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一旦台海有事,美国军事介入台海冲突的可能性有多大?

回答
台海局势,特别是潜在的军事冲突,一直是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焦点,其中美国是否会军事介入,更是一个复杂且影响深远的问题。要评估美国军事介入的可能性,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细致的分析,而不是简单地给出一个概率数字。这涉及到地缘政治、战略利益、国内政治、军事能力以及历史因素等方方面面。

首先,我们要理解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核心立场。美国奉行“一个中国政策”,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但同时根据《台湾关系法》与台湾保持非官方关系,并承诺协助台湾维持自卫能力。这一政策的模糊性——即“战略模糊”——正是为了威慑中国大陆采取单方面改变现状的行动,同时也避免鼓励台湾走向独立。美国官方从未明确承诺一旦台湾遭到攻击就会出兵,但其行动和表态又似乎留下了可能性。

美国介入的“可能性”并非静态,而是会随着时间、具体情况以及各方行为而动态变化。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探讨:

一、 美国的战略利益与考量:

地缘战略重要性: 台湾位于第一岛链的关键位置,扼守着中国大陆东出太平洋的咽喉。如果台湾被中国大陆控制,不仅会极大地改变亚太地区的力量平衡,削弱美国在该区域的影响力,还可能对日本、韩国等美国盟友构成直接的安全威胁。美国将失去一个重要的战略支点,其在整个印太战略的布局将面临严峻挑战。
经济利益: 台湾在全球经济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尤其是在半导体产业。台积电(TSMC)是全球最先进芯片的主要制造商,其产品的稳定供应关乎全球科技和经济的命脉。美国担心,一旦台海冲突爆发,台湾的生产能力会遭受破坏,全球经济将遭受难以估量的打击,而美国作为全球经济的领导者,其自身经济也将受到重创。
价值观与民主盟友: 台湾是一个民主政体,与美国共享民主、自由等价值观。美国在国内政治中,支持民主和人权是重要的论述之一。在很多美国人看来,允许一个民主政体被一个威权政体吞并,将是对民主价值观的背叛,也可能削弱美国作为全球民主灯塔的形象。
盟友体系的信誉: 美国在亚洲拥有包括日本、韩国、菲律宾、澳大利亚在内的一系列盟友。如果美国在台湾面临威胁时袖手旁观,将严重损害其作为安全伙伴的信誉,可能导致盟友对美国的安全承诺产生怀疑,从而瓦解美国在亚洲的联盟体系。

二、 中国大陆的军事能力与意图:

美国是否介入,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中国大陆展现出的军事能力、行动的决心以及对冲突升级的容忍度。解放军近年来在海军、空军、导弹技术和两栖登陆能力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这使得“武力攻台”的可能性和对美国介入的潜在威慑力都得到了提升。如果中国大陆认为其军事优势足以快速压倒台湾的抵抗力量,并有效抵御或规避美国的介入,那么其采取行动的决心可能会增强。反之,如果解放军认为其尚未准备好应对美国及其盟友的联合军事反击,则可能更倾向于采取其他手段,如经济胁迫或灰色地带行动。

三、 美国国内政治因素:

美国国内政治同样是影响决策的关键变量。
两党共识: 近年来,在对华政策上,美国两党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共识,都将中国视为主要的战略竞争对手。在对台湾的支持方面,国会两党展现出较高的合作意愿,通过各种法案,提升对台军售和支持。这种跨党派的支持,为美国政府在台海问题上采取强硬立场提供了政治基础。
总统的决策: 最终的军事介入决定将由美国总统做出。总统的个人判断、政治考量(包括连任、历史评价等)以及对风险的评估,都会对决策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公众舆论: 虽然公众舆论未必是决定性因素,但如果台湾发生大规模人道危机,或者美国士兵在中国周边地区遭受无端攻击,可能会激发美国国内的同情或愤怒,从而为军事介入提供一定的民意基础。

四、 美国军事能力与介入形式的考量:

