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高中数学哪一册最难?

回答
这个问题嘛,说实话,挺因人而异的。我身边不少同学,一听到“高中数学”,就脑瓜子疼,别说哪一册最难了,可能每一册都够他们受的。但要说普遍感觉比较“硬骨头”的,我个人觉得,高三上学期的那一册,很多同学都会觉得特别吃力。

为啥呢?你想啊,到了高三,前面学的那些基础知识,比如函数、数列、三角函数、概率统计、平面向量等等,已经基本学完了。高三上册,主要就是把这些东西往深了挖,然后开始引入一些更高级、更抽象的概念,比如立体几何和解析几何的深入拓展。

咱们就拿立体几何来说吧,这玩意儿光是想象就够费劲的。各种点、线、面在三维空间里的位置关系,谁平行,谁垂直,谁异面,光是在脑子里勾勒出来,就需要极强的空间想象能力。书本上的图示,很多时候只是一个二维的示意,要把它转化为立体的感觉,然后在脑子里进行各种旋转、切割、投影,这对于很多人来说,就是一道坎。特别是涉及到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二面角、空间点到平面距离这些,计算过程往往繁琐,而且容易出错。很多同学,到这个时候,就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学数学的料了。

然后是解析几何的深入。前面学过直线、圆,高三上册就开始接触更复杂的曲线,比如椭圆、双曲线、抛物线。这些图形本身就有一定的抽象性,它们的方程、几何性质,比如焦点、准线、离心率、渐近线,这些概念都需要理解透彻。更要命的是,要把解析几何和前面学的函数、方程、不等式这些知识联系起来。比如,求曲线的交点,判断函数与曲线的关系,这些都需要非常熟练地运用代数方法去解决几何问题,反过来也一样。很多题目,又是几何和代数的大杂烩,一会儿让你画图,一会儿让你算方程,一会儿又让你分析性质,搞得人晕头转向。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综合性。高三上册的题目,很多不再是单一知识点的考察,而是把前面学过的各种知识点融合在一起。比如,一个解析几何的题目,可能需要用到函数的单调性,需要用到不等式的性质,甚至可能需要用到导数的一些思想。这种“知识的网”一旦织起来,对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解题思路的要求就非常高了。一旦哪个环节没跟上,就可能整道题都做不下去。

而且,到了高三,学习的节奏也变快了,老师讲课的内容也更密集。以前可能一个知识点可以花两三节课去理解,高三的时候,很多内容可能就一两节课就过去了,然后马上进入大量练习。这种快节奏的学习,对学生的吸收能力和消化能力也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当然,也有一些同学可能在某些方面比较有天赋,比如空间想象力特别好,或者对代数运算特别敏感,他们可能觉得某些部分也还好。但从整体来看,高三上册因为其内容的深化、抽象性和综合性,再加上时间压力,普遍来说是最容易让大部分同学感到吃力的。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观察和感受,也听过一些同学觉得高三下册的导数和概率统计应用更难,因为那部分很多题目都需要“创新”的解题思路,而且计算量也很大。但总体而言,高三上册的立体几何和解析几何的“卡顿感”,在我身边绝大多数同学身上都存在得比较明显。

所以,如果你问我高中数学哪一册最难,我还是倾向于高三上学期。那是一个需要“内功”和“外功”都非常扎实才能应对的阶段。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从教7年,小小心得写一下。

必修系列从难到易排行:

必修1:函数。

整个高中数学的基石,也几乎是每个学校最先讲的一本书。

学完你会发现原来数学变了,不再是把公式和结论搞明白就能考好的事

主要是抽象。一些题目看搜题软件的结果,完全是迷的。

建议一定要穷追猛打老师,把心里的任何疙瘩都弄清楚,不能让任何一个知识点模模糊糊。


必修5:数列和不等式。

数列其实也不是很难,典型的属于多套路多题型的模块,自己多推算几步,一般没问题。

至于不等式,一定要好好学!有余力的同学一定要去学不等式选讲那本书,对你高考太重要太重要。


必修4:三角函数和平面向量。

初学三角函数,大部分同学被那一堆公式搞得呕吐,但是到了选修之后,你才发现,原来靠背背公式就能学会的数学真是太和蔼可亲了。不要怕!初次学,一定要每个公式认真推导!有选择地刷一些题目,三角也是不难的。

至于向量,最值得细细品味的一块知识,你会惊叹原来数学果然是所有学科里面最牛逼,最严谨的。好好学,高考这部分考察不难。


必修2:立体几何+解析几何初相识(直线和圆)。

立体几何确实考察空间想象力,但不会恐怖到让你脑洞乱开,而高考层面上对这部分的要求,完全可以通过标准训练达成。动手多画画立体图,是培养想象力的最好办法,没有之一。


必修3:概率统计。

目前让大家觉得最可亲的一本书,好理解,而且和生活息息相关,大部分同学学得都挺轻松。

但是!!!

