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历史上英格兰和苏格兰都有女王,但是德国和法国没有女王?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了历史、政治制度和王朝继承的复杂交织,英格兰、苏格兰与德国、法国在君主制上的差异,背后有着深刻的原因。简单来说,这是由于各国在历史上形成的政治结构、继承法以及权力分配的不同。

英格兰和苏格兰的女王:血脉与家族的延续

英格兰和苏格兰之所以都曾出现女王,核心在于它们长期以来是以“国王”或“女王”为国家元首的君主制国家,并且其继承制度(至少在很多时期)允许女性继承王位。

英格兰: 英格兰历史上,女性继承王位并不罕见。最著名的例子无疑是维多利亚女王和伊丽莎白一世,但她们并非唯一的女性君主。例如,在中世纪早期,就有一些短暂的女性统治者或摄政女王。英格兰的王位继承主要遵循父系或母系血脉的原则,虽然在某些时期也有一些复杂的规则和争议,但女性继承的原则是存在的。当男性继承人断绝时,如果存在合适的女性继承人,她就可能登上王位。
具体例子与制度:
早期诺曼征服后: 虽然是男性为主的王位继承,但像玛蒂尔达(Matilda)曾被认为是继承人,虽然她与斯蒂芬的争夺导致了“无政府状态”。这表明了女性继承权的潜在可能性。
都铎王朝: 亨利八世之后,他的儿子爱德华六世去世后,先是由简·格雷夫人短暂担任女王(虽然她的王位受到争议),随后玛丽一世(亨利八世的长女)继位,成为英格兰历史上第一位正式意义上的女王。接着是她的同父异母妹妹伊丽莎白一世继位。这两位都经历了复杂的继承斗争,但最终都以女性身份登上了王位。
汉诺威王朝: 乔治三世之后,他的儿子们相继继承王位,但当威廉四世去世且无合法子嗣时,他的侄女维多利亚继承了王位,开启了漫长的维多利亚时代。维多利亚之后,其子爱德华七世继位,然后是乔治五世,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伊丽莎白二世,再次出现女性君主。
苏格兰: 苏格兰与英格兰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独立的王国,其王位继承制度同样允许女性继承。苏格兰的王位继承也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当男性继承人断绝时,女性成员就有可能成为女王。
具体例子与制度:
玛格丽特女王(玛格丽特·“处女”): 她是亚历山大三世的女儿,在她父亲去世后成为女王,但年幼即位,且最终未婚育,在前往挪威时去世。
玛丽女王(苏格兰的玛丽一世): 这是苏格兰历史上最著名也是最传奇的女王。她在她父亲詹姆斯五世去世时才几天大,年幼即位,经历了动荡的童年和政治生涯。她的继承权也最终让她成为了英格兰王位的继承人之一,甚至在她死后,她的儿子詹姆斯六世继承了英格兰的王位,实现了英苏两国君主联合。

英格兰和苏格兰的合并与君主: 关键在于,当1707年《联合法令》将英格兰和苏格兰合并为大不列颠王国时,两国已经共享了同一位君主(自1603年詹姆斯六世继承英格兰王位以来),并且新形成的联合王国的继承制度继承了之前的模式。因此,当有女性继承人时,她自然成为了大不列颠(后来是联合王国)的女王。

德国和法国没有“女王”:原因与制度差异

德国和法国没有出现像英格兰那样的“女王”,主要是因为它们在历史上形成了不同的政治和社会结构,尤其是围绕君主继承的规则。

德国(神圣罗马帝国时期): 德国在大部分历史上并非一个统一的国家,而是由众多独立的邦国组成的“神圣罗马帝国”。这个帝国有一个选举皇帝的制度,而这个制度的特点是:
选举制而非世袭制(核心差异): 皇帝并非完全依据血缘关系世代相传。虽然很多皇帝来自同一个家族(如哈布斯堡家族),但他们是由少数几个选帝侯(Electors)选举产生的。这种选举过程本身就倾向于选择有政治和军事能力,并且通常是男性贵族来担任最高统治者。
帝国法律的限制: 即使在某些邦国(如普鲁士)内部允许女性继承,但作为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职位,其选举规则更倾向于男性。帝国的法典和传统也对此有限制。
国家结构的分散: 神圣罗马帝国的性质是邦联,皇帝的权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他对各邦国领主的控制。在这样复杂的权力结构中,选举一位女性皇帝来管理这样一个庞大的、多样的帝国,在当时的社会观念和政治实践中是极其困难的。