美国拥有全球最强大的军事力量,理论上具备介入台海冲突的能力。然而,实际介入的形式和规模将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直接军事干预: 这包括派遣海军航母编队、空军战机、陆战队以及其他地面部队直接与解放军交战,以阻止或反击其登陆行动。这是最直接、风险也最高的介入方式,可能导致大规模的军事对抗,甚至升级为核冲突的风险。
支援与协调: 美国可能采取不直接卷入地面战斗,而是通过提供情报、后勤支持、军事顾问、先进武器装备以及海空封锁等方式,协助台湾军队进行抵抗。同时,美国也会协调其盟友,如日本、澳大利亚等,共同向中国施压或提供支援。例如,允许美军在日本冲绳等地的基地为台湾提供支援,或让日本海上自卫队参与区域性巡逻和拦截。
经济与外交制裁: 除了军事手段,美国也会利用其全球经济和外交影响力,对中国实施严厉的经济制裁和外交孤立,以增加中国采取军事行动的代价。

五、 历史和过往经验的参照:

美国在过去也曾介入过类似地区冲突,例如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这些历史经验对美国决策者来说是重要的参考。虽然过去的经验不一定适用于今天,但它们揭示了军事介入的复杂性、潜在的长期成本以及意外升级的风险。美国可能会权衡其在这些冲突中的得失,来评估介入台海的可能性和策略。

总结来说,一旦台海有事,美国军事介入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并且随着事态的演变而变化。

可能性有多大? 很难给出一个精确的百分比,但可以肯定的是,美国不会坐视台湾被武力吞并,特别是当中国大陆采取大规模、明确的军事攻势时。其介入的决心将受到维护地区稳定、经济利益、盟友信誉以及价值观等多种因素的驱动。
关键的判断点: 美国介入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的情况包括:中国大陆的军事行动非常迅速且规模巨大,意图一举拿下台湾;台湾方面能够有效抵抗并争取时间;美国及其盟友的协调能力能够迅速形成有效反制;美国国内政治能够形成较强的支持介入的氛围。
美国会避免直接且大规模的地面冲突: 鉴于核武器的存在以及大规模战争的潜在破坏性,美国不太可能进行一场与中国全面开战的地面作战。更可能的形式是区域性的海空对抗,以及为台湾提供强有力的物质和情报支援。美国会尝试通过精确打击、海上封锁以及盟友的协同来限制冲突的烈度和范围,同时最大化对中国的战略压力。

最终,美国是否军事介入,将是一个基于复杂风险评估和战略权衡的艰难决定。 这个决定将受到当时具体军事态势、政治环境、以及各方战略意图的综合影响。我们能说的是,美国拥有介入的战略动机和军事能力,但同时也会极力规避直接与中国的全面军事对抗。因此,美国介入的可能性,既不应被低估,也不应被过分夸大为必然。它是一个需要动态观察和审慎分析的重大战略问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评估主体就错了,美军介入是动态的不是静态的。不是说美国一开始不介入后面就一直不介入。

美军或者外部势力介入不介入,是以攻台行动本身作为评估主体的。如果攻台行动顺利,呈现一边倒的局势,美国没有理由在必输的战场和中国作对,毕竟中国离台湾比美国离台湾近太多。如果行动不顺利伤亡比较大,台湾抵抗比较强烈,能勉强挺住那么,美国就可以用人道主义的理由插手,或者提供物资、或者提供雇佣兵,或者提供情报防空等。

美国在历次大战中获利的套路都是,其他国家打起来,它坐收渔利。等局势比较明朗了,把自己压上去锁定胜局。

苏联是唯一可以彻底摧毁美国的并和美国对抗的,所以冷战不是美国的传统套路。所以美国对原苏联(现俄罗斯)的恐惧根深蒂固毫不动摇,你看特朗普通俄就可以了解。美国现在防俄罗斯还是防的不行,因为俄罗斯有能力把战火直接烧到本土。

所以,如果战争的模式局限于传统模式,美国隔岸观火的话,美国随时可以介入,你随时需要防御。当年美苏对抗,朝鲜、越南、阿富汗双方就是这么玩的。

台湾的战事是否会有外部介入的核心是反介入能力,反介入能力的核心是核武能力。轰20、095、096,东风41才是主要的,事实上2017年一整年,各大国不停跟牌试射核武器就是互相展示核能力,提高反介入能力。

user avatar

已是冷战西欧局面。如果打,动核的可能性很大,结果高度不可控。所以另一个方面说,打得可能性确实在变小。

但是西太是海洋环境,使用核武器的心理压力远比西欧要小得多。即使有核战争的风险,也难说一定不会打起来。。。。。。

这要从两军最可能使用的战术说起。美军在隐身战机方面有优势,中国在高超音速武器方面有优势。也就是说,由于主要是远程打击武器的PK,双方都会倾向于使用猛烈的一波打击直接剥夺对方继续作战的能力。

