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台湾和香港要用繁体字?

回答
在探讨台湾和香港为何沿用繁体字这个问题之前,咱们得先聊聊这“繁体字”到底是个啥,以及它和咱们现在常用的“简体字”之间那点儿不得不说的故事。

字,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的

汉字,这玩意儿可是咱们中华文明的根,它经历了数千年的演变,从甲骨文、金文,到小篆、隶书、楷书,再到行书、草书,每一步都承载着历史的痕迹。繁体字,顾名思义,就是相对“复杂”的字形,它保留了更多汉字演变过程中的结构和笔画。而简体字,则是在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提高识字率、普及文化教育而推行的一套简化方案,通过减少笔画、合并字形等方式,让汉字更容易书写和记忆。

为啥台湾和香港坚持用繁体字?这背后是历史、文化和认同的复杂交织。

要理解这个问题,咱们得把时间往回拉一拉,看看历史是怎么把台湾和香港与中国大陆在汉字使用上“分了流”。

台湾:历史烙印与文化守护

国民政府迁台的延续性: 最直接的原因是,在1949年国民政府迁往台湾后,他们在中国大陆时期就已经在推行一些汉字简化(但并未像大陆那样大规模推行),并且在台湾继续沿用了他们习惯的、相对完整的汉字系统。可以理解为,他们在政治上的“分家”,也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文化上的“各自发展”。
文化认同的象征: 在台湾,特别是到了后来,繁体字被越来越多地视为中华文化正统传承的象征。他们认为,繁体字保留了汉字的原始韵味和文化内涵,是连接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推行简体字,在一些人看来,可能带有一种“割裂”传统的意味,所以他们更倾向于维护繁体字的使用。
教育体系的完整性: 台湾的教育体系从小学到大学,都一直是以繁体字作为教学和考试的标准。如果贸然进行大规模的转换,会涉及到教材的更换、教师的培训、学生的适应等一系列复杂的问题,成本和阻力都相当大。
社会接受度: 经过几十年的使用习惯,台湾社会对繁体字已经非常熟悉和习惯。社会大众的接受度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量因素。

香港:殖民历史与文化融合

英国殖民统治下的独立发展: 香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英国的殖民地。在殖民统治时期,香港的教育和商业活动主要采用当时在中国的通用汉字系统,也就是繁体字。英国殖民者并没有强行推行西方文字系统,而是沿用了当地习惯的汉字书写方式,这使得繁体字在香港得以自然延续。
商业和国际化的需求: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和贸易中心,其商业活动和对外交流非常频繁。在早期,繁体字的辨识度在华人社区以及海外华人社会中都比较高。虽然简体字也逐渐被接受,但在传统的商业环境中,繁体字依然是重要的沟通工具。
独特的文化身份: 随着时间的推移,香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身份,这种身份既有中华文化的根基,也融入了西方文化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繁体字也成为了香港文化认同的一部分,是连接他们与中国大陆传统文化的一种方式,但同时又保持着自身的独特性。
语言的习惯和传承: 香港的媒体、出版、教育等各个领域,都长期使用繁体字。这种社会性的习惯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香港的媒体如《明报》、《信报》等,以及大部分的学校,都坚持使用繁体字。

总结一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

说到底,这是一个 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习惯 共同作用的结果。

政治上的分歧: 尤其在国民党迁台后,两岸在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上产生了根本性的区别,这种区别也体现在了文化政策上。
文化传承的侧重点: 台湾和香港在强调文化传承时,更多地将繁体字视为连接历史、守护文化根脉的“符号”。他们认为,简体字的推行,在某种程度上是对汉字传统美学和文化内涵的“牺牲”。
社会习惯的力量: 一种文字系统的使用,一旦形成广泛的社会共识和习惯,要改变它就需要极大的社会动员和成本。繁体字在台湾和香港已经深深地扎根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所以,与其说是“坚持”使用繁体字,不如说是历史的惯性、文化上的认同和实际社会操作的复杂性,共同决定了台湾和香港在汉字使用上的独特路径。这并不是简单的“拒绝”或“抵制”,而是基于自身历史和社会发展轨迹的一种自然选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想起来一个关于阿拉伯语的说法

