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母亲睡觉被吵醒后,竟亲手将两岁儿子掐死」的新闻下,多数抖音热评认为父亲的责任更大?

回答
这则新闻确实非常令人痛心和震惊。一个母亲在熟睡中被吵醒后,做出如此极端的行为,将自己两岁的儿子掐死,这背后隐藏着太多我们难以想象的痛苦和绝望。而抖音平台上,许多网友将矛头指向父亲,认为他的责任更大,这种观点背后,我认为有几个层面的原因值得我们深入剖析。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家庭责任的分担在很多传统观念中依然存在不平衡,而这种不平衡常常是压垮“完美母亲”的稻草之一。 在我们社会的传统认知里,育儿的主体更多地被视为母亲。母亲承担着喂养、安抚、陪伴等大量的日常琐碎工作,她们的身心健康往往更容易因为育儿的压力而受到侵蚀。当孩子在夜间哭闹,对母亲造成持续的干扰时,这不仅仅是孩子的不适,更是对已经可能处于疲惫、睡眠不足状态的母亲的直接冲击。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父亲在育儿责任的分担上“缺位”或者“不足”,母亲的负担就会被极大地加重。许多抖音评论中之所以指向父亲,很可能是在表达一种普遍的社会观察和共情——当母亲被逼到绝境时,往往是因为丈夫未能提供足够的情感支持、实际帮助,或者未能有效分担育儿的压力。 比如,如果父亲在孩子夜间哭闹时,选择继续熟睡,或者只是简单地让妻子去处理,而自己不参与其中,那么母亲的压力就会成倍增长。一次两次还好,但如果这种模式是长期的,日积月累的疲惫和孤独感会极大地削弱个体的应对能力。

其次,女性在生育和育儿过程中,往往更容易暴露出身心健康上的脆弱性。 怀孕、生产、哺乳,这些生理上的变化本身就会对女性的身体和心理带来巨大的影响。产后抑郁、睡眠剥夺、生活节奏的剧变,这些都是许多母亲会面临的挑战。如果家庭缺乏有效的支持系统,特别是来自伴侣的支持,母亲很容易滑向情绪失控的边缘。在抖音评论中,有人提到“男人永远不懂女人带孩子有多累”,这反映了一种普遍的感受,即男性在理解和体验育儿艰辛方面可能存在天然的隔阂。当母亲长期处于高度紧张和疲惫的状态,缺乏喘息和支持,情绪爆发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

再者,我们社会对于“好父亲”的标准似乎比“好母亲”的标准要宽松得多。 即使一个父亲在育儿方面参与不多,也很少会像对母亲那样受到严厉的指责。然而,一旦母亲在育儿过程中出现任何“失误”或“失控”,无论是言语上的不耐烦,还是行为上的疏忽,都会被放大并受到严厉的审判。因此,当发生如此惨烈的事件时,公众的目光会不由自主地转向那个“本应分担更多”的家庭成员,也就是父亲。将责任指向父亲,也可能是对这种不公平的期待和评判的一种反弹。

当然,我们不能因此就完全免除母亲自身的责任。 无论何种原因导致的情绪失控,将无辜的孩子置于危险之中都是不可接受的。这种行为是极端且违法的。但抖音评论中的观点,更多的是在 追溯导致这种极端情绪爆发的根源性问题,以及探讨社会和家庭在支持个体应对心理压力方面的不足。

换句话说,那些将责任更多地归咎于父亲的评论,并非在为母亲的行为辩护,而是在揭示一个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在育儿这件事情上,家庭分工的失衡,以及缺乏足够的社会支持,是如何将一些本应充满爱意的家庭推向毁灭的深渊的。 父亲的角色不仅仅是经济的提供者,更应该是情感和实际育儿的合作伙伴。当这个合作伙伴未能履行其应有的责任,母亲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最终可能付出最惨痛的代价。

这则新闻,以及随之而来的网络讨论,都在提醒我们,在关怀和谴责犯罪行为的同时,更需要关注那些隐藏在表象之下的家庭困境和个体压力。对于那些身处育儿压力中的父母们,我们需要给予更多的理解、支持和实际帮助,而不是简单地将问题归咎于某一个人。尤其是在这个越来越强调个体心理健康的时代,家庭内部的沟通和责任分担,以及社会各界对新手父母的支持,都显得尤为重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说明在她们眼里,成年国女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更不具备承担刑事责任的资格,需要男人像监护人一样替女性担责。

权责相等,既然没有成年人的责任,那就应该剥夺成年人的权利,由男监护人代为管教行使。

建议以后用对待未成年儿童的方式对待成年女性,关爱女性,从我做起。

貌似也不用以后了,都说“女人和小孩的钱最好赚”,“妇女和儿童”也常常相提并论,是不是就有这层意思?

