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 Surface Pro 2?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评价一下 Surface Pro 2。

Surface Pro 2 是微软在 2013 年 10 月发布的一款产品,它是初代 Surface Pro 的迭代升级。从定位上讲,它依然是一款主打“笔记本和平板二合一”的设备,目标用户是需要 Windows 生态系统,同时又想要便携性和触摸操作体验的用户。

整体评价:

Surface Pro 2 是一款坚实且有进步的升级产品。它在初代的基础上改进了性能、续航和一些设计细节,进一步巩固了其作为一款真正的 Windows 设备在便携设备市场的地位。然而,它也继承了一些初代产品的缺点,并且在某些方面依然未能达到理想的平衡。

详细评价:

1. 设计与外观:

材质与做工: 和初代一样,Surface Pro 2 采用了镁合金外壳( VaporMg),这赋予了它一种高端、坚固的感觉。摸起来冰凉且扎实,整体做工非常出色,给人一种“金属块”的质感。
支架(Kickstand): 这是 Surface 系列标志性的设计之一。Surface Pro 2 沿用了初代的多角度支架,但增加了第二个支撑角度,使其在不同角度下的使用体验更加灵活,尤其是在膝盖上使用时,比初代更稳定。这个设计是它区别于纯平板电脑的关键优势。
尺寸与重量: 10.6 英寸的屏幕尺寸,厚度约 9.1 毫米,重量约 900 克( WiFi 版本)。这个尺寸在当时是一款相当便携的设备,但相比 iPad 或一些轻薄的 Windows 平板,它的重量仍然是一个不小的负担。长时间手持仍然会有一定的疲劳感。
接口: 提供了全尺寸 USB 3.0 接口、microSDXC 读卡器、耳机插孔、Mini DisplayPort 视频输出。USB 3.0 的加入是重要的升级,大大提升了连接外部设备的便利性。Mini DisplayPort 的存在也方便连接外部显示器。
风扇噪音: Pro 2 依然保留了风扇,虽然在低负载下通常不工作,但在高负载运行时,风扇噪音还是能被感知到,不过相比一些全尺寸笔记本,还是控制得比较好的。

2. 屏幕:

尺寸与分辨率: 10.6 英寸 1920x1080 的 ClearType 全高清触摸屏。这个分辨率在当时对于 10.6 英寸的屏幕来说已经足够清晰细腻,提供了良好的视觉体验。
色彩与亮度: 屏幕色彩还原准确,亮度也足够日常使用。但与后来的旗舰产品相比,其亮度可能略显不足,在户外强光下可能不太理想。
触摸屏: 10 点多点触控,响应灵敏。微软在触摸界面优化方面一直做得不错,配合 Windows 8/8.1 的 Metro 界面,触摸操作体验是其核心优势之一。

3. 性能:

处理器: Surface Pro 2 搭载了第二代英特尔酷睿 i54200U 处理器,相较于初代使用低压 i5(i53317U),性能有了显著提升。这使得 Pro 2 在处理日常办公、网页浏览、多任务处理以及一些轻度的创意工作(如照片编辑)时,表现更加流畅。
内存与存储: 提供 4GB 和 8GB RAM 的选项,以及 64GB, 128GB, 256GB, 512GB 的 SSD 存储选项。推荐选择 8GB RAM 和 128GB 以上的存储空间,这对于运行 Windows 和多个应用程序至关重要,尤其是 4GB RAM 在运行一些稍重的程序时会显得捉襟见肘。
图形性能: 集成了英特尔 HD Graphics 4400。虽然它不是独立显卡,但相较于初代提升了图形处理能力,可以应对一些简单的游戏和图形密集型应用,但依然不适合玩大型 3D 游戏。
整体使用感受: 对于大多数办公和娱乐需求,Surface Pro 2 的性能是足够的。它能流畅运行 Office 套件、Adobe Reader、大多数网页浏览器,以及 Windows 应用商店的应用。甚至可以运行一些较老的或对配置要求不高的桌面软件。

4. 续航能力:

大幅提升: 这是 Surface Pro 2 相较于初代最大的亮点之一。微软声称其续航时间可以达到 10 小时,实际使用中,在低负载下(如浏览网页、阅读文档),可以轻松获得 68 小时的续航。这比初代有了质的飞跃,使其更适合在没有电源的情况下长时间使用。
影响因素: 实际续航受屏幕亮度、运行程序、WiFi 连接等多种因素影响。玩游戏、进行视频编辑等高负载操作会显著缩短续航。

5. 软件与生态系统:

Windows 8/8.1: Surface Pro 2 预装的是 Windows 8/8.1。这个系统拥有 Metro 风格的触控界面和传统的桌面界面。对于习惯传统 Windows 用户来说,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尤其是对鼠标和键盘操作不习惯的用户来说。然而,它提供了完整的 Windows 生态系统,可以安装几乎所有 Windows 桌面应用程序,这是其核心优势。
应用商店: Windows 应用商店(Windows Store)里的应用数量和质量在当时不如 iOS 和 Android,但随着系统更新和开发者支持,也在不断进步。
生产力工具: 配合 Type Cover 和触控笔(Surface Pen),Surface Pro 2 可以成为一款强大的生产力工具,尤其适合需要随时随地处理文档、制作演示文稿的用户。

6. 配件:

Type Cover 和 Touch Cover: Type Cover 是 Pro 2 的灵魂伴侣,提供全尺寸键盘和触控板,将 Pro 2 变成一台真正的笔记本电脑。Pro 2 提供了改进的 Type Cover 2,拥有更薄的设计、背光和一些传感器。Touch Cover 则更轻薄,但打字手感不如 Type Cover。
触控笔(Surface Pen): 随附的触控笔提供了不错的压感和书写体验,可以用于笔记、绘图和精准操作。对于需要手写输入或绘画的用户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功能。
扩展坞(Docking Station): 可选的扩展坞提供了更多接口,如以太网接口、更多 USB 接口和视频输出接口,进一步增强了其作为桌面电脑的潜力。

优点总结:

出色的设计和做工: 高端、坚固的镁合金材质,精致的外观。
优秀的支架设计: 提供多角度支撑,提升了使用便利性。
全尺寸 Windows 系统: 可以运行几乎所有 Windows 桌面应用,生态系统完善。
显著提升的性能: 酷睿 i54200U 处理器带来流畅的日常使用体验。
大幅改进的续航: 满足长时间移动使用的需求。
高分辨率触摸屏: 清晰细腻,触控响应灵敏。
多样的接口: 全尺寸 USB 3.0,Mini DisplayPort 等。
生产力潜力: 配合键盘和触控笔,可满足办公需求。

缺点总结:

重量和厚度: 相对于纯平板,仍然偏重,长时间手持或携带可能有些不便。
屏幕边框略宽: 相比现代设备,屏幕边框显得有些宽。
Windows 8/8.1 的学习曲线: Metro 界面对某些用户来说需要适应。
风扇噪音: 在高负载下可能存在。
配件价格: Type Cover 等配件价格较高,增加了总体拥有成本。
存储空间限制: 基础存储容量对于运行大量应用程序和存储文件可能不够。
原装触控笔的压感层级有限: 对于专业绘画用户来说,可能不够精细。

总结:

Surface Pro 2 在其发布的那个时代,是一款非常有竞争力的二合一设备。它成功地将一台完整的 Windows 电脑的生产力与平板电脑的便携性结合在了一起。它解决了初代 Pro 的一些主要痛点,尤其是在性能和续航方面。对于那些需要在移动中处理文档、制作演示、收发邮件,同时又想享受 Windows 完整生态的用户来说,Surface Pro 2 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然而,随着技术的发展,其在屏幕边框、处理器功耗和整体厚度等方面已经显得有些过时。但如果从当时的视角来看,它是一款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产品,为后来的 Surface 系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推动了整个二合一设备市场的发展。

如果你现在考虑购买或使用 Surface Pro 2,请务必考虑其硬件的陈旧性。对于要求更高的现代应用或游戏,它可能已经力不从心。但对于基础的办公和浏览需求,它依然可以胜任。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Surface Pro代表一个正确的方向:支持触控和电磁笔的X86设备,用于触控时可以提供平板电脑的良好把持感,用于桌面级应用时可以提供标准体验的键鼠操作。如果存在一个现阶段的完美设备,那么它应该是ipad4+typecover+可以秒切换的iOS与windows7+电磁笔+ipad级别的续航。

