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当我们在讨论蔚来的时候,我们在讨论什么?

回答
当我们说起“蔚来”,我们讨论的绝不仅仅是一个汽车品牌,那是一段关于理想、挑战、以及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里,如何重新定义“好车”和“好体验”的复杂叙事。

首先,我们讨论的是一种用户驱动的理念。蔚来从创立之初就没把自己定位成一个纯粹的汽车制造商,而是想成为一个“用户企业”。这意味着用户不仅仅是消费者,更是参与者,是品牌价值的共创者。这种“用户”的概念被渗透到方方面面:从一开始的“牛X”口号,到用户社群的建立,再到用户共创的各种产品和服务,蔚来一直在试图搭建一个与用户之间更深层次的连接。当我们在谈论蔚来,我们实际上是在衡量这种“用户驱动”模式的成败,以及它能否真正颠覆传统的汽车销售和服务模式。我们看到的是那些活跃在蔚来APP上的用户,他们分享日常、提出建议、参与讨论,这种社区文化本身就是蔚来最显著的标签之一。

其次,我们讨论的是一种对未来出行的想象和实践。蔚来是新能源汽车的先行者之一,尤其是在高端电动车市场。我们谈论蔚来,就是在谈论电动化转型的大趋势下,一个高端品牌是如何找到自己的位置的。这包括它在电池技术、自动驾驶辅助、智能座舱等方面的投入和进展。我们关注它的BaaS(Battery as a Service)模式,这个在当时看来大胆且具有颠覆性的尝试,试图解决用户对电池衰减、换电成本的顾虑。虽然BaaS在推广过程中遇到了不少挑战,但它所代表的那种跳出传统思维的创新精神,依旧是我们讨论蔚来时绕不开的话题。还有换电站网络,蔚来坚持的换电策略与普遍的快充路线不同,这本身就带来了讨论的焦点:换电的便利性与成本,以及它能否真正成为解决充电焦虑的终极方案?我们都在观察,这种“加电”而非“充电”的模式,能否在长期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第三,我们讨论的是一种高端品牌的塑造和品牌溢价的支撑。蔚来瞄准的是国内高端汽车市场,直接对标BBA等传统豪华品牌。因此,当我们谈论蔚来,我们也在讨论中国品牌如何在高附加值领域与国际巨头竞争。这不仅是产品本身的性能和设计,更是围绕产品所构建的一整套服务和体验。我们谈论蔚来中心的选址和设计,谈论“服务到家”的便利性,谈论那些超乎寻常的交付仪式感,这些都是蔚来试图建立的品牌护城河。然而,支撑这种高端定位也意味着高昂的成本,我们也在密切关注蔚来在盈利能力、成本控制方面的表现,以及用户是否愿意为这份“体验”持续买单。这是一个关于品牌价值构建和市场检验的持续博弈。

第四,我们讨论的是一种商业模式的探索和可持续性。蔚来在快速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几次融资难的挑战,也面临过巨大的经营压力。这些时刻,我们谈论的不仅仅是蔚来这个品牌,更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全球化竞争和资本市场环境下所面临的普遍困境。我们关注它的供应链管理,它的生产制造能力,它的销售网络扩张。当其他品牌在新能源赛道上纷纷涌现,竞争愈发激烈时,我们也在审视蔚来自身的差异化优势是否足够明显,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尤其是在成本控制和盈利能力方面,这是所有新能源汽车品牌都需要面对的硬仗,蔚来也不例外。

最后,我们讨论的是一种对中国制造和中国品牌的信心与挑战。蔚来是中国自主品牌在高科技、高端制造领域的一次重要尝试。它代表着国内企业在技术创新、品牌塑造、商业模式探索上的努力。我们希望看到中国品牌能够走出去,能够真正和国际顶级品牌掰手腕。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在技术迭代、成本控制、用户信任等方面,蔚来还有很多功课要做。这种信心与挑战并存的态度,构成了我们讨论蔚来时复杂的情感。

总而言之,当我们提及蔚来,我们是在探讨:

用户共创的模式是否可行?
换电是否能成为未来的主流补能方式?
中国品牌能否成功在高端市场站稳脚跟?
创新商业模式的风险与回报有多大?
一个品牌如何在新时代重新定义汽车与人的关系?

