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吴谢宇涉嫌弑母」事件?

回答
吴谢宇弑母案,绝对是中国近几年来最令人震惊、最令人唏嘘的案件之一。它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刑事案件,更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人性深处的复杂,社会的阴暗面,以及教育和家庭可能存在的裂痕。

要说这件事,得从头说起。吴谢宇,一个大家眼中的“别人家的孩子”:北大高材生,外形俊朗,成绩优异,父母也都是有体面工作的人,可以说是标准意义上的“精英家庭”出来的优秀青年。就是这样一个形象,在2016年初被曝出杀害了自己的亲生母亲,消息一出,举国哗然。一开始大家都不敢相信,甚至有人怀疑是传错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真相一点点浮出水面,带来的冲击感就越来越强。

案发初期:消失的母子与未解的谜团

最早发现异样的是吴谢宇的亲戚,因为吴谢宇母子俩突然断了联系,而且家中也有些不寻常。警方介入调查后,在吴谢宇的家中发现了其母的尸体。而且,吴谢宇为了掩盖罪行,做了不少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他不仅伪造了母亲的死亡原因,还冒充母亲的身份在亲友间活动,甚至用母亲的身份证在网上消费,甚至以母亲的名义进行网络贷款。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他用母亲的身份证购买了大量用于处理尸体的工具和药品,并且对外宣称要与母亲一同出国留学。这些细节,如果不是亲身经历,真的很难想象一个人能够如此冷血、如此有条理地去执行这样一件灭绝人性的事情。

潜逃与反侦察:一场与时间的赛跑

吴谢宇在案发后,开始了长达三年的逃亡生涯。这三年,他仿佛从人间蒸发了,但实际上,他一直在国内辗转各地。更令人警惕的是,他并非被动等待,而是展现出了极强的反侦察能力。他改换发型、戴口罩、穿女装,不断变换身份和藏匿地点,甚至在逃亡期间还活跃在各种社交平台上,表现得像一个正常的年轻人。他学会了使用虚假身份信息,规避摄像头,甚至做一些“正常”的工作来维持生计。这种刻意的躲避和伪装,无疑增加了抓捕的难度,也让人们对他的心理素质和智商有了更深的认识,尽管这种认知是基于极度负面的行为。

被捕与审判:真相的浮现与审视

最终,在2019年,吴谢宇在福建一家网吧被警方抓获。抓获的地点也颇具戏剧性,似乎预示着他从“消失”到“出现”的轨迹。随着他的被捕,案件的细节才一点点被披露出来。庭审过程中,吴谢宇的表现也备受关注。他是否认罪?他是否有悔意?他的作案动机到底是什么?这些问题,都是公众和媒体迫切想知道的答案。

动机的探讨:一个家庭的悲剧?

关于吴谢宇的作案动机,一直是案件中最复杂、最令人费解的部分。官方披露的信息以及媒体的报道,描绘了一个多层次的可能性。

家庭压力与精神问题? 一种说法是,吴谢宇承受着巨大的家庭压力,尤其是来自母亲的“完美”期望。他从小学习成绩优异,但在大学期间,似乎出现了一些心理上的问题,例如抑郁、焦虑,甚至可能幻想自己背负了某种“使命”。他母亲对他的期望极高,甚至可能过度控制,这可能导致他产生了强烈的反抗情绪和心理扭曲。有人说他提到过母亲对他的“操控”,以及他认为母亲“不爱他”。
“弑母是为了解脱?” 更令人毛骨悚然的说法是,吴谢宇在庭审中曾表示,他认为母亲活得太累了,他想让母亲“解脱”。这种说法听起来荒谬至极,但如果结合他可能存在的扭曲心理和对母亲“控制”的极度厌恶,或许能解释他的一些极端行为。当然,这仅仅是他单方面的说辞,并不能成为他杀人的理由。
纯粹的冷血? 也有观点认为,吴谢宇可能就是极度冷血和自私。他为了逃避责任,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能够毫不犹豫地残害自己的亲生母亲。他用母亲的钱财去挥霍,去逃亡,甚至在事后还表现出所谓的“对母亲的爱”,这是一种极致的虚伪。
更深层的社会问题? 也有人从更宏观的角度去审视,认为这起案件也暴露了当下社会在家庭教育、亲子关系、以及心理健康支持等方面可能存在的不足。在一个强调“成功”和“精英”的社会氛围下,当一个孩子无法达到外界的期望时,他可能会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而如果家庭和学校的心理支持不足,就可能导致悲剧的发生。