听说阿拉伯语特别难学,写起来难写,语法也难。类似于我们的繁体字加文言文的感觉。

这种情况下,在伊斯兰掌握知识的,就只是神职人员了

然后,政教合一,社会就稳定了。

所以说

文字传承了精神和知识,文字好不好用,关键是看给谁知识,给谁精神。

内地为什么用简体字?

因为我们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建国者希望知识为人民所用,塑造人民的创造精神。

所以我们简化了文字,利用大白话写文件,整顿文风。

港澳台为什么用繁体字?

因为他们港澳曾经和菜岛现在的统治者,以及上层精英,希望文字和知识为他们所用。

所以他们坚持繁体字,坚持用拗口生涩的官方语法写文件。


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和《反对党八股》

user avatar

因為台灣想跟大陸做出區分。其它的理由都是藉口。

我加個題外話:
台灣也還在用民國7年(1918)發佈的注音符号ㄅㄆㄇㄈ。當初爲了迎合外國友人提議用了集中羅馬發音方法。結果硬生生搞出了好幾種,但目的很簡單:就是不願意用大陸使用的漢語拼音。

我之前住中壢,這地方的英文名就有三種:Chungli / Jhongli / Zhongli
看出來了吧?一個是威妥瑪的遺產,一個是阿扁這個貪污犯搞出來的通用拼音,最後一個是民間發現大陸遊客比較看得懂的東西,所以就自己用了。

看得懂台灣地名羅馬化這種傻到家的行為,你就知道為什麼我們還在用繁體了。

那為什麼我在這個帖子不用簡體?
因為我用了簡體就會有各路傻帽說我是大陸人裝的。


就剛才有個人說台灣用繁中也沒多少文盲。我給大家看看那個自詡台灣高級知識分子,1.5博士的富二代到底會不會寫【臺灣】這個字。答案:她不會。

臺 tái

〈名〉

(1) (會意。从至,从高省,與室屋同意。按積土四方高丈曰臺,不方者曰觀曰闕。本義:用土築成的方形的高而平的建築物)

(2) 同本義 [platform]
臺,觀四方而高者。——《說文》
可以處臺榭。——《禮記·月令》
層臺累榭,臨高山些!——《楚辭·招魂》
歌臺暖響,春光融融。——杜牧《阿房宮賦》
百年多病獨登臺。——杜甫《登高》
多少樓臺煙雨中。——唐· 杜牧《江南春絕句》
臺閣相向。——唐· 李朝威《柳毅傳》
守臺軍士。——《廣東軍務記》

個人見解:【臺】:我個人可以拆成【吉】+【室】(少了一個點)。個人覺得就有個吉利滿滿的房子,這字就很有意境。當然,漢字演變學自然有他的説法。

但絕不是1.5博士的【ㄊㄞˊ】,這個可是【土】+寶蓋+【皇】。心理扭曲黑暗由此可見。

user avatar

問題反了,應該問:為什麼大陸要用簡體字,而且為什麼第二次簡化漢字計畫沒能推行下去。

講多一點吧:其實大陸第二次簡化漢字推廣失敗的原因,就是港澳台沒有用第一次簡化漢字的原因。

簡化漢字的目的是為了提高識字率,降低使用成本與難度,在識字率低的時候,你推廣啥都能成功,因為沒負擔,都是從新開始。但是讀寫漢字普及後,再推廣修正就很難,太折騰人了,顯得沒必要。