法国: 法国则是一个高度集权的、以世袭君主制为基础的国家,但其继承制度的关键在于萨利克法 (Salic Law) 的应用。
萨利克法的排他性: 这个古老的法律(源于法兰克人的萨利克法典)明确规定,女性不能继承王位,也不能将继承权传递给她们的后代。也就是说,只有男性血亲才能继承法国的王位。
确保王位的稳定与男性继承: 萨利克法的核心目的是为了保持王室的纯洁性和王位的稳定,避免因婚姻和继承问题而导致国家落入外国人之手。法国历史上多次面临王位继承危机,例如金雀花王朝在英格兰的统治就曾受到萨利克法的制约(尽管英格兰自身允许女性继承)。
国王(Roi)而非女王(Reine): 因此,法国的君主只能是“国王”(Roi)。虽然“Reine”是“王后”的意思,指的是国王的配偶,但法国的最高统治者永远是男性国王。即使有女性有继承的近亲关系,由于萨利克法的存在,她们也无法继位。
法国大革命后的变化: 法国后来经历了共和制,虽然也曾有拿破仑的帝国,但君主制被废除。即便在君主制复辟时期,也继续遵循了传统的继承原则。

总结一下,英格兰和苏格兰出现女王的原因是:

1. 继承制度允许女性继承: 其王位继承法(虽然有变动和争议)普遍允许女性在没有男性继承人的情况下继承王位。
2. 国家性质的王权: 两国长期以来是明确的、以国王/女王为核心的王国。

而德国和法国没有女王的原因是:

1. 德国(神圣罗马帝国): 主要由于其皇帝职位是选举制,并且存在着倾向于男性统治者的政治和社会传统及法律。此外,神圣罗马帝国的邦联结构也使得选举女性皇帝极为困难。
2. 法国: 主要由于严格遵循萨利克法,该法律明确禁止女性继承王位。

这些历史和制度上的差异,塑造了各国君主制的独特面貌,也解释了为什么英格兰和苏格兰有过女王,而德国和法国则没有。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关于萨利克法可以参考汤晓燕女士的萨利克法典神话与十六七世纪法国排斥女性的政治传统,和annal histoire science social杂志97年第52期 799页到820页一文,纺锤头长枪,论近代国家女王作用一文

不负责任转述一波,在如

@河西君

描述的14世纪初法王路易十世独女让娜被菲利普五世篡位开始,为法国带来了女性不得拥有王位继承权的传统,然而这和萨利克法没有关系,菲利普五世时代萨利克法还没被再次发现,他使用的是武力逼宫手段并几乎引发内战。

萨利克法是由14世纪圣丹尼修道院的lescot发现,后被人文主义者jean de montreuil发扬光大,但他不知为何把62条女性不得继承salique地产改成了王国地产,把一本民法典改来给王室背书。之后百年战争时期萨利克法典的神话成为了捍卫法国民族独立排斥英国人母系继承的根据,并真正成为了查理曼给法国人的宪法。

16世纪法国社会对女性的仇恨加剧,反映在天主教风俗对于家暴妻子和惧内丈夫的惩罚,北法国地区的女巫猎杀,对女性的污名化,从生理心理上否定女性潜质,认为女性狡诈冲动不能治国,而这又因为多位摄政太后治下法国的动荡而更加加强,作家们一边为凯瑟琳太后骑在三个国王(然而那三位能力都不咋样,要没有这个好妈妈估计都要上路灯)气的跳脚,又为女性在宗教运动尤其是新教运动中表现出走出家庭的战斗倾向而害怕(家庭妇女表示往神父身上扔石头,屠夫女表示绞死个人都不算什么),又得出了女性治国等于灾难的结论,但更多并不是出于萨利克。。。