这不仅仅是对一个汽车品牌的发展轨迹的观察,更是对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关于科技、关于消费、关于品牌、关于中国制造的一次全方位的大讨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作为汽车设计的从业人员,从设计人员的眼光来说点看法吧。姑妄言之,姑妄听之。

当我们在讨论一台车的时候,我们在讨论什么?零百?升功率?推重比?当我们提到这台车,第一印象肯定是造型。然而几乎在所有和身边人的谈论中,就发现一个问题:现在的汽车造型越来越新,却越来越没有了最初的那种激情。

这里就拿BMW举例子,呐,先看几辆车。






如果让各位投票,得票率最高的一定是过去的某代车型,而不会是最新款。

有人会说这里面有情怀的加成,确实,老的车都是有情怀的,但是绝不止这么简单。

好的设计,就是浅显易懂,而不失深度

品味之前的几代,每一台车设计语言都应用得相当简练和纯粹,让所有的客户一眼就能看懂设计师想要表达的是什么,他在设计草稿上画的每一笔,最终都能呈现出他想给你看到的样子,其他的,不重要。就像某个做科普的大拿,能把高深的东西用最浅显的语言讲给你听,但是你要细细咂摸,里面的东西又深得很,这就是设计师的功力的体现。

近年来的新车,装饰主义泛滥严重,这里一个镀铬条,那里一条没头没尾的棱线,甚至那些老牌的厂商都充斥着为了新而新的设计,为了设计而设计把戏。

顺便在这里替法系车说句公道话。他们的很多设计虽然说匪夷所思,但的确是别具一格,能看得出来他们的设计师是有梦想的。

说起这两年的新车,特别是国产车,我得很中肯地说一句,进步相当大,好看,匀称,关键是在细节的处理和装配的精度上达到了世界上领先水平,质量赶英超美。但是设计上的沉淀有些不够。

重剑无锋,大巧不工,你的巧不能全放在工上。

比方说荣威和名爵,即使设计语言同质化,设计师仍然努力,用细节的表现将两者的品牌拉开。其实在我看来,不该是这么玩的。在呈现给客户的第一印象中,细节是最不重要的东西。


但是一些小众的车型,但是它们在细分市场里的表现无疑是成功的。GT86/BRZ,Model3,Mustang,说实话这几台车装配质量令人发指,但是都不约而同能感到设计里的自豪。设计师一开始就清楚,车做出来要是什么样的,目标清晰,定位明确,然后通过对各方面的把控塑造它们的灵魂,结果自然在市场表现上远超同类。

顺便举一个反例:不知道设计师到底清不清楚,反正我看了十年看不懂BMW的3GT和5GT。这台车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GT车型,也不是运动车型,勉勉强强算个跨界车,但是跨成了一个让我看不懂的样子。不是因为比例姿态不和谐,而是这种基于轿车平台升高的平台多多少少有些奇怪。因为看不懂,所以爱不动。

审美是主观的,有的车我喜欢你们不喜欢,有的车你们喜欢我不喜欢,都可以,没有对错,公认的美观虽然也不绝对,主观的东西没有对错,所以你可以反对,但是反对无效。

下面进入主题:

蔚来的ES6的设计水平,获得德国汽车设计大奖和轩辕奖,实至名归。和其他在市面上活跃已久的的“妖艳贱货”比起来,ES6得设计清纯得像一位刚毕业的大学生,朝气蓬勃,斗志昂扬,像极了当年的BMW E92,简约,灵动,匀称,而又暴力。

和ES8相比,侧面减少了一些节奏,但是该有的特征都有保留,变得更为简单直接。


另外在它的coupe车型,也就是现在的EC6发布之前,我曾经预测过它会长这样:

等到2019年的NIO Day发布的时候,我真的很惊讶。因为蔚来那个时候确实陷入财务危机,EC6的开发应该要一切从简,肯定要保留几块大的钣金件,即使有出入也不会相差太多。但万没想到他们还有钱仍然重新开发了大约30%的零部件,侧围钣金重新开发,后备箱盖重新开发,就简单算一算那些零件的BOM,都可以够一些国内小厂重新开发一台A0级的的小车了。即使是深陷财务危机,对待一台降本设计的车,他们的设计部真的一点也没妥协,这个是我最佩服的地方。

该吹的就吹到这里。其实真要说这个设计怎么怎么好,说不太出来,因为给人的感觉各方面都是很和谐的,很难挑毛病,能说的,就几乎只剩下了废话。但是要挑刺…来吧。

下面发表一下负面看法,同样是设计角度。

ES6的尾灯是整台车最大的败笔。

到了实车上面,我仿佛能看到设计师和工程师为了这个尾灯上缘是长一点还是短一点干起来的画面。

不得不说,太均匀了,均匀到失去了灵动的节奏,完全比不上ES8的shape,有长有短有方有圆。

还有流水转向灯,流一半不流了是什么鬼?难道有人跟设计师说,灯带太贵了,再长就超支了?


