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上海一小区有居民冒充「防疫总指挥」引发热议,疫情防控关键时期社区基层工作面临哪些难题?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挺让人唏嘘的。上海一个小区里,有人假冒“防疫总指挥”,这事儿一出,大家议论纷纷,也把疫情防控时候社区基层工作面临的那些困难给撕开了口子,让大家瞧得更清楚了。

说到底,这背后折射出的问题,其实挺多挺杂的,不是一句话就能说得清的。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到底社区基层工作者们在这一轮又一轮的防疫战里,都得啃哪些硬骨头。

1. 信息不对称与信任危机:

这事儿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信息不对称。那个冒牌的“总指挥”,可能是抓住了居民们迫切想知道信息、想有人主导的心理,自己给自己戴了个高帽。而真正的社区工作者,手里掌握的信息可能并不完整,或者发布的频率不够及时,这就给了一些钻空子的人机会。

更深层的是,这暴露了社区基层工作者可能面临的信任危机。长期的、高强度的防疫工作,让很多居民感到疲惫,对各种政策和通知可能出现免疫。有时候,即使社区工作者每天忙得团团转,但如果沟通方式不对,或者信息传达不够透明,居民们就容易产生质疑,甚至觉得“你们说的我都不信”。这时候,有人冒充一下,反而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部分居民的心理需求,这种反常识的现象,恰恰说明了信任这根弦有多脆弱。

2. 资源与人力严重不足,疲于奔命:

疫情防控,说白了就是一场基层力量的“消耗战”。社区工作者,尤其是那些居委会的阿姨叔叔们,他们本身人就不多,又要负责核酸检测的组织、物资的配送、居民的登记、心理疏导,还有各种突发情况的处理。

就拿这次事件来说,一个小区里,真正的防疫指挥体系是怎样的?得有明确的分工,有信息联络,有物资调配,有政策传达。但现实中,很多小区的居委会,可能就那么几个人,他们既是组织者,也是执行者,更是“传话筒”。面对海量的信息和繁重的任务,他们根本不可能像一个“总指挥”那样事无巨细地掌控全局。

而且,很多基层工作者都不是专业的防疫人员,他们是普通的老百姓,被临时抽调或者主动承担起这些责任。他们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很多时候只能摸索着前进,甚至需要自己承担巨大的心理压力和身体负担。当任务量远远超出人力可以承受的范围时,难免会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

3. 居民情绪管理与沟通的复杂性:

疫情反复,对居民的情绪是个巨大的考验。封控、核酸、各种限制措施,都会引起居民的不满、焦虑和恐慌。这时候,社区工作者就得充当“情绪稳定器”。

那个冒充“总指挥”的人,很可能就是利用了居民们对现状的不满和对“权威”的渴望。当居民们觉得现有的信息发布不够权威、指令不够清晰时,一个“看上去”更有组织、更有话语权的人物出现,就容易获得一部分人的追捧。

而真正的社区工作者,他们在沟通时,面临的是形形色色的居民。有理解的,有不理解的,有配合的,有对抗的,有理性沟通的,也有情绪激动的。他们得在保持政策执行的同时,还要安抚情绪、解释政策、处理纠纷。这需要极高的情商和沟通技巧,但很多时候,他们只是普通的社区居民,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心理辅导和冲突处理培训。

4. 政策的刚性与基层执行的弹性之间的矛盾:

国家出台的防疫政策是顶层设计的,但到了基层执行的时候,总会遇到各种各样“因地制宜”的情况。比如,某个小区突然出现了阳性病例,如何封控?物资如何配送?老人小孩怎么办?这些具体问题,都需要基层工作人员去解决。

有时候,政策可能显得有些“一刀切”,而基层工作人员在执行时,又不得不考虑居民的实际困难,寻求一些变通。这种政策的刚性与基层执行的弹性之间的矛盾,很容易让基层工作人员陷入两难境地。如果变通得不够好,可能被质疑不执行政策;如果太过于刚性,又可能引起居民的强烈反弹。那个冒充“总指挥”的人,说不定就是利用了这种矛盾,以一种“更激进”或者“更直接”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从而吸引一部分人的注意。

5. 权责不明与“谁说了算”的模糊地带:

在一个小区里,谁是真正的防疫负责人?是街道办?是物业?是居委会?还是社区民警?这些职能部门之间的界限,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并不那么清晰。