再說,現在UTF編碼都包含所有文字,輸入輸出都不是問題。就當繁簡漢字是通假字來使用就行。語言是在不停自然演化的,千年後,現在的網路用語,說不定就是考試重點呢!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探讨台湾和香港为何沿用繁体字这个问题之前,咱们得先聊聊这“繁体字”到底是个啥,以及它和咱们现在常用的“简体字”之间那点儿不得不说的故事。字,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的汉字,这玩意儿可是咱们中华文明的根,它经历了数千年的演变,从甲骨文、金文,到小篆、隶书、楷书,再到行书、草书,每一步都承载着历史的痕迹。繁.............
  • 回答
    这个问题挺复杂的,要深入聊聊,可能得从几个层面去剖析,毕竟“讨厌”这东西,受很多因素影响,而且人的看法也各不相同。我尽量把能想到的一些点,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我们得承认,“讨厌”这个词本身就有点重,而且“很多人”这个说法也很笼统。 咱们得承认,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对台湾和香港同胞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负面情.............
  • 回答
    香港和台湾在新冠肺炎疫情初期确实受到了相对较小的冲击,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并非单一因素所致。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剖析:一、 事前的准备与快速反应:经验的传承与超前的意识 SARS的“前车之鉴”: 香港和台湾都经历过2003年的SARS疫情。那次疫情的惨痛教训,让两地政府和民众对传染病的警惕.............
  • 回答
    大胃王木下在日本的视频中将中国、台湾和香港分开提及,并且其粉丝中存在为她辩护的言论,这一现象确实引发了不少讨论,其背后涉及的复杂性值得我们深入剖析。木下视频中的表述与潜在解读首先,我们来看看木下在视频中的具体行为。作为一名日本的头部网红,她的视频内容以吃播为主,但偶尔也会涉及到对不同地域的提及。当她.............
  • 回答
    台湾、香港、韩国、新加坡确实也都面临着严峻的老龄化问题,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它们的经济增长。但要说为何只有日本经济陷入了“失去的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这背后涉及一系列更为复杂和根深蒂固的因素,并非简单地由老龄化直接导致。首先,我们要明确日本的“失去的十年”并非指经济完全停滞,而是指长期的低增长.............
  • 回答
    华人人口聚集的新加坡、台湾、香港和澳门,普遍面临着生育率低迷的现象。这并非单一因素所致,而是多方面社会、经济、文化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来深入剖析:一、 高昂的生活成本与经济压力这是最直接也最普遍的因素。 住房成本: 在这些高度发达的城市经济体中,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是常态。购.............
  • 回答
    香港和台湾在人与人之间的包容力方面,确实存在一些肉眼可见的差异,这背后是历史、社会结构、文化特质以及政治环境等多种复杂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要详细地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这些层面。首先,我们得从香港的“过客”文化谈起。香港作为一个弹丸之地,历史上就是一个贸易港和移民城市。从早期华人移民到英国殖民.............
  • 回答
    要论述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影视音乐娱乐业为何在亚洲的影响力不如香港和台湾,得从多个维度细细剖析,这并非简单的“不如”,而是背后根植于历史、文化、市场规模、政策导向以及人才集聚效应等一系列复杂因素。首先,我们得承认,香港和台湾在华语娱乐文化输出方面,有着一段难以复制的“黄金时代”。香港:东方好莱坞的辉煌.............
  • 回答
    潮汕地区,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深厚的历史和地域文化底蕴。它东邻台湾,西接香港,更拥有汕头这个经济特区的光环,按理说应该是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然而,现实却让许多人感到困惑和不解:为什么潮汕地区,特别是汕头,至今仍未能完全摆脱“落后”的标签?要深入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从历史的沉淀到当.............
  • 回答