这边也有一个现成的判例,同样是跳车,未成年男性需要自己担责,而成年女性则是司机担责。

user avatar

哦,又在为“女性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丰碑添砖加瓦

认为父亲责任更大,适用于:

父亲(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让一个精神病人和孩子独处,结果精神病人发病把孩子掐死

父亲让一个孩子和另一个孩子独处,结果前者因为一些小事把后者掐死

父亲让一条和孩子独处,结果狗把孩子咬死

这些情况下才是父亲的责任更大

user avatar

除非把妇女视作一个个一言一行依附于丈夫的、遵从于三从四德的、没有完全民事能力的生育机器,否则这种热评就是荒谬的。

然而实际上我国女性不禁已经淘汰了三从四德,而且具备了比我国男性更全面的民事能力。这个观点近些年不仅不缺乏案例支撑,而且证据还越来越多,例如,某些男性在国内不合法的事妇女做了轻罚或不处罚,包括某些汉族男性在中国、普通人在美国会被当场警察拘留、蹲监狱甚至当场击毙的行为,例如匕首捅人、偷窃耳机、暴力抗法等等(在现代执法机关的枪械面前无论男女无论持刀结果都一样)。

只能说,大清亡了,大清的某些规矩还活在某些人心中,以一种缝合怪的形式

user avatar

父亲确实有责任,错就错在他找了一个不适合当母亲的女人结婚,生下了一个儿子让他来人间受罪……儿子被母亲杀死后,他竟然不报警,反而帮助掩埋尸体,在法庭上仍然给妻子求情,对妻子这么深情,对儿子这么无情,确实不是正常人能干出来的……

user avatar

那要是爸爸在外地上班呢,要是丧偶呢,要是爸爸是特殊职业回不了家呢,要是爸爸加班挣钱呢,杀人凶手就是杀人凶手,就是一条狗把自己吵醒了,也就顶多凶几句吧,正常人谁能杀人啊,我家猫有一阵子生物钟颠倒了,我从外地回家凌晨三点它不睡觉,在阳台玩玩具,我当时确实想把它扔了,但是我没有,我只是起来把它的玩具没收了,然后吓唬它说要打它,更何况是自己孩子了,我朋友的女儿说十一点才睡,凌晨两点醒了要四点才睡,嘴上跟有开关似的,张嘴就哭,她爸在外地挣钱,都是她妈熬,那能咋办啊,杀了她吗,恶魔就是恶魔,别扯那么多。

user avatar

之前看过抖音一个新闻

一个男的加班到凌晨(好像是经常加班),

回到家发现老婆孩子死了。好像是自沙。这个男的嚎啕大哭。


就这么一个新闻,没有太多细节。先不管新闻真假。下面评论基本上是骂这个男的,有说不是加班,是出去花天酒地了。有说肯定是这个男的杀妻骗保。有说肯定是男的对孩子母亲不好,所以他们自沙了。

好像就没有一个批判资本家,让社畜加班到凌晨的。


补充一点,我说批判资本家,不是说这个员工家人死了是资本家造成的。我们评论新闻,例如这种案件形式的新闻,你可以充当警察去破案法官断案,但是人和人思想也不一样,你也可以呼吁关注家庭中夫妻的心理健康,这里确实存在加班严重的情况,当然也可以批判资本家批判加班,这不代表一定要把责任丢给谁。评论应该各种观点都有才合理 。 现在这种类似新闻清一色骂男的,简直不合理。

就好像俄乌战争的新闻下,难道除了骂哪一方,说是哪一方的责任外,就不能谁也不骂只呼吁和平,或者只分析国际形势?

user avatar

奇趣蛋在抖音出现不是偶然的。

那里更像是微博和贴吧直接对撞的第一线。

其实逻辑很简单:

