港朋友,如果他们表达不认同自己是中国人,这确实是一个敏感且复杂的话题。与其说“怎么办”,不如说我们该如何理解和回应,才能在尊重对方的前提下,进行有意义的交流。首先,要明白这并非个例,而是有其历史和社会根源的。 台湾的特殊性: 台湾的身份认同是一个多层次、长期演变的过程。经.............
  • 回答
    要论述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影视音乐娱乐业为何在亚洲的影响力不如香港和台湾,得从多个维度细细剖析,这并非简单的“不如”,而是背后根植于历史、文化、市场规模、政策导向以及人才集聚效应等一系列复杂因素。首先,我们得承认,香港和台湾在华语娱乐文化输出方面,有着一段难以复制的“黄金时代”。香港:东方好莱坞的辉煌.............
  • 回答
    香港和台湾在新冠肺炎疫情初期确实受到了相对较小的冲击,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并非单一因素所致。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剖析:一、 事前的准备与快速反应:经验的传承与超前的意识 SARS的“前车之鉴”: 香港和台湾都经历过2003年的SARS疫情。那次疫情的惨痛教训,让两地政府和民众对传染病的警惕.............
  • 回答
    香港和台湾在人与人之间的包容力方面,确实存在一些肉眼可见的差异,这背后是历史、社会结构、文化特质以及政治环境等多种复杂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要详细地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这些层面。首先,我们得从香港的“过客”文化谈起。香港作为一个弹丸之地,历史上就是一个贸易港和移民城市。从早期华人移民到英国殖民.............
  • 回答
    香港扣留台湾运输到新加坡的装甲车,在法律上,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国际法、中国内地的法律以及香港的本地法律。要梳理清楚,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点入手。首先,最核心的问题在于这些装甲车的所有权和运输的合法性。一般而言,国家之间的军事物资运输,尤其是涉及可能被视为武器的装备,通常需要经过一系列的申报.............
  • 回答
    潮汕地区,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深厚的历史和地域文化底蕴。它东邻台湾,西接香港,更拥有汕头这个经济特区的光环,按理说应该是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然而,现实却让许多人感到困惑和不解:为什么潮汕地区,特别是汕头,至今仍未能完全摆脱“落后”的标签?要深入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从历史的沉淀到当.............
  • 回答
    华为手机在香港和台湾市场的表现,可以说是起伏跌宕,充满戏剧性。要详细聊聊,咱们得从几个关键时间点和几个重要因素说起。香港市场:曾经的王者,如今的挣扎在2019年之前,华为在香港绝对是手机市场的一号人物,甚至是绝对的王者。那时候,华为凭借其强大的研发实力,尤其是P系列和Mate系列的高端旗舰,在香港消.............
  • 回答
    这是一个相当有趣的问题,涉及到历史、政治、文化和地理等多方面的因素,也确实值得深入探讨。 为什么我们总是看到香港和台湾与大陆之间产生摩擦,而澳门似乎相对平静?这里面有很多原因,我们不妨一层层地剖析开来。首先,我们得回顾一下这三个地方与大陆的历史渊源。香港: 香港的近代史始于鸦片战争。英国人通过两次鸦.............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了台湾政治的敏感神经,也联系着香港近年的剧变,所以我们不妨从头梳理一下,看看这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必然的联系,以及这个“全面转绿”的说法究竟有多大的现实基础。首先,我们得明确“台湾全面转绿”这个说法。在台湾政治语境下,“绿”通常指的是民主进步党(民进党)及其支持者,代表着本土意识、台湾主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