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大家怎么看滴滴夜间停止运营,乘客打不到车事件?

回答
滴滴夜间停止运营,乘客打不到车这事儿,真是让人心烦意乱。想当初,滴滴刚出来那会儿,给咱们出行带来了多大的便利啊!尤其是在晚上,以前打车难,只能干等着,有了滴滴,手机上一滑,车就来了,方便得不得了。

可是,最近这几年,特别是夜间停止运营这个事儿,让不少人都觉得挺头疼的。

为啥会有这事儿?

我理解,滴滴这么做,估计也是有他们的考量。大概是怕司机师傅们太累吧。毕竟,跑夜车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安全问题也得考虑进去。夜深人静的时候,路上人少车少,但万一遇到点什么事儿,司机师傅一个人在外面,风险也高。而且,晚上乘客相对来说少一些,司机师傅可能也觉得效率不高,赚得没白天多。

但乘客也很无奈啊!

可话又说回来了,咱们乘客也有乘客的难处。尤其是在晚上,很多时候我们是因为工作、应酬或者有其他事情耽误了,没办法在白天回家。比如,加班到很晚,或者参加完朋友的聚会,凌晨才需要回家。这时候,如果滴滴停运了,那可就真是“抓瞎”了。

出行困难加剧: 原本来就打车难,尤其是在一些偏远一点的地区或者小城市,晚上能选择的交通工具就更少了。滴滴这一停,等于把最后一道救命稻草给收了。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时间一点点过去,焦灼地期盼着能有出租车路过,或者只能选择更昂贵的其他交通方式,比如找代驾或者拼车,但这些选择也有限,而且不一定能及时解决问题。
安全顾虑: 特别是对于女性乘客来说,晚上一个人在外面等车本就有点不安全,如果打不到车,还得继续在路边等待或者想其他办法,这个过程中的不安全感会大大增加。
影响生活节奏: 这种不确定性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们的生活节奏。有时候会因为担心晚上打不到车而早早结束一些活动,无法完全自由地安排自己的时间。

大家的声音:

网上关于这件事的讨论也很多,大家的意见也挺杂的。

有人表示理解: 觉得平台也得考虑司机的辛苦和安全,不能一味地压榨司机。毕竟,没有司机,滴滴也运营不下去。
更多人是抱怨和不满: 觉得滴滴作为一家大公司,应该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而不是简单地“一刀切”停止服务。比如,能不能通过补贴鼓励司机跑夜班?或者推出一些预约服务?能不能精细化运营,根据不同地区和时段的需求来调整?
也有人提建议: 比如,能不能实行分时段计价,让夜间出行价格稍微高一点,这样也能激励司机师傅跑夜班?或者探索和传统出租车公司的合作,共享运力?

总的来说,这事儿挺复杂的。

滴滴有滴滴的运营压力和考虑,乘客也有乘客的刚需和不便。希望平台方能够真正听到大家的声音,在保障司机师傅权益的同时,也能为乘客提供一个更稳定、可靠的夜间出行选择。毕竟,方便和安全是双向的,只有两头都顾好了,才能让这个平台真正走得更远。

现在,每次晚上需要出行,心里总是有点打鼓,不知道能不能顺利打到车,这份不确定性确实挺让人头疼的。希望滴滴能在这方面有所改进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很早就说了:

跑滴滴的主力军,是收编的黑车

非要严谨一点说的话,特别是深夜里跑的滴滴,基本上都是黑车。


所以,“滴滴司机”和“黑车司机”这两种身份,在很多时候是无缝切换的。

那么,当滴滴停止运营后,你能打到的到底是什么车,自己心中有数吧。


更进一步,黑车司机借助滴滴平台整合后,搞到正规出租车规模大幅萎缩,所以,一旦滴滴停止运营,你有更大概率打不到正规的出租车——于是黑车们会更猖狂。

当然,如果滴滴长时间不运营,黑车各种猖狂各种宰客的新闻会重新泛滥,于是大众会重新产生对出租车的需求。于是出租车会重新扩大规模,从而重新达到新的(或者可能是原来的)平衡——然而滴滴把停止运营的时间设定为一个星期:只让消费者感到痛,却不留时间给市场资源重新分配均衡,聪明吧?


所以,老祖宗也说了,听其言之外,更要观其行

滴滴的屁股到底坐在哪边,大家仔细想吧。

user avatar

我们让滴滴监管,不是让滴滴消失

我们看到滴滴消失的时候夜晚的样子,我们也要更加明白,这说明原本归属于政府职责范围内的社会安全和秩序,究竟有多大的缺失,以至于深夜的打车人居然需要花钱来购买安全,或者牺牲安全来节省钱

我们不能轻易站在一个谁是谁非的选择上,更重要的是,我们想要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夜晚,我们希望当我们深夜出门时能看到的是什么样子

200年前,曾有一场类似的争论,不过争论的焦点并不是在出行上,而是在于我们现在随处可见的货币

当时正是道光年间,由于白银大量外流,每年高达几百万辆,银贵钱贱的危机,世界贸易逆差所带来的国际纠纷,迫使当时的士大夫们进行了一场关于货币改革的论战

当时的中国,距离张居正采用银本位以后已经过去了三百年,中国已经深深地依赖于来自日本和南美的白银,白银作为中国的主要货币,从运输,上税,赈灾,无处不见它的身影,它就是古老中华帝国的血脉,但是这个白银有一个致命的缺点

