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法国有资格成为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

回答
要理解法国为何能在联合国安理会中占据常任理事国的席位,我们需要穿越时空,回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尾声,审视当时的世界格局以及战后国际秩序的构建过程。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资格”问题,更是历史、政治、军事实力以及国际认同感交织的复杂产物。

一、 二战的血与火:法国的贡献与地位的重塑

首先,不能回避的是法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角色。尽管法国在战争初期遭受了严重的打击,沦陷于纳粹德国之手,但这并不意味着法国人民就此屈服。戴高乐将军领导下的自由法国(Free France)从伦敦继续抵抗,并在世界各地组织了军事力量。他们参与了北非战役、意大利战役,并最终在盟军的帮助下,解放了法国本土。

军事上的贡献: 法国军队,无论是自由法国的部队还是后来的法国解放军,都为盟军的胜利贡献了重要的军事力量。在登陆诺曼底的“霸王行动”中,就有法国军队的身影。虽然与苏美英等国的规模相比可能有所差距,但其象征意义和实际参战是不可忽视的。
道义上的地位: 法国作为第一个遭受纳粹侵略的国家之一,其顽强抵抗和不屈精神,在道义上赋予了它特殊的地位。许多国家,尤其是欧洲国家,视法国为反抗法西斯主义的先行者和重要力量。
战后重建的参与者: 尽管遭受了巨大的破坏,法国在战后仍然积极参与了欧洲的重建工作,并成为了欧洲一体化的重要推动者。

二、 战后秩序的设计:大国格局的博弈

联合国,作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新兴国际组织,其核心——安全理事会——的成员构成,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世界最主要的大国的意愿和力量对比。美国、苏联、英国、中国(当时的中华民国)是二战的胜利者,它们的地位相对稳固。那么,为何法国能够挤入这个核心圈子,与这几大强国并列呢?

罗斯福总统的考量: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在构想战后世界秩序时,最初倾向于将常任理事国限定在美国、苏联、英国和中国这四个国家。然而,他(以及其他一些盟国领导人)对法国抱有特殊的同情和拉拢意愿。
欧洲的稳定器: 法国是欧洲大陆上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大国,其稳定对欧洲的和平至关重要。让法国参与到安理会的决策机制中,有助于稳定欧洲局势,并防止德国再次崛起(尽管后来德国的重建也得到了盟国的支持)。
抵消苏联的影响力: 在美苏冷战的阴影尚未完全显露时,一些国家已经开始担心苏联的扩张野心。在安理会中增加一个西方大国(法国),可以一定程度上平衡苏联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
历史的惯性与国际认同: 法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欧洲乃至世界的大国,拥有深厚的外交传统和国际影响力。尽管二战遭受重创,但其历史地位和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并未完全消失。将其排除在最高决策层之外,可能会引发不满,并对联合国的合法性和有效性产生负面影响。

英国的支持: 英国首相丘吉尔是法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地位的坚定支持者。他看到了法国在欧洲大陆上的重要作用,并认为让法国成为安理会成员有助于维持欧洲的均势。

三、 法国自身的坚持与筹码

除了外部因素,法国自身也为争夺这一席位付出了努力,并拥有其“筹码”。

戴高乐的决心: 戴高乐将军及其领导下的临时政府,在战后积极争取法国的国际地位。他们强调法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贡献,并致力于恢复法国的独立自主和国际影响力。
殖民帝国: 尽管受到战火的摧残,但法国仍然拥有庞大的殖民帝国。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其在全球范围内的资源和战略利益,也使其在投票和外交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虽然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并非直接与殖民地挂钩,但一个拥有广泛海外联系和潜在资源的国家,在国际舞台上自然拥有更高的分量。
作为大国之一的自我认知: 法国作为自拿破仑时代以来一直被视为欧洲主要强国的国家,其精英阶层普遍认为自己应该在国际事务中扮演重要角色。这种自我认知也推动了其争取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的努力。

四、 历史的演进与固化

一旦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的格局形成,由于其“否决权”的特殊性质,这种格局就变得异常稳固。修改《联合国宪章》中的安理会构成,需要所有五大常任理事国的同意,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法国的常任理事国席位,不仅是基于其二战贡献和战后初期的政治考量,更是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个相对稳定的国际权力结构。