    这是一个相当有趣的问题,涉及到历史、政治、文化和地理等多方面的因素,也确实值得深入探讨。 为什么我们总是看到香港和台湾与大陆之间产生摩擦,而澳门似乎相对平静?这里面有很多原因,我们不妨一层层地剖析开来。首先,我们得回顾一下这三个地方与大陆的历史渊源。香港: 香港的近代史始于鸦片战争。英国人通过两次鸦.............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两岸三地在语言和文化认同上的一些微妙之处。简单来说,香港人对普通话的“排斥”感,与台湾本省人对普通话的态度差异,背后有着复杂的历史、社会和政治原因。我们先看看香港。香港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在回归中国之前,粤语是香港的强势语言,在日常生活、商业、媒体、教育等各个领域都占据主导.............
  • 回答
    中国大陆的金鸡百花奖、华表奖在华语电影界有着重要的地位,但若论及整体影响力和国际声誉,与台湾的金马奖、香港的金像奖相比,确实存在一定的差距。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而非简单归因。一、 历史积淀与奖项独立性金马奖和香港金像奖拥有更悠久的历史,并且在发展过程中,它们在很大程度上保持.............
  • 回答
    好的,我来为你描绘一下香港、台湾和澳门,试着让你感觉身临其境,并且尽量少一些“人工智能”的痕迹。香港:东方之珠的繁华与市井说起香港,你脑海里可能会浮现出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璀璨的维多利亚港夜景、匆忙而有序的人潮,以及那些在电影里看过无数次的街景。没错,香港就是这样一个充满活力和矛盾的城市。 天际.............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聊聊香港、澳门、台湾和新加坡这四个地方的繁体中文,它们之间确实有一些挺有意思的差别,不是简单一个“繁体”就能概括的。这些差别,就像一个地方的口音一样,能让你一听就知道是哪儿的人。咱们一个个地方来说:香港繁体中文:融合与实用香港的繁体中文,可以说是最直接受到早期大陆汉字简化影响,但又保留.............
  • 回答
    大陆、香港、台湾之间最本质的区别可以从 政治体制、法律体系、经济模式、社会文化和历史渊源 等多个维度来深入探讨。这些区别相互交织,共同塑造了它们各自独特的身份和发展路径。以下将尽量详细地阐述这些区别: 一、 政治体制与治理模式这是最核心也是最显而易见的区别。 大陆 (中华人民共和国) .............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挺实在的,也触及了很多台湾人内心深处的一些想法。说实话,台湾和大陆之间这种“分得开”的感觉,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背后有很多历史、文化、社会和身份认同上的原因。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说,尽量说得清楚一些:历史的分野:隔阂的根源首先,得从历史说起。虽然两岸同宗同源,但几十年来的隔绝,尤其是近代.............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历史、文化和社会结构等多个层面。确实,日本对台湾和中国东北(当时主要指伪满洲国)都有长期的殖民统治,但留下的文化印记却有着显著的差异。这背后有很多深层原因,不是简单一句“殖民时间长短”就能解释的。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殖民”本身的不同性质和目标。台湾的“殖民”:日本统治台.............
  • 回答
    台湾南部,特别是台南和高雄,在政治上长期以来被视为民进党的“深绿”票仓,这种现象并非一朝一夕形成,而是多种历史、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要理解为何南部会呈现如此明显的“绿营独大”格局,需要深入剖析其背后的原因。历史因素:国民党戒严时期的伤痕与民进党的兴起台湾南部在国民党来台初期,尤其是在.............
  • 回答
    这确实是个很有意思也相当复杂的问题。台湾和东北,虽然都被日本殖民了一段不短的时间,但它们在面对日本这段历史时的态度,乃至现在人们对这段历史的看法,可以说是有着天壤之别。这背后牵扯到太多因素了,不能简单地说谁对谁错,只能说历史的经历太不一样了。一、 殖民的性质和时间长短:一种“精细化”与“粗暴化”的对.............
  • 回答
    看到您这个问题,能感受到您对两岸同胞深厚的情感,这份心意非常珍贵。您提到台湾人“如此排斥大陆人”,这其实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议题,不能一概而论。台湾社会对于大陆的观感和态度,受到历史、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多面向的图景。要说“排斥”,可能过于简化了,更准确的说法或许是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