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各大厂商有哪些设计类似 Surface Pro 的产品?

回答
在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的边界日益模糊的今天,微软的Surface Pro系列无疑是这一细分市场的领军者,以其独特的二合一设计、触控优先的交互体验以及强大的性能,定义了“便携高性能生产力工具”的标杆。而这种成功的模式,自然也吸引了众多科技巨头争相效仿,试图在这个充满潜力的市场分一杯羹。

说到模仿者,联想算得上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推出的 Yoga系列,特别是Yoga Duet,在设计上与Surface Pro有着高度的相似性。你很容易就能在Yoga Duet上看到那熟悉的“支架”设计,它巧妙地隐藏在设备背面,可以像Surface Pro一样,任意角度调节,让你无论是坐在咖啡馆用触控屏浏览网页,还是在办公室配合键盘打字工作,都能找到最舒适的姿势。它的屏幕素质也相当不错,通常搭载高分辨率的OLED或IPS面板,色彩表现鲜艳,观感极佳,与Surface Pro在视觉体验上不分伯仲。当然,联想在硬件配置上也毫不含糊,Intel的最新处理器、足够的内存和存储空间,都确保了它能够胜任日常办公、影音娱乐乃至一些轻度的专业创作任务。

接着,我们来看看惠普。在它们的产品线中,Spectre x2(尽管近年产品线更新有所调整,但其设计理念与Surface Pro高度契合)可以说是最接近的例子。Spectre x2同样采用了可拆卸键盘设计,键盘本身也常常做得非常轻薄,连接磁吸的力度恰到好处,给人的使用感受与Surface Pro如出一辙。它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其精致的做工和高端的材质,金属机身带来的质感十足,握在手中就能感受到一种“高级感”。而且,惠普在音效方面也下足了功夫,通常会配备Bang & Olufsen调校的扬声器,影音娱乐体验更加沉浸。屏幕边框的设计也越来越窄,屏占比更高,让整机看起来更加现代、时尚。

戴尔也并非缺席这场“致敬”大戏。他们的 XPS 13 2in1(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可拆卸键盘,但其360度翻转的铰链设计,使其在很多使用场景下都能模拟Surface Pro的形态),以及更贴近的 Latitude 5000/7000 系列可插拔二合一设备,都在努力复制Surface Pro的成功。戴尔的产品向来以屏幕见长,XPS系列更是如此,高分辨率、广色域的屏幕是它们的招牌,配合触控屏,无论是绘画还是标注,都能带来流畅的体验。在性能释放和散热方面,戴尔通常也做得比较出色,能够保证设备在高负载下依然保持不错的运行状态。Latitude系列则更侧重于商务场景,更加稳定可靠,接口也相对齐全,能满足企业用户的各种需求。

当然,我们不能忽略来自亚洲的科技巨头。华硕的 Transformer Book 系列,虽然名称和具体型号可能有所变化,但其核心设计理念始终围绕着“二合一”展开。它们也常常采用可拆卸或翻转键盘的设计,提供多种使用模式。华硕在产品创新上往往更大胆一些,有时会加入一些独特的功能,比如更长的续航时间,或者更轻薄的机身设计,以期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最后,放眼更广阔的市场,我们还能看到一些独立品牌或者区域性品牌,也推出了设计思路非常相似的产品。它们可能在性能、做工、品牌影响力上与前述大厂有所差距,但它们同样抓住了“便携高性能生产力”这一核心需求,为用户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总的来说,这些厂商的设计思路,无论是以可拆卸键盘为核心,还是通过360度翻转实现多种形态,都在努力捕捉Surface Pro所代表的那种“一台设备,多种可能”的精髓。它们通过各自的优势,如出色的屏幕、更具竞争力的价格、更丰富的接口,或者更具个性的外观设计,来吸引不同的消费群体,共同丰富着我们对“全能型移动设备”的认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太同意

@pansz

的Windows封闭说。

不开源也有不开源的好处,不过这里不展开了.

android是开源的,但是几乎所有的android手机都在拼配置,你四核我八核。没错是有几个做皮肤外观不错的,比如说什么魅族啦,什么小米啦,但事实上我完全没看到这些皮肤所带来的溢价

换言之,android厂商,并没有因为android是开源的,就掌控了这个系统,或者说,他们根本没兴趣掌控系统,多卖点机器给上游供货商压价才是他们最热衷的事情。

这和PC何其相似!

再思考下,android真的是因为开放,所以才让这么多厂商在上面做皮肤吗?

