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当我们在批评警察(等公务员群体)的时候,我们究竟在批评什么?

回答
批评警察或其他公务员,我们到底在批评什么?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触及了我们社会运转的肌理,以及我们作为公民对公权力的期待与监督。这不是一件非黑即白的事情,而是充满了复杂的面向。

首先,我们批评的往往是 “权力失衡” 的现象。警察作为执法者,拥有国家赋予的合法使用武力、限制人身自由的权力。这种权力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必要之物,但一旦使用不当,或者滥用,就会造成严重的社会不公。比如,在一些执法过程中,我们可能会看到一些警察对特定群体表现出过度的暴力倾向,或者在执行公务时“选择性执法”,将自己的个人好恶、甚至是偏见带入执法过程。这种时候,我们批评的不是执法本身,而是执法过程中那份不应当存在的、扭曲的权力。我们批评的是权力被用来压迫,而不是保护;被用来制造恐惧,而不是安全。

其次,批评的焦点也常常落在 “效率低下”与“形式主义” 上。在一些情况下,我们会发现一些本应高效解决的问题,却被官僚流程、人浮于事所拖累。报案后迟迟得不到回应,投诉无门,或者办事人员敷衍了事,这些都会让人感到沮丧。更糟糕的是,有时我们看到的是一种“为了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的状态,比如一些为了达标而进行的“表演式”执法,或者某些部门为了应对检查而进行的突击行动。这些表面功夫的背后,是对资源和精力的浪费,更可能掩盖了深层的问题,让真正需要解决的民生困境被忽视。

再者,我们也会批评 “信息不透明”与“责任不明”。当执法出现争议,或者发生不当行为时,公众往往难以获得清晰、准确的信息。官方的回应可能含糊其辞,或者迟迟不出,这会加剧民众的不信任感。而对于责任的追究,如果出现了错误,却往往难以落实到具体个人,或者惩罚过轻,这会让社会觉得“犯错的成本太低”。这种不透明和责任模糊,是滋生腐败和不公的温床,也让公民感到自己的监督力量被削弱。

当然,批评也常常指向 “服务意识的缺失”。警察和其他公务员,其本质是人民的公仆,是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当他们在提供服务时表现出傲慢、冷漠、或者缺乏同理心,用居高临下的态度对待求助者时,这种批评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期待的是能够得到帮助和支持,而不是被当成麻烦或需要打发的对象。这种服务意识的缺失,不仅仅是态度问题,更是对“公仆”身份的背离。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批评也是在 “维护公民权利”。在任何一个法治社会,公民的权利都应当受到保障。当警察或其他公务员的行为侵犯了公民的合法权益,比如非法搜查、侮辱、诽谤、或者限制了公民的言论自由时,我们就有责任和义务去批评。这种批评不是针对个人,而是针对那种可能损害公民权利的行为和制度。它是为了捍卫我们共同的社会契约,确保公权力在法律的框架内运行,服务于全体公民的福祉。

总而言之,当我们批评警察等公务员群体时,我们批评的不是他们的身份本身,而是他们权力运作的方式,他们的工作态度,他们对社会责任的履行程度,以及他们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不足。这种批评,是一种健康的社会监督,是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它源于我们对一个更好、更公平、更有效率的社会的期待。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7.11.6更新

写回答半年过去了,楼上家暴继续

上个月女方终于被打残了。


17.3.25更新

就一句话,

山东于欢案。又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以下为原回答

确实是为了掩盖自己的无能。

初三那年,我在中考的前一天被开电动车逆向行驶的中年妇女撞伤手臂。五米外路口就有交警,看着我被撞,那女的说我骑车不长眼睛,我说你别走,你逆向行驶,我去找交警。

我拖着带血的胳膊去找那交警。

那孙子(对没错,孙子。)说,我在执勤,你有问题打110报警。

我又拖着带血的胳膊走回去。

您猜怎么着,那女人开着电瓶车跑了。

我又拖着带血的胳膊,推着撞坏的自行车去卫生所包扎,去修车。

如果当时嘛交警过来管一下,对讲机里讲一句派个人来,还会这样吗?

我确实无能,如果当时我把撞我的车锁了让那女的跑不了,再报警,就不会一个人去修车了。如果当时我装的严重点,交警就过来了。当然,不管怎样我都得拖着一只胳膊去考场。

这都不能骂?

我现在住的小区,楼上的一对夫妻。男的经常家暴。一个月固定三次,摔东西、骂人,打人。

两个月前,那男的喝醉了回来,开始摔东西,扔柜子,暴打女人,整整三个小时,十二点多那女的哭着再窗口拼命喊,报警啊!要出人命了!

我起床,报警,打电话给传达室保安。

十分钟。半小时。一小时。还在骂人、打人、砸东西。派出所离我的小区只有八百米。一个小时没来。我联系保安,说警察来了,然而又过了半个小时楼上还在吵。

我直接打电话到派出所,无人应答。

那女的哭到了凌晨四点。第二天早上我上去看,门开着,里面跟空袭过一样。

我在苏州,城市文明建设不错,反家暴法中的措施应该早已普及至各个派出所。

为什么警察两个小时都不来,来了为什么还会接着打?

