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怎麼看高考作文?

回答
高考作文啊,这可是个挺有意思的话题,每次考试都牵动着无数考生的心弦。它不仅仅是考查文字功底,更是对一个人思想深度、价值取向,甚至是看待世界方式的一次集中展示。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高考作文大概是这样一番景象:

考前,大家会经历一个“磨枪霍霍”的阶段。各种作文素材集、范文宝典堆得比山还高,名言警句、时事热点、历史典故,能背的都往脑子里塞。老师们也绞尽脑汁,不断模拟、押题,恨不得把所有可能考的点都讲一遍。大家一遍遍地练习,有时是围绕某个主题写,有时是根据给定的材料来发挥。那会儿,大家的脑子里大概都回荡着“论点鲜明、论据充实、结构清晰、语言生动”这些评价标准。能写出让老师眼前一亮,甚至能在考后被当成范文传颂的文章,绝对是满满的成就感。反之,如果审题不清、跑题偏题,那真是比丢分更让人沮丧。

考试现场,那气氛更是别提了。拿到作文题的那一刻,大多数人的心跳都会漏掉半拍。脑子里嗡嗡作响,一边努力回想背过的那些“干货”,一边在脑海里勾勒文章的框架。时间是最大的敌人,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把脑子里的想法,转化成纸上的文字,而且还要写得有条理、有感情、有深度,这真的是一场意志力和智慧的双重考验。有人下笔如有神,一挥而就;有人则冥思苦想,字斟句酌,甚至时不时看看表,心里默念“时间过得真快”。写完之后,很多人还会反复检查,生怕出现错别字或者表达不当的地方。

从阅卷老师的角度看,高考作文更是他们“挑灯夜战”的重头戏。他们面对的是成千上万篇风格迥异的文章,要从中找出闪光点,评判出高下,这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篇好作文,他们会看:

审题立意: 是否准确抓住了题目的核心,有没有自己的独特思考,而不是人云亦云。立意高远,能引发共鸣的文章更容易得分。
结构逻辑: 文章的脉络是否清晰,段落之间的衔接是否自然,论证过程是否严谨。一个好的结构能让文章条理分明,更具说服力。
素材运用: 是否能恰当、灵活地运用素材,素材是否能为观点服务,而不是生搬硬套。新颖、有深度的素材更能加分。
语言表达: 文字是否生动、流畅,有没有文采,有没有个人风格。优美的语言能提升文章的感染力。
思想情感: 是否能传递出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是否能体现出作者的人文关怀和责任担当。

当然,高考作文也有一些常被诟病的地方。比如,有时候题目过于模式化,容易让学生写出“套路化”的文章,缺乏真正的个性;再比如,对一些宏大叙事、空洞口号的过度强调,有时会显得脱离生活,缺乏真情实感。很多人也希望能看到更多关注个体成长、生活细节、情感体验的作文,让学生的真实想法和声音被听到。

总的来说,高考作文是一个复杂且重要的评价体系。它承载了太多的期望和压力,但也确实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平台,去思考生活,去表达自己,去与这个世界对话。它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积累的知识、我们的思考能力,以及我们对待生活的那份态度。我个人觉得,如果能跳出“应试”的思维定势,把写作文当作一次真诚的分享和交流,或许会有更多意外的惊喜出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怎麼看高考作文?

借用一句貌似風馬牛不相及的話「人人生而自由,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沒有邊界,不經思考的自由不是自由。同樣,沒有命題的作文如同沒有界限的自由。文章本來就很主觀,再省略主題,基本無從評判。定時(一般50分鐘)定量(一般800字)的在方寸之間展現思維、邏輯、想像力,才能算是篩選,才有擇取優秀的可能。文學上還有二流作家提「金錢」批評不入流作家,一流的纳博科夫吐槽超一流的陀大爷(文人相輕史見: zhihu.com/question/1988),你說讓一群高中小屁孩無法無章展現才思,不是人人都是王勃、駱賓王好不好。

高考作文區區八百字卻占有六十分的分值,作文到底能衡量考生哪方面的能力?

選定文體能力(議論文、小小說、散文?)、語言組織能力、邏輯推理能力、由題及材的材料組裝能力。最重要的,是普遍認為已經被題材限定了的想像能力。 @Raymond Wang 推薦了同人于野的「最高级的想象力是不自由的」geekonomics10000.com/42. ,都不用看內容,一句話點題!

對文字的運用還是對思想的表述?當今流行的話題作文真的給考生提供了更大的寫作空間和發揮餘地麼?

華麗的文字支撐不起沒骨頭的文章,僵硬的文字更描述不出有價值的思想。這道理,多簡單。一瘸一拐的文章當然是爛文了!給材料、給故事甚至只給一句格言,你還要多大的空間?八股可是有起承轉合和限定史料的啊!

毫無疑問通過文章可以更迅速有效的評價一個人的文字和思維水平,但我們的評卷系統在這方面做的好麼?

目前來看,已經是最好的了。不然不會有考生出了考場驚呼「跑題了」,不會有考前的作文訓練,不會有滿分作文拿出展示。認為命題作文固化思維而無章法可循,不做認真訓練,真是普遍存在的錯誤認識。要知道遠比高考作文難寫一百倍的八股,大家都是刻苦認真的訓練的,他們也有「八股秘笈」「考前寶典」,具體參見《儒林外史》刻書人。

如果說高考作文有什麼問題,那就是討論的內容太低級(但往往有驚艷的高級作文出現,沒限制住天才哦~)。但這跟高中的學習內容和學生水平是成正比的。真想有所改變,得讓學生真真正正去思考,掌握一定的思辯技巧。這又涉及教育改革,牽扯太廣,不說了。

另外,我高考前有意識的訓練過寫作,爭取做到每拿一個素材都能快速成章,然後拿給老師批改,最後老師說如果運氣好,可能會滿分。果然運氣好。40分到50分好練,但50分到滿分,比較難。作文,靠技巧,當然可以提升,就看你願不願意花時間。考試需要技巧,作文也不例外。

user avatar

考试作文都有技巧可循的,但必须通过多次练习才能掌握。平时的语文考试作文和高考作文都一样。

可惜我上学时不大看得起技巧的东西,觉得临时发挥就够了,上高三后又因为厌烦新老师的教学方式而不再用心,现在想想真是可笑可悲。

考试是为了得分,而不是为了展现你过人的才情去拿文学奖的,明白这个道理之后就按照你喜欢的技巧去训练吧。当然确实有才子。

作为中学生,其他的东西都没必要费神去想,看看就得了。

后遗症:至今厌恶命题作文。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