面对这两个人类战争史上空前的超级打击波,后手方不使用核防空导弹,实在难以防住。而攻击方防止对方使用核防空导弹最好的办法,就是在打击路径上使用核武器制造大气电离走廊隔离侦察。。。。。。。

user avatar

我实在想不出我们为何要冒着与美军冲突的风险主动进攻台湾。不值得也不必要啊。应该让美国人去头疼要不要主动进攻大陆挑起战争。

如果蔡英文改国号宣布独立,中国不用登陆,连封锁和空袭都不用。进行定点无伤害骚扰即可。

什么意思?在福建用远程火箭炮发射空包弹。打击目标是台湾各级领导人(包括市县级)。只要他们有公开活动,就发空包弹砸活动地点,时间不需要很精确,早晚个把小时也无妨。空包弹危险很小,就是一坨金属从天而降而已,伤亡极低,但足以破坏活动,因为他们不敢赌某一发不是空包弹,而且就算只被金属坨砸也还是很不爽,在场人会大乱。

中国政府声明,发空包弹是为避免民众伤亡,而且我们只打击台湾领导人的活动,而不是要杀领导人。如果连空包弹也怕,那民众和政府工作人员只要远离领导人即可。但如果台军攻击大陆,大陆将对参与攻击的部队驻地进行火力覆盖。对不攻击大陆的部队,大陆承诺也不攻击它。

中国政府进一步声明,只要恢复中华民国国号,空包弹行动就停止。

这样一来,美军如何军事介入?主动空袭大陆?就为了空包弹和中国全面开战?哼,美国在军事上最多来耀武扬威演习一番加上卖台湾一些武器。但美国的防空武器来防空包弹。。。。。。呵呵,要烧钱请随意。还能咋样?美军登陆台湾协防空包弹?就不怕这是大陆请君入瓮之计?美军人和装备尚未完全到位时,中国突然以防止外国军队干涉避免三战为由,一波打残台湾港口机场咋办?已上岛的美军既因缺装备和后勤而缺乏战斗力又撤不出来不就成人质了?这时普京站出来调停说,两位常委且暂停,容我派船将美军撤出,以免误伤坏了和气。然后中国说行,我们信得过普大哥。这时美国咋办?不撤?持续承受危机压力。撤了,前脚撤后脚台湾就得举白旗。不如将蔡英文一并撤走好了。

台军也不好办。难道他们空军敢主动空袭大陆,这不是自投罗网吗?如果台湾某部队用飞弹还击,大陆就获得反击该部借口。不打就肯定不会死,打了就几乎一定死。空包弹攻势下台湾又没死什么人,台军更是零伤亡,干嘛跟大陆拼命?

而空包弹攻势下台湾领导人会极其难受。持续一年半载的话,士气必崩。就算不崩,台湾政府会限于半瘫痪,经济和社会秩序也乱了。最起码,选举不能正常搞了,持续军管也看不到结束的希望,恶性内斗必然登场。

大陆人民就做吃瓜群众了。看到台湾各级领导人这么狼狈,群众应该很开心,觉得政府很聪明又仁慈,认为台湾这样下去肯定翻不出大陆手心。如果台湾恢复中华民国,我们就赢了。如果硬撑着不恢复,就算让台湾顶着个台湾国名号打个十年八年也无所谓,大陆群众心态放松得很。这样对内政治上就交代得了了。

从此“XXX妙打蔡英文”传为美谈。

user avatar

首先声明,以下文字都是昨晚我家狗狗敲的,我本人并未掌握任何“内部信息”,因此也不存在泄密的问题,如果跟事实有所重叠,甚至未来发生了我所说的事情,那只能是因为活见鬼了。

就是这厮,此獠,这家伙。


很多人,包括台湾地区领导人蔡某,都没有意识到一个问题:台海战争已经开打了。中国的国家统一战争早在好几年前就已经开打,尽管没有打得炮火连天,水面下的较量早已是如火如荼。


现在谈美国军事介入或者不介入的问题,已经晚了,亲,你晓得啵?