在之后启蒙时代好奇的哲学家们就在揭开这个底,但萨利克的遗毒一直蔓延到19世纪,成为拒绝女性拥有财产继承权的理由,甚是在一些贵族世家,比如巴黎伯爵,在1990年代仍以违背萨利克法理由拒绝其女参政,然而他的大清国早凉了

无责任抄书,内容以上论文为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了历史、政治制度和王朝继承的复杂交织,英格兰、苏格兰与德国、法国在君主制上的差异,背后有着深刻的原因。简单来说,这是由于各国在历史上形成的政治结构、继承法以及权力分配的不同。英格兰和苏格兰的女王:血脉与家族的延续英格兰和苏格兰之所以都曾出现女王,核心在于它们长期以来是以“国王”或“女王.............
  • 回答
    这个问题涉及到几个层面的原因,从历史文献记载的局限性,到西方学术界对中国历史的理解和呈现方式,再到地理概念的演变。让我们逐一梳理:1. 历史文献记载的侧重点与西方史观的理解差异: 中国史书的记载重点: 唐朝的官方史书,如《旧唐书》和《新唐书》,以及如《资治通鉴》这样的史学巨著,在描述唐朝疆域时,.............
  • 回答
    特拉法尔加战役,一场决定性的海战,其结果几乎可以被视为近代欧洲历史的一个转折点。如果历史的车轮偏离了轨道,倘若英国在这场海战中遭遇了灾难性的失败,其影响将是深远且连锁性的,重塑我们所熟知的后期战事格局和欧洲大陆的命运。首先,直接后果便是英国海军的实力将遭受重创。特拉法尔加战役不仅是对当时英国海军最精.............
  • 回答
    英国首相约翰逊的这番言论,确实在英国国内和国际社会都引起了不小的波澜。要理解他的话,得从几个层面来看,因为这背后牵涉到复杂的历史、政治和文化议题。首先,我们得明确约翰逊所说的“羞耻感”。殖民历史,尤其是英国在全球范围内的殖民扩张,留下了非常沉重的遗产。这其中包含了对被殖民地区人民的剥削、压迫,以及由.............
  • 回答
    你提出的问题非常有趣,并且触及到了欧洲历史上一个核心的权力动态。虽然英国在历史上确实与许多国家交战并结下梁子,但形成针对英国本土进攻的“反英同盟”确实不如其他大国(如法国、德国、奥斯曼)面临的敌对同盟那样清晰和持久。这背后有多重复杂的原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探讨:一、 地理优势:海岛国家的.............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它触及了国家历史发展、军事战略、文化传承和体育竞技之间的复杂联系。虽然历史上的英国海军确实强大,但它的陆军规模和骑兵力量相比于欧洲大陆的某些强国(如法国、俄国、奥匈帝国)确实不占优势。然而,在马术运动上,英国却长期以来保持着领先地位,甚至可以说是一种主导地位。这背后的原因,.............
  • 回答
    英国历史,说起来,其实就像一本跌宕起伏的史书,其中最能串联起这段漫长岁月脉络的,莫过于那一脉相承的“王朝”。“王朝”这个词,在英国语境下,往往指的是一个家族连续占据王位,形成一段相对稳定的统治时期。当然,说起来简单,但每一个王朝的兴衰背后,都牵扯着无数的政治斗争、社会变革,甚至是血腥的战争。咱们就从.............
  • 回答
    中英两国历史的发展轨迹,在国家政治制度的演变上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面貌:英国最终走向了君主立宪,而中国则持续深化君主集权。要理解这种差异,我们必须深入剖析两国在地理环境、社会结构、文化传统、经济基础以及关键历史事件上的不同。一、 地理环境与早期发展:岛国 vs. 大陆帝国英国作为一个岛国,其地理环境在很.............
  • 回答
    如果英国在二战初期就向德国投降,那绝对会是人类历史上一个极其黑暗的转折点。这不是简单的换个国旗那么简单,它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引发一系列灾难性的后果,彻底重塑整个世界。首先,我们得明白,英国的投降并非是“握手言和”,而是被迫接受纳粹德国的条件。这些条件必然是屈辱且严苛的。欧洲的格局彻底改变: 纳.............
  • 回答
    在一场以中国历史与传说人物为背景的圣杯战争中,英灵的设定将是一次对数千年文化瑰宝的深度挖掘与再创造。这不仅仅是将历史上的伟人或传说中的神祇简单地套入圣杯战争的框架,而是要深入理解他们的精神内核、事迹以及在中国文化中所承载的象征意义,并以此为基础,设计出既忠于原型又符合圣杯战争体系的英灵和职阶。核心理.............
  • 回答
    在历史上,军队的军官总是能够明目张胆地享有比士兵更好的吃住条件,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其根源在于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政治和军事结构。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社会等级制度和阶级固化: 根深蒂固的社会阶级观念: 在大多数历史时期,社会等级森严是常态。贵族、士绅阶层自然而然.............