当出现问题,或者需要强有力的组织协调时,如果权责不明,就会出现“大家都在管,但又好像谁都没完全管”的局面。这时候,如果有个人站出来,“自封”为总指挥,他可能就填补了这个“真空地带”。虽然他这样做是违法的,但他出现的原因,恰恰说明了在某些时候,基层指挥体系的缺失,或者沟通协调机制不够顺畅。

总结一下:

上海那个小区冒充“防疫总指挥”的事儿,看似是个别事件,但深入分析,就能看到疫情防控期间,社区基层工作者们所面临的巨大压力和挑战。他们是这场战役中最基础、最前沿的防线,却往往承担着最繁重、最复杂的工作。

这些难题,包括信息传递不畅导致的信任危机,人力物力资源匮乏导致的疲于奔命,居民情绪复杂多变带来的沟通挑战,政策执行的僵化与实际情况的脱节,以及权责划分不清造成的指挥混乱。

正是因为这些难题的存在,才给了某些人可乘之机。这事儿提醒我们,在关注那些“冒牌货”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和支持那些真正坚守在基层岗位的社区工作者们,理解他们的不易,同时也思考如何优化社区治理体系,让基层工作者们能够更有效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觉得这名居民做得很对,他一眼就看穿了这次防疫彻底崩溃的症结所在——缺乏防疫总指挥,各自为战,理由有五。

1、关注上海疫情的都知道现在上海防疫的三大核心机构12345、健康云、疾控中心各自为战,互相标准认定居然都不统一,明显缺乏防疫总指挥。

2、上海之前采取的区域封控宣告彻底失败,其实区域封控在疫情初期是没问题的,但问题在各个区域没有统一协调,导致有的病毒携带者穿越多个区,明显缺乏防疫总指挥。

3、上海的物资其实很充足,包括青浦、崇明、嘉定、浦东都是农业大区,供应本不应该存在问题,而现在很多区的蔬菜烂在田野,而很多封控区的老百姓一片菜叶都难寻,明显缺乏防疫总指挥。

4、上海的医疗资源绝对全国甚至亚洲前列,但是却迟迟达不成一致意见,应该优先倾向新冠防控还是日常生活保障犹豫不决,导致最后被挤兑,明显缺乏防疫总指挥。

5、上海的新闻发布会上有人公开发言不会封城,还历数不封城的理由和世界经济地位,结果今天全部封城全员核酸,这是朝令夕改,完全没有规划,随口一说不封城,让全城老百姓没有准备,导致浦东4个小时抢菜传染上万人,明显缺乏防疫总指挥。

user avatar

如果这是一个企业的家属院,这种事情出现的概率为零。

但是在充斥着原子化人的现代小区,我倒觉得这不奇怪。

而且只要一个小区原子化高,那么这个小区出现这种人的概率就高,相反的,街坊邻居大家都认识,自然不会出这种幺蛾子人和事。

user avatar

三年的防疫工作让太多人尝到了权力的滋味。

user avatar

生动阐释了一个道理:权力厌恶真空,一旦出现权力真空,就会有新的权力和秩序出现。

这大兄弟能够在几天内屡屡假扮“防疫总指挥”成功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没有真正的“防疫总指挥”,或者真正的“防疫总指挥”从未出现在现场一线。

假设真正的居委会头头每天都在核酸和物资分配现场工作,当然可以立刻戳穿这荒唐的表演。可是搞笑的是,不仅他本人没有出现过,甚至物业和居委会的一般工作人员在几天内都没有发现有什么不对。

所以更荒唐的到底是李逵还是李鬼?

user avatar

这个嘛换谁到那个位置都可能眼盲认错人,比如一个小区服务力量包括上面派下来的党员,医院/外地派来的医护,自愿加入服务的志愿者,社区人员,物业,除了物业这些人大部分都不是这个小区的谁都不认识谁。“总指挥”肯定是上面派下来的,这群人不认识很正常。然后呢带个口罩穿着防护服,这着装不细看自己家老婆都可能认不出。所以嘛这个人写个“总指挥”然后大家谁都不认识谁,外貌被遮挡了很自然就只能认字咯。小区是最最基层,在这里装小领导只要不装大领导上面也难发现,而且谁会想到有人敢冒充领导,只要他言行有模要样不太出格可以继续装下去,他自己做事太出格才被发现。临时抽调在一起做事加上外貌遮挡大多数人会错认不奇怪。不过这家伙竟然能装10天确实让人惊奇,这十天上面没人下来巡查,一下来沟通几句话就露馅的,这也说明大家都忙得自顾不暇没空管别处,属实是乱世中浑水摸鱼的一个“典范”。