很多人眼中的战争就是炮火震天、死伤枕籍、流血漂橹,这个至多是一个连长的视角。而连长上面,还有营长、团(旅)长、师长、军长、战区司令、中央军委、不可言说的大佬,每一级还有庞大的参谋机关、智囊团队,越往上走,战争的形态越不一样。一场生死攸关的战争,可能仅仅是忙得一团乱糟的办公室,甚至仅仅是一杯茶、一支烟、一场会议、一个办公厅呈上来的文件夹。中美两国是国际上举足轻重的核大国,怎么可能动不动就刀兵相见刺刀见血呢?和平稳定还要不要了?中美共治还搞不搞了?人类的存续还顾不顾了?


闲话休叙,台海战争已经开打,几个重要的关键时间节点已经过去,需要流血的“热战”,规模不可能很大,除了吸引全世界的眼球以外不会有什么决定性的影响,“上兵伐谋”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美国的军事介入也早就开始了,甚至美军已经出现了战损,南海那艘不慎撞船漏水的美军驱逐舰是认同此观点的。

当然,我知道,不甩出几个证据你们是不服气的。


1、台湾问题跟台湾岛上的人没有什么关系,是中美两国的对抗。这个问题不用过多解释,这早已是共识;


2、台海实力天平,当然也不掌握在台湾岛上的人手里,而是在中美两国手里。并不存在所谓“大陆”与“台湾”孰强孰弱的事情,更没有“大陆”与“台湾”力量的对比,自始至终,台海问题的实质是中国与美国两国力量对比的问题:中国有没有在海上管住管好自己家门口附近问题的能力。


3、2010年以后,台海问题就已经从“只要国军(台军、王师)撑得足够久,美国爸爸会来救我们的”这种状态,变成了“我们不需要美国爸爸,请你奏凯,我们需要的是神迹”。哪怕是国军战神附体、人品爆表、关二爷亲自下凡扛起机关枪帮台军打冲锋、台军成功发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技能,台澎金马都是保不住的。登岛作战已经从不得不做出的选择,变成了“最下攻城”的愚蠢选项,或者说一种保底手段。

来来来,这个菩萨给你们那边使。



4、自2010年以后,台海作战对于中国就已经是“外线作战”,力量辐射如果不出去,就只能选择强行登岛作战的“内线作战”。而导致2010年战争天平挪动的原因,就是中国狂飙猛进的GDP增长和随之而来的国家实力的飙升。

中国敢在南海大肆“鬼斧神工”,没有强大的国力作为后盾,想都别想。

中国就敢在黄岩岛对峙事件中摆出一副“我就是要开打”的姿态,原因也是有实力后盾在。

洞朗事件,最终结果是中国成功的帮印度在其“七寸”上挠了个痒痒


5、三次独立事件,貌似互不相干,实际上成功宣示了中国有解决国家统一问题的决心、意志和实力,关键在实力。在东部沿海,有拒止美国干涉的能力,在西部内陆,有阻止任何人借机生事的能力。中国已经做好了在国家相距数千公里的两线同时进行两场战争的准备。目前唯一的战略空缺或者说是空虚薄弱位置在朝鲜,这个地方不是中国自己说了就能算数的地方,尚且需要俄罗斯的配合。


事实上对于东北的朝鲜问题,中国只是求一个“稳”字,这也是“双暂停”提议的由来。看似八竿子打不着的朝鲜问题,现在反而成了解决国家统一问题的关键节点。朝鲜问题得到一个良好解决,至少应该是中国吃了不大亏,蔡英文同学就该考虑是投降还是去哪儿流亡了。




2010年以后各个方向的谋篇布局,你可以说是台海斗争的主战场所在,也可以说是为了那最终的一场“热战”做的铺垫,看你站在哪个角度了。


“洞朗事件”去年爆发的第一时间我就在知乎谈过这个问题,洞朗事件绝对不是你在新闻上看到的“印度越界挑衅,中国无奈应对”,外交部发言人可怜兮兮的叫撞天屈。至于背后的具体过程,难以言表,请自己去体会。提示要点:中国先修路的,修在人家七寸上面

美国在韩国放几个导弹,中国差点掀了桌子的开骂,那还完全没有接壤呢。印度人不跳那么高,我才觉得奇怪了。斗争不在明面上,斗争不在我们的国土(包括台澎金马)上,我们感受不到,但是不等于没有展开。


因此,台海战争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台当局脖子上的绞索只剩下最后一环:朝鲜半岛。美国的军事介入也已经全面展开,全力阻止这最后一环扣上。