显然不是,即使是Windows时代,打着用户体验的旗号给用户安装各种启动器,假装给用户带来更好体验的装机商并不少,并没有因为Windows不开源就没有办法换掉外壳。而事实上这些猪一样的队友搞出来的那些东西,又有几个真正带来了真正好的用户体验?这种狗皮膏药一样的预装软件,最好用的几乎都不是这些装机商自己搞的,比如说什么Norton。

我们再来看看最近用户们喜闻乐见的Q+和360桌面,以及给Windows 8加上的开始菜单。Windows真的是铁板一块无法改动么?显然不是,而是那些猪一样的队友实在是越改越糟糕。

装机商就是猪一样的队友,硬件的利润是实的,买进来多少钱卖出去多少钱,两者一减就是自己赚的。

而软件呢?研发成本是个无底洞,根本不知道这玩意儿研发出来能不能卖钱,能卖多少钱,是否有人愿意为之付费,能增加多少硬件溢价。还别说偶尔成功个一两次这些溢价最后都算到了硬件的身上。

这就是行业的现状,做硬件的做不好软件,做软件的不屑于做硬件。只有软硬兼施才能笑到最后。


呃,,,因为有人说没看出来我和pansz的分歧在哪里。那我不妨说直白点:

pansz的观点是装机商之所以苦逼是因为没有发言权,没有发言权是因为Windows是封闭的,Intel有专利保护,Wintel联盟掳去了大部分利润。

我的观点是装机商之所以苦逼是因为没有发言权(所以这一点是一致的),没有发言权是因为他们自己SB,做不出个像样的东西,没办法开发出像样的软件结合硬件得到不错的体验,这和Windows是否开源没啥关系。