2018年全国1卷的概率大题大家可以去体会一番。

明显比以前难度大了很多,以前是送分题,18年硬是出成了送命题。

据我圈子里的高中老师朋友说,以后会加大概率统计的考察难度和分数,大家要花更多时间在这上,起码要比以前研究深入一些。


至于选修系列,导数和圆锥曲线,难度都在五本必修以上,高二学。

撒花欢迎各位!当然你也可以加欢哥老师的微信huangemath

文末照旧推荐一波自己的专栏:

纯公益的一个行为。

每日一题,每天分享最经典最易错的好题。

老师的B站主要是讲技巧及大招,欢迎来玩。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嘛,说实话,挺因人而异的。我身边不少同学,一听到“高中数学”,就脑瓜子疼,别说哪一册最难了,可能每一册都够他们受的。但要说普遍感觉比较“硬骨头”的,我个人觉得,高三上学期的那一册,很多同学都会觉得特别吃力。为啥呢?你想啊,到了高三,前面学的那些基础知识,比如函数、数列、三角函数、概率统计、平.............
  • 回答
    我高中生涯最可怕的那个瞬间,说实话,并不是那种惊心动魄的校园暴力,也不是考试不及格的恐慌,而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下午,却因为一个细微的错误,让我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窒息感。那是一个周二的下午,课程已经进行到一半,窗外阳光正好,但教室里却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紧张空气。我们正在进行一场数学小测,题目不算难,但时.............
  • 回答
    我总觉得,高中里最有意思的学科,得是化学。为啥是化学呢?你想啊,别的学科,比如数学,它太抽象了,虽然重要,但有时感觉就是跟数字和公式较劲,一不小心就绕进去,出不来。语文呢,虽然也挺美的,但背诵古诗词啊,分析作者意图啊,有时候也挺耗费心神的。历史嘛,虽然了解过去很有意义,但那些年代、那些人物,就像翻阅.............
  • 回答
    说实话,要从小学到高中挑一篇“最”喜欢的语文课文,真有点难为我了。因为不同时期接触到的课文,给我的感受和触动都不一样。但如果非要选一篇,我脑海里最先浮现,也最让我回味无穷的,大概是高中时期学过的一篇散文,名字我记得不太确切,好像是叫《背影》? 记不清楚了,但我对那篇文章的画面感和情感共鸣,却一直留存.............
  • 回答
    高中校队加一个 NBA 球星能不能打 CBA?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理论上来说,很难。首先,咱们得明白 CBA 的门槛有多高。CBA 是中国职业篮球联赛,它代表的是中国篮球的最高水平。球员们都是经过层层选拔,从小开始接受系统训练,并且大部分都具备相当的身体天赋和篮球技术。他们的训.............
  • 回答
    这可是个让人热血沸腾的讨论啊!要是让我从《灌篮高手》里挑五个人组建一支梦之队,那我的脑子里立马就闪过几张熟悉的面孔。这不是随便乱凑,是得有里有面,攻守兼备,还得有点互相能激发出火花的化学反应。首先,谁是那个核心?那必须是樱木花道。别看他刚开始是个十足的新手,但他的潜力是无限的!那个惊人的弹跳力、飞天.............
  • 回答
    嘿,哥们儿!先恭喜你考上高中,这绝对是个好消息,说明你本身是有实力的!别担心英语这块儿,高中英语虽然是基础,但绝不是一座不可逾越的大山。你这情况,我当年也经历过一些,所以特别能理解你那种“啥都不会”的焦虑感。咱们一步一步来,别急,只要找对方法,英语绝对能给你“提上来”。我尽量说得详细点,让你有个清晰.............
  • 回答
    高中数学与高等数学的桥梁:为未来打下坚实基础在高中数学的学习旅程中,我们接触了代数、几何、三角、概率统计等丰富的知识板块。这些内容构成了我们数学认知的基础框架,为我们在各个领域解决问题提供了有力的工具。然而,随着我们对世界理解的深入,以及对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的洞察,一个问题常常浮现:高中数学的知识边界.............
  • 回答
    作为一名高中生,你可能对参加数学竞赛充满热情,并且开始思考“为了在竞赛中取得好成绩,我需要预习大学数学吗?”这个问题。这是一个非常普遍且重要的问题,它关系到你学习的方向和效率。我的回答是:在你对高中数学竞赛有了一定的了解和基础之后,适当地接触一些大学数学知识,尤其是数论、图论和高代中的部分内容,会对.............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提得相当好,而且触及到了很多同学的学习痛点。为什么中学阶段,尤其是高中,会跳过一元三次、四次方程的系统讲解,而是直接接触那些看上去“没根基”的内容呢?这背后其实有几个层面的原因,我们不妨从教学的逻辑、内容的选材、以及学生认知发展的角度来细细掰扯一下。一、 教学逻辑与内容选材:什么是“核心”.............