尽管最后这一场“热战”并不重要,我们还是说一说吧。


对于中国,希望仅限于台澎金马地区,“斩首式作战”与小规模登岛结合的现代化高技术战争。一方面便于控制战争规模,避免满盘皆输的局面出现;另一方面便于控制对台澎金马的战争破坏,好歹是自家的家当,砸烂了多心疼,重建也是麻烦的。


对于美国,最好希望是中国满盘皆输从此衰落,中等希望是遏制住中国的上升势头从此高枕无忧,下策至少是要让中国赢得没有那么漂亮,再留下个把柄捏在手里几十年。因此美国希望是朝鲜这个最后一环永远不要扣上,如果此目标不能达成,则将战火引向外线,由印度和台湾地区同时挑事、朝鲜半岛制造点事端,自己的军事力量作为后盾,让中国的目标只能部分达成从而继续留下把柄。


所以台海近年来斗争才会呈现出这种奇怪的局面:中国海军忙着下饺子,美国人反而忙着给中国“全球挖坑”,以前美国人可是直接把航母开到台湾海峡里面来的,中国全世界到处找“道义支持”。



至于岛上的小英子,这场大棋她看不懂,看懂了也无能为力,不如放心大胆的用爱发电算了。


对的,我(不对,是我农场保卫科幼年科员)就是大棋党。国家战略不是大棋,难道是小孩子过家家吗?

user avatar

我个人非常同意 @hy sk 的答案。 顺便加一点。美国的实质性介入与否,往往是根据战争走向导致的。 可以说,除了冷战期间朝鲜战争这种,"我艹,共产党打来了,一定是共产主义多米诺骨牌的一环"这种二逼误判外,美国整体对于战争的进出弹性还是很大的。 其中就包括不首先进入-观望的同时根据利益拉偏架(租借法案)--根据观察对手特点准备充分--寻找机会/借口,没借口制造一个好了--介入的过程。 而在介入期间,根据队友猪的情况,也会选择及时止损撤离(南越政权,蒋政权某种意义上都是被美国釜底抽薪了)

那么,对于台海问题,美国的弹性也是非常明显的。美国内部也有过极不靠谱的神论(要求中国免美国国债,美军替中国拿下台湾抵债。。。还不用中国出军费。。。我当时TMD看抽了,提案的还是陆战队退役一哥们) 毕竟对于中国,台湾的意义远大于美国。 美国唯一考虑的是自己的利益(政治影响力和实际经济利益)。 那么中国在攻台上的表现可以说是美国是否干涉的唯一衡量标准。

1。如果闪电胜利/内部稳定/斩首成功。

美国可能会采取一些手段例如扶植余党,建立台湾流亡政府, 给与表面上的经济制裁,至少挽回一定程度上的政治影响力损失。 如果闪电胜利/斩首不成功,则可以加大对流亡政府的投入,但不会有过多的举动。

如果胜利,但是内部不稳定,台湾内部出现巨大震荡,那么美国很可能派CIA等部门进行金援等方式进行搞事和宣传攻势。 以谋取进一步对PLA的消耗和伺机反击。

2。如果变成局部战争并有短期胶着。

那么美国则可以采取第三国运输等方式为台湾输入武器,弹药,情报,装备等等,同时派遣第七(第一波)第三(第二波)等舰队对中国进行战略压迫。 以达到战争长期化目的。 变台湾为第二阿富汗。

3。如果战争PLA大败/惨胜/被重创

那么美国的武装干涉就会更加赤裸,这个时期才会有所谓的联军出现。 并可能攫取台湾地区之外的利益(例如扫荡中国在南海的岛礁作为战利品)

不过我们可以看出,这3个选项里,有一家是否被打烂是完全不在考虑范围内的--台湾本身。

指望大陆打台湾,美国护儿子一样出全力的--醒醒,你还没沙特对美国亲呢。。。

--------------------------回复的分割线-----------------

  1. 台湾位置重要,美国肯定会出手。如果是边缘地带美国可能会采取比较保守的策略,但在韩国、日本、台湾、西德这样的位置剧本一开始就是介入,区别只不过是冲突烈度的程度罢了