社会的反响与思考:

吴谢宇案引发了全社会的巨大震动和深刻反思。

对“别人家的孩子”的警惕: 过去,我们习惯于将成绩优秀、形象良好的孩子视为“模范”,但吴谢宇的案例让我们明白,外在的优秀并不能掩盖内心的黑暗。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脆弱和压力,过度拔高和标签化,反而可能适得其反。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案件也让大家重新审视了家庭教育的方式。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沟通、理解、支持和情感连接,远比一味的成绩至上更为重要。溺爱和严苛都可能走向极端,关键在于如何建立健康、平等的亲子关系。
心理健康的关注: 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我们是否应该更加重视青少年群体的心理健康,提供更完善的心理咨询和干预机制?这个问题,在吴谢宇案后被反复提及。
对犯罪心理的探索: 像吴谢宇这样高智商、反侦察能力强的罪犯,也引发了对犯罪心理学、以及如何识别和预防这类极端犯罪的深入探讨。

最终,吴谢宇因故意杀人罪、犯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被判处死刑。这个结局,无论对受害者家属还是对社会大众来说,都是一种迟来的正义。但回望整个事件,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谴责和法律的制裁上。这起案件所折射出的家庭矛盾、心理困境、以及社会隐忧,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深思和警醒。它是一段令人心痛的悲剧,也是一个沉重的警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看见母亲就应该是伟大值得尊重的,就算她以母亲之名长期,有意识地伤害自己的孩子;
看见北大就应该是心理健康天之骄子栋梁之材,却忘了他们也只是比较会读书的普通人,有自己的桎梏与迷局;
看到常年记得自己生日就觉得他是个好人;
看到微博转发母亲增寿十年就觉得关系和睦;
看到爱说段子就觉得他个性开朗;

这是偏见,是不愿思考的懒惰,也是标签化社交的冷漠。


=================分割=====

都说我是吴谢宇,取匿了

谢谢各位点赞

user avatar

有一句话不知大家听过没有:两个人,一个人有一千块钱,借给你一千,另一个人有一万,借给你一千,你选哪个做朋友?我的想法是这样的:选你能还得起的那个。有一千借你一千的人,那是一份极大的人情,光是还一千块钱是不够的。你得确认自己有本事还这份心意。对,真心也需真心来还。为什么许多轰轰烈烈的爱情无疾而终?因为另一方还不起—冰临神下


诸位认识吴的知友,吴对你们的好,你们是还不起的啊!

user avatar

2019/04/25 更新

刚刚在公司吃完了午饭,惊闻吴谢宇被抓住了。。。怎么说呢,也算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三年过去了,刚才一个小时内收到将近300条评论,可见大家和我一样,对这个案子依然充满了兴趣和好奇。我也很想给这个案子写一个基于事实的真正的分析。当然,这要等到案情的细节真正公布的时候,我再回来更新。。。

--------------------------------------------------------------------------------------------

