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恢复到一共到第二共和国初期的局面。即研究所、高校、研究型医院招聘,以本科生留院为正途,研究生、博士为左道旁门。
如果把考研彻底高考化,各科研单位、央企、500强会直接去双一流学校定向招本科生,然后用入职培训取代读研、读博的过程,就像屠呦呦先生当年本科毕业后那样。
一个冷知识,就是考研国家线的意义,是因为刚开始设立研究生制度时报录比一度倒挂为1.1比1,即10个考生“竞争”11个岗位。为避免出现0分读研才设立国家线。(“自划线”意义在于部分本科出的卷确实难度远超其他学校,所以可以看情况降低笔试线)。
那个年代本科生就能留在研究所和高校,考研究生的一般是大中专、夜校、工农兵学员。像某院士那种本科留级成六年制没地方分配而考研的,就算在协和都是抢手货。
究其原因:保研看的是4年40门以上课程的分数,985的专业课难度普遍大于普本同专业难度,而考研则只考察3-7门课程。二本的所谓“逆袭”就是钻这空子。
即使抛开考试能否选拔出科研人才不论,统一考试(考研)成绩成为评价本科教学成果的一大标准,将成为高等教育的灾难。
首先,大学的教学内容是极其丰富的,而考研受制于考试时间等限制,考察的知识内容是极其有限的。如果本科教学过于重视考研成绩,学校就会把精力集中到考研要考的内容上,而忽视大量其他课程的教学。这对高等教育的质量的危害极大。
其次,考研有考纲,有考察重点。如果本科教育过于重视考研分数,那就会造成全国各学校教授课程的思路趋同,方法趋同,重点趋同,教出来的学生都像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这是十分危险的。高等教育是需要有多样性的。老师在授课时,是可以代入自己的学术理解和品味的。参差不齐是整体未来发展的保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