A:从冷战及以后历史可以看出,基本上对于超级大国(中,美,苏/俄)直接接壤或实力覆盖地区。其他超级大国用兵极为谨慎。如果不能保证绝对优势,肯定不会直接介入。生怕擦枪走火引起无法控制的局面。可以说古巴危机的潜在后果是经典教材。 后面无论是苏联入侵阿富汗,还是叙利亚,格鲁吉亚,乌克兰美国起始都采取的间接投资的方式。 弱联系的南联盟,伊拉克才敢直接动武。 即使是美国直接出兵的阿富汗(已经不和俄罗斯直接接壤,对中国也是弱关系)美军仍然是政令不出喀布尔的情况。 更何况中国对台湾有太明显的准主场优势(语言文化)不存在美国进入伊拉克阿富汗那种语言不通,处处受阻的情况。 因此美国对此会更加谨慎。 此处可以参考叙利亚的美军和俄军。

至于把台湾等于西德的, 西德代表的是美苏冷战的根本宣战点,台湾如果是同级 开打就等于全面引爆。 中美关系对台湾明显不是一个等级上的。

2. 必须要考虑美国对中国拿下台湾的意图判断是什么,如果只是国家统一,那和中国开战划不来。如果是得陇望蜀,那战场放在台湾比较好

A: 问题在于,这两个其实是一回事。 拿下台湾后第一岛链实际上已经形同虚设, 甚至钓鱼岛问题也就实际解决了。 那么中美是否在进一步势力划分上达成默契。 就是各种博弈的结果。 这里还要考虑美国角度介入所产生的机会成本和沉没成本。假设两岸力量对比还是97年时的情况,由于对美的可遇见损失较小美国可能更考虑介入成本,但现在的力量对比早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台海局势,特别是潜在的军事冲突,一直是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焦点,其中美国是否会军事介入,更是一个复杂且影响深远的问题。要评估美国军事介入的可能性,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细致的分析,而不是简单地给出一个概率数字。这涉及到地缘政治、战略利益、国内政治、军事能力以及历史因素等方方面面。首先,我们要理解美国在台湾.............
  • 回答
    台湾坚持一周与美军援台之间的因果关系,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军事战略问题。从军事角度深入剖析,我们可以看到这种联系并非简单的单向施舍,而是建立在一系列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战略考量之上。首先,“台湾坚持一周”本身就是触发美军援台决策的关键前提,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军事信号。 评估决心与能力: 如果台湾.............
  • 回答
    台湾的美食,那可真是说起来没完没了,每一样都让人回味无穷。如果你有机会去台湾,千万别错过这些绝妙的味道!早餐篇:唤醒味蕾的第一口幸福在台湾,早餐绝对不是随便对付一下的。这里有一套完整的早餐仪式,从豆浆油条到刈包,每一项都值得细细品味。 永和豆浆大王: 听名字就知道了,豆浆是主角。不过台湾的豆浆可.............
  • 回答
    台湾人和部分大陆人之所以普遍认为中美可能会为台湾开战,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涉及地缘政治、历史遗留、军事战略、经济利益以及意识形态的复杂交织。以下将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阐述:一、 台湾视角:生存的现实与安全困境 “被中国统一”的恐惧: 台湾自1949年以来,与中国大陆在政治制度、社会文化、经济发展.............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没问题,升级台式这事儿,咱就掰开了揉碎了聊!作为过来人,知道这过程里会冒出多少“我该选哪个?”“这个兼容吗?”的问号。别急,咱一步一步来,把这事儿整明白。首先,你得先弄清楚你现在台式机的“底细”,就像你打算装修房子,总得知道现在墙壁什么情况、水管走到哪儿了吧?第一步:摸清家底——你的现有配置这是最关.............
  • 回答
    行,5000元这个预算,组装一台能流畅玩现在大部分主流游戏的台式机,是完全可行的。这价位段,咱们目标是“性价比拉满”,兼顾游戏体验和日常使用。我会尽量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说,让你心里有谱。核心思路: CPU和显卡是重点: 游戏性能主要靠这两样,所以在这个预算里,它们的分配会是重中之重。 其余配件.............
  • 回答