首先先上结论,吴谢宇应该是典型的反社会性人格,而且这是一次近乎完美的犯罪

我很惊讶知乎这么多的答案里竟然没有人提到反社会性人格这件事。所有人都在试图用正常人的思维方式解释吴谢宇的两面性。很多善良的答主因为了解到吴平时的表现非常的优秀正常,就认为吴的内心一定非常煎熬而又焦灼,最后被逼无奈才痛下狠手。但是在我看来,吴没有一丝的焦灼和愧疚之情。原因如下:
首先,吴同学在行凶之前,已经早早地准备好了所有的刀具和应用之物,这是什么?这是典型的有长期预谋的谋杀,所以完全可以排除冲动型犯罪的可能性。
其次,吴的分尸尝试是从头部开始的,因为吴的母亲的尸体上只有头部有砍痕,而且几乎被砍掉。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带有歉疚感的人去分尸,是否有胆量一上来就从头开始切割呢?
还有,吴在分尸的过程中改变了计划,从分尸变成了裹尸。在订购保鲜膜与活性炭的过程中,吴与母亲的尸体同处一室长达十余天。你觉得一个内心善良,一时被逼无奈的少年能否承受的住这样的心理压力呢?
并且吴还在房间内设置好了摄像头,以便之后观察屋内的情况,如果弑母这件事让他无法承受,甚至产生强烈的痛苦感,他是否还会安装摄像头以便窥探呢?
最关键的是,尸体的发现是由吴谢宇主动安排的。他如果真的害怕被抓到,就会让尸体被发现的越晚越好。如果是良心备受煎熬,就应该去自首,或者在短信中表达出意思的忏悔之意。然而事实上这些正常人所拥有的情感他似乎都没有,这件事就是赤裸裸的炫耀,向世人昭示他的“杰作”,表达他对所有人在半年的时间里都被他蒙在鼓里的蔑视,以及对他未来逃亡计划的绝对信心。

那么,怎样一个理论才能合理的解释他的行为?

请看维基百科对于反社会人格障碍的定义:

反社会人格障碍的最大的几个特点就是完全没有道德感,愧疚感;表面上幽默,善良,聪明,风光无限,实际心里无比冷漠,甚至可以从玩弄他人的过程中获得很大的快乐。
我个人认为,目前为止,这应该是可以吻合吴谢宇一系列行为的最好解释。

对于作案手法,很多人,尤其是柯南看多了的人们都认为这根本算不上一次高智商犯罪。而我的观点恰恰相反,这是一次高智商犯罪,而且是一次近乎完美的犯罪

我想说的是,现实和小说或者柯南的最大区别就是没有所谓的主角光环。无故地增加作案的复杂性,在现实中只能增加被抓获的可能性。如何以最简单最有效的方式达到目的,才是现实中高智商犯罪的体现所在。举个例子,为什么吴谢宇要改变自己的分尸计划?很多人都猜测是尸体太难分解了,所以他才改变计划。我认为这个论点完全站不住脚。试想一下,对于吴谢宇这样一个冷酷而又极其有行动力的人,配合着从手术刀到砍骨刀大大小小五六种刀具的人,花十天左右的功夫真的就分解不了一具尸体吗?我认为真正的原因是因为吴谢宇明白要把作案手法尽量简化的这个道理。大家可以上网搜一搜,有多少杀人犯都是因为抛尸而被捕获的?最有名的比如Jinx里的Robert Durst就是抛尸之后尸体被迅速发现,从而被捕的。我们设身处地的想象一下,如果你有能力骗过所有的亲戚,学校自己的母亲已经和自己去美国生活了,没有人会来家里找自己的母亲的话,你是否还有必要碎尸抛尸呢?尤其吴谢宇没有车,而且生活在中国这种人口密度奇高并且每天有着无数喜欢捡垃圾的老大爷老大妈的国家里,抛尸所冒的风险要远远大于把尸体放在家里。

而吴在家里放置摄像头的举动也绝对算得上是极其精妙的设计。既没有增加自己被发现的可能性,有完美地解决了警方过早地发现尸体,出其不意地实施抓捕的可能性。这是我能想到的最优秀的解决方案了。

最后在ATM机前的亮相,更是何等的自信而又合理。他会不知道atm有摄像头吗?如果不知道的话没什么只有这消失前的一次。如果要取钱的话,最合理的选择就是在消失之前取。这是在做好所有准备后,在摊牌前地最后谢幕演出。现在离他作案已经过去一年多,吴谢宇只是暴露了几次他必须要暴露的行踪。2月5号给舅舅发完信息之后,更是完全人间蒸发。

吴谢宇的聪明和狡猾,就体现在他明白什么事情是必要的,什么事情是不必要的,什么事情会增加他暴露的风险,什么事情会帮助他隐藏。

吴谢宇在中国的这些大案里,是非常独特的。他几乎是唯一一个在摄像头普及,公安系统现代化后,恶性犯罪,并且引起社会大规模关注,而且主动提供线索人们发现尸体,身份姓名完全公开,依然抓不到的犯罪嫌疑人。