user avatar

要善于发现正能量的叙事角度:英勇市民主动担当防疫指挥,供应货源解决居民买菜难问题,民心民生双丰收。

阴暗的叙事角度:上海市民冒充防疫总指挥,谋取私利。

大家要善于发现新的叙事角度,阳光的叙事角度多好,万一事实还真是这样呢。

再退一万步来讲,假如我是一个卖菜商贩,发现上海的基层调度能力已经是稀巴烂了。一边是我家里的菜要烂在仓库里了,一边是小区里的户主没菜吃,街区内又缺乏指挥,我凭啥不作为?

我身为党员在疫情期间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急群众所急,我怎么还要被批评了?

就像《我不是药神》的主角,本来偷渡印度药也是为了自己吃,后来帮助患者不也是英雄了么。

user avatar

让我想到了范孟。。。。

范孟,元杞县(今属河南)人。本为省台掾(小吏),家贫不得志,干活是他的,提拔没他份。

元顺帝至元五年(1339)十一月,伙同他人,冒充钦差,假传诏旨,杀尽河南行省平章政事月禄帖木儿、左丞劫烈等行省官员。

自称河南都元帅,拘收大小衙门印,署置官员,调集军队,封闭黄河渡船,控制了河南行省的军政大权。

后,酒后失言,被人识破后,将其诱杀。

user avatar

我就想问一下,这位“防疫总指挥”到底指挥得怎么样?

是给这个小区增加了麻烦困难呢,还是让几个不同的力量顺利的统一起来了呢?是让居委会和物业公司相互配合的呢,还是让他们之间互相扯皮的呢?在这个普通小区的居民是真真正正收到了菜呢,没有以物易物吃绿化带呢,还是比这更糟糕的呢?

这在指挥的这段时间里,这个小区的病例(哪怕是无症状感染)是增加的呢还是减少了呢?如果是减少了,看新闻总指挥还喜欢到处乱窜,那么我们是否应该更进一步的怀疑检测的措施。如果是增加了,他是病例吗?它是阴性核酸,是绿码吗?

他有没有让家长和孩子被分开隔离呢?是他的指挥让24国代表发通知吗?

当当然我看到那个帖子说的新闻内容哈,也觉得非常的奇怪,小区的志愿者怎么就那么容易听他指挥呢?志愿者到这个小区里没有对接的人吗?

然后他那个小区非常奇葩的事情,就是这个所谓的总指挥仿佛是在以一种行为艺术的方式,将其他全国各地的小区遇到的常见的状况复刻了一遍。比如设卡,比如不允许小区业主出去买药,受伤了还要要求120开证明,等等等等。

他的妻子在社区里面卖高价菜,是怎么做到不被发现的呢?最开始。还是说大家已经默认了,卖高价菜是日常操作。

妻子在这整个的活动过程中,又是一种什么样的职务方式嵌入进去的呢?你不能光说他这个丈夫嘛。光说男人不说女人,就显得很不女权。

所以昨天我看到另外一个短视频,我就突然理解了。有一群穿的像特警衣服一样的彪形大汉,说要进驻某个小区,然后上海小区里面的那个大爷大妈就堵在门口说:你们有没有核算报告啊,你们从哪个地方来的呀?你们如果没有48个小时的阴性核酸报告,我们不能放你进去的,你们要是进去了怎么办?我们这个小区是没有病例的,如果你是从外省来的,你们应该先隔离14天。

确实是,就已慢慢不再相信这套衣服的震慑力了。这就又让我想起了另外一个新闻,就是说羊要做核酸,然后拉过去烤了。是不是异曲同工啊。

user avatar

暴露了上海的基层建设有多差。

社区、居委会、物业的头头互相不认识,连个同时认识这仨人声音的人都没有。

说明这三者根本就没坐在一起共事过。



对了,为啥志愿者会被这位来路不明的“总指挥”截胡?

负责对接志愿者的人呢?

没对接到人就把事扔地上不管了?