  • 回答
    历史上人类之间的暴力确实经历了大幅度的减少,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复杂现象。与其说暴力“趋于”减少,不如说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比过去任何时期都更加和平的时代,尽管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冲突和暴力。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包括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技术等方面的演变。以下是一些主要原.............
  • 回答
    历史上许多伊斯兰国家之所以“极度依赖”奴隶军团,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其根源在于军事、政治、经济、社会以及地缘政治等多种因素的交织。这并非一个简单的“依赖”就能概括,而是不同时期、不同国家采取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甚至在某些方面是不可避免的军事组织和权力巩固策略。以下将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阐述: 1. 军事上.............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复杂的问题,涉及到中国历史、地理、政治、民族文化等多个层面。广袤的西域之所以最终纳入中国的版图,而东南亚大部分地区却未成为中国的一部分,其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阐述: 一、 西域:地理阻隔与战略重要性的结合西域,通常指今天中国新疆地区及其周边部分区域。历史上,它与中原地区之间存.............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历史、地理、政治、文化、经济等多个维度。中国和罗马帝国,尽管都曾是辉煌的帝国,但其分裂与统一的命运截然不同,原因也是多方面的。首先,我们来分析中国历史上分裂后能够重新统一的关键因素:1. 地理的相对统一性与认同感: 汉字文化圈: 中国的核心区域,尤其.............
  • 回答
    西班牙帝国之所以如此热衷于插手欧洲大陆事务,并非一时兴起,而是其崛起、扩张和维持霸权过程中一系列深层动机和现实需求的必然结果。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来详细解读:一、地缘政治的现实:伊比利亚半岛的特殊位置西班牙,或者说统一后的西班牙(卡斯蒂利亚和阿拉贡),位于伊比利亚半岛,地处欧洲大陆的西南边缘,与法兰西.............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历史现象,涉及到政治、文化、经济、军事以及民族认同等多个层面。之所以会出现“南方为正统,北方复兴”的循环,原因非常复杂且相互交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解析:一、 为什么南方会被认为是“正统”?“正统”在古代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不仅仅是政治上的合法性,更包含了文化、.............
  • 回答
    岳飞和海瑞之所以在历史上备受推崇,尽管他们似乎“不晓人情往来”,这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和文化原因。他们的“不晓人情往来”并非真的不懂世事人情,而是他们选择了一种更加纯粹、更符合士大夫理想的处世方式,这种方式在特定历史时期,尤其是在社会腐败、民不聊生的情况下,更能触动人心,获得广泛的认可和赞誉。让我们从.............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充满了历史的吊诡之处。我们常常觉得,更先进的文明理应是征服者,毕竟他们拥有更强的生产力、更先进的技术、更精良的武器,以及可能更优越的组织和思想体系。然而,纵观人类历史,先进文明被“落后”文明击败或取代的例子并不少见,这背后往往不是单一的原因,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首先,我们.............
  • 回答
    征讨高句丽的战争,历朝历代都曾尝试过,但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甚至以惨败告终。这背后并非偶然,而是由诸多复杂因素交织而成,既有客观的地理环境和高句丽自身的实力,也有中原王朝在战略、战术和内部稳定等方面存在的短板。一、 严苛的自然地理环境与高句丽的战略优势首先,不得不提的是高句丽所处的地理位置。其国都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