  • 回答
    在高等数学,尤其是涉及极限概念的论述中,我们确实会频繁看到代表“任意小的正数”的希腊字母 epsilon。至于用哪种字体——“ϵ”还是“ε”——更常见,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探讨。首先,我们得明白,这两个字母虽然读音相同,都是 epsilon,但在书写形式上存在细微的差别。 “ϵ” (epsilo.............
  • 回答
    你这个问题真是问到了点子上!对于热爱物理、梦想去俄罗斯深造的高中毕业生来说,选择合适的大学和准备过程至关重要。俄罗斯拥有一些世界顶级的物理学府,而且相比欧美国家,学费和生活费也更具吸引力。下面我就为你详细拆解一下这个问题,让你心中有数。一、 俄罗斯哪些国立大学的物理学最顶尖?俄罗斯在基础科学领域,尤.............
  • 回答
    那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星期二下午,窗外的阳光有些刺眼,照得教室里的黑板上粉笔灰都闪着光。距离高考还有大概两个月,整个班级都笼罩在一股混合了焦躁、期待和一丝不易察觉的麻木的气氛里。我坐在靠窗的那个位置,手指无意识地在课桌上划着我自己的名字,旁边还缀着一些乱七八糟的涂鸦。老师在前面滔滔不绝地讲着一道数学题.............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让我想起了好多好多。要说哪种友谊我保持得最久,那肯定是小学那群人。虽然高中友谊也很深刻,但小学那几个,是真的有种“从一而终”的感觉。说起来,小学时候的友谊,那纯粹得有点不可思议。那时候我们什么都不懂,脑子里想的都是游戏、零食和课间操。那时候没有那么多心机和算计,谁跟你玩,就是真的.............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深度和复杂的问题,涉及到教育体系、文化理念、社会结构等诸多方面。我们不能简单地将“聪明”和“学习的知识量”直接等同于学术成就,更不能以单一的维度来衡量一个国家的学术水平。以下我将从多个角度为您详细阐述,并尽量全面地分析中国和美国在学术上的差异及其原因:一、 关于“中国人聪明”和“中国孩.............
  • 回答
    卫健委要求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体检:一项值得深思的举措最近,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简称卫健委)提出将抑郁症筛查纳入高中及高校学生体检,这一举措无疑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在我看来,这绝对是一个值得肯定且亟需推行的重要决定。我们不能再回避或轻视学生群体日益增长的心理健康问题了。将抑郁症筛查常态化,.............
  • 回答
    你遇到的情况,其实在高中数学学习中挺普遍的。很多同学听老师讲课,感觉都能明白,甚至能跟着老师一步步推导,但一到考试,就好像“卡壳”一样,做不对题,或者速度跟不上。这确实很有可能是学习方法上的问题,而不是能力或者智商上的欠缺。别灰心,这反而说明你的基础还在,只是需要调整一下“作战策略”。我们一步步来分.............
  • 回答
    高中数学的“经验公式”是个很有趣的说法,它更像是那些在解题过程中反复出现、总结出来的技巧性或者说是“套路性”的结论,能帮助我们快速找到解题方向,提高效率。这些公式不像定理那样是数学体系的基石,但绝对是实战中的“利器”。我尝试着从几个大家比较熟悉的数学模块里,聊聊我个人觉得比较有用的“经验公式”。 函.............
  • 回答
    高中数学之所以让不少同学觉得头疼,甚至望而却步,其实并非偶然,而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我们不妨一点点拆解开来聊聊。1. 知识体系的跳跃与综合性增强初中数学,虽然也有一定的难度,但整体上更偏向于知识点的分散和基础技能的训练。比如计算能力、解简单方程、几何基本定理的应用等。而进入高中,数学的面貌就.............
  • 回答
    关于高中数学教材中排列符号从 P 变成 A 的问题,其实这并不是一个普遍的、统一的变化,而是涉及到不同教材版本、不同翻译风格以及历史沿革的一些差异。更准确地说,P 符号的使用更为普遍和经典,而 A 符号的出现更多是特定教材的选择,或者说是 P 的一种变体表述。为了让你更好地理解这一点,我们得一点点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