写到这里,我觉得吴被抓捕的可能性真的很低。因为他再作案的可能性不高,如果就此打住的话,警方很难获得新的线索。

其次他应该已经出国,以144万的资金,和他的智力,偷渡应该不是难事,甚至他应该已经获得了一套新的身份证件。而最后出现在河南,也是最他准备去南方偷渡的误导,让人们以为他准备留在内陆。

最关键的是,吴谢宇真的是太聪明,太狡猾,而又太无情了。

user avatar

最新得知几个独家的案发现场细节:(有些很令人错愕)

1. 现场有一模一样的两具尸体。“假人”在床上,真尸在床下,被吴谢宇用同样的手法包裹得一模一样

2. 尸体存放在吴谢宇的卧室,而非其父母卧室

3. 吴谢宇试图分尸,未遂;考虑自杀,放弃

4. 吴谢宇患有性瘾,家里(案发现场)杂货间搜出很多性工具,

以上细节来自与吴谢宇父母关系格外亲近的朋友莫先生(应受访人要求化名),他向我们还原所了解的关于吴谢宇案适宜对公众公布的一切。

此前自媒体撰文称“吴谢宇亲眼见到父亲出轨”、“谢天琴有洁癖”、“吴父去世时众同学好友捐钱被拒收”等等,莫先生对我们澄清:“很多都是臆测。”

关于吴谢宇案的猜测、推理甚至是臆想,实在太多太多了。再加上,吴谢宇从预谋、下手、善后、借钱、逃逸……等等环节,几乎没有留下一丝破绽和疑虑,堪称一场几近完美、超乎想象的犯罪。

简单解释一下为什么莫先生的话更值得采信:

  1. 与吴谢宇一家关系亲近

他是吴谢宇父亲吴志坚的高中校友,从吴志坚与谢天琴恋爱、结婚、生子,再到吴志坚查出肝癌、病逝,都作为family friend全程目睹。与这个家庭、每个家庭成员,均有比较深度的互动和观察。

2. 在本案中参与度高

1)他是第一个借钱给吴谢宇的人:案发后吴谢宇以出国读书为由,打电话向莫先生借钱。经过约2个小时交谈,莫先生答应借20万。

2) 谢天琴尸体被发现前,吴谢宇曾主动联系他:2016年春节吴谢宇曾主动短信联系舅舅接站,导致谢天琴的尸体在案发7个月后终于被发现。当时吴谢宇一共联系了两个人,一个是舅舅,另一个就是莫先生,吴谢宇还答应在福州跟叔叔们吃饭。

3) 他是吴谢宇案的报案人之一,最早到过案发现场:2016年大年初七,他、吴谢宇舅舅和警察一起,撬开谢天琴宿舍的门,发现谢天琴尸体。

4) 吴谢宇被捕后,他一直为案子奔走:由于吴谢宇已经没有直系亲属,都是莫先生在帮他请律师、走相关司法程序。

莫先生对我们讲述了吴家的过往和生活、他所了解的吴谢宇以及案发过程等相关情况。


-------- 以下为莫先生的口述 -------


吴谢宇主动透露行踪的时候,就给两个人发信息,一个是我,另一个是他舅舅。媒体报道,他在重庆机场被抓,有个看了他七八个小时的保安,问他,为什么(发信息)?他说:我觉得我妈一个人放在那边太惨了。

那是在2016年春节之前,吴谢宇给舅舅发短信,要他去火车站接从美国回来的他和妈妈。又给我发消息,说:“叔叔我今年跟我妈妈回来了,到时候去福州。”我说:“好啊我和几个叔叔一起请你吃个饭”,他说:“好”。春节临近,我又给他发消息:“你什么时候回来?”他回:“马上回去。”

他舅舅买了两张到应该是到仙游(编者注:吴谢宇老家)的火车票,到火车站没接到人,就紧张了,以为母子在哪里被害。

年三十,舅舅直接从仙游开车,到吴谢宇家来看,门锁了,跑到楼上找吴谢宇妈妈的老师朋友,对方说,没看到回来人。其他邻居也说没看到。随后去报案,值班警察听了借钱的事,怀疑可能不是出事,而是出去躲债。那时我们也没多想,也没立案。

初五,他舅舅和我通电话,一对(借钱、失去联系)这些事,我就说:不对,完了!肯定有问题了!