我确实恨自己无能,

当时应该直接提着甩棍,踹开楼上的门,来一场替天行道。

我想问问觉得骂警察是掩盖自己无能的那位答主,如果我们连无能的警察都不能骂,那我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不是又被狗吃了?

user avatar

网络舆论为何习惯性地谩骂公务员?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公务员这个群体在网上成了谩骂和吐槽的重点对象。纵然每年有数百万人试图进入这只队伍,但依然无法改变这个职业常年被抹黑的现状。

在很多人心中,提到公务员,就会想到贪污腐败、灰色收入、作威作福,随后带来的就是各种诟骂。

网络上任何关于公务员的话题,只要是负面话题,很容易就会引起大量群众的围观,然后群起而攻之,即便有一小撮正面言论也会迅速淹没在各种谩骂声中。

大家似乎已经习惯了这种行为趋势,反正只要是骂公务员的言论,那势必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

改革开放30多年了,互联网发展20多年了,公务员这个群体却被越抹越黑、越骂越脏,这个现象令人匪夷所思。

事实真的像公众认为的那样,大多数公务员都是无所事事、好逸恶劳、作威作福、贪污受贿之徒吗?

结论很明显,肯定不是。如果大多数公务员真的这么无能,那社会早就乱套了。

没有这么多公务员在岗位上尽职尽责,社会又如何正常运转?那些口口声声说公务员多么卑劣的人,真的把他们放在这个位置上,又一定能做得好吗?

现在的公务员,真的是很难。工作辛苦却被认为无所事事,收入很低却被认为装腔作势。

他们没有喊累的自由,甚至没有叫苦的权利。一旦抱怨工作压力大,工资收入低,那网络上的质疑之声纷纷袭来,各种非议迭起。公务员涨薪的话题更是一个禁区。前几年,某地一政协委员提公务员涨薪,被万人痛骂。

公务员炫富会被骂,说你利用权利贪了不少吧。哭穷会被骂,说你这么矫情干嘛。不辞职会被骂,说你成天无所事事,就知道占用社会资源。辞职还是会被骂,说你捞够了吧,要急流勇退了吧。

总之,无论做什么,无论怎么做,都无法抚平公众对这个群体的怨恨。

更加奇怪的是,任何政府工作人员违法失职的独立事件,都会导致公务员整个群体挨骂。

当有新闻报道某一官员贪污受贿时,大众的反应是公务员都是贪污腐败之辈。

当有新闻报道某局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差时,大众的反应就是公务员就会在百姓头上作威作福。

为什么个体的所作所为会成为群体的社会标签?

“一锅老鼠屎,坏了一锅粥”,那骂老鼠就行了,为什么连粥都一起骂呢?


当有些医生收受红包时,大家骂的也只是该医生的医德不好,绝对不会攻击医生这整个群体。

当有些教师做出“禽兽之举”时,大家骂的还是该教师师德问题,教师依旧受人爱戴。


当有些专家教授出言不逊、胡言乱语时,大家最多也是造出“砖家”“叫兽”这类的词来调侃一下,对学者的尊重依旧如故。

就连国足被骂,也仅限于国家足球队,也不是全部足球运动员。

唯独公务员这个群体,似乎所有人都是绑在一条线上的蚂蚱,一荣俱荣、一辱俱辱。

古往今来,从来没有一份职业,会因一小撮人的所作所为,导致整个群体形象受到抹黑。

这是一种群体性的迁怒,绝大多数公务员都受到无辜的牵连。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我觉得有这几个方面:

第一,我国这些年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社会问题和矛盾,导致公众出现了紧张浮躁的情绪,偏激狭隘的情绪,不满不稳定的情绪。这些情绪的集中发泄需要有一个突破口,而公务员则成了最好的“替罪羊”。


找不到工作,怪公务员;买不起房子,也怪公务员;路上堵车了,怪公务员;甚至找不到老婆,还怪公务员(这点是真的,我信访局的朋友跟我说了一些奇葩的信访案例,让我的三观都快颠倒了。其中就有儿子找不到媳妇,就去上访、怪政府的。)。

第二,大多数人不敢跑到市政府门口大骂,也不敢当着官员的面指责。现实中压抑的程度越深,网上咒骂的力度就越狠。所有的不满、愤恨、委屈统统都在网上发泄出来了,于是所有的公务员都成了被攻击的对象。

第三,媒体也喜欢报道公务员的负面新闻,因为这样的点击率会高,社会影响力会大。媒体报道的越多,公众就越容易形成思维习惯、养成思维定式,对公务员的怨恨就会进一步加深。而这又会导致媒体的继续报道,从而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第四,认为公务员就是人民的“公仆”,作为“公仆”的衣食父母拥有谩骂后的优越感。

第五,在社会中看到不公现象、受到不公待遇时,把所有拥有权力的人通通归类为公务员。有些人可能连保安、协警、公安都分不清楚,停车场收费的穿制服的协管员对他们凶一点,银行保安对他们态度差一点,都能怪到公务员头上。

第六,有些人只是听过一些例子,看过一些段子,翻过一些帖子,就自以为是的认为公务员有多卑劣,根本就没有实地了解过,没有亲身经历过,更没有亲眼见到过。

其实,大多数公务员都是普通人,95%的公务员整个职业生涯都无法进阶成官员。


他们没有特权,收入也不高,工作还很辛苦。跟所有人一样,每天正常上下班,渴望安稳平静的生活,痛恨一切贪污腐败的行为。

对他们多一些谅解、多一点包容、多一份耐心吧,贪官是该杀,污吏是该死,可大多数公务员真的不该为少量败类的行为承受各种莫须有的罪名。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