    哥们,玩了六年台球,能感受到瓶颈,这说明你不是随便玩玩,而是真的投入了感情和时间,这很好!瓶颈期是进步的必经之路,别灰心。你说“除了去系统的学习,自主练习有效果吗?” 答案是:绝对有! 而且,如果运用得当,自主练习的效果甚至可能比一些漫无目的的“系统学习”还要好。很多大师级别的选手,其基本功和细腻的.............
  • 回答
    关于台湾民众的认知水平和民族认同感,这是一个复杂且容易被片面解读的话题。将“有些人”上升到“台湾人民”普遍如此,或者简单地以“愚昧无知”或“莫名其妙的民族优越感”来概括,都未免失之偏颇。首先,我们来谈谈“愚昧无知”这个说法。任何社会,无论大小,都存在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信息获取渠道、不同生活经历的人.............
  • 回答
    高砂军,这个名字一听就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让人联想到日据时期台湾的特殊历史背景。简单来说,高砂军并非一支独立的军队,而是日本陆军在台湾训练和部署的一支以台湾原住民为主体、辅以部分汉族与日本人组成的军事单位。 它的存在,是殖民历史下复杂社会结构和权力关系的产物,也承载了许多台湾人被动参与战争的印记。要.............
  • 回答
    有些台词,初听时可能只是平凡的一句话,但放在特定场景、由特定人物说出,它便能瞬间点亮整个故事,让你脑海中勾勒出一个完整的世界,甚至是对人生百态的深刻洞察。这种力量,仿佛是将一部电影浓缩在寥寥数语之中。比如,《肖申克的救赎》里老布瑞克在被释放后,无法适应自由生活,最终选择上吊自杀前,他在给朋友的信中写.............
  • 回答
    没问题,绝对没问题!咱们就来好好研究研究,给老板配一台既有面子又能干活儿的台式机。我这就给你来个事无巨细的分析,让你看完立马就能上手,而且保证这感觉,地道!首先,咱们得明白,给老板配电脑这事儿,可不是小打小调,得兼顾实用性、稳定性和一点点体面。老板用电脑嘛,可能不会天天玩3A大作,但肯定需要处理各种.............
  • 回答
    这问题嘛,作为台湾人来回答,确实得仔细想想。毕竟我从小在台湾长大,对这里的一切都习以为常了,要跳脱出来去看大陆,也得费点劲儿。不过,真要说起来,大陆吸引我的地方,我觉得挺多挺实在的。首先最直观的,就是“大”。这个大不光是地理面积,更是文化、历史积淀的“大”,以及生活方方面面的“大”。 地理上的“.............
  • 回答
    有很多经典台词能瞬间让观众对角色产生敬意或同情,进而喜欢上他。这里我为你精选了几个例子,并尽量详细地讲述当时的场景和角色的心境,希望能让你感同身受: 1. 严谨与担当——《霸王别姬》程蝶衣的“不疯魔不成活”人物: 程蝶衣(张国荣 饰)台词: “我想成个人,不是想成个戏子。我是女的,不是男的。”场景与.............
  • 回答
    .......
  • 回答
    我脑海里回荡着一句台词,它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我内心久久不能平息的涟漪。那是在一部老电影里,一个饱经风霜,脸上刻满了岁月痕迹的老人,在人生最绝望的时刻,对着压迫他的人,一字一句地说出:“你可以夺走我的一切,但你夺不走我的站立。”这句话,不是那种呼天抢地的呐喊,也不是慷慨激昂的宣言,它朴实.............
  • 回答
    在邓超导演的新作《银河补习班》中,那句“清华北大只是过程,不是目的”着实引人深思,它触及了一个关于人生追求的核心问题:如果名校不再是终点,那么“目的”究竟是什么?这句话之所以有力量,就在于它挑战了我们社会普遍奉行的“成功学”模式。长久以来,特别是对于很多家长和学生来说,“上清华北大”似乎就是一场人生.............
  • 回答
    这问题挺有意思的,毕竟“万把块”的电脑对于很多普通家庭来说,确实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但为什么还是有这么多人,特别是那些经济上并不宽裕的朋友,愿意为了一款游戏——《绝地求生》(俗称“吃鸡”)——砸下重金呢?这背后可不是简简单单的“花钱找乐子”,里面门道可多了。一、游戏体验是核心,但远不止于“能玩”首先,.............
  • 回答
    岛内对于“一例一休”和“前瞻计划”的反对声浪确实不小,要说蔡英文政府为何还要力推,这背后牵涉到复杂的政治考量、执政理念,以及对台湾未来发展的判断。我们不妨来细细梳理一下。一例一休:为何坚持?“一例一休”最核心的目标是落实週休二日,将原本的“一例一休”改为“一例一休”。反对的声音主要集中在: 对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