所以surface pro的问题也出来了:尽管方向正确,但是它确实是一台不完美的设备。体积太”大“,续航太”短“——当然这都是相对于平板而言的——屏幕太”小“,带键盘的支撑模式”不够稳固“——当然这是相对超极本而言的。

反过来想,它又是一台极度轻便易携的超极本,是一台可以自己立起来方便使用的平板设备。

所以说,Surface Pro是一台很有个性的设备,它不适合所有人,但是他绝对有令一些人痴迷的本钱。

从长远来看,Surface Pro是一次有趣的尝试,说不上完美,说不上失败,也说不上平庸。微软证实了将i5级别的X86架构塞进10寸13mm的身体是可能的,而宏基三星索尼等等也已经照猫画虎地跟进了。Surface Pro作为一种原型机和标杆机的意义,应该会超过其作为商品本身的意义。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评价一下 Surface Pro 2。Surface Pro 2 是微软在 2013 年 10 月发布的一款产品,它是初代 Surface Pro 的迭代升级。从定位上讲,它依然是一款主打“笔记本和平板二合一”的设备,目标用户是需要 Windows 生态系统,同时又想要便携性和触摸操.............
  • 回答
    说起微软 Surface Pro 3,这绝对是微软在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之间探索的一款非常有代表性的产品,甚至可以说是那个时期定义了“二合一”设备标准的作品。在它刚刚推出的那个年代,市面上已经有一些尝试将平板电脑的便携性与笔记本电脑的生产力结合起来的设备,但很多都显得不够成熟,要么性能跟不上,要么体.............
  • 回答
    《12 英寸之争:Surface Pro 3 VS 全新 MacBook》的评测,如果从那个时代的科技潮流和用户需求来看,确实是一场围绕便携性、生产力和生态系统展开的精彩较量。这两款产品,代表了当时不同厂商对“下一代个人计算设备”的理解,各有千秋,也各有偏颇。先说说Surface Pro 3:微软在.............
  • 回答
    好的,咱们不聊什么“基于海量数据分析”和“深度学习模型”,就当是老朋友之间聊聊微软的Surface Book,这款当年惊艳亮相、独树一帜的变形本,究竟是个什么玩意儿,值不值得咱们细品。得从它诞生的那会儿说起。2015年,微软刚推出了Surface Pro系列,算是把“触屏+笔+二合一”这条路走通了。.............
  • 回答
    提起微软在硬件创新上的代表作,Surface Pro 4 和 Surface Book 绝对是绕不开的话题。这两款产品,虽然出自同一家公司,而且定位上都属于高端混合型设备,但它们的设计理念和用户体验却有着相当大的区别,就像是同一种思考方式在不同方向上的延伸。先说说 Surface Pro 4。它更像.............
  • 回答
    微软推出的 Surface Headphones(通常指 Surface Headphones 2 或最新的 Surface Headphones 3,具体评价会根据型号有所差异,我将综合两者来详细评价)是一款定位高端的无线降噪耳机。它凭借微软在微软生态系统中的优势、不错的设计以及强大的功能,在市场.............
  • 回答
    微软 Surface Laptop 4 的到来,对于不少期待已久的粉丝来说,无疑是一份厚礼。作为微软自家 Windows 设备生态的旗帜,Surface 系列一向以其精良的做工、出色的屏幕和独特的触控体验著称。那么,这次的 Surface Laptop 4 究竟带来了哪些惊喜,又有哪些地方值得商榷呢.............
  • 回答
    微软这次推出的 Surface Laptop SE,可以说是一次颇具深意的市场策略调整,尤其是在教育市场这个潜力巨大的领域。它不是那种让你眼前一亮、惊艳四座的“旗舰”产品,但却精准地抓住了“入门级”和“学生”这两个关键词,玩了一手“降维打击”的策略。定位精准,直击痛点首先,我们得承认,Surface.............
  • 回答
    近期,围绕微软 Surface Phone 的话题,我倒是有一些观察和看法。首先,我注意到“之家某编”——我们圈子里通常会这样称呼一些特定媒体的撰稿人——最近在 Surface Phone 的消息输出上,确实和过去有了一些转变。你说的“不再为微软Surface Phone铺路”,我觉得这个描述挺形象.............
  • 回答
    微软 Surface Duo:一次勇敢的探索,但市场是否准备好了?2020 年 8 月 12 日,微软正式开启了其备受瞩目的双屏设备 Surface Duo 的预订,这款设备一经发布就吸引了大量科技爱好者的目光,也引发了不少关于未来手机形态的讨论。作为微软重返移动硬件市场的旗舰产品,Surface .............
  • 回答
