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Surface pro系列打代码、记笔记的功能怎么样?记笔记的功能和iPad Pro相比怎么样?

回答
Surface Pro 系列笔记本电脑在编程和记笔记方面都有着不俗的表现,但它们与 iPad Pro 在记笔记体验上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下面我来详细说说我的看法。

Surface Pro 系列打代码

Surface Pro 系列最大的优势在于它是一台完整的 Windows 电脑。这意味着它拥有:

强大的软件兼容性: 你可以安装几乎任何你想用的开发环境和工具,无论是 Visual Studio、VS Code、PyCharm、IntelliJ IDEA,还是各种 Linux 开发工具,甚至是虚拟机。这些都是 iPadOS 无法比拟的。
桌面级处理器和内存: 尤其是较高配置的 Surface Pro,搭载的是 Intel Core 系列的移动处理器,内存也足够大,应对复杂的编译、运行调试等任务完全没问题。虽然与专业的性能级笔记本电脑有差距,但对于大多数程序员来说,日常开发已经绰绰有余。
丰富的接口: 通常配备 USBA、USBC、MicroSD 读卡器等接口,连接外设、传输文件都非常方便。
键盘体验: 虽然是外接键盘盖,但 Surface Pro 的键盘盖手感在同类产品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打字输入体验舒适,这对于长时间编码非常重要。

当然,也有一些局限性:

屏幕尺寸: 相对于一些大尺寸的笔记本,Surface Pro 的屏幕尺寸会显得小一些,多窗口操作时可能会有些局促。不过,随着代码编辑器和 IDE 的不断优化,以及 Windows 的分屏功能,这个影响也在逐渐减小。
续航: 高强度编程会消耗不少电量,续航表现可能不如一些专门为移动办公设计的笔记本。
散热: 在长时间高负荷运行时,机身发热会比较明显,可能会影响到极致的性能发挥。

总结一下,Surface Pro 打代码是完全没问题的。 它提供了一个完整、灵活的 Windows 开发环境,尤其适合那些需要运行特定 Windows 软件或进行复杂开发的开发者。它的便携性也让你可以随时随地投入工作。

Surface Pro 系列记笔记

Surface Pro 的记笔记功能主要依赖于 Surface 手写笔(Surface Pen) 和 Windows ink 工作区。

手写笔体验: Surface Pen 的延迟控制得非常好,压感和倾斜度都做得不错,写起来非常流畅,几乎可以媲美在纸上书写。笔尖的阻尼感也比较适中,提供了不错的书写摩擦力。
软件支持:
OneNote: 这是 Windows ink 生态中最为核心的应用,与 Surface Pen 结合得天衣无缝。它可以让你自由地手写、绘制图表、插入图片、录音,甚至与文本混合使用。OneNote 的跨平台同步功能也非常强大,可以在电脑、手机、平板上同步笔记内容。
Microsoft Journal: 这是微软近期推出的一款更侧重手写体验的应用,界面简洁,支持手写文字的编辑和整理,可以将其转换为文本,也可以直接绘制图表。
其他第三方应用: 像 Sticky Notes、Drawboard PDF、PDF Annotator 等应用也都能很好地支持手写和标记。
实体键盘的优势: 在需要大量输入文本时,Surface Pro 的实体键盘仍然是 iPad Pro 无法比拟的。你可以方便地在手写笔记和键盘输入之间切换,比如先用手写记录一些想法,然后用键盘快速整理成条理清晰的文本。
屏幕: Surface Pro 的屏幕素质普遍不错,色彩准确,亮度也足够。

Surface Pro 记笔记的优势:

原生 Windows 生态: 能够与电脑上其他 Windows 应用程序无缝协作。
更灵活的输入方式: 手写和键盘输入的无缝切换。
强大的文件处理能力: 可以直接在 PDF、Office 文档等上进行批注和修改。