初七,我们约好早上8点到吴家。那时(学校)还在放假,门口老师都没有,我们和警察一起,找了开锁公司来开门。我站在二楼对面的楼梯,门一开,进去,我说:“坏了。”

没有味道,屋里窗帘都拉着,整个屋都是黑的,都拿胶带封着——一地的电线,里面有摄像头监控什么的,其他的东西都摆放得挺整齐的。进入吴谢宇的卧室,我们看到一个“人”在床上被包着,一层一层,拆开之后,发现是个“假人”做的“木乃伊”。

警方就又找,在床下找到了真正的尸体,那个才是谢天琴。而床上的“假人”像谢天琴的尸体那样,被包得一模一样。

有接触到吴谢宇口供的人和我讲,做“假人”是为了营造“仪式感”

他说,吴谢宇看了很多西方灵异方面的书籍、电影,假人是超度妈妈上天堂仪式中的一个“道具”,超度三天后,妈妈能去天堂和他爸爸一起。

你知道,谢天琴的尸体为什么放在吴谢宇的卧室,而不是他父母的卧室吗

看过吴谢宇口供的人说,吴谢宇杀他妈妈不在她屋里面杀,因为妈妈是很好的人,而爸爸更好,他们两个的灵魂都是干净的,他不想让血迹什么的那些脏东西玷污父母的床。这会让整个天堂肮脏,他说,希望爸妈永远是干净的人。

他试着处理妈妈尸体的头部。但后来紧张,头昏了,就放在那里。在那一瞬间,他感到恐惧,原本他想自杀,突然不想死了。(编者注:知情人士透露,吴谢宇相信人死后的灵魂集中在头部,“一开始想抱着妈妈头去自杀”)

当时我也去做了笔录,有知道信息的人和我讲,吴谢宇之前在北京的时候就想过自杀,在一个建筑的22楼徘徊过几次,情绪躁狂,也去看过病。有一次他回福建,和他妈妈提过一次,大概意思是想自杀。他妈妈回了一句:你想自杀?那我也活不了了,我也想死。如果你要自杀那不如我先死。

我认为,关于他弑母的动机,这些(加起来)可能才是这样(完整的)。

我后来找了律师和一些朋友,问一些心理咨询方面的事,我们一起吃饭的时候说,能不能给他做一个精神鉴定?他姑姑有精神病史。我也向警方询问,他有没有精神病?对方说,感觉精神正常。

准确说,我和吴谢宇的父亲吴志坚是(高中)校友,不算同班同学,他大我一届,我们后来一起搞基建工程,1991年才开始和他长期有互动,他还没谈恋爱。

那时候他人缘就很好,为人豁达,不太看重名利,属于我们的同学和校友里能把大家攒到一块的。我去厂里面,他总是请我去他屋里,给我介绍老乡领导什么的认识。那时候喝的啤酒还是剑津啤酒,现在应该都没了。

他(吴志坚)和谢天琴是同乡,都是福建莆田仙游县人。吴志坚是福州大学读的书,1967年生人;谢天琴大专毕业后,一直当老师。他们(在南平)谈恋爱,就是看看电影,打打羽毛球,那时我们公司还在福建南平市的这头,谢老师任教的学校在另外一头,两边隔着一条河。

吴谢宇是1994年生的,父亲因为工作,经常不在身边。南平市属于山区,虽然没有饮料、牛奶,但鸡鸭鱼肉都有。吴志坚有老婆有孩子,应该是很幸福的。后来厂子因为收购等变动,吴志坚调到福州,谢老师后来也调来(福州)当历史老师。

我1995年来福州。吴谢宇出生的时候,由姑姑、他奶奶帮忙照看,直到满月,吴谢宇的姑丈也是我同学。他奶奶老是抱着吴谢宇,在村里的房子大厅里,摇来摇去。

他们家日子过的特别简朴,我去就是三四个菜,也泡过几次茶,但家具很一般。在福州这边,谢老师从学校分到了房子,我那时候没房子,有时候住宾馆,有时候都住他家。现在那个房子里,还有我的一些东西拿不回来,工艺品啊,小风扇之类的。