    2019年10月2日,微软在纽约的一场新品发布会上,为世界带来了Surface Neo,这款产品自公布之日起,就承载了许多人的期待,它被寄予厚望,不仅是微软在产品形态上的一次大胆创新,更是对未来PC形态的一次探索。时至今日,当我们回顾Surface Neo,其意义和影响依然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划时代的.............
  • 回答
    首先,需要明确一点:截至我最后更新知识库的时间(2023年10月),微软在2019年10月2日发布的是 Surface Duo ,但它 并非搭载原生安卓系统。微软在2019年10月发布的 Surface Duo 是一款 运行定制化安卓系统(基于 Android 10) 的双屏折叠手机。 如果您提到的.............
  • 回答
    《睡前消息》409期作为一档以“睡前”为名的时事评论节目,其内容通常以轻松幽默的风格呈现社会热点、科技动态、文化现象等话题,旨在为观众提供睡前的“信息快餐”。以下是对该期节目可能涉及的分析框架和评价方向,结合其节目特点及社会语境进行详细解读: 1. 节目核心内容与选题分析 选题热点:409期可能聚焦.............
  • 回答
    俄罗斯军队在2022年2月24日入侵乌克兰后,21天内未能占领或包围基辅,这一结果涉及复杂的军事、战略和国际因素。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1. 初期快速推进的军事目标与战略调整 初期目标的矛盾性: 俄罗斯在入侵初期(2月24日)宣称“特别军事行动”的目标是“去纳粹化”和“去俄化”,但.............
  • 回答
    新华社的《破除美国金融模式迷信,中国金融要走自己的路》一文,是近年来中国在金融领域强调自主性、独立性和战略定力的重要政策表达。该文从历史经验、现实挑战和未来战略三个维度,系统阐述了中国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和理论深度。以下从多个角度对这篇文章进行详细分析: 一、文章背景与核心论点1.............
  • 回答
    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后,中国互联网上确实出现了一些复杂的现象,既有官方立场的引导,也有民间舆论的分化。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这一时期中国互联网的乱象及其背后的原因: 一、官方立场与网络管控1. 官方舆论引导 中国政府明确表态支持乌克兰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同时强调“不干涉内政”的原则。在社交媒体和.............
  • 回答
    陈道明、王志文、陈宝国、张国立、李雪健是中国影视界最具代表性的“老戏骨”之一,他们以深厚的表演功底、多样的角色塑造和持久的行业影响力,成为中国影视艺术的中流砥柱。以下从表演风格、代表作、行业地位及艺术贡献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陈道明:历史剧的“帝王”与艺术的“多面手”表演特点: 陈道明以“沉稳.............
  • 回答
    《为战争叫好的都是傻逼》这类文章通常以强烈的反战立场和道德批判为核心,其评价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其立场的合理性、论据的逻辑性、社会影响以及可能存在的争议。以下从不同角度展开详细分析: 1. 文章的核心立场与立场合理性 立场:这类文章的核心观点是战争本质上是道德上不可接受的,支持战争的人(尤其.............
  • 回答
    龙云(1882年-1967年)是20世纪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军阀和政治人物,被尊称为“云南王”,其统治时期(1920年代至1940年代)对云南的现代化进程和民族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从多个维度对其历史地位和影响进行详细分析: 一、生平与政治背景1. 出身与早期经历 龙云出生于云南昆明,出身于.............
  • 回答
    关于“前三十年的工业化是一堆破铜烂铁”的说法,这一评价需要结合历史背景、经济政策、技术条件以及国际环境等多方面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以下从多个角度展开讨论: 一、历史背景与“前三十年”的定义“前三十年”通常指中国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9年改革开放前的30年。这一时期,中国在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