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父亲对儿子的影响在哪些方面?

回答
父爱如山,这句话绝不是空穴来风。父亲对儿子的影响,如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又如同磐石般坚定,塑造着儿子的灵魂、性格和一生。这影响是多维度、深层次的,绝非三言两语能概括。

一、性格与品格的塑造:

责任感与担当: 父亲往往是家庭的顶梁柱,是家庭的守护者。儿子在潜移默化中观察父亲如何承担家庭的责任,如何面对生活的压力,如何保护家人。一个有责任感的父亲,会教会儿子什么是担当,什么是男子汉的义务。儿子会学习父亲如何解决问题,如何面对困难,而不是逃避。这种责任感,会渗透到儿子未来的生活、工作乃至人际关系中,让他明白“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独立性与自强: 父亲会鼓励儿子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也许是让他自己穿衣吃饭,自己打理房间,又或者在学习上让他自己摸索。父亲不会事事代劳,而是提供支持和指导,让儿子学会依靠自己的力量去闯荡。一个强势但充满智慧的父亲,会激发儿子的内在动力,让他渴望证明自己,不畏艰险,努力实现自我价值。
价值观与道德观: 父亲的一言一行,都是儿子最直接的教材。他如何对待家人、朋友,如何处理金钱,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都会在儿子心中留下深刻的烙印。正直、善良、诚信、尊重他人,这些宝贵的品质,往往是通过父亲的行为示范传递给儿子的。反之,如果父亲缺乏这些品质,也可能在儿子心中种下不良的种子。
阳刚之气与气概: 尽管现代社会对性别角色的定义更加多元,但父亲在儿子心中依然是“男性”的榜样。父亲的坚毅、果敢、不屈不挠,甚至适度的“粗犷”,都能在儿子心中唤醒一种阳刚的力量。这种力量不是粗鲁,而是一种面对挑战时的自信与魄力,一种保护自己和所爱之人的勇气。
情绪管理与抗压能力: 父亲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如何处理愤怒、沮丧等负面情绪,对儿子有重要的影响。一个懂得克制、理智处理情绪的父亲,会教会儿子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而不是被情绪所控制。儿子会学习父亲在压力面前如何保持镇定,如何找到宣泄的出口,而不是崩溃或迁怒于人。

二、能力与兴趣的培养:

解决问题的能力: 父亲常常是家里“万事通”,修理水龙头、组装家具、解决生活中的小难题。儿子在旁边看,在父亲的指导下动手,会逐渐培养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仅仅是动手能力,更是逻辑思维和应变能力的锻炼。
兴趣的启蒙与引导: 父亲可能会将自己的爱好传递给儿子,比如一起踢球、钓鱼、阅读、玩乐器,或者对科学、历史的探索。这些共同的兴趣爱好,不仅增进了父子感情,更重要的是为儿子打开了新的世界,激发了他潜在的兴趣,甚至可能成为他未来职业方向的指引。
理性思维与逻辑能力: 父亲在与儿子交流时,可能会通过讨论问题、分析情况等方式,培养儿子的理性思维。比如,在儿子犯错时,父亲会解释错误的原因,分析后果,而不是一味地责骂。这种方式有助于儿子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
对世界的认知: 父亲的经历、见识,也是儿子了解世界的重要窗口。父亲谈论工作、社会、时事,分享自己的经验教训,都能帮助儿子拓宽视野,对世界有更全面的认识。

三、情感与心理上的支持:

安全感与归属感: 父亲的存在,是儿子童年时期安全感的重要来源。父亲坚实的臂膀,是他可以依靠的港湾。感受到父亲的爱和保护,会让儿子有强烈的归属感,从而更自信地去探索外部世界。
情感的表达与沟通: 尽管有些父亲不善于表达情感,但他们对儿子的爱是深沉而厚重的。父亲如何与儿子沟通,是儿子学习如何表达情感,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的关键。一个愿意倾听、理解儿子的父亲,能让儿子感受到被重视,从而更愿意敞开心扉。
自信心的建立: 父亲的鼓励和认可,对儿子的自信心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当儿子取得进步时,父亲真诚的赞扬;当儿子遭遇挫折时,父亲温暖的安慰和鼓励,都能让儿子相信自己,勇于尝试。
应对失败与挫折: 儿子的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难免会遇到失败和挫折。父亲的经验和智慧,能够帮助儿子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他可以教儿子如何从失败中学习,如何重新站起来,而不是沉沦。
自我认同感: 儿子在成长过程中,会不断探索“我是谁”。父亲的评价和反馈,会影响儿子对自己的认知。一个理解儿子、支持儿子的父亲,能帮助儿子建立健康的自我认同感,接受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四、社会关系的构建:

人际交往模式: 儿子会从父亲与他人的互动中学习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建立和维护人际关系。父亲待人接物的方式,对儿子社交技巧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对女性的看法: 父亲如何对待母亲,如何与女性沟通,会对儿子日后与女性的相处模式产生深远影响。一个尊重女性的父亲,会让儿子也懂得尊重女性。

总而言之,父亲对儿子的影响是全方位的,贯穿于儿子的整个成长过程。它不仅塑造了儿子的品格、能力,更是他在人生道路上重要的精神支撑和行为参照。即使父亲可能不善言辞,或者忙于生计,但他们默默的付出和深刻的爱,都在以各种形式影响着儿子的未来。这种影响,如同种子般深埋在儿子的心中,并在日后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监狱里来了一名大学生,因轮奸罪被判刑十一年。

入狱后,一直暴躁易怒、对他严苛管教的父亲,终于放下了对生活的怨戾之气,开始尝试了解自己儿子的喜好,希望帮他找到真正的自己。

这个故事是监狱作者夏龙讲述的亲身经历,或许最能说明:父亲在儿子的成长中,到底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入狱后,我最好的狱友是刘洋洋,他是一名轮奸犯。

认识刘洋洋是在2010年下半年,那时,我已经是服刑近两年的老犯。每次新犯入监,我们这些老犯都围着看他们的档案和判决书。刘洋洋的大学生身份引起了我的兴趣,我从档案上了解到他是我的高中学长,就有了想认识他的冲动。

我打听到他住在101号房,那个号房紧挨着管教办公室。我给门岗塞了一沓从监狱图书馆撕下来的小说,那是《白鹿原》的核心情节。他得了好处,帮我把刘洋洋约了出来。

当时刘洋洋是新犯,见到文教监区的老犯要蹲下,我没让他蹲。因为是校友,我们很快熟络起来,此后每隔几天我就给他捎一本耐看的小说。

我和刘洋洋相处了两个月,他人很善良,性格也很温和,根本看不出会是欺凌女性的人。

刘洋洋入狱之前是扬州大学大三的学生,学的是食品安全专业。父亲希望他毕业后报考公务员,端上铁饭碗。

上大学之前,父亲对他的管教很严格。因为中考没能考上省重点高中,他被父亲用晾衣架狠狠抽了一通。严苛管教之下,高中三年他格外刻苦,始终保持着一个乖乖男的形象,做什么事都会优先考虑父亲的看法。

高中三年,刘洋洋只犯了一个错误——他给班上的英语课代表写了一封交笔友的信,课代表把信交给了班主任,班主任觉得这封信有情书嫌疑,把他拉到讲台,让他做了深度反省。父亲知道这件事后没有打他,而是试图朝他下跪,求他安心上学。

从此之后,刘洋洋的潜意识里对女性有了一股隐隐约约的敌意。

读大学后,刘洋洋脱离了父亲的管教,以前隐忍下来的青春期特质火山式爆发。他跟我描述过一次大学生活:有时候,我难以抑制自己的虚荣,宿舍里有个男同学有双詹姆斯奥运版篮球鞋,我也想要,就打电话告诉父亲,说自己的生活费被偷了……我的欲求都不敢坦诚地告诉父亲,没办法的时候只能依赖谎言。

