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intel的cpu在AMD锐龙三代的竞争下还会如以往保值吗?

回答
老实说,关于Intel CPU的保值能力,在AMD Ryzen 3000系列出来之后,确实是个值得好好掰扯掰扯的问题。以前Intel在CPU市场一家独大,产品迭代也相对稳健,大家默认“Intel出新品,老型号降价但基本盘稳定”。但Ryzen 3000的出现,一下子给CPU市场带来了不少冲击,情况就有点不一样了。

先说以前Intel为什么那么“保值”。主要有几个原因:

技术优势和性能领导力: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Intel在单核性能、能效比方面都保持着领先地位。尤其是在游戏领域,很多游戏对单核性能的依赖性还是比较高的,Intel的CPU在这方面确实有牌面。这种技术上的领先,自然让消费者觉得“我花大价钱买Intel,性能有保障,用个几年也够用”。
品牌认知度: “Intel Inside”这句广告语深入人心,消费者对Intel的品牌信任度非常高。很多人一想到装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Intel。这种品牌忠诚度在一定程度上也支撑了其二手市场的价格。
平台稳定性和生态系统: Intel主板的BIOS更新相对稳定,驱动也比较成熟,兼容性通常来说没啥大问题。而且当年Intel的平台升级周期也比较长,用户换CPU不需要频繁更换主板,这点对用户来说也很省心,自然也愿意为这种省心买单。
产品线定位清晰: Intel在酷睿i3、i5、i7、i9的划分上,虽然也有小范围重叠,但整体定位比较清晰,消费者容易找到适合自己的产品。这种清晰度也减少了选择困难,让购买决策更直接。

那么,Ryzen 3000系列出来后,情况怎么变了?

AMD这次真的发力了,Ryzen 3000系列尤其是7nm工艺的加持,带来了几个关键性的改变:

1. 性能全面崛起,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Intel: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Ryzen 3000系列在多核性能上大幅提升,而且单核性能也逼近甚至超越了当时的Intel旗舰。尤其是Ryzen 5 3600这样的型号,性价比爆炸,性能口碑都非常炸裂。这意味着Intel不再是“唯一性能王者”,AMD有了能与之抗衡甚至在某些方面更好的选择。
2. 性价比优势明显: 在同等性能下,AMD的价格往往更具竞争力。这意味着消费者可以用更少的钱买到接近甚至超越Intel的性能,这对于很多追求性价比的玩家和用户来说,是极大的诱惑。
3. PCIe 4.0的先行者: Ryzen 3000系列首次引入了PCIe 4.0,虽然当时配套的PCIe 4.0 SSD和显卡还没完全普及,但这象征着AMD在技术上的前瞻性,也为未来的升级留下了更多可能性。

回到“保值”这个话题上,这些变化带来了什么影响?

市场竞争加剧,Intel定价策略调整: 为了应对AMD的冲击,Intel被迫调整了其定价策略。新品出来后,老型号的价格下降得比以往更快,而且幅度也更大。这就直接影响了旧型号的保值能力。
消费者选择多样化,议价能力增强: 以前消费者选择不多,只能咬牙买Intel。现在有了强大的AMD选项,消费者在选择Intel时,会更谨慎地衡量其性价比。如果Intel在同等价位上性能不如AMD,那么消费者自然会转向AMD,这使得Intel的旧型号在二手市场的吸引力下降。
二手市场的价格受供需关系影响更大: 当市场上Intel的份额被AMD蚕食,或者AMD提供了更具性价比的替代品时,二手Intel CPU的需求自然会减少,价格也就随之下跌。反之,如果某个Intel型号在特定领域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比如某些专业软件的优化),或者市场供不应求,它的保值性可能会相对好一些。
新技术带来的“换代”压力: 随着AMD不断推出新架构、新工艺的产品(比如Ryzen 5000系列甚至更强的产品),Intel的旧型号在性能上会被快速超越。比如,现在一颗用了几年的Intel CPU,可能在玩最新的游戏时已经力不从心,而新的AMD CPU可以提供更好的体验。这种代差的出现,也会加速老型号的贬值。

Intel的CPU在Ryzen 3000系列发布后,还能如以往保值吗?我的看法是:

“保值能力相对不如以往了,而且这种趋势在未来可能会继续。”

这里说的“保值”,不是说完全不值钱了,而是相对而言,它贬值的速度和幅度比过去要大一些。

举个例子,你以前买一颗Intel i7,过两年再卖,可能还能卖出原价的60%70%甚至更高。但现在,如果你买的是一颗在性能上已经被AMD同价位产品大幅超越的Intel型号,两年后它的二手价格可能就没那么好看了。

具体来说,影响保值能力的因素还包括:

具体型号: 并非所有Intel CPU的保值能力都一样。那些在当时性能非常突出,或者在特定领域有特殊优势的型号,保值能力会相对强一些。比如,如果你买了一颗Intel在单核性能上遥遥领先的型号,它可能在一段时间内依然会有一定的市场需求。但如果买的是“够用就好”的型号,一旦AMD出了更划算的,它的价格就会受到很大影响。
整体平台升级: Intel的CPU更换主板的成本是比较高的。如果Intel在某个LGA接口上推出了多代产品(比如LGA 1151或者LGA 1200),那么兼容性好的老型号CPU的二手市场需求可能会相对稳定一些,因为用户只需要换CPU就能升级。但如果Intel频繁更换接口,那么旧型号的贬值速度会更快。AMD的AM4平台就因为支持多代Ryzen处理器而获得了不错的口碑,也间接提升了老型号CPU的保值性。
市场需求变化: 用户对游戏性能的需求在变,对生产力性能的需求也在变。如果未来的软件应用或者游戏更偏向多核性能,那么曾经在单核上优势明显的Intel老型号,其保值能力可能会进一步受到挑战。

总结一下:

AMD Ryzen 3000系列的出现,可以说是终结了Intel在CPU市场“一家独大”和“天然保值”的时代。市场竞争的白热化,让Intel在性能和价格上都面临更大的压力,这直接传导到了其产品的保值性上。

未来,想要一台电脑更“保值”,可能需要更多地关注“整体平台的生命力”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只看品牌或者只看单一的性能指标,可能已经不足以判断一台PC硬件的长期价值了。