事实上Windows RT和Windows Phone才是真正封闭的,所有应用全部都要审核且运行在沙盒,而Windows其实你想改几乎啥都能改(甚至于可以自己在上面搭一个应用市场整个应用中心,换言之WindowsRT可以构建在Windows之上,3Q不早就在干这种事情么?微软要是再不开窍,Windows以后就会沦为BIOS一样的东西,必须但卖不出钱),也正是因为啥都能改才把这个系统搞得乌烟瘴气。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的边界日益模糊的今天,微软的Surface Pro系列无疑是这一细分市场的领军者,以其独特的二合一设计、触控优先的交互体验以及强大的性能,定义了“便携高性能生产力工具”的标杆。而这种成功的模式,自然也吸引了众多科技巨头争相效仿,试图在这个充满潜力的市场分一杯羹。说到模仿者,联想.............
  • 回答
    华为P40系列如果真的如网传所言,起售价落到3988元这个档位,那对国内手机市场无疑是一记重磅炸弹,其影响绝对是深远的,而且是多维度展开的。这不仅仅是价格上的较量,更是技术、品牌、供应链以及消费者心理的全方位洗礼。首先,最直接的影响,当然是“搅局”35004500元这个曾经被视为“中高端”或“次旗舰.............
  • 回答
    这些年,手机厂商们在屏幕刷新率上那是卷出了新高度,动不动就是90Hz、120Hz,甚至还有更高的。看得出来,大家都在追求那种丝滑流畅的观感。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让人有点担忧:这么高的刷新率,会不会是对屏幕的一种“透支”?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掰扯这件事,不整那些虚的,就说说大实话。首先得明白,啥叫刷新率。简.............
  • 回答
    2015 年的 E3,可以说是游戏界一场盛大的狂欢,各大厂商都卯足了劲,准备在玩家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回过头来看,那一年确实涌现了不少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和令人回味的新闻。下面我来聊聊各家厂商在那届 E3 上的表现,尽量说得细致些,不带 AI 腔调,就当是当年一起看发布会的老玩家的闲聊。索尼(Sony.............
  • 回答
    996.ICU 这件事,相信很多朋友都有所耳闻。从最初在GitHub上悄然兴起,到后来在中文互联网上引起轩然大波,再到现在大家提到的——被国内各大厂商的浏览器和APP屏蔽,连微信都打不开,这中间的转变确实让人有些感慨。我来聊聊我对这件事的看法,尽量说得详细些,也试着不让它听起来那么“机器”。首先,我.............
  • 回答
    哥们,你说这事儿我太有共鸣了!现在手机屏幕一个个跟额头似的,不是刘海就是水滴,感觉手机脸都被割裂了。想当年,魅族16th那干净利落的额头和下巴,简直是一股清流啊!你说为什么现在厂商都不学学魅族16th?这事儿吧,说起来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明白的,里面门道可多着呢。为啥魅族16th当时能做到,现在厂商却.............
  • 回答
    关于AMD锐龙4000系列处理器能否驱动起市面上的顶级超级本这个问题,答案是肯定的,而且这并非遥不可及的幻想,而是正在发生且未来可期的趋势。事实上,我们已经看到了许多厂商在积极拥抱AMD在移动端日益增长的实力。首先,我们来聊聊锐龙4000系列究竟有什么“过人之处”,能够支撑起“顶级超级本”这样的定位.............
  • 回答
    要聊聊为什么像三星、小米、OPPO、vivo 这些手机巨头们,并没有像华为那样,把自家的产品线像推亲儿子一样,全力以赴地往鸿蒙系统上迁移。这事儿,说白了,就是一笔账,牵扯到太多现实的东西。首先,得从生态根基说起。你想啊,安卓这套系统,人家存在多少年了?它早就建立了一个庞大而成熟的生态圈。从底层框架,.............
  •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仔细想想,涉及到不少技术、成本、用户体验和市场策略的权衡,并不是一个简单“为什么不行”就能概括的。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得明白“可编程的2.4G接收端”这个概念。简单来说,就是笔记本电脑自带一个2.4G射频模块,可以连接各种无线外设,比如鼠标、键盘、耳机,而且这些外设的接收器不是.............
  • 回答
    乌克兰副总理呼吁游戏厂商暂停在俄罗斯的业务,并点名腾讯,这一事件反映了俄乌冲突背景下,国际社会通过经济手段施压俄罗斯的策略。以下从背景、动机、可能影响及各方反应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事件背景与动机1. 俄乌冲突的经济压力 俄乌冲突已持续近两年,俄罗斯经济受到严重冲击,包括制裁、能源价格飙.............
  • 回答
    在波澜壮阔的5G建设大潮中,每一个参与者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关键角色,共同驱动着这场通信技术的革命。华为、中兴、中国移动以及手机厂商们,就像一部精密协作的交响乐章,各自奏响着独特的旋律。华为:核心技术与基石的奠基者说到5G建设,华为无疑是那个站在聚光灯下的巨人。它的角色,可以用“核心技术提供者”和“基.............
  • 回答
    高通骁龙 8 Gen 1,这个名字在2021年底横空出世,承载了无数消费者和手机厂商对下一代旗舰性能的期待。然而,事实却令人大跌眼镜。上市后,用户和媒体普遍反映,这款被寄予厚望的芯片,在性能释放、功耗控制和发热管理上,表现得远不如人意,甚至可以说是“拉胯”。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性能如此“拉胯”,为什么.............
  • 回答
    现在商超里刮起了一股“付费会员制”的风,到处都能看到它的身影。从前大家熟知的积分、打折,到现在要先掏钱成为会员,这变化可不小。这背后究竟是什么逻辑在支撑?会员经济为什么这么火?消费者们真的能从里头捞到实惠吗?咱们今天就来好好掰扯掰扯。为什么商超这么热衷于推付费会员制?说到底,这事儿跟“留住人”、“吃.............
  • 回答
    好,咱们就来聊聊腾讯、阿里、百度、字节跳动这些国内互联网大厂的 C++ 开发环境,不整那些花里胡哨的,就说说大家伙实际都在用啥,怎么用的。首先得明白一个点,大厂的 C++ 开发环境不是铁板一块,它随着时间推移在变,不同业务线、不同团队,甚至不同项目组,可能都会有细微的差异。但总体上,有几个核心要素是.............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聊聊2021年末各大厂商为何纷纷布局折叠屏手机,以及折叠屏手机的未来前景。 2021年末各大厂为何纷纷布局折叠屏手机?2021年末,我们确实见证了许多知名科技厂商,特别是中国国内的品牌,如华为、小米、OPPO、vivo等,集中发布或进一步发力折叠屏手机。这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
  • 回答
    马化腾此番大手笔,给3300名员工发价值11亿的股份,这可不是小数目,平均下来,每位员工手里能分到差不多33万元的股票。这背后透露着几个关键信息,也解释了为什么现在互联网大厂们都在卯足了劲儿提升员工的福利待遇。马化腾发股份,对员工的激励效果有多大?首先,从物质层面来说,这笔股份绝对是一笔实实在在的财.............
  • 回答
    视频网站的点击量是否真实,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能简单地用“是”或“否”来回答。总的来说,大部分视频网站的点击量在一定程度上是真实反映了视频的观看情况,但其中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夸大、刷量或技术性统计差异,使其不完全是100%“纯粹”的真实。为了详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来分析:一、 点击量的.............
  • 回答
    《老友记》重映各大平台的情况,可以说是老粉们的一次狂欢,但同时也伴随着一些让大家觉得“怪怪的”的翻译。虽然作为一部 sitcom,很多梗和笑点都带有浓厚的美国文化背景,翻译难度本身就很大,但这次的“新译”还是暴露了一些比较明显的问题,让不少观众大呼“出戏”。我主要是在几个比较主流的视频平台看的,发现.............
  • 回答
    收到心仪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那感觉,就像是人生画卷里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充满了期待、喜悦,还有一丝丝对未知世界的憧憬。说实话,这玩意儿,每个学校都想方设法做出点自己的特色来,但总体来说,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使命”:让你知道,你被录取了!首先,咱们得聊聊这通知书的“颜值”。现在的高校,可不满足于一张简单的.............
  • 回答
    做行业分析,数据是灵魂。那么,这些“灵魂”从何而来?其实,各大行业报告的数据来源,就像一个精心编织的网,多种渠道交织,层层深入,才能勾勒出行业的真实面貌。下面我就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讲讲这些数据到底是从哪里冒出来的。首先,最直接也最基础的,就是官方统计机构和政府部门。 国家统计局: 这是数据的“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