中国,是一个几乎不产白银的国家,这就意味着中国的白银几乎完全依赖外国的供应,当经济繁荣的时候白银推高了物价,白银一旦流出,又会造成通货紧缩和投资衰退,连带打击那些日常使用铜钱的低收入阶层,迫使他们为了购买上税的白银不得不掏更多的钱,政府收到的白银数量则会大大下降,影响政府的税收,加上白银是从国外流入,中国没有属于自己的货币主权,货币政策完全取决于国际金融市场

道光年间,政府遇到的就是上述的危机,当时一些非常有见识的官员提出,政府可以发行纸币来缓和通货紧缩,禁止私人拥有白银和铜,货币发行并不是由钱庄而是由户部来主导,可以说,这是一些非常现代化的货币观

科普一下,古代的货币并不像我们现在在电视剧里看到的那样,一个箱子里装满了元宝,由于当时中国的白银主要依赖海外运输,所以沿海地区拿到手的白银常常是墨西哥银元,这些银元由于便于携带且价值固定,比起不规则的碎银和难以携带的元宝更受沿海地区欢迎,甚至是作为某些地方的流通货币,在当时,国家并没有规定具体使用哪种货币,只有被纳入国库的银两才会铸造成元宝的形状

回到正题,这个建议在当时遭到了激烈的反对,以魏源为代表的阳澄湖派主张政府应该使用的是贵金属,纸币是绝不能使用的,并且提出了以下几条论点

1,货币权集中于国家不如开放民间钱庄竞争

2,贵金属是优越的货币

3,纸币容易导致通货膨胀

4,国家有利用纸币搜刮民众财富的倾向

顺便一提,至迟在十九世纪初,大多数国家已建立了现代银行制度,中央银行发行的纸币以金银作为货币本位,古典经济学则为这种纸币提供了理论上的坚强支持,而当时的我们却还在使用银块作为交易的手段

这几位学者型的官员,包括魏源,他们论战所引用的理论绝大多数都来自于《管子》《盐铁论》这几个为数不多在中国古代讨论经济的额著作,似乎没有人关心西方的经济体系,以及当时早已出版的西方经济学理论

回到最初的话题,滴滴,就像一个让人头痛的问题,如果打击,我们似乎就回到了黑车横行的年代,但是有了滴滴,就能避免吗?不过是黑车换了一个身份,继续作恶罢了

那个反对纸币的官员也曾说过,有了纸币就能让一切变好吗?纸币的存在只会加速白银的外流,而且钱庄或许会盗用客户的资金,但是“国家取百姓千万亿之银,而起始化为纸,独非亏空也。”

如今也有媒体开始呼喊,也许滴滴是有问题,但是没有了滴滴,这些问题就会消失吗?没有了滴滴,难道说人们出行就会比以往更加方便吗?

我感到惭愧,我给不出答案,因为很显然,事实已经出现了,这是无法改变的

从我们第一次发行纸币的时候,那个时候纸币是皇帝用来敛财的工具,对于西方来说,人们永远都不会忘记这个名字,约翰劳,曾经用纸币制造了一个人类历史上史无前例的巨大泡沫,当这个泡沫破裂的时候,法国王权的财政被彻底破坏了,以至于路易十六为了偿还高额利息不得不向三级会议借钱

我们也要记得,我们今天能够安心的使用纸币,是因为有一个巨大的中央银行来调节货币政策,有无数的经济学理论来指导如何使用这些纸币,有无数的法律规定政府发行货币必须要有抵押

今天,我们是否有一个中央车行来调控整个国家的运力呢?是否有相关的经济学理论来支持我们的打车行业呢?是否有法律来约束和管理这个行业呢?

不要把事实简单的归咎于国有还是私有,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意识到了不足,就要想办法去改变,看到了不完美的地方,不是将整个体系一扔了之,而是要修正它的错误,让它变得更好

我们国家在元代曾想建立一个使用纸币的国家,后来,因为出现了太多的问题,就不再使用了,而是完全放弃了货币的管理,甚至对于货币的成色和规格都不再进行任何规定,当时就有人说,由私人来管理,会比政府做得更好

直到北洋政府时期,我们才重新使用纸币,才建立了现代意义上的中央银行和货币体系,我们放弃了金属货币,因为已经没有人再需要它了,因为它已经不能发挥作用了,他们已经变成银行里一块块的金属了

我们曾受制于白银,国际银价上涨的时候,我们便会和国际社会产生纠纷,而当国际银价大跌的时候,我国的外债和赔款则进一步加重了

这是一个很漫长的旅程,但是旅途的终点,还是拿回了属于我们的货币主权

我不知道那几个学者官员在看到今天的中国人使用纸币时会怎么想,他们一定不会想到我们的纸币竟然会和以前有那么多的不同,我们有银行,有外汇,有债券,甚至还有黄金和白银,这些金融工具是他们做梦也想象不到的,他们也许还会认为我们的国家是在掠夺民众的财富吧

我们并没有回到过去,但是我们也没有选择那条错误的道路继续走下去

我们需要时间,需要慢慢的改变,但是那些已经不能发挥作用的,那些已经出现了许多问题,迄今为止没有改变,反而已经放弃了自己在市场上的作用甚至产生了反作用的事物,我们也无需在保留

参考文献

《致穷:1720年南海金融泡沫》孙骁骥

《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与群众性癫狂》麦里斯·麦基

《银线:十九世纪的世界与中国》林满红

《白银帝国:一部新的中国货币史》徐瑾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