吴谢宇父母感情非常好。说他妈妈或者他爸爸出轨的,我们没听说。你想,我们男人出去喝酒,他们从来都是一家三口一起出来,如果说真的感情不好,大可以把老婆孩子扔在家里吧?之前在南平闹花灯,他们保留着一家三口当时的合影。

谢老师也不会说不让(吴志坚)喝酒什么的,她自己不打扮化妆,穿得也很朴素,一看就是老师。

1996年或是1997年的时候,我调到北方去工作,回来肯定要叫很多人吃饭。吴志坚负责叫,我负责买单。我记得特别清楚的是,那时候吴谢宇走到哪里都会拿一本书,他三四年级左右,就在看欧洲哲学史这类的书

有一次我们吃饭,十几个人在场,他们一家三口都来了,吴谢宇还小,瘦瘦的,就坐在他爸妈旁边,同学见面就聊这个那个的,他们都是上过大学的。那天聊到一个关于“凯撒大帝”的话题,哎!吴谢宇这孩子一点也不怯场,突然就跳出来,接上我们话了,而且成了主角。

我们印象都特别深,我还想,我女儿怎么什么都不会呢?后来听说吴谢宇酒量也不错。

吴谢宇表现得特别优秀,感觉超出一般同龄的孩子。我每次回去都会给他带一个小礼品,有一次给他买了拍下来马上就能出照片的小相机,他马上就拆掉。后来吃饭,他还凑过来说,“叔叔你送给我最好的东西就是这个相机,我最感兴趣了”。

这么多年,逢年过节,吴谢宇都会给我发那种祝福短信,亲自手打,不是群发,很有礼貌

莆田又被叫做“海边邹鲁”,非常有文化底蕴。那边的风气就是,砸锅卖铁也一定要让孩子念书。我和他父母都是农村中学的,爹妈没能耐,全靠念书。我爸一个月给我五块钱当生活费,我初一就开始住校。每次回去靠步行,从学校到我家,要走四个小时,从大山里爬上爬下,路上都是森林。我是镇里的第一个应届本科生,班上一年才考出去十个,甚至有同学补习了五年才考上大学。

谢老师是非常典型的一个仙游女人,对吴谢宇要求比较严,我们去他们家里,有时候吴谢宇在外面玩,母亲就很严厉地说“回去看书”。吴谢宇爸爸可能对他宽一点,毕竟他搞工程,也不总在家。

但谢天琴生活中是一个没有幽默感的人,有时候她也试着调侃一下:“哎呀你现在当领导了”,总的来说比较传统教条,对名、利淡薄,讲话直直的。也很要强。

大概是零几年,吴谢宇父亲30多岁体检时查出了小三阳。那时候他自己也知道肝不好,整个脸很黑。我们厂在马尾,吴谢宇在福州念书,隔着大概30多公里。我和他爸爸下班有时候去喝点,因为小三阳不传染,我们吃饭也不会注意。中国人饮食习惯就这样,你要是在乎,那还怎么一起吃饭,也做不成同学朋友了。顶多就是劝他少喝点酒。

倒是他家里挺严格的,有天我去他家,早上在那吃饭,谢天琴做稀饭什么的早餐,我突然看见他(吴志坚)的碗筷单独一套,其他人吃的什么都没分开。

我说:(这是)干嘛?

他说:“我不是有肝炎小三阳?我和他们分开,怕孩子也被传染什么的,是我老婆要求的”。

他们家就是“不求人”的那种。后来我才知道,吴志坚做过一次手术,当时可以选做“介质治疗”或是做切除,他们选的介质,结果没有得到有效治疗。吴志坚去世后,谢老师和我说,当时可能选错了。

吴志坚手术后恢复了一段时间,单位就在三楼给他弄了一个独立的小办公室,我过去喝茶。我说:“你上什么班?你身体这样还干嘛?赶快休息! ”他说,家里也没什么事,不要操心我啦。

有一两个月,我很忙,突然有一天,发现他没去上班,打电话听说他又生病了,我说:“去你家看你好不好?”说了几次,他都说不要来。后来问得多了,就直接和我说“我老婆不让你来”。