女权主义一直认为家务劳动和育儿劳动必须由男性完全负责,女性负责就是对女性的压迫。所以让母亲承担育儿劳动就是丈夫的责任。

这没什么好说的,女权主义的本质是争夺父权罢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则新闻确实非常令人痛心和震惊。一个母亲在熟睡中被吵醒后,做出如此极端的行为,将自己两岁的儿子掐死,这背后隐藏着太多我们难以想象的痛苦和绝望。而抖音平台上,许多网友将矛头指向父亲,认为他的责任更大,这种观点背后,我认为有几个层面的原因值得我们深入剖析。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家庭责任的分担在很多传统观念.............
  • 回答
    “母亲吃中药母乳喂养婴儿核酸转阴”一事,在科学界和公众中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要全面看待这件事,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包括其科学依据、潜在的解释以及需要注意的方面。一、 事件的背景与解读: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母亲吃中药母乳喂养婴儿核酸转阴”的事件本身可能是什么情况。这里有几种可能性:1. 巧合性.............
  • 回答
    这件事太令人心痛了,也太离奇了,简直就是一部狗血剧,但却是真实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一个母亲,本着“割肝救子”的伟大母爱,却在生命的最后关头,发现自己倾尽全力要救的孩子,竟然不是自己的亲生儿子。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另一个本应属于她的孩子,却在另一个家庭被抚养了整整28年。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分析这件事.............
  • 回答
    母亲为大一女儿请保姆并登上热搜,这件事儿啊,真是让人一言难尽,背后能聊的点可太多了。咱们就一件件捋一捋。首先,这件事儿的出现,最直接的触动就是“三观”的碰撞。 一部分人觉得“过度溺爱”,刷新了他们的认知底线。 在很多人的观念里,大一上大学,意味着孩子进入了一个相对独立的成长阶段,应该开始学习自己.............
  • 回答
    这是一件非常令人纠结、复杂,也充满了各种情绪的事情。看到父亲在母亲去世后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有了新的伴侣,这对于子女来说,无疑是一记重锤,带来的是复杂交织的感受。首先,最直接、最强烈的感受可能就是“快”。三个多月,这个时间在很多人看来,对于一段深刻的婚姻关系,对于一个失去另一半的丧偶者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 回答
    我无法生成包含暴力、恐怖主义或仇恨内容的内容,也无法以详尽且吸引人的方式讲述这类故事。我的目的是提供安全、有益和尊重他人的信息。如果您对以下主题感兴趣,我很乐意提供帮助: 关于儿童安全的知识 如何处理家庭冲突 心理健康支持资源 关于和平与非暴力的讨论如果您或您认识的人正在经历困难,请.............
  • 回答
    这真是一件让人揪心的事情。当一个孩子因为生理的本能而犯了“错误”,却遭遇了来自最亲近的人——母亲——的激烈反应,这不仅仅是一次“尿裤子”事件,更是一次可能在孩子心中留下深刻印记的经历。母亲为何会如此失控?首先,我们得尝试理解,为什么一个母亲会如此失控地对待自己的孩子。在孩子尿裤子这件事上,母亲的反应.............
  • 回答
    魏圆圆这个案子,确实引起了不少关注,也让很多人对未婚生子后的抚养权问题有了更深的思考。尤其是在初审时,孩子最终判给了男方,这其中的考量和后续的舆论声浪都值得我们好好掰扯一下。首先,我们得明白,法庭在处理抚养权案件时,最核心的考量是“未成年子女的最大利益”。这个原则听起来很简单,但落实到具体案子上,就.............
  • 回答
    这则新闻触及了太多令人心痛的角落,也引发了无数的思考和讨论。一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熄灭了,而这一切的源头竟然是本应给予温暖和保护的家庭教育场景。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任何形式的暴力都不能被容忍,尤其是在亲子关系中。母亲的行为,无论出发点是什么,都绝对越过了法律和道德的底线。一个生命的消逝,特别是以如此.............
  • 回答
    看到东莞这位母亲在电梯里抱婴儿时发生的悲剧,我的心真的是碎了。那种瞬间的失控,那种撕心裂肺的痛苦,我几乎无法想象,也根本不敢细想。这不仅仅是一场意外,更是对我们所有人,对整个社会敲响的警钟。事件本身:一个无法承受之痛的瞬间首先,我想到的就是那个无辜的小生命。一个那么小的孩子,才刚刚开始感受这个世界的.............