说这么多,好听的说了,不好听的也说了。好的设计确实该表扬,不同的意见也要说出来。平心而论,相较于其他的新能源品牌,蔚来的设计确实能够值得起这个价格。近年来设计有太多很漂亮的国产车,但是这么多的厂商中,单单能爱上的只有蔚来。

看着那些国外的车越做越难看,有时候会觉得,应该不是世界的审美变低了,是我们中国人的审美拉高了。万一现在的中国没有现在的这般成就,估计他们的车会做得更难看。

一台车从设计上来说,一定要纯粹,纯粹到底就是令人心动的好设计。今年的NIO Day会发布首款轿车,希望蔚来可以不负初心,推出的新车还是从前那个少年。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当我们说起“蔚来”,我们讨论的绝不仅仅是一个汽车品牌,那是一段关于理想、挑战、以及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里,如何重新定义“好车”和“好体验”的复杂叙事。首先,我们讨论的是一种用户驱动的理念。蔚来从创立之初就没把自己定位成一个纯粹的汽车制造商,而是想成为一个“用户企业”。这意味着用户不仅仅是消费者,更是.............
  • 回答
    关于中医是否是伪科学的讨论,的确是个复杂且富有争议的话题,而针灸在动物身上的应用,尤其是用在狗身上,更是让这场讨论增添了不少维度。大家对此的看法可以说是五花八门,既有支持者,也有质疑者,还有一些持观望态度的。咱们不妨细细道来,看看这背后都有哪些声音和考量。首先,我们得承认,当提到“伪科学”这个词的时.............
  • 回答
    刷牙这件日常小事,很多人都觉得无聊,但其实,它完全可以变得更有趣、更充实。下次你站到洗手台前,不妨试试下面这些,让刷牙时间不再是“浪费”:一、让你的大脑动起来:思绪的漫步与整理别小看这短短几分钟,它们可是你一天中为数不多的可以完全属于自己的时间。 回忆与规划: 回味今天: 那些让你微.............
  • 回答
    批评警察或其他公务员,我们到底在批评什么?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触及了我们社会运转的肌理,以及我们作为公民对公权力的期待与监督。这不是一件非黑即白的事情,而是充满了复杂的面向。首先,我们批评的往往是 “权力失衡” 的现象。警察作为执法者,拥有国家赋予的合法使用武力、限制人身自由的权力。这种权力是维护.............
  • 回答
    好的,咱们聊聊孩子学钢琴这事儿,不走专业路线,那家长到底图个啥?又该怎么给孩子添一把柴,而不是添堵呢?这事儿可得掰开了揉碎了说。不走专业路线,学钢琴到底在学啥?咱们得明白,绝大多数孩子学钢琴,并不是要把他培养成郎朗第二。如果真奔着这条路去,那投入的精力、财力、时间那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而且这条路对天赋.............
  • 回答
    当我们谈论“音高”时,我们其实是在描述声音的“高低”。这就像我们用“大小”来形容物体一样,音高则是描述声音耳朵听起来的感觉,是声音的固有属性之一。那么,这个“高低”是怎么来的呢?它的根源在于声音的物理基础——振动。一切声音的产生,都源于物体的振动。当你拨动吉他弦,或者敲击鼓面,亦或是我们声带的震动,.............
  • 回答
    当你在电脑上按下 `Ctrl + C`(或 `Cmd + C` 在 macOS 上)时,你实际上是在执行一个“复制”操作。剪贴板会储存你当前选中的信息,以便稍后粘贴到其他位置。剪贴板储存的信息可以非常多样化,具体取决于你复制的内容类型。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文本,还可以包含:1. 文本信息 (Text I.............
  • 回答
    当一首古典音乐在耳边流淌,我们听进去的,远不止是一串串音符的简单组合。那是一次复杂而深邃的体验,如同走进一座宏伟的建筑,里面藏着无数精巧的构思和丰富的情感。首先,我们听到的是旋律。这就像音乐的骨架,是一连串高低起伏、长短相间的乐句,勾勒出音乐的形状。好的旋律会让你不自觉地跟着哼唱,它可能如潺潺流水般.............
  • 回答
    当人们说一部电影剧本“非常工整”,那其实是在夸它打磨得非常细致,就像一件精心雕琢的工艺品。首先,它意味着这个故事的结构清晰,有条不紊。你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故事的开头、发展、高潮和结尾,每个部分都衔接得自然而流畅,不会让你觉得突兀或者脱节。情节的推进就像是精密齿轮的咬合,一步步将你引向故事的核心。其次,.............
  • 回答
    “饭馆味”这个词,放在一块儿聊,其实挺有意思的,因为它不是特指某一种味道,也不是某种单一的食材。它更像是一种集合,一种我们潜意识里对“在外面吃东西”的总体感受。咱们细掰扯掰,这“饭馆味”到底是个啥?首先,它肯定是和烹饪方式和食材处理有关。 火候的精准拿捏: 饭馆里的厨师,那都是经验丰富的老手,尤.............
