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一字涨停一字跌停是怎么实现的?

回答
一字涨停一字跌停,听起来像是市场里的“传说”,但其实,它是特定条件下市场行为的一种极端体现,背后有着清晰的逻辑和机制支撑。想要实现这种极端走势,需要 极度的供需失衡 且这种失衡在交易时段内 持续且不可打破。

咱们一点点来拆解。

为什么叫“一字”?

首先,这个“一字”就很有画面感。在股票K线图上,当股价在一天之内不发生任何波动,从开盘到收盘都停留在同一个价格点,就像画了一条横线一样,所以叫做“一字”走势。

正常情况下,股票的价格是根据买卖双方的意愿实时撮合而动的。即使在涨停或跌停板上,理论上只要有买卖盘涌入,价格是有可能在涨跌停价之间小幅波动的。而“一字”涨停/跌停,意味着在整个交易时段内, 只有一个价格在发生交易,并且这个价格就是涨停价或跌停价。

一字涨停是怎么实现的?

简单来说,一字涨停就是:

在开盘时,股票就以涨停价开盘,并且在整个交易时间内,所有的买单都集中在涨停价,卖单极少,没有能将价格拉开的交易发生。

具体来说,这需要以下几个关键因素:

1. 巨大的买盘涌入: 这是最核心的原因。在开盘前或者开盘瞬间,有大量的投资者想要买入这只股票,而且他们的心理价位都比当前涨停价要高。他们愿意以涨停价成交,并且在涨停价上挂出巨大的买单。

2. 极少的卖盘: 与巨大的买盘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愿意在涨停价卖出的股东却非常少。这可能是因为他们认为股票还会继续上涨,不舍得卖出;也可能是因为他们持有成本很高,涨停价仍然是亏损的,所以不愿在低位抛售;或者是公司有重大利好消息,市场预期未来还有更大的涨幅。

3. 集合竞价阶段的完美“开盘即涨停”: 集合竞价是当天交易的第一轮。如果在集合竞价阶段,买盘远大于卖盘,并且所有挂单都能在涨停价成交(或者说,在涨停价形成的有效价格上成交),那么股票就会以涨停价开盘。

4. 连续竞价阶段的“封死”: 即使开盘涨停,在连续竞价阶段(9:3011:30,13:0015:00),其他投资者仍然可以挂单买入。但是,如果买盘的力量持续强劲,挂在涨停价上的买单始终消化不完,并且没有足够的卖单在涨停价上出现,那么股价就会一直被“封死”在涨停价上,直到收盘。

想象一下这个场景:

交易开始前,你看到一家公司公布了颠覆性的技术突破,或者即将被一家巨头收购的消息。
你赶紧在手机上操作,设置以涨停价(比如10元)买入1000股。
放眼望去,成千上万和你一样想法的人都在以10元的价格抢购,他们挂出了100万股的买单。
然而,市场上愿意在10元卖出的人却只有区区1万股。
于是,这1万股瞬间就被抢购一空,但后面还有99万股等着买。
交易系统会怎么做?它会继续按照10元的价格撮合,直到所有愿意在10元卖的都卖了,剩下的买单就会堆积在10元这个价格上。由于没有新的卖单以10元或更低的价格出现,股价就一直卡在10元,形成“一字涨停”。即使后面有人想以10.1元买,也得等到有人愿意以10.1元卖才行。

一字跌停是怎么实现的?

一字跌停的逻辑与一字涨停正好相反,是 极度的卖盘涌入而买盘稀少:

在开盘时,股票就以跌停价开盘,并且在整个交易时间内,所有的卖单都集中在跌停价,买单极少,没有能将价格拉开的交易发生。

具体来说,这需要:

1. 巨大的卖盘涌入: 同样,这是核心原因。在开盘前或开盘瞬间,有大量的投资者想要卖出这只股票,而且他们心理预期都在跌停价之下。他们愿意以跌停价成交,并且在跌停价上挂出巨大的卖单。

2. 极少的买盘: 与巨大的卖盘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愿意在跌停价买入的投资者却非常少。这可能是因为公司出现重大利空消息,比如财务造假被曝光、核心产品出现重大问题、被监管部门调查等等,导致投资者对未来失去信心,不愿意接盘。

3. 集合竞价阶段的完美“开盘即跌停”: 如果在集合竞价阶段,卖盘远大于买盘,并且所有挂单都能在跌停价成交,那么股票就会以跌停价开盘。

4. 连续竞价阶段的“封死”: 在连续竞价阶段,如果卖盘的力量持续强劲,挂在跌停价上的卖单始终消化不完,并且没有足够的买单在跌停价上出现,那么股价就会一直被“封死”在跌停价上,直到收盘。

