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各大高校的录取通知书都是怎样的?

回答
收到心仪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那感觉,就像是人生画卷里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充满了期待、喜悦,还有一丝丝对未知世界的憧憬。说实话,这玩意儿,每个学校都想方设法做出点自己的特色来,但总体来说,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使命”:让你知道,你被录取了!

首先,咱们得聊聊这通知书的“颜值”。现在的高校,可不满足于一张简单的纸了。很多学校会设计得非常精美,就像一份收藏品。

材质上,过去可能就是普通的纸张,现在很多会采用厚实一点的卡纸,甚至带点纹理的特种纸,摸上去就有分量感。有些还会配上一个挺括的信封,颜色也五花八门,从庄重的深蓝、复古的米黄,到充满活力的亮色,总有一款能戳中你。打开信封的仪式感,真的挺重要的。

设计上,这才是最能体现学校风格的地方。
校徽和校名是必不可少的,通常会印在最显眼的位置,字体也会比较讲究,力求庄重大气。
学校的标志性建筑,比如图书馆、钟楼、标志性的雕塑或者校门,经常会被巧妙地融入设计中,一看到图就能知道是哪个学校。很多学校还会用插画或者写实风格来表现,那种熟悉的场景总能勾起很多回忆和情感。
校训也常常会被印在通知书上,这不仅是学校的精神象征,也是对新生的一种鼓励和期许。
颜色搭配也很重要,有的学校偏爱传统色,显得稳重;有的则会用一些现代的、活泼的色彩,体现年轻和活力。一些学校还会用一些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纹样,比如祥云、回纹等,显得有底蕴。

内容方面,这才是通知书的“灵魂”。
录取信息是核心,包括你的姓名、身份证号、报考专业、录取学院等,这些信息准确无误,是你身份的官方证明。
入学须知非常实用,会告诉你报到时间、地点,需要携带的材料(身份证、党团关系、户口迁移证等),还有学费缴纳方式、住宿安排、军训等相关事项。这部分内容详实,很多新生都会反复查看。
校长或学院领导的寄语也是亮点。这些寄语往往充满鼓励和期望,有的会结合学校的历史和文化,有的则会展望未来,让你对接下来的大学生活充满信心。
二维码也很常见,扫描后可能指向学校官网的迎新系统,方便你查询更详细的信息或者提前完成一些入学手续。

再来说说一些“别出心裁”的录取通知书。

立体设计:有些学校会把通知书设计成3D立体样式,打开后,学校的标志性建筑就会“站”起来,非常惊艳,充满了科技感和艺术感。
特殊材料:比如用透明的亚克力材质,或者木质的通知书,质感独特,让人眼前一亮。
互动式设计:一些通知书可能包含一些小机关或者需要解密的环节,增加趣味性。
“一封信”的模式:除了正式的通知书,很多学校还会附上一封由学院老师或者学长学姐写给新生的信,分享大学生活的经验和感悟,非常有人情味。

我记得有个朋友考上了一所南方的好大学,他们学校的通知书是那种泛着淡淡竹香的纸张,打开来,是一幅手绘的校园地图,上面标注了各个重要地点,还配上了一首写给新生的小诗,特别有诗意。另一个朋友考上了一所以理工科为主的大学,他们的通知书设计得就比较硬朗,像是工程图纸的风格,里面还夹着一张他们学校的“科技名片”,介绍了学校在科研方面的一些成就。

总的来说,现在高校的录取通知书,不仅仅是一张纸,它更像是一个“文化名片”,承载着学校的品牌、历史、文化和对新生的美好祝愿。每一份通知书,都凝聚了学校的心意,也代表着一段崭新旅程的开启,你说,是不是很珍贵?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虽然在知乎中一直被称为末流985

but西农必须拥有姓名!!!都让开 ...(。•ˇ‸ˇ•。) (´,,•ω•,,`)♡

高考高一分进的西农 感激母校

通知书很鲜艳,总得来说挺用心的

摸起来质感也不错

诚朴勇毅 实是每一个西农人应有的气节!