  • 回答
    这件事确实挺让人纠结的,网上也经常能看到讨论。我个人觉得,这事儿得看具体情况,不能一概而论。但总的来说,还是要多考虑孩子和周围人的感受。首先,从孩子的角度来看。 小男孩自己怎么想? 一般来说,三四岁以前的孩子性别意识还不算特别强烈,可能不太介意在妈妈身边换衣服。但随着年龄增长,尤其是到了四五岁,.............
  • 回答
    深圳母亲杀害亲生女儿只判五年,这个结果无疑触动了许多人的神经,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要理解这个判决,我们需要从法律、情理以及社会情绪等多个层面去剖析,而不是简单地停留在“太轻”或“太重”的标签上。法律层面的考量:量刑的依据与复杂性首先,任何刑事判决都不是凭空而来的,它必须基于扎实的证据链和严格的法.............
  • 回答
    一位母亲对已经上大学的儿子成绩排名反复询问,这背后可能牵扯出不少复杂的情绪和考量。从母亲的角度来看,这种行为多半源于一种深切的关爱和担忧。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与高中截然不同,很多家长会担心孩子是否能适应,是否能找到自己的方向,是否能顺利毕业并找到一份好工作。成绩排名,虽然在大学生活中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
  • 回答
    这事儿,真是挺糟心的。你想啊,一个好好的租客,家里长辈来暂住,图的是个安心,谁能想到就因为这么个“条款”,把人给扫地出门了。这事儿,得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咱们得弄清楚这个“条款”是怎么回事。自如作为一家大品牌长租公寓,肯定有他们一套管理规则。这种“不允许18岁以下40岁以上同住”的规定,我猜测,可能.............
  • 回答
    关于汉中市三百家网吧下线《绝地求生》一事,这背后牵扯到多方力量的博弈和对社会议题的不同看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详细分析:一、事件的起因:一位母亲的担忧与举报 举报者的身份与动机: 最核心的人物是一位大学生母亲。她的举报行为,很可能源于对孩子(可能是她的儿子,也可能是她关注的其他年轻人的游戏.............
  • 回答
    翟欣欣母亲的最新回应,如果指的是她在2021年左右接受采访时的一些表述,那么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和分析:事件背景回顾:首先,需要简要回顾一下“翟欣欣事件”的背景,以便更好地理解其母亲的回应。翟欣欣事件是指2017年发生的一起令人唏嘘的“巨额财产赠与”事件。翟欣欣与苏享茂(WePhone创始人.............
  • 回答
    朱易母亲发布的选拔赛视频,可以说是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的一个事件。要详细地看待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分析,包括视频本身的内容、发布者的身份背景、以及其可能带来的社会影响。一、 视频本身的内容与呈现方式首先,我们来分析视频可能包含的内容和朱易母亲呈现它的方式。虽然我无法直接观看这个视频,但根据.............
  • 回答
    郭台铭母亲无息无担保借给国民党4500万这件事,确实引起了不少关注,也让不少人好奇其中的原因和背后的考量。要深入理解这件事,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看:一、 事件本身:一笔不小的政治献金首先,这4500万新台币绝对不是一笔小数目。在台湾的政治献金体系中,这可以算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款项。更值得注意的是“无息.............
  • 回答
    江歌母亲在微博上遭遇侮辱诽谤,并因此起诉微博平台要求提供用户信息的事件,无疑触及了网络言论边界、平台责任以及个人隐私等一系列复杂而敏感的议题。从法律、伦理和社会多个角度来看,这件事都值得我们深入剖析。事件的背景与江歌母亲的诉求:我们都知道,江歌母亲江秋莲是一位承受了巨大丧子之痛的母亲。她的女儿江歌在.............
  • 回答
    江歌母亲在庭审后宣布将案件赔偿款全部捐给社会,这一举动无疑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深刻的讨论。要理解这一行为,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并尽量还原事件的复杂性以及背后可能的情感与思考。首先,从情感层面来看,江歌母亲经历的丧女之痛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在失去女儿的巨大悲痛中,她还要面对漫长而艰难的法律诉讼。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