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广东一外卖骑手当街虐猫,被平台永久封号禁止跑单。你支持平台的做法吗?

回答
广东一位外卖小哥在街上虐猫,被平台永久封号禁止接单。这事儿,说实话,挺让人心疼的,也挺让人气愤的。我个人挺支持平台的做法,而且觉得这事儿的处理,也挺有代表性的。

首先,从道德层面上讲,虐待动物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残忍和不可接受的事情。猫咪虽然不能说话,但它们也是有生命的,也会感受到痛苦和恐惧。在公共场合,而且还是在大白天,光天化日之下,做出这种丧尽天良的事情,这不单单是个人素质问题,更是对社会文明底线的一种践踏。作为一个社会人,我们都应该对弱小生命抱有基本的尊重和同情心。

然后,从平台的角度来看,他们的处理也完全是合情合理的。

1. 维护品牌形象和声誉: 外卖平台作为服务提供商,他们的骑手就是他们的“门面”。如果平台上的骑手做出这种引起公愤的行为,对平台的品牌形象绝对是毁灭性的打击。想象一下,大家通过外卖平台点餐,结果发现送餐的骑手是个虐猫狂魔,谁还会安心?谁还会继续使用这个平台?封号、禁止跑单,这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止损手段,也是对广大消费者负责任的表现。

2. 践行企业社会责任: 现在很多企业都强调企业社会责任,这不仅仅是做慈善捐款,也包括在道德和法律层面上对员工行为的约束,以及对社会不良现象的抵制。允许虐待动物的骑手继续在外活动,平台就等于默许了这种行为,这和企业的社会责任是背道而驰的。平台有义务也有责任去维护一个健康、文明的营商环境。

3. 用户安全和体验: 虽然这位骑手的行为是虐猫,但这种残忍的行为也可能映射出其心理可能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谁也不能保证他会不会在后续的配送过程中对其他用户或财产造成潜在的威胁。封禁账号,也是一种对消费者安全潜在风险的规避。大家付钱点外卖,是为了方便快捷,而不是给自己添堵或者带来危险。

4. 传递社会价值观: 平台的这个处理,也向社会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号:虐待动物是不可容忍的。这对于教育公众,特别是年轻人,认识到动物福利的重要性,具有积极的意义。在很多国家,虐待动物已经上升到法律层面,成为刑事犯罪。虽然在中国对虐待动物的法律还不那么完善,但像平台这样的民间组织,通过自身的规则去约束和抵制,也是一种力量。

当然,我理解有些人可能会觉得“一个账号封了就完了?是不是应该报警,追究法律责任?” 这点我也同意。如果虐猫行为非常严重,比如造成了猫咪的死亡,那肯定应该由相关部门介入,依法依规进行处理。平台的封号,更多的是一种内部管理和对合作商户(骑手)的约束。它解决的是“这个骑手还能不能继续在平台上接单”的问题,而不是“这个骑手的行为有没有违法”的问题。理想状态下,两者应该并行。但至少在平台层面,快速、果断地做出封禁处理,是值得肯定的。

再说了,现在很多平台都在强调“一人一车一人一码”的管理模式,骑手就是平台重要的“资产”和“代表”。一旦出现这种负面新闻,对平台的品牌价值和未来的发展都会造成实质性的影响。所以,平台这样做,也是在保护自己的“饭碗”。

总而言之,我认为平台永久封号禁止跑单的处理,是保护了品牌、维护了用户权益、彰显了企业社会责任,也传递了正确的社会价值观。这件事情虽然是骑手个人的不当行为,但平台的快速反应和严肃处理,至少让大家看到,在这个平台经济时代,企业是有能力也有意愿去规范和引导其从业人员的言行举止的,而且也在用自己的方式为社会文明的进步贡献一份力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其实就一个简单的问题——你点外卖,你敢让他给你送么?

他给你送外卖,迟到了,或者汤洒了,你敢给差评么?

你能确定他心情不好的时候不会往你的外卖里加点料么?