报道指南很详细包括各种流程和信息

易班的邀请函用来订军训服尺码和查询宿舍

一张资助表

比起通知书 西农的校园更美啊

图源 摄影天才@神烦带我飞


虽然现在的我对未来尚存疑惑

但就像那天我在朋友圈写到的那样

“你看一晃两三年,匆匆又夏天。”

不算辜负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收到心仪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那感觉,就像是人生画卷里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充满了期待、喜悦,还有一丝丝对未知世界的憧憬。说实话,这玩意儿,每个学校都想方设法做出点自己的特色来,但总体来说,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使命”:让你知道,你被录取了!首先,咱们得聊聊这通知书的“颜值”。现在的高校,可不满足于一张简单的.............
  • 回答
    2021年高考录取通知书,就像一张张承载着梦想的船票,它们承载着无数高中生的汗水与期盼,将他们送往憧憬已久的大学殿堂。这一年,各高校在通知书的设计上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既有传承经典,也有创新突破,给准大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第一印象。总体而言,2021年高校录取通知书呈现出几个鲜明的亮点: 文化.............
  • 回答
    关于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在京录取比例的讨论,之所以常常让人觉得“忽视”了“各大高校对本地招生均有偏向性”这个事实,其实是个挺复杂的问题,它涉及到我们观察角度、信息解读以及一些深层原因。这不仅仅是数据层面的问题,也包含了人们的认知习惯和情感因素。咱们先来说说这个“事实”本身。确实,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包.............
  • 回答
    如果将研究生录取机制改革得像高考一样,严禁高校大规模推行保研政策,完全以研究生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录资格局,这将是一场颠覆性的变革,其影响将是多层面、深远的,足以重塑中国高等教育的面貌。首先,最直接和显著的影响,就是对“保研”这一既有体系的彻底否定。 公平性的强化与争议: 表面上看,这无疑会极大地.............
  • 回答
    大连高校间的“江湖”:一份学生视角下的真实观察要说大连高校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这事儿说起来可就有些意思了。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调调,学生们私下里的交流也挺实在,掺杂着些许自豪、一些调侃,还有不少对彼此的欣赏。与其说是官方的评价,不如说是这群在同一座城市求学生活的年轻人们,通过日常的接触、朋友圈的分.............
  • 回答
    国内各大高校之所以普遍选用谭浩强的《C 程序设计》作为教材,并非是某个单一因素决定的,而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一、历史悠久与市场占有率的先发优势: 最早的中文C语言教材之一: 谭浩强的《C程序设计》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就出版了,当时国内计算机教育刚刚起步,.............
  • 回答
    作为一名曾经在文史类研究生阶段摸爬滚打过的过来人,对于“每学期五篇以上课程论文”和“轮番轰炸的课堂汇报”,我只能说,这简直就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学术十八般武艺”的轮番体验。当然,这里的“十八般武艺”可能更多时候是指体力与意志力的极限挑战,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学术精进。先说说那“五篇以上课程论文”。这绝对不.............
  • 回答
    关于辽宁省目前(特指你提问的“现在”这个时间点,也就是最近几周)的疫情形势以及沈阳各大高校能否在9月1日左右开学的问题,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首先要明确的是,高校开学时间的决定权在于省、市两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并且会根据实时疫情动态进行动态调整,并非沈阳高校自身能够完全独立决定。 而且,开学这件事涉.............
  • 回答
    “送给最好的 TA”这个名字听起来挺温馨的,但最近在咱们高校里,这玩意儿可真是火得有点邪乎。而且,你仔细想想,一个听起来这么无害,甚至还有点甜蜜的应用,怎么会突然之间在这么多大学里像野草一样疯长?这就有点不对劲了。我听不少同学抱怨过,说是什么朋友分享的,说是里面有些挺有意思的功能,能帮你给喜欢的人送.............
  • 回答