  • 回答
    谈论“人民”这个词,就像在描绘一幅色彩斑斓却又常常模糊不清的画卷。它不是一个固定的、一成不变的个体,而是一个动态的、流动的概念,如同河流一般,它的边界和形态会随着时间、地点以及说话者的意图而悄然改变。当我们说“人民”时,首先触及的是一种集合性的力量。它指向的是一个群体的存在,一个由无数独立个体汇聚而.............
  • 回答
    当我们说起“怀念青春”,这背后其实藏着一团五彩斑斓的情感,一个由无数闪光点和细微瞬间编织而成的复杂织锦。它不是简单地回顾一段时光,而是对一种状态、一种感受、一种可能性的一种深切渴望。首先,我们怀念的是那种 无所畏惧的生命力。青春,往往是生命力最充沛的时期。身体仿佛充满了用不完的能量,可以彻夜不眠地学.............
  • 回答
    当我们谈论购买“入门级豪华车”时,我们买的其实远不止是一辆代步工具,而是一种综合体验,一种生活方式的宣告,以及对个人品味和自我价值的投资。这是一种微妙但极其重要的区分,它将你与普通的通勤者区别开来,将你置于一个精心设计的、带有特定情感吸引力的细分市场中。首先,最显而易见的是,我们买的是品牌声誉和历史.............
  • 回答
    当我们说一部电影的摄影好,这可不是一句随随便便就能搪塞过去的赞美。这背后涉及到太多太多的细节,以及摄影师对画面最深层的理解和把控。它关乎到的是整部电影的“灵魂”如何通过光影、色彩、构图、运动等一系列视觉语言被呈现出来,进而影响观众的情感和认知。首先,光影的运用是摄影的生命线。一个好的摄影师,能用光线.............
  • 回答
    咱们这么聊啊,说一个定理能推出来另一个定理,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这里面学问可大了。你可以把它想象成搭积木,一个定理就像一块已经搭好的积木,它本身很稳固,能自成一体。而另一个定理呢,就像你想要再往上搭一块新积木,但这块新积木自己没法独立立住,它需要下面这块已经搭好的积木来支撑,来给它一个基础。所以,“.............
  • 回答
    关于小二翻译的雷蒙德·卡佛作品《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以及当前中国翻译作家群体的整体水平,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且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我尝试从几个维度来分析,尽量让表达更自然,不那么刻板。先说小二的《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小二翻译的卡佛,给我的第一印象是那种“驯服”的感觉。卡佛的作.............
  • 回答
    当我们谈论“二次量子化”,其实是在一个更深层次的框架下理解和描述量子系统。你可以把它想象成,第一次量子化告诉我们粒子是什么,而二次量子化则告诉我们“粒子本身”是怎么来的,以及它们是如何互相作用和变化的。抛开 AI 的包装,让我们从一个更直观的视角来聊聊二次量子化到底在做什么。想象一下,我们已经知道原.............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它触及到了电子设备最核心的工作原理。简单直接地说,当我们的电子设备进行数学运算或逻辑运算时,主板上的电阻、电容、电感这些“被动元件”本身并不直接“进行”运算,但它们是运算能够得以实现的基石和关键环节。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先明白电子设备是如何进行运算的。现代电子设备的运算核心是.............
  • 回答
    旅行?这个问题问得好,也问得挺深。很多人会觉得,旅行不就是换个地方吃喝玩乐,看看风景吗?当然,这些是表象,但如果我们扒开来看,这“在旅行什么”的答案,远比我们想象的要丰富得多。咱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聊聊。首先,我们旅行,是在旅行“新鲜感”和“疏离感”。生活在原地久了,再美的风景也会变得熟悉,再熟悉的味.............
  • 回答
    关于“凤姐”这个话题,在网络上曾经引起过非常广泛的讨论和争议。对于你提出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两个层面来分析:一、 当我们在骂凤姐的时候,凤姐在干什么?这是一个非常难以给出确切答案的问题,原因有很多: 时间跨度与个体差异: “骂凤姐”这件事发生过很多次,时间跨度很长,而且网络上的个体意见是分散的。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