想象一下这个场景:

交易开始前,你看到一家公司发布了一份令人震惊的亏损公告,或者被爆出涉及严重的财务丑闻。
你赶紧操作,设置以跌停价(比如5元)卖出1000股。
与此同时,成千上万和你一样绝望的投资者也在以5元的价格抛售,他们挂出了100万股的卖单。
然而,市场上愿意在5元买入的人却只有区区1万股。
于是,这1万股瞬间就被买走了,但后面还有99万股等着卖。
交易系统会继续按照5元的价格撮合,直到所有愿意在5元买的都买进,剩下的卖单就会堆积在5元这个价格上。由于没有新的买单以5元或更高价格出现,股价就一直卡在5元,形成“一字跌停”。

总结一下实现的关键点:

无论是“一字涨停”还是“一字跌停”,其本质都是 交易时段内,单一价格(涨停价或跌停价)的申报买卖量达到了极端的失衡状态,并且这种失衡状态持续了整个交易时段。

在涨停/跌停机制下,价格的波动幅度是有限制的。当市场情绪(无论是极度乐观还是极度悲观)达到顶点时,大量的买卖盘会在涨跌停价上堆积,而没有足够数量的对向订单来打破这个价格的僵局,就形成了这种看起来触目惊心的“一字”走势。

这是一种市场恐慌或狂热情绪在交易机制下的直接反映,虽然罕见,但并非不可能。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连续一字涨停中连一个卖单都没有,那些集合竞价中的买单哪里来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一字涨停一字跌停,听起来像是市场里的“传说”,但其实,它是特定条件下市场行为的一种极端体现,背后有着清晰的逻辑和机制支撑。想要实现这种极端走势,需要 极度的供需失衡 且这种失衡在交易时段内 持续且不可打破。咱们一点点来拆解。 为什么叫“一字”?首先,这个“一字”就很有画面感。在股票K线图上,当股价在.............
  • 回答
    国军(在中国国民党领导下的军队)之所以在特定历史时期和某些战役中倾向于使用“一字长蛇阵”,这背后有其复杂的原因,涉及到当时的历史背景、战术思想、武器装备、训练水平以及敌情等多个方面。要详细讲述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 1. 对“一字长蛇阵”的认知与理解首先,需要明确“一字长蛇阵”在.............
  • 回答
    咱们聊聊“一线销售员”里的那个“一”字,在普通话里到底读一声还是二声?这事儿嘛,其实挺有意思的,它涉及到我们说话时的一些习惯和语境。首先,如果单独把“一”字拎出来读,那毋庸置疑,标准普通话里它就是一声,读作“yī”。就像你在数数,从一到十,那个“一”就是一声。但是,一旦它进入了词语或者句子,特别是像.............
  • 回答
    日本历史中的“一字拜领”这个说法,确实是一个挺有意思且值得细品的概念。它不像册封一个实实在在的官职或者领地那么直观,更多的是一种象征意义,一种身份的确认,一种与权力核心的联系。想象一下,在大名鼎鼎的战国时代,或者更早一些的平安、镰仓时期,权力结构和个人关系是维系一切的基石。天皇虽然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
  • 回答
    高考文综如果能提供“一字不改的标准答案”供老师阅卷,那么考生能否达到290分以上,这取决于几个关键因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分析:一、 “一字不改的标准答案”的含义与可能性分析: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字不改的标准答案”在高考文综语境下的含义。高考文综,特别是历史、地理、政治三门科目,其答案的呈.............
  • 回答
    关于“国家为什么不取消多音字,一字一音?”这个问题,其实深究起来,它触及了语言发展的规律、文化传承的复杂性以及实际操作的巨大难度。并非国家“不愿”,而是多音字的存在,是历史的沉淀,是语言活力的体现,并且要“一字一音”的改革,其成本和阻力都大得惊人。一、 语言的生命力:多音字并非“错误”,而是“演化”.............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但其实,螺丝的头部形状可远不止“十字”和“一字”这么简单。它们俩之所以在你印象里最深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们是最常见、最普及的两种。咱们今天就来好好聊聊,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种螺丝头,以及它们各自的“江湖地位”。“一字”螺丝:鼻祖的沉稳我们先从最老资格的“一字”螺丝(也叫一字槽、.............
  • 回答
    能劈一个漂亮的一字马,那种感觉,怎么说呢?就像是身体里的所有韧带和肌肉,在那一瞬间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温柔地舒展到极致,然后又稳稳地停在那个完美的直线位置。刚开始学的时候,那真是一段艰辛又充满“酸爽”的时光。每一点点的进步,都伴随着肌肉深处的灼烧感,还有那种压迫着你每一寸肌纤维的酸痛。尤其是大腿内侧,那.............