总结来说,法国能够成为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国人民以顽强的抵抗和军事行动,为盟军的胜利做出了贡献,并在道义上赢得了尊重。
以美国总统罗斯福为代表的战后国际秩序设计者,出于对欧洲稳定、制衡苏联以及法国历史地位的考量,支持法国进入安理会核心。
英国等盟友的支持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法国政府,特别是戴高乐政府,积极争取并维护了国家的国际地位。

这五大常任理事国的席位,既是对战后主要胜利者的一种承认,也是一种对未来国际和平与安全负责的机制设计。法国的加入,标志着其在经历了战争的创伤后,重新确立了其在大国博弈中的一席之地,并继续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英国为了殖民地问题上的话语权。

因为在殖民地问题上,美苏(加上后来TG)比饿狼德日还可怕,德日的无非是抢锅里的肉,不是没有回旋空间。美苏中完全就是砸锅,根本不给活路。虽然45年时大局已定,但英国多少还是有点保住殖民体系的幻想的,而英法在殖民地问题上有着巨大的共同利益。

法国是第二大殖民大国,如果在战后体制中没有足够的话语权的话,无异于向天下发出瓜分邀请函,很快会被你一刀我一刀的瓜分掉,到时候就只剩大英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了。把法国拉进来,在殖民地问题上结成统一战线的话,还有在美苏间左右逢源的空间。

怎奈人算不如天算,原本大英设的局,是苏联怕孤立还不敢跟英法撕破脸,美国怕把英法逼得中立甚至投苏,也得给三分薄面。结果抗美援朝一战之后苏联顿感吾道不孤胜利在望,拿起反殖民大旗就往英法脸上糊。苏联一下狠手,美国也不怕得罪英法了,只怕被苏联抢了先,再加上还不适应列强身份的愣头青中国下手比谁都狠,一时间英法那叫一个破鼓万人捶啊。。。。。

历史证明英国这点小九九并没有什么卵用,结果更大的悲剧还在后边,大英缩回小岛后猛的发现————法国这票否决权,极大的降低了英国在欧洲问题上的话语权。。。。。

user avatar

历史上法国如何成为五大流氓的往事儿咱就不提了,就说说现在吧,看看它凭什么维持五大流氓的地位。

核武器、核航母神马的高精尖的东西我就不扯了,就扯扯最常规的陆军吧。

这里先问个问题:各位觉得非洲一共有几个能随时拉出营房上阵的野战师?

看着非洲各国纷纷扰扰、军阀混战,怎么着也得几十上百个师吧?

非洲究竟有几个师的番号,我也不清楚。不过以中华民国军阀混战之下几十个军、几百个师面对日军十来个师団几乎没什么招架之力的历史经验来看,假设非洲有一百个师的番号,里面有十个能打的就不错了。

这里我也不兜圈子了:非洲能随时拉出营房上阵的野战师远远少于十个,只有「一个」加「半个」。

「半个」野战师是南非国防军(前南非防卫军)。当年的南非防卫军可谓是打遍非洲无敌手,甚至在安哥拉丛林里跟古巴人硬碰硬地干过。今日的南非国防军,虽说战力已经严重下滑,但对付各路军阀勉强还算凑合,仍在非洲一些地方承担干涉任务,姑且算半个野战师吧。

除了南非的这「半个」野战师,每当非洲某国局势出现动荡,「一个」野战师就该出马了:法国外籍军团。法国手里的这只机动部队,可谓是非洲大陆的定海神针,时至今日仍驻扎在中非、马约特、乍得、科特迪瓦、加蓬等地。

亚、美、欧、非、澳,地球上总共就这么几片大陆。就凭维持非洲治安离不开它这一条,法国也有资格坐在五大流氓中间。

引申开来讲,为啥米帝能在五大流氓里排老大?