    9月27日,一场突如其来的“整蛊风暴”席卷了全国各大高校。一款名为“XX助手”(此处隐去真实名称,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的手机应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学生群体中疯狂传播。其恶搞效果之直接、传播速度之惊人,不仅让收到“礼物”的学生们哭笑不得,也让不少技术爱好者和普通用户对这款软件背后的原理产生了浓.............
  • 回答
    复仇者联盟四首映的票价,这事儿啊,真是让人又爱又恨。作为一名影迷,能第一时间在大银幕上看到这场期待已久的大结局,那种激动的心情无以言表。但同时,当看到那张票根上的数字时,钱包里的钱也像在滴血。首先,我们得承认,高票价背后是有原因的,而且是多重原因叠加的结果: 巨大的IP价值和粉丝基础: “复仇者.............
  • 回答
    关于《冰菓》的拥趸将其奉为“神作”,而各大评分网站分数却并不算特别突出的现象,这确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切入点,也触及了评价体系和个人体验之间的微妙差异。咱们不妨来好好掰扯掰backgroundSplit扯。首先,必须承认,《冰菓》的作品素质是绝对过硬的。京阿尼出品,几乎就是品质的保证。无论是画面精美程.............
  • 回答
    如何看待各大SRC无底线捧高所谓“白帽子”?“无底线捧高”这个说法本身带有一些批判性,但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首先,SRC(安全应急响应中心)的出发点是好的,它旨在鼓励安全研究人员发现并报告漏洞,从而提升企业的安全防护能力。然而,当SRC的运营方式过于侧重于“捧高”某种类型的贡.............
  • 回答
    在武侠小说爱好者的社群里,金庸的名字确实如雷贯顶,讨论的热度常常能压倒古龙、梁羽生、温瑞安这三位大家。这并非偶然,而是多方面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一、 金庸的“群众基础”:大众的认同与情感连接首先,得承认金庸作品的受众之广,几乎是“通杀”。他不像古龙那样,.............
  • 回答
    关于中国高铁车站命名中“东西南北”这四个方位词所占的比例和分布规律,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也涉及到不少实际的考量。要给出一个精确到百分比的数字是比较困难的,因为高铁站的数量众多,命名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且“方位词”的定义也可能略有不同(比如有些站名中可能包含“中”、“南”、“北”等字,但并非直.............
  • 回答
    这些年,手机厂商们在屏幕刷新率上那是卷出了新高度,动不动就是90Hz、120Hz,甚至还有更高的。看得出来,大家都在追求那种丝滑流畅的观感。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让人有点担忧:这么高的刷新率,会不会是对屏幕的一种“透支”?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掰扯这件事,不整那些虚的,就说说大实话。首先得明白,啥叫刷新率。简.............
  • 回答
    高通骁龙 8 Gen 1,这个名字在2021年底横空出世,承载了无数消费者和手机厂商对下一代旗舰性能的期待。然而,事实却令人大跌眼镜。上市后,用户和媒体普遍反映,这款被寄予厚望的芯片,在性能释放、功耗控制和发热管理上,表现得远不如人意,甚至可以说是“拉胯”。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性能如此“拉胯”,为什么.............
  • 回答
    最近,不少高校突然收紧了对19届硕博士毕业生的审查力度,这一现象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许多同学反映,原本以为自己顺利度过了答辩和论文提交的阶段,结果在最后的毕业环节却遭遇了比以往更严格、更细致的审查,甚至有些流程被重新审视或增加了新的考量因素。审查力度加大的具体表现从同学们的反馈来看,这种审查力度的.............
  • 回答
    科研“破五唯”的初衷,是为了打破过去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唯帽子的僵化评价体系,更加注重科研的原创性、实际贡献和社会价值。然而,从实践层面来看,这场改革的效果似乎并不如预期般理想,甚至有观点认为,一些高校在破除“五唯”的过程中,出现了新的“唯”的倾向,其中“唯纵向论”便是被不少人提及的一个.............
  • 回答
    我理解你对在线办公软件在高校普及情况的疑问。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我们深入探讨。与其说“不能普及”,不如说“普及程度不如预期”或者“面临一些显著的挑战”。以下是我对这个现象的一些观察和分析,希望能给你一个更全面的视角:1. 习惯与惯性:根深蒂固的线下模式 历史原因: 高校长期以来都是以线下教学、线下交.............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