除了虚荣、攀比,刘洋洋还痴迷一款叫《侠盗飞车》的电脑游戏,经常在论坛上和人交流游戏经验。2009年夏天,他在论坛上认识了无业青年顾青和两个大学生,四人常常联机玩这款犯罪主题游戏。

2010年4月的一天,刘洋洋23岁生日,顾青提议去酒吧街为他庆生。那一夜他们玩得很嗨很躁,在舞池中央放肆地疯闹。喝酒时他们遇到了敏敏,敏敏是推销啤酒的,顾青认识。他悄悄对刘洋洋说敏敏是“公交车”,待会儿帮他“破处”。

刘洋洋被玩伴们识出来是处男,觉得面子上挂不住,就对顾青说:“哥的第一次早在八百年前就用了,你们也太高看我了。”

顾青问了他一个很下流的问题,刘洋洋答不上来,被几个玩伴嘲笑了一番……

那天他们玩到很晚,顾青提议去坐一次“公交”,让刘洋洋坐头站。他拉来敏敏谈,敏敏开价一千二,一人一次。

五个人去了顾青的家里,顾青打开电脑,让敏敏模仿日本A片里的情节,敏敏不肯,骂他们变态,起身要走。

刘洋洋一脚把她踹倒在地。看着在地板上发抖的敏敏,他产生了抑制不住的冲动,带头对敏敏进行了奸污。

他之所以故作一个老手,是想回应同伴对他是“处子”的嘲讽。

四个人对敏敏进行了两轮奸辱,结束后,顾青把敏敏推出了屋子。第二天,刘洋洋还没来得及赶到学校,就被派出所民警带走了。

刘洋洋最后被认定为轮奸案的主犯,获刑11年。

在集训队结束两个月的入监训练后,刘洋洋被投送至机床监区改造。下队的那天,我送给他一本带插图的《中国性史》和几本掉了封面的时尚杂志,让他带去讨好犯人组长——他这个罪名,在牢里很容易受欺负。

作为校友和狱友,我能够帮他的只有这些。

当时,其他监区的后勤犯要到文教楼领取后勤物资,我会特地关照机床监区的后勤犯人,这个犯人成了我和刘洋洋的通信联络员。

有一次刘洋洋很真诚地给我写了一封信:我爸今年来看我的次数很多,他是个油漆工,身上斑斑点点的就来了。来了,话也不多,就是看着我,走的时候给我买一大堆生活物品……我的心揪着疼。

这封信之后,刘洋洋和我的联系就少了。我打听得知,他报了狱内成人自考,白天劳动,晚上苦读。后来,我经常给他捎一些自考辅助资料,他偶尔也会给我捎来一些自制的掏耳勺之类的小物件。

2012年下半年,狱内自学考试成绩公布,刘洋洋一次性通过八门,有两门课的成绩接近90分,监狱对他进行了表彰。

那天他站在6000多名犯人面前,穿着白条纹路的蓝色囚服,胸前佩带一朵纸红花,手里捧着一本描金的荣誉证书。这个画面让我产生了绘画的灵感,后来我创作了一副素描肖像,取名《罪人的荣誉》,这幅画参加了全国监狱系统服刑人员书画比赛,获得了二等奖。可惜画作再也没有送回来。