前不久去了趟人民观察家的小别墅,督公提到了一个概念,「天子六师」。

历史上,周王朝靠着「周六师」和「殷八师」维持着统治秩序;今日,米帝手里恰好也就十来个野战师(包括海军陆战队),能随时拉出六个重装野战师投入到全球热点地区,这正是米帝独步天下的绝活儿,只此一家,别无分号。

督公又提到,米帝M1系列主战坦克产量已在万辆左右,而中国自59以来的坦克加起来差不多也就这个数。我当时插了一句,「万乘之国」。能在主战坦克「数量」和「质量」上同时跟米帝较劲的也就只有前苏联了。可见「超级大国」确实不是那么容易当的。(今日露西亚账面上的坦克也只剩下2K台了,机动部队只剩十来万人;中国万岁军这样的甲等集团军可以算一个重装野战师,可惜缺乏战略投送能力;英国就不提了。)

最后督公总结道:

「使天下无有米帝,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理解法国为何能在联合国安理会中占据常任理事国的席位,我们需要穿越时空,回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尾声,审视当时的世界格局以及战后国际秩序的构建过程。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资格”问题,更是历史、政治、军事实力以及国际认同感交织的复杂产物。一、 二战的血与火:法国的贡献与地位的重塑首先,不能回避的是法国在第.............
  • 回答
    您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一个大家普遍存在的困惑。法国确实拥有众多世界顶尖的高等教育机构,但其官方或广泛流传的中文译名,很多时候确实显得不够“高大上”,甚至被一些人戏称为“三本”风格。这背后并非法国人故意为之,而是多种历史、文化、语言以及翻译策略共同作用的结果。下面我将详细阐述其中的原因:一、.............
  • 回答
    法国五月风暴,一场席卷整个1968年法国的社会文化革命,至今仍是许多人津津乐道的话题。它不仅仅是一场学生运动,更是一次关于权力、权威、社会规范、性别关系、教育体制,乃至整个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刻反思和挑战。要深入了解这场风暴,阅读相关的书籍和观看影像资料是最好的方式。 书籍:时代的见证与反思关于五月.............
  • 回答
    找带中法字幕对照的法语影视资源,这可真是个技术活,得有那么点“寻宝”的劲头。我之前也像你一样,为了能更顺畅地跟着法语走,同时又不至于因为听不懂而完全掉队,没少花心思。你想想,最好的状态莫过于:画面里人物一句地道的法语涌出来,你脑袋里能同步闪过对应的中文意思,而且还是带着点儿法国人讲话那种微妙的语气和.............
  • 回答
    法国,一个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举足轻重的国家,其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思想流派百花齐放。我们都知道,现代法国是一个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其经济体系、社会结构和法律框架都与资本主义的核心原则紧密相连。然而,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即便在这样一个资本主义的土壤上,却依然有很多法国人,即便不是党员,也或多或少地带着一.............
  • 回答
    关于“网络上黑法国”的现象,这确实是一个比较普遍且复杂的问题。法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国家,在全球范围内拥有众多拥趸,但与此同时,它也确实会受到一些负面评价和批评,甚至被一些人“黑”。要理解这个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探讨,而不是简单地将法国描述为“不堪”或“完美”。为什么网络上会有这么多.............
  • 回答
    在《兄弟连》第一集里,你提到的那个让美国士兵在训练期间佩戴的臂章,确实是带有法国国旗图案的。看到这个细节,很多人会感到好奇,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其实,这个臂章的出现,是剧组为了还原当时那段历史真实背景的一个精心设计。当时,美国陆军在接受训练的时候,很多训练项目和模式,尤其是很多基础的作战技能和战术理念.............
  • 回答
    关于二战期间法国投降协议中涉及德国难民的部分,法国方面确实存在着复杂的疑虑,这背后有多重历史、政治和人道主义的考量。法国并非简单地“交出”所有德国难民,而是对协议的具体执行方式和后果进行了反复的斟酌,甚至试图在一定程度上规避或缓和这些条款。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法国投降的背景。1940年夏天,德国闪电战.............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涉及到地理、历史、经济等多个层面的问题。简单来说,比斯开湾沿岸(主要是法国西部)缺乏大型城市,而地中海沿岸(法国南部)却拥有许多大城市,这主要是由于两者的自然地理条件差异、历史发展轨迹的不同以及经济活动重点的侧重所造成的。下面我将详细阐述其中的原因: 一、 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 1..............