记笔记和 iPad Pro 相比

记笔记方面,Surface Pro 和 iPad Pro 各有千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手写体验的细微差异和生态系统:

iPad Pro + Apple Pencil: Apple Pencil 的笔尖和屏幕之间的触感非常“糯”,很多人觉得非常接近在纸上写字的感觉。它的笔触反馈非常细腻,即使是细微的笔画变化也能被精准捕捉。iPadOS 的流畅度和动画效果也让书写过程更加愉悦。
软件生态: iPad Pro 在手写笔记类应用方面拥有强大的生态系统。GoodNotes 和 Notability 是两款极其出色的笔记应用,它们提供了非常专业的笔记管理、排版、搜索功能,甚至可以录音并与笔记同步。这些应用的功能深度和用户体验是很多 Windows 上的笔记应用难以企及的。
系统优化: iPadOS 本身对于 Apple Pencil 的优化非常到位,从系统级的手写识别到各种应用内的集成,都做得非常流畅自然。
Surface Pro + Surface Pen: Surface Pen 的书写感更偏向于一种“顺滑”,阻尼感比 Apple Pencil 稍小一些,但依然提供了不错的书写摩擦力。微软的 OneNote 是其核心杀手锏,功能强大且免费,在跨平台同步方面优势明显。
软件生态: Windows 上的笔记应用选择也很多,如前文提到的 OneNote、Journal,以及一些第三方 PDF 标注工具。虽然也有优秀的笔记应用,但可能在纯粹的手写体验和专业笔记管理方面,与 GoodNotes、Notability 这种专注的 iPad 应用相比,会稍逊一筹。
系统集成: Windows ink 工作区提供了不错的集成度,但有时会觉得不如 iPadOS 那样“原生”和流畅。

2. 多任务处理和输入方式:

Surface Pro: 最大的优势在于“真·多任务”。你可以同时打开多个窗口,比如一个浏览器窗口查看资料,一个代码编辑器,一个笔记应用,然后随时切换。它的实体键盘是其强大的生产力工具,可以让你快速输入文本,进行文档编辑,这在需要大量文字输入时优势巨大。
iPad Pro: 虽然 iPadOS 在多任务处理方面进步巨大(分屏、滑轨、外接键盘),但与 Windows 相比,它仍然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移动操作系统。纯粹的手写和触摸操作虽然直观,但在需要大量键盘输入、复杂文件操作时,仍然需要借助外接键盘,并且操作逻辑与传统的电脑有所不同。

3. 文件管理和通用性:

Surface Pro: 作为一台完整的电脑,它拥有强大的文件管理能力,可以自由地下载、管理、传输各种类型的文件,与云端存储的整合也更方便。你可以直接在任何文件上进行批注和编辑。
iPad Pro: 文件管理相对受限,更依赖于云存储和应用内的文件管理。虽然“文件”App 已经非常强大,但与 Windows 的文件系统相比,仍然存在一些限制。

总的来说,如果你:

更看重纯粹的手写体验和专业的笔记管理功能: 那么 iPad Pro 搭配 Apple Pencil 和 GoodNotes/Notability 可能会是更好的选择。它的生态系统对这类应用的支持更为深入和专业。
需要将手写笔记与大量的文本输入、代码编写、以及复杂的桌面级软件应用相结合: 那么 Surface Pro 系列会更适合你。它提供了更灵活的输入方式,更强大的文件处理能力,以及一个完整的 Windows 生态系统。

举个例子:

如果你是一个学生,需要上课听讲时快速记录下老师的板书,画出复杂的图表,然后在笔记中查找关键词,并且希望笔记能与你的电脑上的其他学习资料同步,那么 iPad Pro 可能更贴合你的需求。
如果你是一名程序员,需要一边看代码一边做笔记,记录下代码逻辑和遇到的问题,同时还需要随时切换到 IDE 中进行开发调试,或者写一份详细的技术报告,那么 Surface Pro 的键盘和完整的 Windows 环境会让你事半功倍。