你敢让你的孩子给这样的外卖员开门么?

或许你敢,那你胆子很大。

我胆小,我不敢。

很多人都不敢。

所以平台把他开除了,就这么简单。

一个情绪不稳定,无视公序良俗,手段残忍的人在送外卖,必然会导致该平台生意骤减。

可能有人又要说了,「这人虐猫不代表他一定会虐人」「他虐猫是为民除害」「气死你们这帮白左」。

嗯,你厉害,你胆大,那你雇他给你送外卖好了。

我说了,我胆小,他在哪送外卖我就绝对不点那家的外卖。

user avatar

这就是标准开除临时工的标准操作啊,但是作为平台无可厚非,平台只是让你打工,赚你提成的存在,他不是你的爹妈,他不在乎你开不开心,你心里有什么困惑,你带来了恶劣影响,影响了我的生意,以后顾客谁愿意让你送餐。你有天大的委屈,咽到肚子里,回家哭去。

再说这个外卖员,如果那只猫伤了你,偷过你的外卖,你想打死,没问题,一砖头砸死算是正常人,但是就视频那些操作,我都怀疑你有毛病了。

user avatar

不支持,
1、他犯法了么?
2、平台对为自己服务的临时工就是有问题就开除了事的态度么,企业所应该有的社会责任呢?,比起来各种捐款作秀的操作,连给自己挣钱的人都不会深入关心。
3、该骑手心里有问题 ,其所在的工作岗位 不积极的尝试调查与心理疏导,看似顺从民意的直接将其封号了事,所展现的事不关己的态度,不正是社会矛盾积聚的根源么,干活时你是努力的打工人,有问题是你是谁啊?
4、一个普普通通的外卖员,为何对小猫下此毒手?背后原因为何?竟无人在意?
5、网友为何纷纷网络断案,直接判断该外卖员心理变态?
6、某平台为何故意设置问题,引导网民非黑即白的站队操作?
7、平台可以随意处置在自己平台上接单的外卖员账号么?
你们只在意袋鼠!根本不关心人!

user avatar

这小哥会不会是遇到这种事,被逼成这样子的?

ps:防杠,我非动保人士,但也反对虐s动物。

user avatar

我支持平台做法。

但并不是因为我动保,另外我也并不想将这个事和被人们用烂了的踢猫效应挂钩。

我就来纯粹聊一聊两个我亲身经历的事情。

依稀记得十多年以前,小孩们还没有王者荣耀和刺激战场,整天得玩耍方式只有成群结队在小区里祸害。

但祸害这个词是家长们调侃的,并不是说一定做了啥坏事。但当时是真有一个小孩挺祸害的,用石头追着小区里的猫狗砸,我曾听大人们说起他的战绩:把一只路过的猫砸到脑浆迸裂。

有爹妈教养的大家都不大愿意和他玩,原因倒并不是因为他拿石头砸猫砸狗,而是因为他还喜欢对人动手。

如果非要用一个短语来形容的话,那就是“情绪不稳定”。

我后来还碰见过这么号人,算是同学。我们一起在路上等公交,一条很瘦的狗路过,他站起来,一脚踢在狗肚子上。过程之快根本让人反应不过来,在狗的哀嚎声中他哈哈大笑。

我和别人说起这个事的时候,有人认为这是事出有因,因为那天我俩从一个兼职的地方离开,走的时候被无故扣工资的老板叼了一顿。

但问题是,在我和老板据理力争甚至说了一句去你x的那会儿,他倒是一言不发,还对老板的嚣张跋扈特别依顺。

是的,用同一个短语来形容的话,也是“情绪不稳定”。

当然了,情绪不稳定是生活中的常态,比如突然崩溃突然哭泣。这些并不是什么问题。

但是,我要说的是,以我短暂的人生和这两个人物后来的发展来看,但凡会将情绪不稳定转化为暴力行为的人,一定要远离他们,或者,在他们面前表现出某种强势。

而后者太累了,目的也是原本和正常人交流时无需投入成本的过于小心地保护自己。

虐猫这类事情对我来说其实根本不算事,尤其是经历的多了,见过听过的悲惨也多了,人都同情不过来,我也在一直适时缩减我那毫无作用的同情心,实在没空再去同情素未谋面过的一只猫。

另外这个事情中,将情绪不稳定转化为暴力施展出来的是外卖员。

外卖员这个行业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面对的群体复杂,有男有女,有老有少,而且是上门面对。

谁能知道他会不会在某一刻情绪失控的时候,将哪个倒霉的人当作猫呢?