那一年,我们在隐隐中互相鼓舞,好像看见了逆境之中的曙光,但其实只是一种可悲的自我感动。

刘洋洋自考报的专业依旧是食品质量与安全,可就算他考上博士后,他的刑事案底决定他不可能获得一份和专业相关的工作。

2013年,刘洋洋父亲因为肺癌去世,他给我写了一封长信。

“父亲前几天去世了,肺癌的事他一直瞒着我,不希望影响我的改造。他从17岁做工,27岁才攒够钱娶了我母亲,前面有个哥哥因为意外去世,33岁才生下我,44岁才在城区买上一栋53平米的二手房。他暴躁易怒,生活的怨戾之气总笼罩着母亲。我11岁的时候,母亲抱了我一整夜后选择逃离了这个家。父亲一生都活在焦虑和危机之中,走到命运的最低点时,我感受到了他久违的平静,他放下了对生活所有的怨怒,不再对我这个劳改犯儿子感到失望,也不再怨恨母亲。这种坦然带着一种无奈的悲怆。”

“父亲最后一次来见我,我欣喜地告诉他:我自考一下子过了八门!”他很平静地对我说:“儿子啊!累不累啊?不喜欢就不要考了,以后出来做你喜欢的事,爸爸以前对你管得太严,都不知道你喜欢什么。你喜欢什么啊?”

“父亲的这个问题我当时竟然无法回答他,到现在我也回答不出……我决定放弃自考,那一纸文凭里包含着太多注定要遗忘的无用的知识,父亲希望把我从他之前营造的阴郁氛围里解救出来,希望我找到真正的自己。”

这封信,我当时并没有看懂。刘洋洋父亲的那个问题,我也问了自己一次,和刘洋洋一样,我也无法准确回答。

2014年9月,刘洋洋已经取得了两次减刑奖励,余刑只剩4年。那时,他通过了数控机床二级技师考试,每个月可获岗位分11分,监狱里每120分可以减刑一年,刘洋洋的牢狱之路已经快要熬出头了。

可就在那时,监狱的减刑政策发生了变化,暴力性质的罪犯需要取得受害人的谅解,才能获得正常范围内的减刑。

监狱为此举办了一场“服刑人员真诚致歉”的集体忏悔活动。活动现场请来了一些受害者家属代表,然后从犯人群体中挑选了几个改造积极分子,让他们代表所有服刑人员向受害者家属下跪致歉。

刘洋洋一直是改造积极分子,被监区长点名上台致歉,可在活动的高潮阶段,他拒绝上台。活动结束后,他作为反改造典型,受到了狠狠批评,监区长宣布取消他下次减刑的呈报资格。

我觉得刘洋洋太蠢,写信质问他:“真是搞不懂你啊,天天见到警官都是蹲着说话,跪一次又何妨?在这里就不要装清高了,你这不是白白浪费减刑的好机会吗?屈膝的日子已经过了这么多年,你还计较膝盖离地面这十几公分的距离吗?”

数日之后,他写信回我:“跪下就没有了自己,不跪我还是我。越是认罪悔罪,越是要懂得保留尊严!现在违心下跪屈服,出去后我可能还会报复社会!”

2015年7月21日,监狱开完减刑假释大会,我获得了第四次减刑裁定,还有十来天,我就能走出监狱大门。会后,我把自己这些年囤下的物资给刘洋洋捎过去,包括一双过冬用的加绒雪地靴,一整套2013年的男人装杂志,还有一些花露水、痱子粉之类的小物件。我知道,他还要苦熬数个春夏秋冬。

—END—

作者:夏龙,曾入狱七年,现为青年作家


夏龙的故事每个都惊心动魄,他在监狱呆过7年,在监狱的数千个日夜里,他曾扳倒过昔日的毒枭,也见证了服刑犯的凄美爱情,他笔下的监狱生活,有人性和温情,也有无法触及的隐痛和无奈。

其中和“号花”之间的故事永远地改变了他的人生观,"号花"叫黄薇,他俩之间一直存在着某种“买卖”关系,直到后来黄薇的一个秘密被撞破,为此她差点自杀。

他把自己的这些故事汇总成了专栏,想要用纸笔帮人去掉“罪犯”的标签印象,挖掘监狱里不为人知的一面,同时也在这些故事中再现罪与恶背后的归因。如果你对他的故事感兴趣,可以点击下方专栏阅读。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