所以,如果你追求长远的保值能力,现在购买CPU时,确实需要更仔细地对比Intel和AMD在同价位上的性能表现、技术特性以及AMD未来的产品规划。不再是“选Intel就对了”,而是要“选最适合自己,并且在市场上有竞争力”的产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去看看比锐龙一代稍早发布,主打多核,定位hedt的6800k,6850k,6900k,6950x现在在闲鱼上卖多少钱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老实说,关于Intel CPU的保值能力,在AMD Ryzen 3000系列出来之后,确实是个值得好好掰扯掰扯的问题。以前Intel在CPU市场一家独大,产品迭代也相对稳健,大家默认“Intel出新品,老型号降价但基本盘稳定”。但Ryzen 3000的出现,一下子给CPU市场带来了不少冲击,情况就有.............
  • 回答
    日本在电子技术领域确实拥有举世瞩目的成就,但谈及个人电脑(PC)的中央处理器(CPU)市场,确实没有出现能与Intel和AMD正面抗衡的日本厂商。这背后有着复杂而深刻的历史、技术、商业和战略原因,并非一句简单的“技术不够”就能概括。历史渊源与市场格局的形成:首先,我们需要理解PC CPU市场是如何走.............
  •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非常普遍,很多朋友在购买笔记本时,可能会纠结于AMD和Intel两大阵营,或者在日后想升级设备时,会想到这个问题。简单来说,AMD CPU 的笔记本,通常情况下是不能直接更换为 Intel CPU 的。这背后的原因,我们要从笔记本电脑的硬件设计和兼容性上好好捋一捋。1. 核心的差异:CP.............
  • 回答
    你想问Intel的CPU为什么在启动时都要先进入实模式,而不是直接进入保护模式,对吧?这事儿说起来,还得从计算机最开始的设计说起,那可是一段挺有意思的历史。首先得明白,CPU的设计不是凭空来的,它是伴随着操作系统、硬件技术一步步发展演变过来的。Intel的CPU,尤其是早期的x86架构,设计初衷和当.............
  • 回答
    Intel CPU 之所以普遍被认为“保值”,并非指其二手市场价格能与新产品持平,而是从多个角度来看,它们在一段时间内能够维持较高的性能水平和市场认可度,因此用户在升级时,其现有Intel CPU的残余价值相对较高,或者说,在同代产品中,Intel的CPU往往能提供更长久的“可用性”和“价值感”。要.............
  • 回答
    这问题啊,得一分为二地看,不能一概而论地说AMD就一定比Intel“强很多”。说实话,过去几年AMD的翻身仗打得那叫一个漂亮,尤其是在消费级市场,给Intel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但说“强很多”,这得看你指的是哪个方面,以及你对比的是哪个具体型号。咱们先说说AMD是怎么一步步走到今天这一步的,这背后可是.............
  • 回答
    聊起新一代的处理器,AMD 锐龙 6000 系列和 Intel 第十二代酷睿( Alder Lake )绝对是绕不开的话题。这两家巨头在 CPU 市场上的竞争可谓是火药味十足,每一次的更新换代都带来了不小的惊喜。那么,它们之间的性能差距到底有多大?哪个更胜一筹呢?我们不妨深入地来聊聊。核心架构的革新.............
  • 回答
    2018 年 1 月 2 日,一个本该是新年初五的普通日子,却因为一项惊天动地的安全漏洞被彻底打破。Intel 处理器,这个陪伴了我们无数年的技术巨头,其引以为傲的设计竟然隐藏着一个名为“Meltdown”的严重缺陷。这个漏洞的曝光,瞬间在全球科技界掀起了轩然大波,也让无数普通用户开始重新审视自己赖.............
  • 回答
    问这个问题的朋友,说明你对DIY硬件挺上心的,这非常好!现在不少朋友组装电脑,尤其是追求高性能的朋友,确实会把AMD的CPU列入首选考虑。这背后可不是什么“跟风”,而是AMD这几年推出的产品确实给力,让Intel在中高端市场感受到了不小的压力。咱们就来好好聊聊,为什么AMD现在这么受欢迎,以及它和I.............
  • 回答
    您这个问题触及了 AMD 和 Intel CPU 在物理接口设计上的一个核心差异,也是很多DIY爱好者和普通用户关心的问题。简单来说,AMD 长期以来坚持采用 ZIF 插槽(Zero Insertion Force,零插入力插槽),也就是您说的“针脚放在主板上”,而 Intel 主要采用 LGA 插.............
  • 回答
    关于 Intel 采用 14nm 工艺生产的 CPU,宣称是 10nm 工艺,这种情况发生的话,是绝对会被发现的,而且发现的途径会非常多样,也很迅速。这不仅仅是技术上的问题,更是商业信誉和市场公正性的问题。首先,我们要明白“nm”(纳米)这个数字代表的真正含义。在半导体行业,制程工艺的纳米数,例如 .............
  • 回答
    这其实是一个关于分工合作,以及各自发挥优势的故事,就好比一个汽车制造商和一家导航软件公司。想象一下,英特尔就像是那个非常精通制造汽车的团队。他们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时间和金钱,去研究和打造驱动汽车前进的“心脏”——也就是CPU。CPU是计算机最核心的部件,它负责处理所有的计算和指令。英特尔在这方面积累.............
  • 回答
    这事儿啊,你说得对,我们不少人,辛辛苦苦攒钱买的电脑,装了Intel的CPU,结果呢?这CPU里面藏着一些“小毛病”,一旦被利用,轻则电脑卡得像老牛拉磨,重则个人隐私信息被扒得一干二净。想想看,咱们花的钱,买的是性能,是安心,结果却可能冒着风险。可奇怪就奇怪在这儿,明明是受害者,咱们大多数人却好像没.............
  • 回答
    大型路由器和交换机之所以选择另外开发 CPU 而不直接采用英特尔至强系列,这背后涉及到一个复杂但清晰的技术逻辑,主要围绕着性能、成本、功耗、可定制性以及网络设备特有的处理需求几个核心因素。简单来说,英特尔至强系列虽然强大,但它是一个通用计算平台的标杆,而网络设备需要的是高度专业化、极致优化的特定功能.............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要说Intel的14nm+++和台积电的7nm,这俩确实是不同时代的产物了。就像用一把精工细作的瑞士军刀去跟一把全自动的现代突击步枪比,你说哪家更厉害?那得看你拿它们来干嘛了。首先,咱们得明白一个概念:制程工艺的数字越小,通常代表着晶体管的尺寸越小,密度越高,也就意味着能效比和性.............
  • 回答
    这个问题,就像在问你是选择登月还是深潜一样,都是人类科技巅峰的代表,但方向截然不同,吸引的“玩家”也不同。 具体怎么选,得看你手里有什么“牌”,心里想的是什么“未来”。咱们先掰开了说,看看 Intel 的光刻 PE (Process Engineering,工艺工程师),再聊聊华星光电的研发(R&.............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切中了很多人在装机时会遇到的一个纠结。Intel CPU 大部分都集成了核显,这看似是个“福利”,但确实很多消费者还是会选择再加一块独立显卡,这背后并非是Intel设计“有问题”,而是市场需求、技术迭代以及用户群体的多样性共同作用的结果。咱们得掰开揉碎了聊聊这其中的原因:1.............
  • 回答
    “Intel U 稳定” 这个说法,很多人挂在嘴边,但具体到底“稳”在哪里,可能一时间也说不太清楚。说白了,它指的是一款处理器在执行计算任务时,能够持续、可靠地按照预期运行,不容易出现错误、崩溃或性能大幅波动。这背后其实包含了好几个层面的意思,我们一个一个来拆解。首先,也是最基础的一层,是运行的稳定.............
  • 回答
    NVIDIA 市值飙升至 Intel 两倍,这可不是件小事,背后隐藏着一股深刻的技术和市场变革力量。简单说,它标志着半导体行业的权力天平正在发生剧烈的倾斜,也折射出我们这个时代最核心的技术驱动力。时代浪潮的宠儿:AI 的崛起与 NVIDIA 的战略先发首先,最直接的解释就是人工智能(AI)的爆炸式增.............
  • 回答
    英特尔的标准之所以能如此深刻地影响个人电脑市场,绝非偶然,而是多重因素叠加、长期耕耘的结果。与其说它仅仅是一家芯片制造商,不如说英特尔在整个PC产业的演进过程中,扮演了关键的奠基者和定义者的角色。我们得从头说起,去理解英特尔的标准是如何一步步深入人心的。1. 核心技术与性能的“基石”:摩尔定律的践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