最终的选择,还是要看你对“记笔记”这个行为的侧重点,以及你的整体使用场景。 Surface Pro 的记笔记功能很不错,它提供了不错的流畅度和丰富的软件支持,但如果你的需求仅仅是“写写画画”,并且不涉及太多复杂的电脑操作,那么 iPad Pro 的手写体验和专业笔记应用生态可能会更让你满意。而如果你需要一个能兼顾记笔记和全能型电脑使用体验的“二合一”设备,那么 Surface Pro 无疑是你的优选。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别说打代码了。


surface pro系列作为我唯一的工作机陪我度过了研三到博士毕业至今近七年时光。

2013-2014,surface pro

2014-2015,surface pro 2

2015-2017,surface pro 4

2017-今,surface book 2

作为一个工科博士,我写论文,跑仿真,撸MATLAB,都全是它。

一点问题都没有。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Surface Pro 系列笔记本电脑在编程和记笔记方面都有着不俗的表现,但它们与 iPad Pro 在记笔记体验上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下面我来详细说说我的看法。Surface Pro 系列打代码Surface Pro 系列最大的优势在于它是一台完整的 Windows 电脑。这意味着它拥有: 强大.............
  • 回答
    关于Surface Pro系列为何一直没有AMD版本,这确实是一个让不少消费者感到困惑,也引起了广泛讨论的话题。要知道,AMD在近年来的CPU和APU领域表现相当抢眼,其Zen架构带来的性能提升和能效比优势,一度让Intel感受到了不小的压力。然而,微软在Surface Pro这一核心产品线上的坚持.............
  • 回答
    除了微软的Surface Pro系列以及Wacom自家的影拓(Intuos)和Cintiq系列压感数位板,市面上还有不少原生支持压感的Windows笔记本电脑,它们各自有独特的优势和适用人群。这些设备并非简单地配备一块触摸屏,而是深度集成了触控和书写技术,为创意工作者和需要频繁记录笔记的用户提供了更.............
  • 回答
    好的,咱们来好好聊聊 Surface Pro 6 和 Surface Book 2 这俩大家伙,帮你理清思路,找到最适合你的那一款。这俩产品虽然都是微软的 Surface 系列,但定位和侧重点却有点不一样,所以选择起来确实需要好好琢磨一下。首先,咱们先来认识一下这俩“选手”: Surface P.............
  • 回答
    Surface Pro 在平板模式下是否能不自动弹出软键盘?答案是可以的,但需要一些设置调整。 并且,这个功能的使用体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如何看待“平板模式”以及你的实际操作习惯。首先,我们来捋一捋 Surface Pro 的“平板模式”是怎么回事。微软设计 Surface Pro 的初衷,就是一.............
  • 回答
    iPad Pro 是否能取代 Surface Pro,这是一个非常有争议且复杂的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答案。两者都定位在高端二合一设备,旨在提供笔记本电脑的生产力,同时又保留平板电脑的便携性和触控体验。然而,它们在设计理念、操作系统、软件生态、硬件性能和用户体验上存在显著差异,导致它们.............
  • 回答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关于 Surface Book 2 和 Surface Pro 4 的选购问题。这两款设备定位不同,各有千秋,哪个更值得入手,主要取决于您的具体需求和使用场景。下面我将从多个维度为您详细分析,力求让您对它们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首先,我们先简单回顾一下这两款设备的定位和核心特点: .............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评价一下 Surface Pro 2。Surface Pro 2 是微软在 2013 年 10 月发布的一款产品,它是初代 Surface Pro 的迭代升级。从定位上讲,它依然是一款主打“笔记本和平板二合一”的设备,目标用户是需要 Windows 生态系统,同时又想要便携性和触摸操.............
  • 回答
