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社会中的人分为ABC三个阶级,那现在的情况就是A和C不发声不表态,B在反复絮叨,“没希望了,没希望了,起点低真的没希望了。”
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很简单,B和C本质上其实是一种人,都是凭力气吃饭的,无非B是脑力占比居多,C是体力占比居多,B为什么能超越C,因为国家设计了一种叫“高考”的社会人才选拔制度,这套制度公开透明稳定长效,所以只要你努努力摸透选拔规律,你基本就能完成超越C的工作。
但A和BC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人,BC的收入中自己劳动所得收入为主,而A的收入中,继承型,财产型,以及雇佣他人后获取的收入为主。如何取得这些收入,国家没有提供公开透明长效的选拔制度,要靠自己摸索。所以B会觉得茫然失措,觉得"阶级固化",“寒门难出贵子”,其实爷都是从孙子过来的。
B 站 折 叠
这就是知乎神奇的地方了
一亿注册用户,推送的广告是“月薪四千如何理财”,最热的live是“专科/三本/二本/双非考研”,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和头部用户共同构建出一个重本毕业不如狗,年薪百万遍地走的社区,当然,主要的形式是头部用户负责编,脚部用户负责点赞,大家一起孜孜不倦的输出着高于自身经济水平和受教育水平的价值观。
现在你说这种价值观扭曲,那请问这种价值观是谁点赞传播开来的?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的社会结构对底层人民还是很差的,如果阶级不上升,你就必定在十二小时工作制的血汗工厂赚2000~3000元/月的工资承受相当于工资一半的房租没有多少医疗保障子女难以就地入学到45岁以后失业被更年轻的人代替。
正因为底层过于悲惨,我国人民才普遍有阶级上升的欲望。如果底层也能享受正常的工作时间,福利待遇,那这种欲望自然会逐渐消亡的。
年青人不要这么带感情色彩的看问题,虽然这个问题可能刺激到你了。
知乎评价的阶级固化和寒门难出贵子,这是一个“实然”的概括,而不是一个“应然”的评价。
什么是实然,什么是应然,自己去百度我就不解释了。
是现实本身如此残酷,而不是知乎的人在宣传残酷的论点。说白了他们只是在揭示残酷的现实而已——虽然在我看来,这件事情是多余的。因为对于那些寒门的人来说,这些残酷的现实他们早晚会接触,不需要人揭示;而对于贵子们来说,这些残酷的现实离他们很远,不需要人揭示。
至于题主的思维,看似洒脱,其实不过是自我逃避,对现实残酷的自我逃避。但问题是,这个世界,不是你想躲进小楼就能成一统的,也不是你想要逃脱樊笼里,就能复得返自然的。
送你八个字:放弃幻想,准备奋斗。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