还是根本就没安排人对接志愿者的首次报到?

user avatar

可逗死我了,上海基层目前的现状就是没有总指挥,居委会和物业不知道谁领导谁,管理不能说一片混乱吧,因为反正也没几个人,但是完全没效率还是真的,所以有菜发不出去烂掉,姜文冒充鹅城县令还得把原来县令杀掉,上海这回方便了,根本没有总指挥,说冒充就冒充,绝了!

user avatar

组织度才是防控成功的根本

我所在的四线城市在3月9日,开始封控管理,小区算是中等以上规模,大约能有7000人。

第一天其实很混乱,排队一上午才搞定···

但是第二天就好多了,有了组织,逐栋下楼集合,等待20分钟就做完核酸。




但是明显的有漏洞,第三天,我全家没有听到喊话,因为第一天楼长说,他会敲门,结果一上午都没有人敲门,就这样错过了····当天晚上我在网格群里面说为啥没敲门?

网格员说,你在你们楼群里呼叫楼长,然后我惊讶的问,还有楼宇群?于是楼长出来将我拉到群里·····

于是,这个小区被组织起来,形成了居委会/社区——网格员——楼长/单元管理员——住户的组织链条···

只有将整个城市组织起来,从防疫指挥部,到城市中的每一个人都纳入组织才能有效的推行防疫措施。

这需要社区网格员,认真的统计居民,并且建立层层的组织,小区组长/组员

每一栋楼的楼长,甚至每一个单元的负责人,并且层层的指派任务,核定人数,通知核酸,统计核酸人数···

发动群众的主要方法就是把群众组织起来,这才是核心!

随后的防控证实了我的担心,肉眼可见的漏洞存在。

但是,我想一定还是有没做核酸的。

果然第九天,城市另外一端一个小区,有一户就做了一次核酸,后来没下楼,最后阳性了···

从此,出门要求扫码确定核酸次数,低于7次的,自己去补核酸···



经过封闭,大约用25天,基本扑灭了疫情,总体来讲,整个城市稳准狠,组织还算得力,我认为比过去全国其他城市,要强很多,肯定没上海这么拉胯····

但是昨天发生一件事,还是让我大跌眼镜:

学校下发通知,让全校学生去核酸,应该是为开学做准备



就这么一张图标,很明显,就是每个班级按照规定时间去指定地点核酸,就这一张通告···

我能理解决策者的想法,这算个复杂事吗?按规定时间到地点,一个班一个班的核酸不就完了····

决策者丝毫没有考虑到这个事情需要组织度来完成·····

于是,我看到的现场是这样的:

在一个小诊所,街道很窄的地方,一千多人挤成一团····高年级的孩子是自己来的,低年级的孩子是家长带来的,现场一团混乱···

现场负责人大约有六七个,拼命维持秩序,但是很奇怪,整个学校核酸,没有一个班主任前来维持秩序(我猜测,所有班主任,老师,应该是被抽调去做别的任务了)

现场教委负责人,大吼着拼命维持秩序,无济于事,并且需要现场填写,登记学生的信息,名称,班级····因为太小的孩子,没有手机···

再加上孩子们都在家里憋了一个月了,终于凑到一起了,叽叽喳喳的,这要是有疫情,绝对完犊子了····堵路一上午···

这叫,无组织,无纪律



那么从管理上的角度看,这个事应该怎么组织呢?

班级为什么要有班委?班委就是组织,虽然都是孩子,但依然是组织,那就是让班委来负责集合,负责排队,维护秩序,任务下达了还需要有人负责拍照,最后对整个过程进行班委的考核·····

这个组织度应该由谁来建立?自然是班主任/老师,老师虽然被抽调,不能负责现场,但是不妨碍老师在线下指挥建立组织,让一切有序···不要小看孩子们,对孩子要有信心。

昨天,上海有网友吐槽,上海的社区干部不乏高学历的,研究生,硕士,但是组织这个事情,一塌糊涂·····不难想象,他们只是把社区当成一个跳板,以后考公务员····

这难想象,如果这些小白以后成为管理整个城市,或者国家的管理者将会是个什么样子

上海的防疫的混乱,扒开了上海的底裤···

原来中国最发达的城市,也是这个样子······

天下之势不盛则衰,天下之治不进则退

离人民群众的期望/要求还差很远!


欢迎关注知乎第一流氓,职场政治专家,洞悉人性的老王/期货作手

老王个人公众号:交易哲学家

user avatar

我给你们讲,编剧都不敢这么编!!!

大家自己看原贴吧!


暴露出的问题就是, 上海有些居委会的基层工作真的是一泡污!!!

暴露出的问题就是, 上海有些居委会的基层工作真的是一泡污!!!