可能人的性格不一样,她(谢天琴)甚至连家里亲戚都不让去拜访,硬要来看,也不能住。但她在学校里对同事、同学都非常好。有次他们去我(驻地)那边玩,说说笑笑的,很融洽,但就是不提家里的私事。

后来,我就每个星期打一次电话,问吴志坚,他跟我说他越来越难受。有次,我回来问他在哪里,他说在外面打吊瓶。我赶紧过去,他很惆怅的样子,整个人窝在那边。再后来,就是接到他去世的电话了。

他大概是半夜3点半走的,吴谢宇一大早请假从福州赶回去。我们单位,加上同学,四五十人开车赶回去,吴谢宇和他母亲都没说话,一直掉眼泪。

当时他们班里的同学和我们都没上山,就站在路边商量,决定成立一个基金会。因为他爸爸不在了,少了一个经济来源,同学们就商量每年过年都存点进去,算贴补一些,这个钱,谢老师不肯过手,意思就是,这个钱留给吴谢宇的爷爷奶奶,直接给那边就好了,直到她出事之前,大概有五六万吧

吴谢宇考上北大的时候非常低调,我们一直给他妈妈打电话,说要请他们吃饭,去家里拜访,整整张罗了一个月,谢天琴都不肯。一直到吴谢宇去上学的前一天,他们才同意和我们吃个饭。因为吴谢宇他父亲去世了,考虑到这个,就是有什么我都去帮忙,谢老师也会打电话问我,咨询我一下。

出事之后,第一个借给吴谢宇钱的,就是我。

2015年7月18日,我在出差,正好住的宾馆外面有个大湖,我在湖边散步。他给我打电话,一直从晚上8点多打到10点半。

一开始聊东聊西,我问他学业怎么样,他跟我说想去留学,说学校里和导师做了一个很好的课题,但导师已经调回美国去了,老师想推荐他去美国念书,说了两个学校,一个布朗大学,一个麻省理工。

前一个学校的名字我没听说过,就问,麻省能不能进?他说有点困难,但布朗肯定没问题。

他说,去那个学校至少要两个还是三个老师的推荐信,已经在推荐了,但要借一点钱。

借钱这事,我肯定不会拒绝的。我心里的期望值是40万,超过这个数,我就帮不了了。结果他说,20万。

我说,我借给你,但你要让你的老师给我做个方案,路费多少,生活费多少,你妈肯定也不太懂。你要有个清单给我。但到最后他也没给我。

他还了解了我们公司的一些事情,很清楚。我说,你怎么知道我公司情况。他口气马上变了,说,“之前和别的叔叔打电话,他们说的。叔叔,现在为难您了,你也没那么多钱。”

你看,根本没有漏洞,我就问他,什么时候要?他说,大概11月份左右。我说回去考虑考虑。

我回去就拨他妈妈的手机,打过去就被按掉,然后短信发过来。

现在想起来,当时真是鬼迷心窍,换了别人,肯定会怀疑。但他妈妈性格就那样,之前也是经常打过去,一般都会被按掉。他发来短信的口气和他妈妈一模一样,特别长,数量还很多,我看到就没怀疑。但那会儿股票大跌,我一直拖,舍不得套现,8月底,吴谢宇生气了:“叔叔到底借不借?不借拉倒!”

钱借出去,以他家的收入和现状而言,几乎就是给出去的,我本来做好了这个心理准备,就先给他汇了第一笔10万块钱,到他名字的账户。当时我们校友会吃饭,我就把信息给他们看,在福州的三个同学马上就说,你怎么能自己承担?