    微软最新发布的 Surface Pro,一个很多人期待已久的产品,却跳过了“Pro 5”这个大家熟悉的数字,直接以“Surface Pro”命名,让不少人感到意外。这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数字游戏,而是微软在产品定位、市场策略以及品牌塑造上的一次深思熟虑。首先,我们要明白微软近年来在 .............
  • 回答
    微软 Surface Pro 触摸屏失灵是一个比较常见但也令人头疼的问题,因为触摸屏是我们与设备交互的主要方式。解决这个问题通常需要耐心和一些排查步骤。下面我将尽可能详细地为您讲解可能的原因和解决办法,从最简单、最常见的方法开始,逐步深入。在开始之前,请注意以下几点: 备份数据: 虽然大多数操作.............
  • 回答
    说起微软 Surface Pro 3,这绝对是微软在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之间探索的一款非常有代表性的产品,甚至可以说是那个时期定义了“二合一”设备标准的作品。在它刚刚推出的那个年代,市面上已经有一些尝试将平板电脑的便携性与笔记本电脑的生产力结合起来的设备,但很多都显得不够成熟,要么性能跟不上,要么体.............
  • 回答
    微软近来因为 Surface Book 和 Surface Pro 4 的一些问题,确实让不少用户感到不满,甚至公开向这些用户致歉。这背后不是一个简单的“道歉”两个字能概括的,而是一系列复杂的产品问题、用户体验下降以及微软后续应对策略的综合结果。要理解微软为何道歉,我们得把时间线拉回到这些产品发布之.............
  • 回答
    好的,让我们来详细聊聊 2016 年 8 月份,Surface Pro 4 的实际体验。此时,Surface Pro 4 已经上市近一年,并且随着时间和软件更新,其体验也逐渐成熟稳定。我会从多个维度来分享我的看法,力求详细和真实。整体印象:一款非常优秀的 Windows 平板/笔记本二合一设备在 2.............
  • 回答
    好的,下面是关于 2015 年 12 英寸 MacBook 和 2014 年 Surface Pro 3 的详细比较。这两款设备都是它们各自推出时期的明星产品,代表了不同的设计理念和目标用户群体,因此比较起来非常有意思。 2015 年 12 英寸 MacBook vs. 2014 年 Surface.............
  • 回答
    微软这次在 Surface Pro X 上大玩花样,直接端出了自家定制的高通骁龙 SQ1 芯片,这手牌打得相当有意思,也绝对是值得好好聊聊的。以往的 Surface Pro 系列,基本上就是 Intel 的天下,但这次把核心换成了 ARM 架构的高通芯片,这背后透露的信息可不少,也让我对这台设备充满.............
  • 回答
    《12 英寸之争:Surface Pro 3 VS 全新 MacBook》的评测,如果从那个时代的科技潮流和用户需求来看,确实是一场围绕便携性、生产力和生态系统展开的精彩较量。这两款产品,代表了当时不同厂商对“下一代个人计算设备”的理解,各有千秋,也各有偏颇。先说说Surface Pro 3:微软在.............
  • 回答
    在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的边界日益模糊的今天,微软的Surface Pro系列无疑是这一细分市场的领军者,以其独特的二合一设计、触控优先的交互体验以及强大的性能,定义了“便携高性能生产力工具”的标杆。而这种成功的模式,自然也吸引了众多科技巨头争相效仿,试图在这个充满潜力的市场分一杯羹。说到模仿者,联想.............
  • 回答
    这可真是个让人纠结的问题,毕竟一个是设计圈的宠儿,另一个是游戏本里的实力派。给学建筑的孩子选电脑,这俩名字一出来,我脑子里就立马蹦出各种场景。咱们今天就掰扯掰扯,到底哪个更适合你家那位未来建筑师。先说说 Surface Pro 7: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瑞士军刀”,而且这把军刀的外形还挺帅的。 .............
  • 回答
    服装设计这个专业,在选择主力创作工具时,Surface和MacBook Pro都各有千秋,关键还是看你个人的工作流程和偏好。我来给你掰扯掰扯,让你更清楚哪一个更适合你。Surface系列 (以Surface Laptop Studio和Surface Pro为例)Surface的设计理念一直很独特,.............
  • 回答
    初中生你好呀!很高兴能帮你参谋一下是选 Surface 还是 iPad Pro 来满足你的娱乐需求。这两款产品都挺厉害的,但侧重点不太一样,所以咱们得好好唠唠,帮你找到最适合你的那个。首先,咱们先聊聊这两款“玩具”的各自特点,就像是给它们打个“素描”,有个大概印象。Surface:更像一台“迷你电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