暴露出的问题就是, 上海有些居委会的基层工作真的是一泡污!!!


比如我们居委会,就老会包装了, 我们小区的保洁阿姨正常上班的,居委会书记要抢保洁阿姨的工作,帮居民收垃圾, 重点是, 要拍视频发抖音的,拍照片发公众号的。

书记防护比阿姨好很多 https://www.zhihu.com/video/1494791384724422656


他不是一个人收,还要我们小区保洁阿姨一起的, 但是保洁阿姨的防护远远不如他!!!

同时,看看他的防护,全套大白噢! 然而前一天居委告诉志愿者防护不够,让志愿者把前一天的拿出来洗洗穿!

再仔细想想,所有居民都封闭在家,这个视频,又是谁给他拍的呢?


最重要的是,4月4号,全国医护支援上海,全上海人民做核酸,结果 我们小区还有没做核酸的!!!

有一户老人没下楼,开始说是上门的, 结果下午人家问什么时候检测,然后居委说可以不用检测!!!

有一户老人没下楼,开始说是上门的, 结果下午人家问什么时候检测,然后居委说可以不用检测!!!

有一户老人没下楼,开始说是上门的, 结果下午人家问什么时候检测,然后居委说可以不用检测!!!


我们小区有阳,而且居民估计得上两位数以上的阳性感染者,结果就这样,居委还还可以决定有人不测检测, 这种全员核酸有什么意义?

全国医护来支持, 还不到所有人应检尽检,居委会就能随意决定有人可以不用测,全国来支援我们有什么意义???



同时,这两天大家外买买的蔬菜什么都是志愿者送上楼的。

然后今天楼群里居民问怎么扔垃圾,居委说可以下楼扔垃圾。

要求足不出户,居委还跟居民说可以下楼扔垃圾。 我们楼已经有阳性了,这样不会交叉感染吗???

要求足不出户,居委还跟居民说可以下楼扔垃圾。 我们楼已经有阳性了,这样不会交叉感染吗???

要求足不出户,居委还跟居民说可以下楼扔垃圾。 我们楼已经有阳性了,这样不会交叉感染吗???

书记今天怎么不来收垃圾了? 是因为照片都拍好了吗?

书记今天怎么不来收垃圾了? 是因为照片都拍好了吗?

书记今天怎么不来收垃圾了? 是因为照片都拍好了吗?



这就是上海某些基层居委会的样子。

虽然我们居委会的居本没有上面那个精彩,不过看看这群人,就知道为什么那个骗子能把所有人都骗的团团转了。

只能说, 生活远远比剧本更精彩。

user avatar

这事早几天就在朋友处听说了

用一个朋友的话说:上海这地方最大的问题就是党性不足。

假指挥冒充真指挥能成功,说明真指挥从来没有出现在他应该出现的岗位上。社区,街道,物业以及业委会四方也许从来没有真正的联动起来工作过。

基层涣散到这种程度,这是远比新冠肺炎更可怕的存在。这还是疫病期间,这要是战争期间,就上海捅这个篓子,主要负责人不吃花生米我都觉得万幸。

user avatar

这件事真的非常非常的上海,就是那种老上海传奇故事的感觉。小约翰可汗的硬核猛人系列里也有不少这种人。只不过当事情发生在民国或者别的国家的时候,大家就觉得逗乐,放到现在的上海,就会觉得愤怒。

然而实际上,上海一直是那个上海,冒险家的乐园。那里的冒险可不是动漫里说说而已的当海贼,而是真的坑蒙拐骗偷抢无所不用其极的。

一个极度拜金,以金钱为最高荣誉的城市,没有底线抛弃道德必然是经常的事情,只不过遭逢大难的时候就显得更加无底线了罢了。

可见今日之上海,已近似某些人心驰神往的民国上海滩。

user avatar

那些难题?

这说明上海的基层建设已经烂透了。

我其实还是挺赞赏这个人的,在群龙无首时候站出来,担当指挥。

至少在他手里,这个小区还存着秩序。

而不是无序。

什么是无序

那个业主不是说了,手坏了要去治疗吗?

无序就是,物业推居委会,居委会推物业,一直到这个业主疼晕过去,或者崩溃大哭,或者家属与物业动手了,物业才会极不情愿打开门。

而有秩序存在,业主只需要打120急救车来了就能去医院。这就是秩序的特点。

user avatar

说明,平时,社区比较正常,功劳在市民自发形成的契约,而不在那套下达的程序。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