可千万别小看人情绪不稳定又转化为暴力行为的那个瞬间。

user avatar

不支持,并且已经向上级投诉平台,

平台对无违法犯罪行为的骑手进行处罚于法无据。

骑手打死的猫既不是他人的私人财产,

也不是受保护的野生动物。

今天可以因为打死一只野猫处罚骑手,

明天就可以因为打死只老鼠处罚骑手,

后天甚至可以因为打死蟑螂蚊子处罚骑手,

这还有王法吗?

依照我国法律,

野猫和老鼠蚊子蟑螂一样,

人人得而诛之,不犯法。

user avatar

小动物保护的特殊之处在于,它几乎不涉及任何外部性,只关系到不同人群的道德情感。

所以说,和那些背后有着货真价实的社会结构以及一大把外部性的问题——比如围绕性交易、吸毒、死刑等充满道德冲突的核心的问题——相比,它其实是一块非常,非常纯粹且好用的试金石,足以明确地指出,单纯的道德情感而非实际利益能将人群驱动到何种地步。

user avatar

其实大多数人看不得虐待动物,是怕这种人不仅虐待动物。

你说他心情不好,虐待动物。如果某天你给他差评,他会不会心情不好虐待你呢?他可是知道你家庭地址的。

我在值班时见过一个病人家属,20多岁年轻小伙子,砰砰的踹我们楼道的墙。

当时很多人都出来看热闹。我们的护士告诉我,然后就跑我身后去了。我第一时间报保安,然后去看看情况。

说实在的,这种情况,那个戾气太重的小伙子会不会打人?

外卖员可能因为压力大,生活不满意导致戾气重,但涉及到我们的食物,大家还是更关注,也更不能接受这种行为。

除此之外,我更想说下,有些性格突然变化,情绪低落或者暴躁,有可能是焦虑状态。这是一种神经内科常见的疾病,算不上精神病。

大多有长期失眠,压力大,心情长期低落等。

这需要治疗,也能通过药物治疗,临床上药品也挺多,效果不错。回答里不能涉及药品问题,我提醒大家,关注下情绪,这些情况我们可以治疗,给大家一个新的生活状态。

user avatar

支持。

但是虐猫行为可以说是屡见不鲜。

上海浦东沪南路莲珠大厦就有一只流浪猫,这只流浪猫既会卖萌又会捉老鼠,深受小区居民的喜欢。它在这个小区已经待了七八年的时间了,小区居民还给他起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加菲”。

后来它突然消失了。。

原来,加菲是被一名外卖骑手用棍子打死的。

小区公共监控画面显示,这名外卖骑手到楼上送完外卖后,下楼时看到加菲正在平台处玩,骑手见四下无人,回到车上拿了一根棍子,对着加菲的头狠狠地砸了两下,加菲直接倒地而亡。

据北蔡镇莲中居委会党总支书记介绍,当时找到这名外卖骑手张某时,

他们也问了张某为什么要虐待一只流浪猫,张某声称当天他跟妻子吵架了,心情不好,想要发泄。

只是因为跟妻子吵了一架,就虐待流浪猫发泄,很多人觉得这只是张某找的借口。

如果当时在门口的不是一只流浪猫,而是一个幼儿,外卖员的棍子会不会冲着幼儿挥舞,谁也不敢保证。

而且,送外卖为什么要随身带着棍子,这件事也让人细思极恐。

复旦大学心理研究中心孙主任曾说:

“虐待动物者就是通过虐待动物达到发泄的目的,从而获得内心的满足。他们在虐待动物时并没有仇恨感,只是想从中得到一种快感。”

深以为然。

在心理咨询中,我们总爱说这样一句话:任何行为都有其背后原因。

处于弱势地位的人,或长期处于忍耐的状态。当隐忍到达极限时,便用小动物作为发泄的工具。

虐猫行为的本质是施虐者容忍多时的负面情绪,升级为暴力行为,在不同受虐体上的发泄。

他们带着某种强烈的不满和恨意,所以对猫咪下手也会很重。

例如此次这:

10月23日,广东。一名头戴蓝色头盔的男子抓住小猫尾巴,反复砸向地面的视频引发热议,猫咪不仅被多次摔砸,还被男子进行补刀猛踩头部。

user avatar

狗咬六岁小孩的事怎么没人出来主持正义

什么叫做猫命贵啊


猫狗孝子问愿不愿意让这种人送外卖,那你要是敢跟这种让狗咬了两次人,狗还没死的狗主人做邻居,我也敢让这个外卖员送餐。

狗孝子网暴外卖员要人肉他说心里变态潜在杀人狂,我至今为止没有看到狗咬人两次的主人被当做潜在杀人犯,狗孝子只是视而不见,转头网暴外卖员。

user avatar

说实话,在这个问题下讨论虐待动物,稍显浅薄了点。

这个问题是,当某些大企业,实际上掌握了不受监管的权力时,应该如何进行监督?应承担哪些义务?


我们不需要讨论虐猫到底有多么不道德,社会危害性有多强,和虐待其他动物有什么区别。

我们也不需要讨论虐猫事件本身应该如何被处罚。

我们只需要明确的是,虐猫是一个在法律上不被处罚的行为,是一个法律不认为存在社会危害性,并且短期来看不具备立法可能的行为。

社会并不对外卖员有特殊的道德期待,外卖员没有因为某种高标准的道德要求而获得补偿,法律和社会公约也没有对此进行明确规定。

因此,外卖平台对外卖员的处罚,并不能“拿法律当挡箭牌”。

这是一个公司自身的行为。


但是,我也不打算抨击饿了么平台。

员工引起巨大舆论事件,引发公众忧虑,平台选择解除劳动合同,我觉得无可厚非。

别说虐猫了,哪怕是没戴帽子,公司也有权利解除合同,这是任何一个企业的基本权利。


而恰恰是这种非法律强制的,模糊的,受保护,甚至非常合理的原则,才是最可怕的。

对于一家企业来说,不聘用不符合企业价值观的职工并没有错误,职工完全可以选择其他公司。

就像我家楼下的大妈拒绝卖我鸡蛋煎饼一样,是她个人的权利。

如果所有的公司都拒绝聘用某个职工,或者所有的大妈都不卖我早点,大概率是我们某个行为违背了社会普遍价值观而已。

但是对于外卖员来说,可以选择的平台并不多,饿了么对他进行封禁,实际上是断了他一半的工作机会。

这是一个非常严厉的处罚,饿了么平台的基本权利,已经踏入了外卖员生活的边界。


一般具备排他性的业务,都由政府机关开展,或者被政府机关明确监督。

国网不能随便断我电,政府机构不能随便禁止我考公务员,特殊行业如医院不能推诿病人。

这些企业、机构、单位具有巨大的权力,同时也承担了巨大的义务。

但是对于饿了么这样的私企,政府在招聘、APP下载使用上,并没有过多监管。

这让饿了么这些接近垄断的大公司,实际上获得了绝对的、不受监督的权力。


类比一下。

某知乎大V做了个软件,能提高文献检索效率。

他拒绝向我提供该软件,不管理由是什么,都是他个人的权利。

但是微信今天把我送进了黑名单,那就万万不行,这绝不是马化腾或者腾讯公司的权利。


和对大企业不受监管的权力相比,虐猫真的是一件无足轻重的小事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