结果他们一个6万,一个3万,一个1万,把剩下的10万凑齐了。我把钱给他,说,这个、那个是你某某叔叔的钱。

年底的时候,他又自己找这几个叔叔借钱了。理由是,美国要看所办签证的家庭资产流水,把钱打来5天之后,再给打回去。这样,有两个同学每个人打了20万。吴谢宇借的钱变成60万。

加上别的亲戚借出去的钱,一共144万,后来知道,他在福州挥霍,一夜花了几十万,都花在了嫖娼和赌博上。

他借完钱以后,我还一直和他联系。

他妈妈还是一直不接电话。第一次电话,吴谢宇说,妈妈倒时差,已经在床上睡了。我问,你在美国学习怎么样,他说叔叔我要去做实验了。我看着时差给他打电话,说你妈妈怎么总不接电话?让她给我回电话!他说妈妈在洗东西,后来几次他又找了别的理由搪塞过去。

我也只是作为长辈关心他的学习状况,也不信他们一家人会骗我。之前流水打过去,有个和他们家来往不是很多的同学有点担心问了我三天,我还说没事,别想太多。

可是钱一直没还。后来我同学才反应过来,说,你真是傻了你!我们打电话到国内的等待声音是“嘟——嘟——”但是国外的电话是“嘟嘟嘟——嘟嘟嘟——”

他一直都在国内啊!

他舅舅给他的钱是借贷做生意挪过去的,现在也还不上了。

吴谢宇被抓之后,我和几个同学都去说,这个钱是我们借他的,不是诈骗。警方让我们签一个书面的谅解书,我们都签了。

当你想到他爸爸,真的恨他不起来,觉得很可惜。他家的房子还没有卖掉,要是卖掉的话,债务大概是够还的。

他家出事之后,还有一个插曲。有一次福州警方接报,说吴谢宇在缅甸赌博被抓了。那时候我们都以为他去国外了,结果是,有人因为陷进缅甸赌场无法脱身,看了新闻后,就说自己是吴谢宇,警方顺势把他救了回来。

当时有一个女网友说,自己和吴谢宇有联系。她原来在福州上班,吴谢宇被抓之后,还去仙游的吴谢宇老家住了一个月,拍了视频和照片给我。

我们看了她和“吴谢宇”的聊天记录,2017年时聊天最多,有时候几天几夜不睡觉地聊。他们是在“章莹颖”贴吧里认识的,女网友以前有过精神疾病史,后来治好了,还给我发了她的医院病历单。她说吴谢宇有3个QQ号,他建了一个精神疾病类的群,群主那个QQ号就叫“谢天琴”。

我看了一下聊天,“谢天琴”提到了家里的事情,也不时承认自己就是吴谢宇。

疑似“吴谢宇”的QQ号在网上给“谢天琴”建了一个网络墓碑,他在群里暗示,你们有空多去给她上上香,那个女的也经常帮他去上香留言。但墓碑没有确切证据证实是吴谢宇建的,他自己也没有亲口承认这些。

说实话,我们在为这一个家族可惜,吴家一直过得很苦,甚至是很惨。我们到现在都无法接受。看过口供的人也说,吴谢宇一直很压抑

我后来也看了一些,说他“完美主义”,这个多少跟他妈妈有些关系,因为谢天琴就是很“完美主义”的人;我后来也咨询过他那个病(性瘾)的事,当时的案发现场,他们家那个柴火间(编者注:指杂物间)里,就搜出很多性工具

他在河南的时候,有三部手机,警方手里有一部,还没有完全销毁,还原出了很多视频,发现他购买了大量性工具。有了解这方面的专家就曾和我说,人在躁狂的时候,那方面的欲望就特别强。

吴谢宇被抓之后没有人见过他,我们找了两个律师,也都没有会见成功。他奶奶在他被捕之后半个月就去世了,本来想瞒着老人,但邻居吵吵闹闹就知道了。最后家里就剩下一个“继爷爷”。临走的时候,他奶奶还提到他,大概意思是说,你们能救他,就救救他吧。

上个月我就去把衣服什么的买了,还给他500块钱生活费,上面写了我的名字。我给他表哥打电话,他们小时候经常在一起玩。我说你有空给他写一个明信片,写上“爱你的哥哥”,让他觉得社会上还有人爱他。他哥哥也答应了。

我们(和同学)在一起都很少聊这个事情,大家心里都难受。对我们也有一定的影响,对孩子什么的会更加注意,自己会每天都陪孩子。我甚至想他在里面能写一本书,对社会的家庭教育能有参考价值,让我们反思该怎么教育下一代。

-----------

更多案件细节,大家可以看我们曾经发布的一系列文章:

关于吴谢宇案,我们会继续跟踪梳理,保持更新。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