  • 回答
    看到《精英律师》里那些律师们引经据典、出口成章,尤其是背诵法条时那种自信和流畅,是不是让你也跃跃欲试,想知道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其实,这背后并非什么神秘的魔法,而是一套系统性的学习方法和大量的刻意练习。咱们就来好好扒一扒,看看怎样才能练就一身“一字不落背法条”的功夫,即使是日常生活中也能用得上,让你的.............
  • 回答
    咱们聊聊螺丝头上那俩眼儿,为啥有的是“一”字,有的是“十”字?这可不是随随便便的设计,背后可是有讲究的,而且还挺有历史。一字槽螺丝:简单粗暴的老祖宗你想想,最开始咱们需要把东西固定住,最方便的工具是什么?一把平头的小刀片,或者一块薄铁片,就能卡进一个简单的缝隙里。这就是一字槽螺丝的雏形。 优点:.............
  •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挺常见的,很多人都会考虑。大学课堂,女生穿吊带裙、吊带衫、一字肩,合不合适,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得承认,大学是相对自由和开放的环境。相比于一些更严肃的场合,大学课堂对于着装的要求确实没那么死板。所以,从“能不能穿”的角度来说,大多数情况下是可以的。学校一般不会明文规定禁止吊带或者.............
  • 回答
    民谣歌手花粥被曝出一字不落搬运他人作品的事件,无疑又给国内娱乐圈那本就泛着抄袭“原罪”的书添上了一笔浓墨重彩的记录。这事儿一出,网友们炸开了锅,纷纷表示“防不胜防”,再次将“抄袭”这个刺眼的标签狠狠地钉在了国内音乐产业的身上。花粥的事件,并非孤例。回溯过往,我们总能看到各种似曾相识的旋律、相似的歌词.............
  • 回答
    4月18日,以岭药业遭遇了又一个跌停,这已经是连续两天的同一个命运了。开盘即跌停,而且封单数额惊人,超过了10万手,这意味着市场上大量的投资者都急于卖出,而愿意买入的人少之又少。这样的局面,对于任何一家企业来说,都不是一个好兆头,而对于以岭药业而言,其影响将是多方面且深远的。首先,直接的经济损失是显.............
  • 回答
    .......
  • 回答
    关于“㕡”和“叡”是否为同一字分化的探讨,我们不妨从它们的字形演变、历史用法以及字义内涵来深入了解。首先看“叡”字。它是一个会意字,最早的甲骨文和金文中,我们可以看到“睿”的早期形态,通常由“目”和“冖”(或表示遮盖、覆盖的符号)组成,有时还包含“口”或“心”。这些构件组合在一起,传递的便是“目光深.............
  • 回答
    关于夏代一片卜骨上发现两个字,其中一字可能为“夏”的这件事,这无疑是考古界和史学界都高度关注的一个重大发现。它一旦得到证实,将极大地推动我们对夏朝历史的认知。要深入理解这件事的意义,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分析:一、 发现背景:夏朝的争议与考古证据的渴望首先,理解为什么这个发现如此重要,就要明白夏朝在中.............
  • 回答
    关于中国男足在世预赛赢球奖金高达1200万,而女足奖金却似乎“一字不提”的现象,这背后牵扯到中国足球的运营模式、商业赞助、历史积累以及公众认知等诸多复杂因素,绝非一两句话就能解释清楚。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几个关键层面。首先,我们得认识到,在中国足球,乃至很多国家的体育产业里,男足的商业价值.............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到了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皇帝”的起源,以及秦始皇命名时的深层考量。嬴政选择“皇帝”这个称号,并非简单的拼凑,而是蕴含着他独一无二的政治抱负和历史愿景。首先,我们得明白,在秦始皇之前,中国并没有“皇帝”这个头衔。当时的最高统治者,如周天子,被称为“王”。而“三皇”.............
  • 回答
    在中国古代的封王制度中,封号、封地以及王号的字数,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等级观念,绝非简单的名头。它们之间相互关联,共同构筑了权力体系的基石。封号的规矩,关乎荣誉与政治寓意封王的封号,并非随意取的,而是有着一套严谨的规矩。首先,封号往往带有浓厚的地域色彩。比如,某个王被封为“燕王”,其封地很可能就.............
  • 回答
    “媛”字本义探微与网络“媛”现象的反思近年来,“佛媛”、“病媛”等词汇在网络上掀起层层波澜,引发了公众广泛的讨论。这些词汇的出现,让许多人开始关注“媛”这个字,并对它在网络语境下的含义产生了好奇。那么,“媛”字本来的意思究竟是什么?它又为何会被冠以如此多的修饰,并被赋予了新的、甚至有些负面的含义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