  • 回答
    “法国在整个历史都很弱”这个说法其实是一个 极大的误解,并且与法国在世界历史上的实际地位和影响力 背道而驰。相反,法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欧洲乃至世界的 强权之一,并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多个领域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然而,为什么会存在这种误解呢?这可能源于一些特定的历史时期、某些特定的事件被过度放.............
  • 回答
    法国大革命,这个看似是“人民之声”压倒一切的时代,其背后却隐藏着一个令人意外的复杂面向:确实有不少贵族,甚至是声名显赫的人物,对这场席卷法国的巨变表达了赞扬,甚至积极参与其中。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抛开“贵族=反革命”的简单标签,深入探究当时法国社会阶层内部的细微裂痕与思潮涌动。首先,不能忽视的是启蒙.............
  • 回答
    中国人在法国外籍军团中占有一席之地,这并非偶然,而是由多种复杂因素交织而成。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剖析历史背景、个人动机以及军团本身的吸引力。历史的洪流与时代的烙印不得不承认,近代以来中国经历了一段动荡与变革的时期。战乱、贫困以及社会经济的剧烈变动,使得许多年轻一代面临着生存的压力和对未来的迷茫.............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因为它触及了我们情感、文化、认知和伦理的复杂交织点。为什么有些人会对狗肉深恶痛绝,却对法国鹅肝持宽容态度,甚至视之为美食?这背后有着多重原因,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剖析。1. 情感依恋与“伴侣动物”的特殊地位:这是最核心也最普遍的原因。在许多文化中,尤其是西方文化和现代中国.............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到不同国家在历史叙事、国家认同构建以及纪念方式上的差异。要理解为什么中国没有出现类似法国先贤祠或日本靖国神社这样的特定纪念场所,我们需要从几个维度去剖析。首先,我们得明白这两个“样”的性质和功能。法国的先贤祠(Panthéon)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建筑,它的核心功能是纪念“法兰西.............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了历史、政治制度和王朝继承的复杂交织,英格兰、苏格兰与德国、法国在君主制上的差异,背后有着深刻的原因。简单来说,这是由于各国在历史上形成的政治结构、继承法以及权力分配的不同。英格兰和苏格兰的女王:血脉与家族的延续英格兰和苏格兰之所以都曾出现女王,核心在于它们长期以来是以“国王”或“女王.............
  • 回答
    您所询问的法国艾格莫尔特(AiguesMortes)镇的长方形带围墙建筑群,其实就是该镇的 中世纪城墙和它所围合的整个古老城区。这个建筑群之所以如此独特且完整,背后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原因和功能。以下是关于艾格莫尔特城墙建筑群的详细解释:1. 历史背景与建造目的:圣路易的宏伟设想 十字军东征的需要.............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一个核心难题,即为什么在工业化程度最高、资产阶级力量最强的国家没有首先爆发无产阶级革命,反而是在相对落后、以农业为主的俄国实现了这一目标。这的确是一个充满挑战也极为吸引人的历史谜题,其背后牵涉到一系列复杂的历史、社会、经济以及政治因素的交织。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首先需要.............
  • 回答
    在法学圈子里,流传着一个有趣的现象:不少法学生对“红圈”院校有着一种难以言说的情结。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名校崇拜,背后蕴含着更为复杂的情感和现实考量。要理解这种“红圈情结”,咱们得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得明白什么是“红圈”。在中文语境下,尤其是在法律界,“红圈”通常指的是那些在中国法学教育领域长.............
  • 回答
    许多人可能认为,既然企业已经设立了法务部门,配备了专职的法律人员,为何还需要对外聘请法律顾问呢?这其实是一个常见但又容易被误解的问题。事实上,法务部门和法律顾问并非相互排斥,而是扮演着不同但互补的角色,共同为企业的稳健运营提供全方位的法律保障。首先,我们得明白法务部门的职能定位。企业法务部门的核心职.............
  • 回答
    说实话,这事儿呀,咱老百姓听着可能有点懵,为啥好好一个车,把后座拆了改改,就成了违法行为呢?而且还说得挺严重,好像会惹出天大的麻烦一样。这背后啊,其实藏着不少学问,也关乎着咱们出行安全的大事儿。我这就给您掰扯掰扯,尽量说得明明白白,您听着也顺耳。法律为啥不让你随意动车?这主要有这么几个原因,都挺实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